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

avatar
关注

概念

行为金融学实际上是心理学、行为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的行为和情绪如何影响定价,以及价格波动如何影响人类的情绪和行为。目的是通过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让我们跳出贪婪恐惧的束缚,更有效地执行纪律,从而完善我们的投资操作系统。

产生的背景

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两大基石上的。这些经典理论承袭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但是其模型与范式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分析。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理论很好的一个补充和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成为显学。

主要投资思想门派:技术分析、价值投资、成长投资、指数派、行为金融派

最近2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给了好几位行为经济学家。《非理性繁荣》这是2013年诺奖得主席勒的代表作。《思考快与慢》是2002年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代表作。《错误的行为》是2017年诺奖得主理查德泰勒的代表作。


经典理论

1.锚定理论

2.心理账户

3.前景理论

4.损失厌恶


人的心理的本能,厌恶损失。人体大脑中处理损失、赔钱的那个区域,和思考死亡的区域基本是一个地方。这就导致了,人类极端厌恶损失,你赔10000块的痛苦,远远不是你赚10000块的快乐能弥补的,可能你赔10000,需要赚四五万来弥补,这种极度厌恶损失的本能,使我们很难承受短期巨大的浮亏,这时候就会出现操作变形,导致投资者不能按照既定策略去执行指令,一次操作失误带来的巨大的挫败感,可能导致后续一连串的操作错误,最终一赔再赔。

股票区基金股票热门讨论
发布于山东阅读 2752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