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日记】李宁 全城9 实战测评——即使已不是当下最热门 依旧值得人手一双
这次测评的实战鞋是李宁的全城9
(可能是装备区最迟的一篇全城9详细测评了哈哈哈)
鞋子是去年双十二时600块入手的 在此之后断断续续穿过几次
然后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 平时打球的场地从室内转到室外了
全城9又被我拿出来作为这段时间的主力鞋款了
前几天李宁官方淘宝店又开折扣 全城9的官方店售价来到新低
因此我觉得全城9在今年大概率会和之前的闪击6一样 价格就维持在五百档甚至更低了
所以觉着可能还有小部分的兄弟没买过 来个测评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实战体验 也许能给到一点参考帮助
先看一下外观
当时双十二买了一双这个薰衣草紫和一双水拉木狼配色
木狼配色还没穿过 这不等着今年森林狼拿个总冠军 然后等它涨价再出手赚点奶茶钱嘛
开个玩笑哈哈哈 其实是因为薰衣草紫是全城9那么多配色里我个人最最最喜欢的一个
就是这网眼状的鞋面如果换成V1的那种鞋面就好了 质感会提升不少
接下来看一下实战性能
大概打了十几场吧(具体是十多少场我记不清了…)
近期在室外塑胶地干了7场 其他都是之前在室内贴皮瓷砖地上打的
首先是外底部分
耐磨真的不错
虽然没到李宁以前米其林外底那种能把水泥地干死的恐怖程度
但和现在实战鞋普遍不太耐磨的大底比起来
那就是王中王
耐磨程度参考ENZO测评的观点就行
只要不是粗糙水泥地 其他场地随便艹
抓地表现还行
无论在室外还是室内都达不到顶级的水准 多少还是有一点制动距离的
很中庸
在室内 抓地比那些外场鞋好很多 但比不过内场鞋
在室外 抓地比那些内场鞋好很多 但比不过外场鞋
反正平时打打普通半场基本够用
个人建议是夏天每次在外场打完后 都花个1分钟沾水刷一下外底来保证下一次实战时的抓地表现
因为全城9的外底沾了灰后刷起来还是需要花点力气的 如果一直不刷 实战次数多了之后外底的灰就会堆积 对抓地表现是有影响的
接下来说一下中底表现
配置大家都知道的 全掌云 前掌一大块䨻
首先是后掌
个人不太喜欢的一个点
我85kg 全城9后掌无论是脚感还是缓震对于我来说都不太够
后掌初上脚时挺砖的 打了几次之后确实存在踩开的情况
踩开之后不砖了 静态下去踩能感受到一点韧弹 走走路还挺舒服
但这脚感也仅限于压马路
实战中就平平无奇了 不算砖但也没有任何软弹的感觉
每次实战到了最后几局时 我的脚底板会明显感受到持续的酸疼
我穿着全城9连续打了3天之后
第二天醒来脚踝上方小腿肚下方那一块(应该就是跟腱所在的那块位置)疼的不行 走路都感觉使不太上力
(有没有懂的兄弟啊 这个应该不是啥跟腱的问题吧?我其实是有点慌的)
当然以上情况应该是仅针对我这种大体重才会出现的吧
问了小区篮球群里穿过全城9的兄弟 挺多人都觉得全城9的后掌没有我所说的那么硬
(最骚的是小区篮球群里只要是小区球馆的常客 基本都穿过全城9 这鞋的覆盖率比欧文系列还要高)
接着是前掌
前掌的䨻覆盖面积应该是挺大的 踩不出䨻和云之间的明显边界感
前几次实战的时候前掌给我的感觉就是挺肉的 䨻的感觉没那么明显
穿了几次之后 可能是因为云被踩开了 就导致䨻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了
蹬地起步的时候虽然推进感不强 但总体来说还是挺爽的
前后掌落差不大 重心过渡算是比较平顺的那种
但由于后掌对于我来说太硬了 所以在脚感上过渡还是略显僵硬
前掌外侧那么大一块额外突出 并且中底云有做明显的上包
防侧翻还是相当到位的
前掌内侧的设计我算是吹毛求疵的提个缺点
太平太直了
平时做一些防守滑步时 都是靠前掌内侧发力蹬地去推动身体嘛 而且都是倾斜着的
全城9这样的设计总让我感觉没法释放全力去蹬地 倾斜时会有一点阻力
或者说没法主动引导着我的脚去蹬地 只能靠我主观意识地去发力做横移
相比之下驭帅14䨻的前掌内侧弧度更明显的设计会更加对我胃口
全城9作为2021届的水桶鞋 他的足弓支撑不必多说 一等一的强
相比较之下 2022届的水桶鞋——驭帅15LOW就差多了
如图所示 驭帅15LOW的足弓处比全城9内收了差不多1cm
(这双15LOW是43的 全城9是43.5的 所以同尺码下应该没1cm)
并且全城9足弓处有那么大块的硬质TPU
而15LOW是LightFoam叠加外露的䨻
就这俩鞋你都不用上脚体验 单就看这图都能感受到它们在足弓支撑上的差距有多大
(多说一句啊 15LOW这鞋我个人体验下来是蛮失望的 实战了一次就让我觉得之前对这鞋白期待了 这不就是一双缓震加强版的音速7嘛……不是说它性能有多差啊 就是没入手前看大家的评价 让我觉得这鞋就是只比14䨻弱一点的存在 实战了之后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好)
最后说一下鞋面部分
首先是鞋带部分
先说一点 全城9的鞋带必须得打双节才行 不然平均5分钟松一次
其次全城9上的鞋带系统对于鞋面包裹的提升不大
因为后面会提到的 全城9本身的包裹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拉紧鞋带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加强最上端脚踝处的锁定
下面几段鞋带我平时穿上脚的时候都不用去调节
基本上拉一下最上端两组鞋带就行了
后跟没有小枕头 整体构造还是比较传统的
但由于内衬给的很够 并且整个弧度很合理 所以实战时没有出现什么掉跟的情况
夸一下全城9的内衬舒适度 脚穿进去的时候很顺滑很爽
全城9的后跟得提一点
它的不掉跟仅限于使用原配鞋垫的情况下
我当时觉得后掌缓震不足
所以换了个无论是厚度还是后面上翻都差的不多的祖传阿迪硅胶鞋垫(这鞋垫已经十年了 真的可以算祖传了哈哈哈)
换了这个硅胶鞋垫之后 后跟就有一点不跟脚了
全城9的整体包裹真的做的蛮不错的
完美贴合我的脚 并且没有任何卡脚的情况发生 楦形非常合理
鞋脚一体性也很好
全城9虽然单只重量不小 并且重量分布其实也是有点不均匀的
但优秀的鞋脚一体性直接把这个劣势给抹平了
实战的时候并没有累赘感
无论是中段还是前掌 鞋面的侧向支撑也是做得很到位的
稍微吐槽一下我这个配色的这种鞋面材质
说是什么夏季版 但说实话透气性依旧是很一般
最骚的是这个鞋面透气性一般 但是特么还不防水…….
属于是反向GORE-TEX材料
并且再次吹毛求疵一下
这种鞋面材质在实战了多次之后强度是会有轻微的下降的
前几次实战时前掌鞋面的强度和中段能感觉到是一致的
实战了多次之后再上脚 会感觉到前掌无论是包裹还是侧向支撑强度 都比中段弱了一些
打起球来倒是影响不大 依旧是属于比较好的水准
当然如果你平时打的都是强度极大的局的话 建议还是选择木狼配色的这种鞋面
并且木狼配色的前掌内里内衬 我摸起来是感觉比薰衣草紫的更厚一点
整双鞋实战性能方面该聊的都聊的差不多了
总结一下
整双鞋除了后跟脚感缓震较为欠缺以外
几乎没啥缺点
(并且后掌的缓震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应该也不算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全位置水桶鞋
对于我来说 他肯定不会是我打球的首选 但绝对是一双我会放包里备着的鞋
由于最近从室内转到了室外 有点不舍得去艹那些新鞋 他就成为我近期的首选哈哈哈
现在价格也不贵 并且预计后期也不会贵到哪里去
也不用管你什么体型什么位置什么打法 单纯就是想买一双鞋来度过暑期的球局的话
买全城9就完事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容易撞鞋
码字不易走过路过的兄弟麻烦点个推荐再走啊~
花有重开出人无再少年
· 福建跳投党,提一点关于全城九的。实战大半年经常会打一会足弓就开始酸痛,一场球打下来后甚至痛到没法走路,一度找不到原因。后来发现是因为他采用了弜的足弓支撑,前掌䨻随着使用衰减会逐渐变扁,等于说前掌更薄了,但弜结构不会发生明显形变,于是就出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情况,顶足弓现象越来越严重。我是正常足弓略宽脚,全城9的前掌本就偏窄,不建议宽脚和低足弓的兄弟们购买,变相党和急停跳投党如果是属于死操一双鞋的也不建议购买,痛起来是真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