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方回放”触发机制与18年KD与LBJ的争议哨的一些看法
根据之前的新闻,2分钟以内裁判不再自动回看出界球。
有球迷以这条新闻为引,来说明今天裁判没有对争议出界就行回看是合理的,我觉得并非如此。
针对的情况应该是:“球出界,裁判凭观感已经做出了判断,给了一方球权,另一方不满,除非使用挑战,否则不得要求裁判进行官方回看,来推翻已经做出判断的球权归属。”
规则的修改不应该废除裁判回看的权力,而是方便裁判更合理更灵活的使用回看,来保证公正性。
理因是为了保证比赛流畅度,针对之前“最后两分钟强制回看”规则进行的修缮。也可以避免球员,教练,现场观众对裁判施压,使比赛过于停滞。
举个例子,在首轮勇士与掘金的G3中,最后时刻,维金斯补扣不中,球弹出场。裁判认为是奥托-波特最后碰到了球,将球权判给了掘金,虽然波特上前表达了异议,但是因为没有挑战,裁判做出判定,也就没有回看。
根据第二天的裁判报告显示,是掘金球员蒙特·莫里斯最后碰到了球,球权应该属于勇士,这是一个误判,但是这才是个正常的“最后两分钟不主动回看”的判罚依据。因为裁判已经做出了判断,给了球权归属,即使是错的。
但是今天完全不一样,三个裁判没有一个明确表示看清,在“没有”或者说“不能”自主的完成球权判断的时候,他们却没有选择官方回看来辅助判断,而是选择了争球,这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明明为了一个clear path这种,只影响比赛观感,而不影响比赛公正的判罚都可以官方回看老半天。在关键时刻判断一次球权归属,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凭感觉”?
何况争球还允许对方站位那么歪,威金斯能跳到就有鬼了。
顺便借这个机会来说明一下关于18年总决赛G1最后时刻,KD进攻犯规,裁判改判的事情。
根据一些球迷说:那一球KD突破,詹姆斯站在篮下防守,裁判第一时间给了进攻犯规,却无缘无故去进行回看,最后改判詹姆斯阻挡,这一球改变了比赛局势。(虽然最后乔治希尔造犯规和jr篮板球才是真正的改变局势)
有不少球迷认为这个没有触发官方回看的条件,裁判是为了“保送”勇士,刻意回看来改判的。这些年来提起也不在少数。
从图上看,边裁第一时间给的进攻犯规,杜兰特疑惑,但是詹姆斯却没有庆祝,而是摊手抱怨,因为詹姆斯并没有看见边裁的判罚,从他那个角度,他看到的是中线裁判的判罚,中线裁判给的是阻挡犯规。
中线裁判向前跨步,做出了阻挡犯规的动作。
但是巧合的是,其它视角并没有完全拍到中线主裁的反应和判罚动作。
我重新看了腾讯体育的解说,其解说完全没有意识到裁判最初并没有做出判断。而是认为裁判在给了进攻犯规后,莫名其妙就回看然后改判了,这无疑带了一波大节奏。
这些年总有部分球迷提起此事:“裁判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回看,并推翻判罚,进行改判,见所未见,就是黑哨!”
这其中多半的原因就是来自于解说的误导。
希望以后这件事情就不要再作为“黑哨”的典例提起了,就像西决G7哈登拉倒乔丹贝尔给了进攻犯规而非掩护犯规一样。时间久了总有人混淆是非,拿着打脸的东西来说明勇士“黑哨”。
勇士这些年登高怀远,活在聚光灯放大镜下,黑料自然不在少数,用错了料只会让人觉得“这个黑子不专业”, 徒增笑柄
TS若
· 安徽挺好的,愿意认真解释的人不多了楼主说的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判罚当年直播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引起争议的根本原因我觉得是在于球迷对规则并不了解,才会人云亦云
写bug专家
· 多伦多NBA的规则:最后两分钟的进攻犯规 允许无条件回看,改判理由:1. 防守球员是否站在restricted area之外2. 防守球员是否占据了合法的防守位置两条不符合任意一条 都可以形成改判。18年G1,詹姆斯有着明显的左肩向前移动 属于非法防守位置 改判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