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为什么在自己的生涯末期不再铁血了?

avatar
关注

铁血宰相俾斯麦在打完有关德意志统一的几次战争后,在自己的政治生涯末期,主张以谈判解决外交问题,甚至到了只要能不打仗,德国吃点亏也行。为什么俾斯麦要在自己的生涯末期极力避免战争?

发布于上海阅读 87185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enzoxiahao

因为1878年柏林会议,俾斯麦早已经明白,或者说不的不承认,德国和俄国的和平将无法长期维持,只能糊弄一天是一天。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力量制衡一个全新的欧洲,只能选择去和取得巨大胜利的俄国合作,来小心避免和俄国的冲突。俄过去的的巨大战果显然点燃了整个巴尔干的泛斯拉夫情绪,而这个情绪本身就有列强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着而推动。德国在巴尔干地区没有具体利益,只能选择在压制法国的外交策略下,尽可能的避免和俄国的冲突。因为在波兰和东部边疆,泛斯拉夫主义不可避免的抬头,而在那个方向,德国可没有奥地利可以作为前沿阵地。俄国取得的成就让在东方,泛德意志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已经不可调和,波兰方向和波罗的海方向,这是德国自己的地盘,身为帝国首相的俾斯麦也无能为力,只能尽量去维持和平。俾斯麦从来就不信任任何沙皇,或者说整个普鲁士军官团就没有一个人信任沙皇。向东征伐的伟大理想让青年才俊们一个个跃跃欲试,俾斯麦最后油尽灯枯,实在没有精力一方面维持对俄脆弱的和平,一方面又要压制内部以威廉为首的好战派。他老了,他前脚一走,后脚德国就走向了星辰大海。俾斯麦用自己的生命维持着德国脆弱的和平环境,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他一个人也没有力量阻挡必然来临的冲突。就是没有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一切还会发生,因为唯一能拉住这台机器的伟大设计师,在1898年的夏天,撒手人寰了。

亮了(1787)
查看回复(29)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炮兵观测手

· 北京

俾斯麦的铁血就是表象而已,内核其实是一个非常精于计算的政治家。每次做决定前都会仔细评估投入产出比,以及在长远利益方面是否合适。而且玩平衡的能力堪称顶级。可惜等他卸任后,德国的外交就开始拉垮化了。

亮了(523)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