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降维打击...了吗?——浅谈华为MatePad Paper
省流提示:本文不是产品评测,主要是从普通消费者角度谈一谈从关注这款产品到入手几天后的使用感受,必有不全面之处,可以结合自媒体的恰饭评测,兼听则明。
一、序言:我与墨水屏
8年前,我用上大学后的第一笔奖学金(500元)买了当时刚上市的第一代499版kindle,从此跨入了墨水屏的世界,第一年就看了65本书,而且大多是几十万或者上百万字的大部头,只是没有背光的致命阉割让他的使用场景大受限制,新鲜感消退后逐渐吃灰,甚至记不得每个月拿出来充一次电了。但是,我依然怀念能够静下来看点书的那段时光,“有时间看kindle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2020年参加工作后,我终于入手了带全贴合屏幕和背光的最新款kindle paperwhite,可以在每天睡前自在地看一会儿。但是近年来,电纸书市场相较2014年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其一,在硬件方面,电纸书的龙头老大亚马逊在华电商业务全面萎缩,国行paperwhite5的预售成为闹剧,kindle硬件国行官方渠道长期缺货至今,形势不容乐观(嗯...虽然我们也不买国行)。其二,在软件方面,kindle的海量书库和封闭系统固然有难以取代的优点,但是由于政策原因,目前获取第三方kindle免(盗)费(版)电子书的成本大幅提升,而亚马逊推出的unlimited订阅服务缺乏诚意,买断制的购书虽然时常有折扣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于是,主打开放/半开放系统的国产电子阅读器开始崛起,以微信读书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带着传统艺能入局,迅速抢占了市场,我也入手其中某款产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简单的市场调研,我发现野蛮生长的国产电纸书问题也十分明显。第一是“贵”,以kindle作为参考系,国产阅读器头部厂商对标paperwhite和oasis的竞品价格反而是更高的,虽然墨水屏玩家的用户群像就是“精致不差钱”,但是较高的价格会让新入坑玩家望而却步;第二是“糙”,定位高端的国产阅读器已经能做出不错的外观质感,但在背光、显示效果上总是感觉不够准确和精细,很影响阅读体验(这一点可以参考先看评测的电纸书横评);第三是“卡”,国产电纸书用的处理器水平,是骁龙662就能称为“旗舰配置”的,固然可以认为电纸书不需要高性能芯片,但是考虑到安卓越用越冗余的特性,孱弱的性能能否撑完整个生命周期存疑,更不用说它限制了产品拓展使用空间的可能性。
所以,我得出结论:墨水屏是小众市场,但竞争还很不充分,有关产品溢价还很高;国产厂商日子过得太好了,需要有魄力的大厂进场搅局。
于是,华为带着MatePad Paper来了...
二、硬件配置篇
Matepad Paper这款产品引发高度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华为给出了在同价位竞品中非常有诚意的配置。
首先,说说外观和配件。这款产品被归在主打商务的MatePad系列下面,定位是不低的,一开箱铺面而来的就是两个字“质感”,素皮材质和边框清一色的黑,非常提神,语言很难描述,推荐大家去线下体验。同时,paper还配备比较可用的双扬声器和指纹解锁。充电配了22.5w的快充,电池容量不详,续航方面接近华为一般平板的水平,不算太省电。
这次的套装标配了保护皮套和笔。当然有人会说配件也是算在价格里的,这当然没错。不过华为作为线下渠道起家的品牌,一直很重视“拿走就能用”,例如手机出厂自带贴膜、壳和耳机,这也包含在售价里(现在学坏了)。毕竟华为的目标用户里有很大比例是“不会折腾”和“不差钱”的。同样,对于用户群像普遍不差钱的墨水屏用户,华为还得让paper做到“拿走就能有质感地用”,商务气息凸显的保护皮套做工和质感很符合产品定位和客户需求,而且小众产品配件少单价高,如果单卖应该也不便宜。
最后简单说说屏幕和处理器。墨水屏面板目前基本被台湾的元太科技垄断,打开元太科技官网,可以看到paper上搭载的这块10.3寸屏幕售价是349刀(且官网明确只有to B业务),不便宜,构成了产品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在墨水屏平板中塞入一颗7nm的麒麟820E芯片,提供6+128的内存规格,相当于苹果给最新款的iPad Air配上了M1芯片那样夸张。高情商地说,是用料足性能强;低情商地说,就是“性能过剩”用不上,和iPadOS一样尴尬。而这,就是墨水屏用户对华为的最大期待:“你可是大厂,软件适配这块,你得支棱起来啊!”
三、软件体验篇
对于电纸书来说,显示效果是重中之重。我手上这台paper显示效果还算不错,屏幕比较通透,也没有什么背光不匀的情况,不过屏幕212ppi凑近一点看清晰度是明显不如手上这台300ppi的paperwhite。当然元太科技统一批发的10.3寸屏幕都是一样的参数,没有选择余地。还有一个问题是只有冷光,没有暖光,敏感用户晚上阅读会有影响,
华为这次搭载了墨水屏版的鸿蒙os2.0,系统界面比较简单,应用市场里的app也很少,不过可以从浏览器装(或者酷安)。主界面的布局是日程、笔记、邮件、WPS和书城,以上也是paper突出的主打功能。使用下来,我表示其中目前做得不错的只有笔记(仅限系统自带),支持多种笔触和压感,书写几乎没有延迟。M-Pencil的笔尖和屏幕表面都做了材质上的优化,对在纸上写字的感觉模拟得很好。遗憾的是,第三方、没有适配的app(甚至包括主打的鸿蒙版WPS)书写延迟极高,体验很一般,目前还是建议有这方面需求的直接用自带软件。至于超级终端和互联功能,由于我目前没有华为手机,就不测了。其实墨水屏不太适合手指上下划动的操作,所以华为自带浏览器虽然做了优化,但paper依然不适合浏览网页。
阅读体验上,我测试了华为阅读、kindle、微信读书、WPS等主流软件。系统自带的华为阅读送了一个月会员,体验下来和主流墨水屏厂商的阅读体验差不多,该有的设置都有,不足在于图书资源相对少,VIP免费的书目有点抠。kindle的app体验也大差不差。我要重点吐槽的是微信读书,目前用墨水屏版本居然会报错,只能用普通安卓版本,令人发指!建议大家去花粉俱乐部骂起来,这不适配真说不过去了。PDF我平时看的不多,但仅就在鸿蒙版WPS上的阅读体验,我感觉不行,显示比例有问题,划动起来很卡,建议避雷。第三方app的适配,目前看比较糟糕,而且华为自带软件明显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这应该成为接下来软件部门着力解决的问题。
四、并不多余的余论
从这款产品的规格上看,华为并不是只想做一个电子书阅读器,而是想做一个搭载墨水屏的平板电脑,这无疑对当前的电纸书市场是一种“降维打击”,当时我也基于这个预期预订了。但是,拿到手用了近一周时间,个人认为paper目前还是一个电子阅读器打底的产品,亮点有一些,但不是革命性的,反而在一些传统的核心功能上略逊于国产主流电纸书。也许是墨水屏技术瓶颈限制了功能的拓展;也许是华为以平板思维做产品,但是软件适配没有跟上,目前matepad paper这款规格上拉满的产品还远没有达到消费者的期待,至少离“降维打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话说回来,它仍不失为一款有趣、有诚意的产品,而且顶配3699元的价格在竞品里真不算贵,我会暂时留着它,哪怕用于征战星巴克也行;或许几个月后,我们也会在咸鱼相见...
sakaqimakala
· 北京换了4个kindle了,看了几百本书,大概是这些年买的最值的东西,所以同一个产品,真的见仁见智,有些人就是泡面用,也没啥。
Murakami的漩涡猫
· 上海典型的“我”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