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在秦桧面前评价岳飞的书信原文
熟悉岳飞的人下面一段话应该都耳熟能详了。
李纲称赞岳飞“年齿方壮,治军严肃,能立奇功,近来之所少得”,断言他“异时决为中兴名将”。
这句话出自《梁溪集》卷一百十八,是李纲给秦桧的书信中评价岳飞的原文,但讽刺的是这份信的本意并不是在向秦桧夸奖岳飞,所谓有宋一代上百年重文抑武带来的文武隔阂在这封书信里体现的是淋漓尽致,也能从侧面体现出岳飞坚持的道义与那个羸弱年代的格格不入。
完整的书信如下,翻译在前,原文在后。
《(李纲)与秦(桧) 相公第十一书别幅》【吉州】
我之前多次上奏,请求朝廷将岳飞留在荆湖地区平息流寇,昨天得到消息皇上答应了我的请求,真是让我倍感庆幸,岳飞正值壮年,治军严肃,更能屡立奇功,真是近年来我国少有的优秀将领,所以才更应该让他隶属我,让我逐渐驾御和了解岳飞,教会他为官的礼仪、名誉和节操,这样不久之后他一定可以成长为一代中兴名将;但如果听之任之放任他独当一面,那就容易让他衍生骄躁之心,近来朝廷一直在用高官重禄来拉拢岳飞,这种行为反而让他滋生了很多错误的做法,吕祉在给你的信中会把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希望不久之后你能看到,现在既然将岳飞留在了本路,那岳飞理应受我节制,还望朝廷下令让岳飞隶属于我,让我更好的驾驭他。
现在朝廷派遣了我们任仕安、辛企宗、郝晸三支部队,共计八千人,还缺额一万两千人,朝廷又让我抽调杜湛、张中彦的部队来凑足数量,经查隶属程昌禹的杜湛、彭筠两军共有八千人,现在程昌禹已经重新上任,鼎州澧水那边又有盗贼控扼着要害,又没有其他别的部队,所以杜湛这些部队很难调拨给我。张中彦现在人在广州,他拒绝听从孟庾、韩世忠、岳飞的节制,对我的号令也是不理不睬,张中彦如此桀骜不驯,再这样逼迫下去恐怕他会叛变,我已经委托向子諲妥善制措安抚,又因为张中彦的部下大多是乌合之众,不堪重用,希望朝廷能取消将张中彦、杜湛两支部队划分给我的诰令。韩京、吴锡、吴全已经重新划归在我的属下,最近听闻朝廷下令,让他们跟随岳飞屯驻九江,现在岳飞既然留在了本路,那这三支部队也应该还给我了,我已经依次发公文通知了他们,并向上奏我的请求,这件事希望能得到你的关照。
我之所以不断上奏,请求朝廷发还给我韩京、吴锡、吴全这些部队,并不是我想霸占他们的人马,而是有原因的。这三支部队一直驻扎在荆湖,多有战功,比如韩京击败胡元奭、吴锡平定李冬至,因此他们也被这里的人民所信服。吴全本来就是水军,而荆湖地区像杨么这样的流寇大多潜藏在湖泊中流窜作恶,之所以荆湖地区的叛乱一直无法根除,就是因为我部缺少水军的缘故,所以这三个人如果能因材施用,将来必有可观之处。
又因为岳飞分拣韩京的兵马来充实自己的部队,让韩京的将士们惶恐不安,那些被岳飞淘汰的士卒都已经四处溃散,如果把这些人发还给我这里,让我重新训练拊循,也可以用他们安定镇抚一方,另外我还是希望岳飞能够一直留在我们这里,别的我也不敢再过多奢求了,希望你能了解。岳飞先前的部队共有一万两千人,现在又收编了曹成的溃兵,统领士兵和管理将领一样,在数量上都应该有限度,只有汉代韩信能做到多多益善,而现在岳飞麾下的部队数量太多了,希望朝廷能够及时处置这件事。
某累具奏,乞存留岳飛一軍駐劄本路招捕餘寇,良愧冒昩,昨日金字牌降到密院劄子,得旨如所請,仰荷朝廷應副,豈勝感幸,如飛年齒方壮,治軍嚴肅,能立奇功,近來之所少得,然正當且使在人下,有以調御服習之,使知禮義名節,異時决為中興名將,若使便當一面,驕心易生,適所以壞之,近以權要撫之,故亦頗有過舉,呂憲書中能道其詳,俟續納呈,今既存留本路,自合聽某節制,更得朝廷明降指揮,庶幾易為駈策,幸望鈞察
本司蒙朝廷應副到兵任仕安、辛企宗、郝晸三項通約計八千人,尚缺萬二千人,蒙指揮令勾抽杜湛、張中彦下兵以足其數,契勘程昌禹下杜湛彭筠兩項計八千人,今昌禹再任,鼎、澧見有盗賊係要害控扼去處,别無人兵,杜湛等軍馬决難以勾抽差撥。張中彦見在廣州,孟、韓、岳飛皆追之不來,本司文移亦不報應,桀驁如此,急之恐必生變,已委向帥令措置經營之,兼其下皆烏合泛濫,不中使喚,乞朝廷豁除此兩項之數,幸甚,韓京、吳錫、吳全已蒙撥隸本司,近降指揮,令隨岳飛屯駐九江,今飛既留本路,此三項兵却合歸還,已劄逐人照會,及具奏申明,幸望垂念。
某所以累具申奏,乞撥還韓京、吳錫、吳全等兵者,非敢固有執占,實皆有說,此三項兵將久駐湖外,頗能立功,如韓京之破胡元奭、吳錫之破李冬至,皆為一方之人之所信服,吳全本係水軍,本路重湖奥深盗賊多藏泊其間出没作過,如楊么之徒是也,所以曠誅積稔者,正以無水軍之故,此三人者各因其材而用之,必有可觀,又緣岳飛彊分韓京之兵,利其甲馬,多不安之,所分之兵皆已潰去,如撥還本司貼見在數成萬餘人訓練拊循,庶幾可以鎮壓一方,兼岳飛一軍存留本路,其他亦未敢别有陳請,幸望鈞察,飛元將萬二千人,今又得曹成潰兵萬餘,數目已多,將兵猶將將,各有分限,多多益辦者唯韓信為能,今將兵過其量者多矣,恐朝廷不可不裁處也。
realmader
· 上海这又回到那个老问题了,一个指挥官、一个领导,是应该做正确的事?还是应该做上级满意的事?君有乱命,将应该受么?至于赵昚的事,岳飞要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要赵构早日确定继承人。立太子问题是国本,哪朝哪代都是君王第一优先要考虑的事情。宋仁宗四十年不立太子,被多少文官围攻?赵构一个阳痿的逃亡君主,生不出孩子,又不立太子,鬼知道哪天亡了朝廷就散了。对大宋这个国家而言,早立太子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确,岳飞做的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事情。你要是觉得什么事都是皇帝说得对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最后还说岳飞因为跋扈被杀,简直是颠倒是非黑白。西边吴阶兄弟跋扈不?吴家军几乎是半独立状态了,赵构能动他们一根汗毛?岳飞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他忠君爱国,接到十二道金牌就老老实实回去了,这才被杀。狗构对四大名将的态度就是欺软怕硬,最跋扈的张浚刘光世最多罢黜了事,没那么跋扈的韩世忠就差点被整死,最不跋扈的岳飞真的被整死了,还被扣了一个跋扈取死的帽子……
尽情杀戮
· 广东所以在你眼里世上只有坏人和肯定会变坏的人,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