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鞋的故事
其实我并不算一个sneakerhead,但是对球鞋的喜爱却一直没变。
上海疫情爆了,被封在学校里面,每天被老板搞心态……研究生也快读完了,突然想回顾下这些年自己买过的鞋子,回忆鞋子的同时也见证不同时期的自己。
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双球鞋应该是考上高中我妈给我的奖励,一双詹10 Elite。在那之前从来没有买过耐克的鞋子,一方面是脚不断长大,鞋码也变得快,另一方面家里也没有矿,鞋子这玩意儿,能穿就行了。但是耐克嘛,还是每个男孩子的梦想。终于在我的脚基本定型的时候,我妈许诺我要是能考上cx中学就给我买一双好鞋。那个暑假我哥在折扣店淘了一双hyperdunk 13,也是他让我知道了原来有个比耐克更牛逼的牌子叫air jordan,我开始上网挑选(记得当时还有个aj的官网,里面列出了所有air jordan的正代,我刚去搜了下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哇这双好看,咦这双也不赖,属实纠结了好久。结果那并不是一个购物网站,我挑是挑好了,可是买不了呀,当时网购也不发达,得,线上转线下吧。好家伙,现实更残酷,我跑遍了cx所有的耐克店也没找到一双air jordan的正代,无奈,小城市嘛,只能退一步整双耐克了。(当时air jordan在心里的地位真的很高,走到一家店问店员有没有air jordan都感觉自己懂的好多)。后来看到了一双紫色的詹10 Elite,哦那时候喜欢叫季后赛精英版哈哈哈,哇真是帅呀,而且还是全掌气垫,妥了!当时真是很膨胀,价格都不看,换做现在1800还是1900的价格肯定会忐忑好久。店里还没我的码了,要从别的地方调,而且颜色也没了,只有绿色的。不过我好像还是一个比较专一的人哈哈,认准了鞋型换个颜色就换个颜色吧。盼星星盼月亮几天后去店里拿鞋的时候,那真是比过年还过年呀!踩着它感觉走路都带风,整条街最靓的仔,就算是大夏天,这鞋再捂脚,我都不在乎。可惜的是当时是真不懂得珍惜呀,直接穿着这鞋打水泥地,我天,现在想想都肉痛,一个变向几十块,又一个急停几十块。没过多久,气垫就爆了,我甚至连原盒的第二副鞋带都没有试过,也是这双鞋让我对外置气垫有了阴影,以后买鞋都只买内置气垫的。有一说一,这双詹10 Elite确实是一双好鞋,无论是颜值,包裹性,舒适感,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买了第一双好鞋之后我似乎开始膨胀,有点非耐克不穿内味儿了。第二双鞋是詹姆斯的战士7。cx是个小地方,耐克店倒是挺多,可惜都没有什么猛货,买鞋都是走遍各家耐克店去挑,想想我妈对我是真好,她也不抱怨,就陪着我一家家地逛,然后付完钱看着开心的我。那时候比较喜欢詹姆斯吧,然后就偶然看到了货架上的soldier 7,诶这鞋挺好看的,也符合我选鞋的几个标准,内置气垫,詹姆斯,篮球鞋,于是就入手了。高中时候的篮球场除了体育馆里的一个全场其余都是水泥地,于是这鞋也就不可避免地被疯狂蹂躏。不过它倒也耐艹,陪我度过了整个高中三年,最后鞋底磨平了特别滑之后才光荣退役。回忆中这鞋的脚感并不惊艳,应该只有后掌有一块小气垫吧,但是鞋面上这个魔术贴的设计倒是让我眼前一亮,属实好看,顺带着包裹性也是不错的。
第三双鞋子是保罗7代,也是我第一双air jordan的篮球鞋。黑橙的配色似乎非常符合我的审美,再加上它出色的脚感和air jordan的加成,我就果断地选择了它。但是这双鞋和我最深的渊源却不是它帅气的外表,而是一段疼痛的故事。记得那时暑假已临近尾声,夜晚已经有些凉意,熬过饭后阑尾炎的半个小时后,我便匆匆去篮球场挥洒汗水,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四肢健全,能跑能跳,不吝惜体能,喜欢冲进内线的男孩,每一个篮板我都愿意去尝试,每一个盖帽我也不愿错过。在某一个盖帽的落地瞬间,我的脚尖率先亲吻了地面,紧随其后的并不是脚底,而是我的脚背,我已经不记得当时骨头是不是哀嚎了一声,只有钻心的疼痛一阵阵地袭来。可笑的是当时的我似乎都没当回事,甚至想重新回到场上打完这拨,而后也是自己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家。回家后脚已经肿的老大了,我还发了一条QQ空间自嘲了一下,并没有放在心上,该走路走路,一切照旧。遗憾的是一个礼拜后它不仅没有消肿,反而更肿了,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好像并不是单纯地崴了个脚,去医院拍片后才知道原来掉了块骨头,而且这一个礼拜的放纵让伤情进一步的恶化了。行吧,上石膏,上拐杖。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过两天就开学了,而且我们班的教室从一楼换到了四楼。我永远都记得每天早上比平时早起半小时,然后拄着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四楼,每天晚上再一蹦一蹦地跳下来……虽然有女同学夸过这双鞋好看,可是它给我最深的记忆还是馒头一般大的脚和我掉落的现在可能已经被分解掉的一小块骨头。
下一双是科比的毒液5,我买过的第一双水晶底的鞋子。买这鞋纯粹是出于外表吧,直到现在我还觉得它设计得非常好看,反正在我审美的点上。我属于那种宽脚背型,所以科比的鞋相对瘦长的鞋型似乎是不适合我的,这双支线是网眼的鞋面加上flywire的支撑,对我稍微友好一些,哈哈说到飞线,我其实一直觉得飞线是个很高级的技术但是又不是特别懂它的作用(上面那双保罗的飞线断了几根,但是我穿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多大的区别,估计是全断完之后才会有明显的包裹感差异吧),只能感受到在视觉上的加成吧。这鞋吧,除了颜值我觉得真就一无是处,又硬,又是水晶底,滑,还不适合打球,容易崴脚,最后在某一次变向的时候把侧面顶穿了,然后它就退役了,只能说始于颜值终于颜值了。不过买鞋看外表这个标准在我这儿好像一直没有变过,一双鞋性能再好,它要是实在太丑了我不会买,相反要是一双鞋贼拉帅,可是不好穿,我可能还是会买(后面的reebok experiment × pyer moss就是),哈哈充分不必要条件(说明我是个外貌协会?)
我高考前买的最后一双鞋子是Hyperquickness,一双似乎没有任何亮点的实战鞋,我想了好久都没想到当时为啥会买这双鞋,外形普通,脚感一般,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耐磨吧,即使在水泥地上乘风破浪,它仍然陪我走到大学。想来我觉得当时可能是虚荣心驱使我买了这双鞋吧,毕竟是耐克的,可能那时候的自己觉得一直以来都踩着耐克的篮球鞋突然换一双国产鞋比较丢面子吧。其实那时候的自己还是比较虚荣的,可能用这个词有点过吧,不说跟别人攀比,但也爱做那些倍有面儿的事情,现在想来也依旧能理解,毕竟装逼这东西对吧,一时装逼一时爽,一直装逼一直爽,出风头嘛,谁不爱。哈哈扯远了,毕竟这么一双普通的鞋子也出不了啥风头。
高考完,为了准备sjtu的面试,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双板鞋。小时候不爱穿板鞋或者帆布鞋,感觉硌脚,但是为了让自己在面试的时候看起来正经一点,还是选择去买一双板鞋,再配上衬衫和休闲裤,让自己显得不那么随便。其实预期是买一双vans的经典款,结果在cx唯一一家挂着vans牌子的店里并没有我的码,那时候并不熟悉网购鞋子,还是一个坚定在店里试穿过合不合适再购买的人,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另一双看着还行的款,印象中是一个并不知名的韩国潮牌,我想了好久也回忆不起来名字,只记得是一双白斑点的低帮黑鞋,鞋型有点像vans的era。哈哈那是自己第一次参加这么重要的面试,没有任何经验的我在回答的时候疯狂给自己挖坑,那叫一个心惊胆颤,最后顺利通过了面试,也许这双小板鞋冥冥中给我带来了好运吧~
高中阶段的鞋子就到此为止了,虽然跟现在的许多高中生们完全比不了,但我自己觉得已经非常奢华了,也很感谢老爸老妈能满足我所有的买鞋要求。记得我妈有一次想买一双New Balance的鞋子,纠结了好久,最后也只是买了一双好像是什么纽巴伦的平替,毕竟她始终觉得花五六百买一双鞋子太奢侈了。挺惭愧的,鞋子再好,都没有花自己赚的钱买的鞋子踩着踏实。
有缘再更~
修罗紫金
· 江苏你的第一双球鞋詹10精英我现在都还没有,慕了
小家伙XXX楼主
· 上海那也是我买过最好的鞋,加油,面包和牛奶一定都会有的~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