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软件学院本科考北航计算机学院考研经验贴
各位JRs大家好,在虎扑混了也四年半了,也一直没咋发过帖子,最近刚拟录取北航计算机学院(以下简称 6系 ),在这写篇经验贴,主要描述一下这段日子的经验心得,希望可以多多少少帮助到想考研和想考北航6系的xdm。有问题的话可以尽情私信我,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回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lz没有任何想炫耀的意思,如果看我不爽,那你是对的。
本人情况:
Lz是本校18级软件学院(21系)的,本科GPA一般般 3.56,今年考本校计算机学院(6系)专硕(085400),考试科目数1英1专业课961,分数线350,初试成绩389分,政治76分,英语83分,数学117分,专业课113分。本科期间的经历相当普通平庸,是个小透明,参加过冯如杯(北航校内科技竞赛)没拿奖hhh,但是用一样的项目投了个大创,大三学年在6系ACT实验室实习一年,主要做了些cv方面的打杂工作,没啥真正硬核的科研经历。项目的话,因为本科21系的,所以做了不少软工项目,主做后端(SpringBoot),大概情况就是这样了。
初试复习
时间上可以分为随意准备和全力准备,分别对应于3-6月,7-12月,接下来按lz认为的科目难度叙述。
数学:
跟的老师是武忠祥高数,李永乐线代,概率只是看了书,没看网课没跟老师。
教材:武忠祥李永乐系列的《全书》基础篇,《全书》,张宇《高数18讲》
练习题:《660》《330》数学一真题02-21年(推荐李永乐版本,按题目类型标答案,很适合分类查找,综合练习)
模拟卷:李林6+4,合工大超越5套卷,张宇随便做了两三套
总的来说:真题最重要,少看视频多读书多思考,题海战术不建议,做透更有用,面对分数挫败调整好心态,最后一次才算数
Lz先是在3月-6月的大三下学期随随便便的极低强度看完了武忠祥高数基础视频,李永乐线代基础视频,搭配《基础篇全书》,并做完了对应的660。在7月中旬开始撸《全书》厚版,概率开始看《基础篇全书》,就是看概念,做例题。开始会有大量的不会,这是很正常的,标注下来,下次继续做。建议每一周抽出一天专门复习这一周学的新知识,再做一遍第一次觉得不是手到擒来的题目。这期间也是反复的做《660》《330》,持续到九月底。
十月初,开始做真题,强烈建议掐时间,不查书,狠改卷。在最终成绩出来之前,一切的分数都不重要不算数,但也不要欺骗自己。当时的频率大概是一到两天做一套。真题一定要做到每道题都会做,lz到最后做到了08-21年真题看一眼任何题目的题干就知道这道题该怎么做,可以完整写下过程,而不仅仅是把答案背了下来。然后真题做完之后,开始模拟卷,每两到三天一套,看自己的进度而定。模拟卷是很难的,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我考研期间的所有模拟卷没有一张过100,最后117,今年数学题还挺难的,虽然我的分数不高,但作为一个数学废物我很满意了。
后期因为模拟卷做的不好很打击信心,我就一直在不停刷真题了,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很正确,我从来都不信哪个老师能压中题,即使压中了被我做到然后完美复刻的概率也微乎其微。真题是最好的练习,虽然不会出一样的题目,但学会了思想就能融会贯通。
整理好一个错题本,什么形式都行,反复回顾。
专业课961:
教材:王道三本书(os 计组 计网) 大黑书(计算机组成与设计 硬件/软件接口) 6系计组PPT 961真题
专业课考了113,这是一个我自己并不满意的分数,也是四科中发挥最差的一科。但是原因我觉得不全在我,961今年出了大量的新题目(粗略估计60分以上),我在自己手中的复习资料和往年题中从来都没见到过,估计今年也会延续这种风格,大家一定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保证任何题型都能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予取予求,无懈可击的境界。
6系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为:操作系统(下文简称OS),计算机组成原理(下文简称计组),计算机网络(下文简称计网),其中计组是比较有6系特色的,会考MIPS指令集流水线相关,下文将详细介绍。
Lz的专业课复习开始于9月4号,复习顺序是OS,计组,计网。用的教材是王道对应的三本书,计组再配上一本大黑书(建议买一本正版在手里,虽然不便宜,但是绝对值得)。复习过程基本上就是每天的下午两点多开始看王道的视频,开2倍速看,看到五六点。个人感觉王道的视频会更有侧重点,并且会补充很多书上没提及的细节,也有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让人容易理解。所以我更推荐大家看视频,三科都是。
练习题的话,虽然6系是自命题,但是OS,计网可以完全按照王道的书走,上面的题出得很不错,也有很多408真题,做完之后会对概念有更深的更清晰的理解。当然计网方面有很多概念,这是为了应对408的,考6系的话并不用去全都背下来。至于如何取舍,等各位真正做到相关的题目的时候心里自然就有数了,这里也不赘述。Lz当时每本书的所有题目至少都做过两遍,自己标注的好题做了更多遍。
对于计组,这里单拎出来说一下。6系计组用的是MIPS指令集,会考指令集相关的知识和流水线相关的知识。复习资料上推荐王道计组1-4章,6-7章,在CPU相关部分去看大黑书第二章和第四章(看到4.9即可),然后6系PPT的MIPS指令集部分一定要看。Lz用了10天左右的时间把大黑书相关看了两遍,才勉强很初步的理解了流水线的思想和具体操作。对于MIPS相关的练习题,建议直接做真题,切记要把每一根关键电路转发什么数据熟稔于心。15-19年每一年的MIPS大题的电路连接方式都不同,真正理解才能游刃有余。
英语:
lz考北京英一,83分,客观题(不算翻译和作文)扣了2.5分,个人感觉发挥不错。
复习资料:05年-21年真题,单词书《十天背完考研单词》,没用作文书,网课只听了唐迟10-11的阅读理解方法论(个人感觉还不错,推荐)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lz从4月开始慢慢背单词,用的上面提到的书,书中介绍的背单词理论很好用,就是艾宾浩斯。不建议app背单词,在我看来就是很难回顾,也不能很统一的组织起来不会的单词,复习计划也不能很自由的自己制定,不能说像翻书一样指哪打哪。等单词背的差不多了,再去做真题就好,lz九月才开始做英语,所以英语的话,一切都还早。
练习题:
首先,请不要做任何模拟题,只做真题,也不要读外刊,没用。Lz英语一直都很好,可以说是有一定的语言天赋,语感单词口语都不错(cet4裸考608,cet6裸考578,之前学过一年法语,10学分的法语课93分,全年组6/114),所以没有听过长难句什么的课,如果你的基础薄弱,建议补充一些相关知识。
都说得阅读者得英语,亲身体会也如此,因此建议刷好阅读,其他的题型只要适应了,大家套路都是一样的,砍瓜切菜十分轻松。接下来分题型说明。
阅读的核心是逻辑。建议大家的做题顺序:先看题目不看选项,对文章内容有个浅浅的了解。读原文,95%以上读懂即可,不会的句子大概率会在后续的做题过程中茅塞顿开。做题。请一定把自己带入到作者的角度,作者为什么这么行文,这是阅读考察的重点。请一定把自己带入出题人的角度,去摸索他喜欢怎么挖坑。一旦你掌握了这些套路,有些题你都不用读文章都能知道答案选哪个(别真这么干hhhh)。切忌不要一上头一晚上做了一整年的阅读,这样你半个月就能刷完真题,属于一种巨大的浪费。阅读真题我是反反复复的做,数不清多少遍了,后期就是一天一两个保持手感而已了。
新题型:
就直接做,这么多年的真题我只有一年做错了,其他全对了,很简单。
翻译:
如果翻译不好(或者说语感不好),建议先去每天一片阅读全文翻译,一定要写在纸上,然后和卷子答案的翻译比对。Lz是直接上手的,也没遇到什么问题,词汇量和语感很重要,尽量调整语序成为中国人习惯的语序。
完型:
Lz也是直接上手的,明显感觉越到近年题越简单,这部分就和高考很像,4年前怎么刷现在就怎么刷。
作文:
大作文,lz直到最后也只自己整理了2个半作文模板,都是些万能句子,没看过任何作文书,模板内容都来自黄皮书的答案。
小作文:同样是自己整理了5-6个模板,黄皮书取材。
不建议直接背作文书,千篇一律,加上北京旱区给分低,分数很可能不高。
政治:
Lz北京政治76,选择45,个人感觉发挥不错。
材料:徐涛强化班2倍速(没听思修),肖1000(没做思修,马原史纲做了两遍),肖8,肖4
8-10月极低强度看徐涛,做对应的1000题。
11月肖8到货,开始刷肖8选择,根据艾宾浩斯规律反复做,到最后一共刷了8遍,可以自己做个刷题表,也可以用空卡做好的(对于空卡这个人不做评价,网上舆论沸沸扬扬,我只是需要她整理好的东西帮我考研,仅此而已)。还有三周初试,肖4到手。刷选择,并且从拿到的第一天开始每天背三小时大题,59问正好两周背完。
肖4肖8最大的价值在于,选择题方面,去摸索出题人喜欢在每一科出什么样的坑,例如马原就是考察对哲学概念的表述是否熟悉,哲学概念的意思是否理解,政治经济学概念有没有背下来,史纲就喜欢张冠李戴等等,培养出做题蒙题的感觉,考场上不会也能做对,我就是蒙了2道题,全蒙对了。大题方面,背就完了,重要程度按照套卷顺序递减,时间不够就先从1套2套背。大题众生平等,别不背就没问题。
背书是很痛苦的,尤其对我这种工科生,但考场上写满一整页的感觉也相当爽。
初试到此结束,接下来是复试。
复试:
初试成绩出来后,建议自己做一下评估,然后做简历联系导师,参加导师可能准备的面试,不用紧张,一般都是轻松的聊聊,问一下过往的项目而已,但是先下手为强,别到最后才找,老师就没名额了。
机试,有CCF成绩强烈建议抵,因为机试爆0直接gg,不管初试分数多高。除非你刚擦边过线,想通过机试逆袭。规则是根据参加机试的同学拟合一条正态分布曲线,你的ccf累计排名当作这条曲线的分位点,一乘就可以了。注意,一定得是C/C++语言,别的不认。
复试相对容易的多,推荐买一下淘宝店400加的复试资料,里面有机试题和往年复试题,很好用。数理主要准备初试三门+离散,专业课主要准备961+数据结构,英语准备个自我介绍,政治不用准备,项目类了解好自己的毕设和自己做过的项目知识即可,lz的面试相当轻松,没等紧张呢就结束了。
一些学习上的综合建议:
王道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道出了考研学习的真谛:考研就是反复、多次、全面。请一定要反复复习,因为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太多了,光是一个数学你就可以天天都在复习背过的公式定理。我们永远都像是那个有大病的水池子,一边进水一边放水。
考研不能闭门造车,尤其是6系自命题专业课,有时候会有6系独家理解,并且专业课还没有官方答案,请一定多和考6系的伙伴们交流心得,我当时和我的好朋友每天都会交流自己的疑问和新的理解,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些交流,我的专业课最起码少10分。
关于研友:
先说结论,有没有都可以,只要你觉得自己在按照自己的计划走,没有被影响就好。
Lz是一个不喜欢和别人学习的人,因此整个考研期间都是独来独往,好处就是自由,想几点吃就几点吃,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进度和刷题效果产生焦虑。当然,显而易见的弊端就是孤独,我没有一个可以听懂我在说什么的人去倾诉发泄自己积压的巨大的压力,加上我是个脆弱敏感的人,因此一周哭3次打底(lz性别男)。
关于心态:
接上文,我总哭。大家或许都听过:“考研最后考的就是心态”。我并不完全赞同,因为努力和正确的方法才是一切的根基。但是好的心态真的也很重要。我在考研初试前一个周末还蹲在教学楼的楼道里给我妈打了半小时电话绝望地哭,觉得自己上岸无望。所以lz在这里建议大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在不开心的时候去调节,你可以花两个小时看一部喜欢的电影,可以花两个小时去外面下顿馆子,可以花两个小时球场打球,只要注意安全,同时不影响考研的整体规划就好。学会休息也是很重要的本领。当然,具体做法因人而异,但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心情。
关于身体:
Lz最后一个半月为了下午晚上学习不困,我就要回去睡觉,所以没吃过午饭,瘦了15斤,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我当时在用forest统计学习时间,11-12月每天种10个半小时树,毫无水分,只要在种树,我一定是在学习,这个强度是我的生理极限了,各位一定要平衡好自己的学习与身体。
关于男/女朋友:
先说结论:真正爱你的人会无条件的支持你,就像你的父母一样,所以放手去做就好了,不要有太多顾虑,有亏欠是一定的,上岸之后弥补就好。选择一个适合你们两个都能接受的且最大限度支持你复习的相处模式。
Lz的女朋友很优秀,她也是北航的,是她们专业第一,保研清华美院,长得很好看(至少完美地击中了我的审美),这给lz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为了让自己可以减少压力,同时不在见她的时候传播我的负能量,从九月到初试结束,我们见面的频率大概是一个月不到4次,每次见面聊2h天,我把这定义为异地恋。也不聊微信,每天只会说晚安而已,10句话肯定结束一天的所有聊天内容。这是我和我女朋友的大四上学期的相处模式。我很幸运,在我压力巨大的时候,她一直把我当成孩子哄。谢谢我的女朋友,你是我在这座城市里最坚实的依靠。
最后福利图,是lz和女朋友的拟录取通知:
跳刀x
· 河北cy
忠詹不逾楼主
自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