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13实战测评

avatar
关注

一,开箱

  首先我们来看到它的鞋盒,在过去的夏天,刚刚遭遇了重大伤病的凯文·杜兰特携手凯里·欧文来到了布鲁克林,并告别了伴随了自己12个赛季的35号,将自己的球衣背号替换成了7号。这对杜兰特以及KD系列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Nike Zoom KD13则是在鞋盒的设计上采用了极简的设计风格。具有着肌理质感的白色鞋盒,与银色的「Kevin Durant No.7」字样,营造了不俗的质感。仿佛是一张待书写的石碑,等待着属于它的下一个篇章。

简单的介绍完鞋盒后,我们再来看到鞋款本身。首次看到它的真面目,球鞋与鞋盒一样的简约风格,就像kd未开启的篮网生涯,黑白无常,kd还未为此添下浓厚的色彩。简约风格成为了KD系列的大主题,带有解析风的超大Swoosh也为之带来了一种未来感。但是说实话,这毫无流线型的外观都会让人一开始难以接受。

二、实战测评
  先说一下个人体型及打法吧,本人174cm 114斤 正常脚型 42码 7突3投 变向多 转身多。 

1⃣透气:  我第一次拿这双鞋,我妈就跟我说是不是冬款,我只能无奈回答说篮球鞋不分季节。鞋面采用类似雨伞的材料,比较深刻的一场是在室内打了半个小时,脚感觉踩在风火轮上一样。其次,鞋舌的材料与KD12有所改变,依稀记得。KD12的鞋舌被球迷们调侃为斯嘉丽的浴巾🐶,其透气程度真的是无言以对,但KD13换成泡沫型的材料有很大的改善(注意提拉鞋舌的力度以防鞋舌的泡沫材料损坏)。虽然这双球鞋透气不佳,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篮球鞋不计较透气。

2⃣穿脱:  从kd12的六组鞋带孔进价到kd13的七组鞋带孔,穿脱还是比较方便的。 

3⃣缓震:  KD13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将之前后掌的六边形Zoom气垫移位到了前掌。  杜兰特已经说明了自己对于全掌气垫的钟爱。在KD13和KD12双层气垫的改变,影响就在于前掌和后掌气垫的对比到底有何不同。两双球鞋的平衡点都集中在:如何用最佳方式去适应中底气垫配置。两块Zoom气垫单元之间互相作用,是否能为运动员提供1+1>2的回弹效果?接下来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中底配置的直接影响,就在启动和缓震的平衡上。KD12将气垫放在了后掌,能够给穿着者制造一个上脚后球鞋重心前低后高的感觉。球鞋重心前低后高,非常适合球员的第一步启动。后掌双层气垫的启动拖沓感,就被抵消掉很大一部分。  KD13将双层气垫移位到了前掌,很多人强调这样的气垫配置会给杜兰特的第一步启动带来更多助推力。但球鞋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后掌泡棉的用料厚度进一步抬高,整体的重心平衡感更为明显。还有一点就是,我认为好的缓震是为运动员提高他的赛场表现:起步更快。减少它运动受伤的风险:缓解落地时的压力。并不是一味的软就是好的缓震,所以kd13有所改善,kd12的唯一缺点可能就是启动有拖沓感,故kd13与kd12的鞋垫硬度有很大的改变,使得前掌蹬地时KD13在兼具缓震的同时,会带来更好的启动反应。 

4⃣包裹:  我们先来说到该鞋款的鞋面,取消了前一代的四轴飞线设计,KD13在鞋面处采用了极简的设计理念,类似于雨伞面料的鞋面,说实话,这种鞋面材料廉价感十足,但也为其带来了更加轻质的体验。前期体验包裹感适中,甚至有出现顶脚趾的情况,在静态的时候把大拇指翘起就会有异痛感,好在后期体验有所改善。可是后期鞋面强度下降包裹不如前期,鞋面已出现褶皱,可见耐久度一般。

再来说鞋款的后跟部分,从视觉上的感觉来看,KD13与KD12之间多少有着些许的相似,但前者在踝关节加入的皮革单元,这一点与pg3前掌上两个小飞翼设计十分相似。为你提供了动态的锁定,同时这个设计与鞋后跟大量的海绵填充也为跟腱撕裂的杜兰特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在拉紧踝关节的飞翼时能够死死的锁定你的脚踝。有人说这双鞋有不跟脚的情况出现,但在我绑紧鞋带后未曾出现这种情况,也可能与尺码有关

5⃣防侧翻:  这双鞋的防侧翻我只能给个差评,只是在一个接球落地就崴了右脚。  防侧翻翻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他们分别是前掌的气垫配置,这双鞋在配置上采用了全掌的zoom加上前掌一块额外的扇形气垫,首先在创作中一个非常明显的体验,就是它的前掌重心偏高,两片气垫在一起贯通整个中底,使得在双层气垫的部分让我感受到了一些不稳定的,虽然说缓震极限很高,回弹的脚感也非常的澎湃,但他始终给我一种踩不到底踩不稳的感觉,不像是单层气垫或者是前掌泡棉类的缓震材质,在这双鞋上我的脚是很难感受到地面的状态了,这种不稳定感在单脚起跳还有单脚落地的时候感觉特别明显,尤其是在跳的比较高的时候,单脚落地或者是在空中有一定转体动作,在落地的时候,然后在前掌外侧中底的地方,它其实在360°都做了上包,但我认为这个上包的幅度的确是有点儿小。在侧向蹬地和单脚落地的时候,脚外侧的位置经常是高于这个最外侧的上方呢,它就没有办法给到一个非常有效的支撑,而我们再回看一下之前的kd12代,他在前场的外侧是做得很高的上翻,而且是有点儿往里扣的。  另外虽然在前场这里加了一块TPU,然而这块TPU并不能起到防侧翻角的作用,在实际体验上它的作用其实是用来(致敬pg4🐶)控制前场弯折点,还有就是让你在突破的时候让外侧不会发生过大的形变,导致你蹬不上力。

  它的外扩幅度也不够,在运动中经常会感觉到脚的外侧会往外出戳一点点,这就让这双鞋在这个位置出现了一个防侧翻的薄弱点,如果再考虑到中底翻到材质长时间穿着之后强度变差,这个点就会越来越薄弱,脚就会往外戳的越来越多。  造成隐患的第三个环节就是它的外底,这双鞋都外底并没有设计出一个防侧翻角,尤其是在这个薄弱点的位置,在这双鞋上是没有的,并且他的外地边缘是呈弧形内收的,外底弧形边缘的设计本来是没问题的,他可以让你的脚步过渡更加流畅,但前提是在你做内收之前一定要做一个有效的外扩,在这双鞋上外地并没有做任何的外扩设计,而是顺着中的一条线下来的,然后在下面做了一个弧形中底,所以在一般来说防侧翻最外面的一道保护屏障,也就是防侧翻角,在这双鞋上就没了,那么以上就是我对这双鞋防侧翻隐患的一个体验。

  6⃣抓地: 我们看到外底纹路,KD13在外底采用了Nike近年来经常使用的圆形构造,封闭式的圆形提供了全方位的抓地表现,并在前掌以及后跟边缘等发力点应用了椭圆状处理方式。前掌Zoom Air处如同田径场的形状,也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思路。它的外地抓地力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好,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这种独立小圆圈的,我都基本上没有翻车的,然后在前场中间这一块我路出现了变化,这个设计我觉得其实挺巧妙的,这双鞋小圆圈的部分抓地力非常的强,是踩到地上就一下钉死的那种。同样与pg3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的的鞋少唯有pg3在我学校灰多的塑胶地有不错的表现,相信这双kd13能在开学的时候一样给我惊喜。

  7⃣抗扭:  KD12取消了球鞋中底布,整体抗扭配置的压力更多依靠全掌气垫和外侧半透明的TPU。事实已经证明KD12的抗扭是合格的。  对于没有硬性抗扭片的质疑,首先要明确的一个点:有TPU抗扭片就一定适合杜兰特吗?杜兰特可能是2.10以上最好的射手,但他的体前变向威胁更大。KD12通过这种软性的抗扭支撑,保证了杜兰特不会在变相时受到球鞋硬性的限制。  KD13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增加了两处TPU结构。前掌外侧的硬质防侧翻角,中足位置添加了一个TPU贴片。但实际上拆解出来就是一条软片,主要还是减轻重量罢了。  实事证明徒手扭也是捏不动的,球鞋也在正常弯折点。

  8⃣耐磨:  耐磨程度一般般吧,大概是10场球下来的样子,没有太大的磨损。

  9⃣适用人群及尺码选择:  如果你是极致的突破党就不要选择了,变相太多需要侧向支撑,而显然这款重心又高,后期鞋面支撑又低的一双鞋不推荐。  如果你是宽脚,就需要买大半码。如果你是正常脚型就买正常码。 

10⃣总结:  创新的科技配置缓震优秀。抓地出色。鞋垫变硬一改前一代的启动拖沓感。耐久性问题严重,前期体验是双好鞋,但特别是后期因为鞋面韧性下降导致包裹锁定感大打折扣。防侧翻为最大缺点。其实这双鞋更像是pg3Pro,相似的大底设计,相似的飞翼设计,同样的前掌zoom摆放,同样的重心偏高,同样的无太多噱头科技,简约且中规中矩的一双实战鞋。


发布于湖北阅读 4075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老暇爱吃虾

· 北京

想入 但是怕断底,感觉好像只能室内穿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洛城第24道阳光c楼主

· 湖北
老暇爱吃虾想入 但是怕断底,感觉好像只能室内穿收起

我的左脚已经断了哈哈哈 打的室外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