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德比战术分析:当没有中锋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主教练会整什么活(下)
国家德比战术分析:当没有中锋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主教练会整什么活(上)
紧接上文,巴萨的两个头球虽然并不是巴萨的常规战术,但是毫无疑问极大的打击了皇马的士气,再讨论谁该为这2个丢球背锅意义不大。但是丢球之后皇马的反应值得深思。
一次很好的转换进攻机会但是胖虎往右侧看了半天还是没传,最后变成阵地战,具体看看球员这次转换的跑位。
维尼修斯和克罗斯在左路常规位置上,阿劳霍德容都离他们不远传给他们肯定不合适。卡瓦哈尔内收准备接球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有3个人的位置比较奇怪。第一个是罗德里戈,临时代替魔笛站到中锋位上,但是明显巴萨的后腰和后卫线区域有一大块可以利用的空档。以往的本泽马他一定会选择进入这个区域增加胖虎的一个接球点。不过考虑到罗德里戈是代打中锋这个疏忽可以原谅。第二个小82不边不中的位置,按理说此时在右路应该有一个和左边的维尼一样占据边路的人来拉开宽度。这也是罗德里戈还在右路的话他会在的位置。胖虎也是基于对他的了解第一时间想把球传到右侧边路。然而小82此刻的位置传球路线上有佩德里和费兰两个可能拦截的点,所以他应该立刻拉边很遗憾他并没有,所以胖虎这球愣是犹豫半天不敢给。第三个就是魔笛诡异的位置,本应该站在卡瓦哈尔身前的他竟然直接跑胖虎身后。意思非常明确把球给传给他。这里胖虎的想法很明显想打快速转换但是魔笛的意思是控球重新组织(几分钟前安胖有单独把魔笛叫到场边这也可能是安胖的布置)。这是球员的进攻思路上出现不一致。
魔笛控球后的战术在就像上图交代的,把罗德里戈和胖虎都顶到中锋位置上,克罗斯拖后和双中卫平行保护纵深,魔笛到左路组织进攻,小82来到右边锋位置,卡瓦哈尔来到肋部。意图很明显胖虎负责代替本泽马的串联作用,和魔笛维尼在左路进行小范围配合,罗德里戈负责中路抢点,皇马打算阵地战强攻左路。果然之后的近1分钟控球时间内球全部在左侧停留,最后以阿拉巴一记长传给维尼的球被阿劳霍阻断而结束。
之后进入一段巴萨长时间控球,魔笛克罗斯回到后方胖虎和小82参与到前场的逼抢序列中继续保持压制力。既然安胖传达给魔笛的战术就是打左路的阵地战,在这种情况下还投入大力气进行逼抢这是让我非常不理解的。高位逼抢战术除了追求对对方持球球员的压迫外更注重抢下球权后在前场就地发动进攻的突然性。如果仅仅只为了夺回球权再控球组织打阵地战的话对于老将们而言,费力在剩下的时间去逼抢还是等下半场调整后发力哪个更有利,我想安胖心里也应该有一杆秤。这是球队战术相性上出现的矛盾。
中场调整后皇马在场上只剩下3名正牌后卫,用三后卫战术(不是三中卫,三中卫实际是有5个后卫),既然不能用轮转来解决高位逼抢时缺人的问题,那就在前场再摆一个人。用3-3-4对上巴萨的4-3-3,这次一个盯一个总能抢下来了吧。然后巴萨就给你来了个下马威。
这次看着人很多,奈何这帮人是真没怎么打过人盯人,胖虎直接把费兰漏了个干净也没人管,米利唐纳乔更是没完全没留意回撤的奥巴梅杨。盯人交代不清协同也没默契,这样纯堆人的逼抢在巴萨的传跑面前完全不堪一击。更讽刺的是第三球巴萨就是用的皇马打了一整场的高位逼抢就地反击战术打进的。至此终结了比赛的一切悬念。眼看翻盘无望再把胖虎拉回来让他客串中卫。至此安胖成功的让场上每个人都打在自己不擅长的位置,球队攻防体系完全崩塌。没有输更大的比分已经是万幸了。这是球员的职责安排上出现的混乱。
在这三点的共同影响下,安胖本赛季打造的皇马战术体系在他的一番整活下被完全崩溃。从感官上皇马给人一种割裂的感觉。不仅前场与后场割裂,球员与球员割裂,这场的表现与本赛季过往的表现也完全割裂,仿佛球迷们正看着的是一直陌生的球队。
安胖靠着高位逼抢逆转了大巴黎就以为照搬到巴萨身上也能成功,完全不考虑这两支队的特点其实并不一样。而为了维持这个本身就是错误的战术,又不断地犯下新的错误。最终他成功让国家德比变成了他向球迷展示自己整活本领的舞台。
最后再回到安胖犯下这么多错误的根源上,探讨究竟为什么安胖明知国家德比对于皇马的意义仍然选择整活呢。本泽马的缺阵无疑是唯一的理由。鉴于最重要的前场支点因伤休战,安胖认为队内也没有其他球员可以替代所以选择整活。在上篇发布的时候有个评论就引起了我的思考。
瓜和安胖的这次整活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源于中锋缺失下的无奈之举呢。没有前场的桥头堡想要继续维持对对方中卫的压制势必要从中场抽调兵力填补到中路。安胖的想法是把魔笛顶到本泽马的位置同时再从中场3人中把对方持球这一侧的后腰前提,和双边锋一起维持4人逼抢配置,简单来说就是巴萨在本方右侧持球时巴尔韦德前提到锋线,在左侧持球时则换成克罗斯。同时这两人中没有前提的那个和卡塞米罗保持对布斯克斯和对方可能回撤接球的中场的压迫力度。然而做个简单的加减法就能知道前场4人对上巴萨的4后卫,中场两人其中1个对上布斯克斯,那剩下1个要面对佩德里和德容2个人。这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安胖的解决方式是再抽一个中后卫去盯。
比如这次就是前场4人对上,胖虎对布教授,小82对付没有回撤的佩德里,德容此时就空出来了。这时中卫阿拉巴全力冲刺30米也来不及赶到德容身边,最终这次投入巨大的高位被破解。很明显佩德里没有回撤的话小82完全可以不去死守他而是与其中一个中卫换位参与到对德容布教授的逼抢中。怎么看都比让阿拉巴长距离冲过去的成本更低效果也更好。但是这就涉及到了非常严密精细的中后场人员轮转体系,想要达到球员随机应变地自发地去填补队友的空档同时自己的空档也有其他队友来保护这是需要在训练中假以时日的训练,还需要实战的磨合才能打到的境界。很明显国家德比的皇马做不到这个水平的轮转。
之前【HALA社团】翻译了外网一个讲解巴萨如何用跑位在皇马后场翻江倒海的视频,前场灵活的跑位固然是巴萨取胜的原因之一,不过在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员下居然依然能让巴萨在后场精准地把球送到在前面跑位的队友脚下,皇马前场的逼抢肯定必定存在很大的问题的。如果逼抢到位的话结果应该是巴萨盲目开大脚被皇马断下后发动进攻。前场跑动能力不够到位率低,高位逼抢反而给了巴萨更多的空间去冲击脆弱的后防线,输得这么惨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有了中锋就能解决轮转和到位率的问题了吗?并不能,但有了中锋就可以用其他的战术了。比如帮助皇马拿下前5次胜利的反击战术我认为依然是对付巴萨最有效的战术。然而当你失去了本泽马你就失去了一切战术调整的余地,因为瓜可能已经用实际经验告诉了世人没有中锋你只能选择高位逼抢这个战术。唯有瓜迪奥拉这样对战术和控球体系有着超过一般人的理解,同时加上曼城巨大的财力筛选适合的球员和多年来苛刻到近乎疯癫的跑位训练才能把这套无锋体系运用的炉火纯青发挥最强其的威力。
可是足球从来不是只有一种风格的沙盘推演游戏,也没有一个独步天下百战百胜的战术。因为有了中锋的存在才让足球世界的战术变得如此复杂与多变。每一种战术都有另一种战术去克制,正因如此中锋在现代足球体系中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能。当你拥有一个强大的中锋也许你不能真正的天下无敌,但却可以让你无限接近这一目标,因为中锋能把许多问题化繁为简。破大巴困难,那就靠中锋高球砸。中场无法推进,那就后场开大脚让中锋把球争顶下来。边锋单对单爆破能力不够,那就中锋回撤把中卫带走来制造前插空间。前场逼抢抢不下球,那就让中锋去逼抢门将说不定门将自己就会失误。总之很多当你没有中锋难以解决或者时间成本人员成本的问题在有了好中锋后都会迎刃而解。这就是中锋的价值。
而皇马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中锋只有本泽马一个。眼看着本泽马已经34岁但是在队内依旧无人可代替,想想14-15赛季的大崩盘始于魔笛的重伤,夏窗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到本泽马的接班人避免本泽马变成那时的魔笛,皇马球迷可再也经受不起因为没有中锋教练整活导致球队惨败的打击。至于谁是最好的接班人已经无需多言。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不是要责怪安胖,只是想分析下这场比赛失利的原因。当然失利的主因肯定是安胖的战术失误,不过一场比赛的整活失败也不能否定他本赛季的贡献。同时这段时间专区内因为惨败产生的悲观情绪也在蔓延,但在我看来这场比赛并不能作为评价两支球队真实实力的样本。当然了如果能给到巴萨他们已经复兴成功的错觉也挺好,只是皇马球迷不能因此妄自菲薄。正如我分析的输球因为整活,整活因为没中锋。
所以赛后立刻就有记者说这场失利会坚定皇马追求哈兰德的决心。不管消息是真是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场失利对所有皇马人都是一个警示,本赛季即使拿到西甲冠军,夏窗的任务依然严峻。即使哈兰德买不到也必须买入替补中锋,同时把寻找本泽马的接班人作为头等大事提上日程。不然一旦本泽马受伤或者状态下滑,没有中锋的皇马必定举步维艰,难保安胖又会整什么新活。等那时候再把所有锅都推给安胖的话,人家安胖也有理由说呀。我带的什么人,我带的本泽马。你这批什么人你让我带?马里亚诺什么的都在踢中锋,他能踢吗?踢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就这还不买中锋,接下去要输塞维利亚,输西班牙人,输赫塔菲,最后西甲没人输了。
TaylenWang
· 浙江我觉得,就是安胖被吓住了,压力过大对毕巴,对巴黎第一回合,对巴萨这次皇马明显都发挥失常
伯纳乌_
· 上海这场其实让我想起了1415那次马竞4-0皇马 中场之后安切洛蒂直接424了 后卫组合好像是纳乔和瓦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