闪击8代:五百块钱里价格和性能相匹配的鞋
鞋子也穿了十来场了,个人习惯每次打球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包括热身和休息)。
近期实战的鞋有KD14,闪现3,闪击6,欧文2。
说个结论:李宁后卫鞋中价格和性能相匹配的一双鞋,不适合大体重或内线,突破利器,但不是投手利器,前后掌落差大。
这鞋子的抓地力有点奇怪,在外场抓地超棒,在有灰的内场远远不如外场。
我穿这双鞋在内场热身的时候,甚至因为前掌太薄老是害怕打滑。解决方案是打球前擦一擦鞋底,如果室内灰非常多,最好是沾点水在鞋底,然后摩擦地面,有奇效。
打外场的就不用担心抓地了,鞋子的抓地力直接让你突破快一个档次。
缓震,lightfoam 加 后掌boom,小体重神器。
对于缓震,我一直认为就算是同一科技,在不同设计的鞋子上的效果会完全不一样。
闪击8这个lightfoam 显然就比闪击6对我的胃口。
我体重135斤,落地多为前掌落地,闪击8在前掌这么薄的情况下,竟然把缓震做的也还不错,有缓震感,不会像欧文一类的鞋子震脚或完全感觉不到缓震。后掌,自我感觉实战起来毫无存在感,远远不如静态下的那种迸发的感觉,也许是我不用后掌着地的原因?球鞋媒体常说“后掌过软,影响落地稳定性“,我在穿的时候却感觉不到不稳定,对此深深的疑惑。
关于缓震还有一个很神奇的点,年前回老家,和3个好哥们组成老年人康复队,和活力四射的大学生硬刚了快一个半小时4v4半场塑胶地。在开打半个小时后,我明显感觉到闪击8的缓震越来越对口味,前掌甚至是韧弹,突破速度仿佛都变快了。但到后来,我去室内场打的时候,只感觉到所谓的“场地感”,实际上就是贴地脚感,再也没有外场塑胶地的那股有趣的感觉了。
可能当时进入状态的不止闪击8,还有能再一次和好朋友打球的我。
再说说我实战中发现的一些点。
包裹是顶级水平,但是,但是,前几场球,lining的这个标,绝对,绝对会硌脚,而且会是硌你的惯用脚。(我是普通脚型,足弓不高前掌也不宽)虽然说不会把脚硌出血啥的,但总归是有点不适应感。后来找到了解决方案,穿薄一点的篮球袜,别穿太厚的毛巾袜。时间长了这里也不会硌脚了。
各方面耐用性:
后掌boom的耐用性得打一个问号。
右脚惯用脚和左脚鞋底,耗损程度上有明显的不同,这也是我翻鞋底才发现的,不过对实战没啥影响,反正也不是外露的科技嘛。
鞋底属于耐磨那一类的,这个倒不必担心。
在球场上也见到不少闪击8,鞋头的褶皱似乎难以避免。
再讲讲我对这个鞋子适配人群的理解,直线突破党、快攻能手绝对适合;投手,慎选,我觉得这个鞋子就是为了突破而生的,鞋子前掌上翘的设计我觉得是有点影响投篮稳定性的;大体重选手也略过吧,这鞋子在球场上见过胖虎类型的哥们穿,鞋子都要挤爆了哈哈...
结合闪击8现在的价格,常打外场的后卫老哥都值得一试,起码,这双鞋价格配得上这个价位应有的性能。
最后再上一双最近入的驭帅13䨻,上海疫情了没法出去打球呜呜呜,放了一个星期了。
Bumblebee维
· 广东刚刚实战完,手上有猛龙pe版本和普通版本,发现普通版本会还更舒服
热火战神!
·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