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在于财政吗?

avatar
关注

明朝亡于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南明势力在1662年被清军消灭。明朝到底因为什么而亡?明清易代又是为必然?以下为知乎网友的分析:

一、“明亡于万历,不在崇祯”?

常见的一种提法是“明亡于万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样说是有理由的,因为在万历朝万历皇帝长期拒绝上朝,万历时因为有萨尔浒之战,明朝的灭亡最早可以追溯到万历。

二、道德代替法制?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指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三、党争

这一点贯穿明中后期,成于嘉靖时期,严嵩斗夏言,最终夏言被斩杀,其后的隆庆、万历内阁斗争也都极为激烈,相当于你死我活的程度。如张居正和高拱,他们两政治理想是一样的,都很有抱负,但是为了成为内阁首辅,都是把对手往死里整,相当凶残。这无疑消耗了明朝的中枢力量。

四、财政问题——最大问题

明朝的财政不良是灭亡的最大问题。明代田税长期低税率,但并未给国家实惠,得利者是官僚,田地低税率于农民而言区别不大,该高还是高,因为地主才是其依附者。政府缺乏资金,农民无法从政府获得低利率贷款,限制高利贷的条文只能是一纸空文。明末民变与三饷互为因果,环环相扣。募兵加剧负担,而欠饷又加剧兵为匪。可知,如果经济问题解决了,军事上的兵员是足够养兵的,那么军事守住了,明朝也就不会有农民起义,其流民安抚了都。

五、总结

明朝灭亡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问题。至于是不是在万历年间衰败了,是,但不至于导致它灭亡。而从体制来看,在于财政和党争,这两方面,党争是表象,财政问题则是更为深层原因。

历史区你更喜欢哪个朝代
发布于广西阅读 12706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唐古拉07

· 浙江

明亡于财政,有人简单理解为,亡于没钱。没那么简单,明亡于没有财政?谁是财政?户部根本就不是财政部,最多仅仅是皇家会计。明朝并没有一套中央财政体系。不仅实物税赋占了大多数,还没有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户部之外,内廷、兵部工部甚至刑部都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大量的项目专收专支,比如从张三收来的税,只能用于赵甲;从李四收来的粮,只能用于周丙,两者不可混淆。不光没财政,明朝还没有货币没有金融。至于道德治国,道德替法,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也是通病,并非独独明朝如此。低税收得利,并非区分与农民与地主的对立。大量自耕农是古代农业的主体,农民和地主没有天然的分界线。低田税的害处,在于大量的地方开支必须依赖杂项征收和徭役,而这些跟没有制度约束,由此税赋低而负担重,对小农民小地主大地主都是如此。

亮了(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豪杰问焉

· 江苏

账面上看钱是够的,两千五百万石正税,两千万石三饷,做什么不够?问题在于机构从上到下都烂了,你看国足钱也挺够的,不也没踢出成绩么。大臣想着捞钱,大头兵想着混钱,也有想打仗的,自己先战死了。除了汉朝,基本所有朝代末期都有国足化的趋势。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