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经典电影《用心棒》 大道至简的侠义精神

avatar
关注

[30天挑战]DAY23:推荐一部你喜欢的武侠作品


这部影史留名的经典电影《用心棒》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片名用心棒原意为顶门杠,即关门后用来顶门扇的粗大木棍,在日语中引申为保镖或打手。


上世纪中期,美国的西部片与日本剑戟片互相影响,而大名鼎鼎的《荒野大镖客》就被实锤抄袭《用心棒》。导演黑泽明赢得了诉讼,也获得了荒野大镖客全球票房的15%作为赔偿,这笔赔偿比他拍摄用心棒所得多多了。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到一眼就能望穿的小镇,镇上有两股恶势力,绸缎商资助的清兵卫和造酒商资助的心田丑寅。双方都想吞并对方,但二者又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


浪人武士三十郎听闻酒馆掌柜的描述后,觉得留在这里能赚钱,并且他也看不惯这两拨人为非作歹。于是三十郎游走于两方势力之间,从中设计挑拨离间,引起双方冲突争斗不断,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但丑寅三弟卯之助的突然回来让局势发生变化,手握短枪的卯之助让心田丑寅一方占据上风。与此同时,造酒商抢占村民妻子的行为也让三十郎心生愤怒。于是三十郎决定出手相助,假意加入丑寅一伙,找机会放走了村民妻子。但几天后村民的感谢信却让三十郎暴露,并被丑寅关到仓库遭受毒打。

奄奄一息的三十郎找到机会逃出仓库,在酒馆老板的帮助下躲藏起来休养身体。与此同时,丑寅一伙人一举歼灭清兵卫全部势力。


几天后,三十郎又恢复了生气。帮助他逃跑的酒馆老板因为事情败露而被丑寅抓走,于是三十郎再次拿起武士刀,决定找丑寅和卯之助决一死战……


化繁为简的故事情节


这部电影的场景设置非常简单。小镇非常小,两股势力的驻地隔街相望,火拼时多走两步就能杀到对方门口。

人物关系也很简单。隔街相望的两股敌对势力、保持中立的酒馆老板和棺材店老板、见风使舵谄媚奉承的巡捕以及游走于两股势力之间的三十郎。


但简单的人物关系下,却塑造着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三十郎看似凶神恶煞却嫉恶如仇惩恶扬善,路过小镇看到不公就出手相助,一边说着村民的窝囊让自己感到恶心,一边又仗义出手帮助村民夫妻不惜自己深陷困境。看似一人吃两家爱财如命,却主动退还不该赚的银两(除了有三十两给了村民夫妇),至电影结尾解决了两股势力仍是身无分文。


酒馆老板怕惹麻烦,一心盼望武士早日离开。但看到三十郎仗义相助村民,又由衷地佩服他,甚至冒着风险给受伤的三十郎提供庇护。棺材板老板贪生怕死,看到打斗就立刻溜之大吉,但结尾给三十郎通风报信时也偷偷送上武士刀,并趁乱解救被绑的酒馆老板。反派卯之助威风八面气势十足,但他的气场却全部来自于手里的火枪。

就连配角的描写也很有意思。清兵卫的打手教头初见三十郎时冷眼相待,不服气地说“毕竟50两和1两的身份不一样”。但等到真的要火拼了又赶紧翻墙逃离小镇,发现三十郎看见自己,还憨笑几声友好地打了招呼,才一路小跑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简单的场景,简单人物关系,又用简单的情节丰富人物形象,看似简单的布置却透漏这导演精心的设计,让整部电影有种舞台剧的质感。


大师级的镜头语言


早年学习绘画的经历,让黑泽明导演对于镜头画面的把控有一种执念。光线的明暗对比、对角线构图、景深的运用,让黑泽明导演的镜头语言干净又利落。


电影开头在酒馆老板的引领下几个窗口视角不停切换,既是给武士三十郎介绍小镇形势,又像是带着观众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整个故事。影片中还有几处镜头,近景处是三十郎在谈论小镇情况,而镜头远处则是两股势力从未停歇的明争暗斗。


大道至简的侠义精神


不同于中国的武侠电影,武士三十郎没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洒脱,没有志同道合的侠士义友,也没有华丽的武功招式,但这个乱世中落魄武士的浪客形象却显得颇为朴素而真挚。


并不是想要比较二者的优劣,毕竟这两种电影是完全不同的题材,也来自于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虽然没有武侠电影中颇为玄幻的武打招式,但这部电影中还是有不少夸张、戏剧化的表现手法。但总而言之,落魄武士桑畑三十郎或许更接近那个封建乱世的年代,行侠仗义的侠客最真实的形象。


影视区值得反复观看的经典电影30天挑战第3期
发布于四川阅读 10231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我把篮筐砸歪了楼主

· 四川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劈啊劈啊地

· 辽宁

写得真棒 因为这片莱昂内的地位在我心中一直不上不下的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