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S】【六贤旗上的红军教头】比尔香克利2:复兴的条件
大家好!KOPS社团旨在帮助大家融入红军大家庭。而这个系列,就希望带领大家认识历史上的红军教头。对于新球迷来说,他们也许只是用来和其他人炫耀比拼的本钱;可这些如今飘扬在六贤旗上的形象,也都曾是球场中央振臂高呼的人物。
也许认识了他们,能帮我们更好地知道什么是红军,什么是KOP,什么是胜不骄败不馁、永不放弃。也许认识了他们,我们不会再执着于一次胜利或失败、一时的得意或低谷,或是一次网络的口角。
译者注:为了虎扑Kops的阅读体验,译者对这一小节做了很多加工和删改。有兴趣的球迷可以在文末找到链接,自己啃啃原文。
1959年12月,香克利46岁
英乙联赛的一场比赛结束后,利物浦主席TomWilliams和总监HarryLatham找到了哈德斯菲尔德的主教练香克利。
“你想不想执教最好的球队?”Williams问他。
香克利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什么?马特·巴斯比要打包走人了吗?”
(译者注:巴斯比爵士SirMattBusby,时任英格兰主帅。)
几天后,利物浦官宣,香克利挂帅。
对于这次结合,今天的球迷很可能会假想成“2024年克洛普离队,杰拉德入主”之类的爆炸性新闻。
但当时的香克利,已经带队10年,最好成绩是乙级联赛第12名;
当时的利物浦,正混迹乙级联赛,排名甚至还不如香克利带队的哈德斯菲尔德。
这是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与小球队的结合,这样一则新闻想上虎扑首页是不可能的了。除了当地球迷,大概也只有一两个FM玩家会注意到这次换帅。
1959年的香克利,大概就是小公司的那些中年男人:
有些工作上的成绩,但高不成低不就;
有些人格上的魅力,但很多时候让人觉得唠叨;
有些智力上的闪光,但缺少正规教育的精雕细琢和严谨。
1959年的利物浦,正如鲍勃·佩斯利(BobPaisley)评价的那样:
“乐天、轻浮,排名倒数3、4名”。
常见混迹于乙级联赛,几乎没有可能重返豪强之列,但各位总监对球队的状况特别满意。
然而,这一次相遇,拯救了利物浦,创造了足坛一次不可磨灭、也难以复制的复兴;
这一次入主,让我们铭记香克利,让这块深埋乙级联赛的璞玉,放出了万丈的光辉。
1913年,0岁
比尔香克利出生在Glenbuck煤矿小镇,共有10个兄弟姐妹。
1927年,14岁
一句“上什么学,打工去”,穷生穷养的香克利离开学校,在矿上找了份工作。
这一挖,就是2年。
足球是矿工家穷孩子们的唯一出路。
哪怕有着严苛的工资帽,当球员还是远比挖煤挣得多。20世纪前50年,Glenbuck小镇有50名孩子当上了职业球员,包括香克利的4个兄弟。
当然,也包括香克利。
1932年,19岁
香克利正式签约卡莱尔联队(CarlisleUnited)。
一年后,转会普雷斯顿(PrestonNorthEnd)。(译者注:这家俱乐部创立于1881年,曾是英国足球联赛的创始者之一。)
1933年-1949年,20-36岁
在普雷斯顿的16年,香克利踢了337场比赛。如果不是战争,他还能打得更多。
作为球员,香克利是一个硬汉型的右中卫。1937年、1938年,球队连续两次杀入足总杯决赛,并在1938年捧杯。这也是这家老牌俱乐部的最后一次夺冠。(译者注:2014年重新杀回英冠)
普雷斯顿传奇,TomFinney爵士是这么评价香克利的:“他斗志昂扬、实力超群。就算比赛结束了,他也总是没完没了地谈论场上的每一件事。他就是那么一个高山仰止的人物(largerthanlifecharacter),而且他还老是想帮你做职业规划。”
球员时代还没退役,人人都知道他注定要当教练。
1949年-1959年,36-46岁
整整10年,香克利执教的最好成绩,是乙级联赛第12名——卡莱尔联(CarlisleUnited)、格林斯比(Grimsby)、沃金顿(Workington)。
但他确实吸引了一些“大球队”的注意。
一方面,是他那“有毒”的人格魅力,似乎周围的每个人都能深受感染。
另一方面,他孜孜不倦地挖掘年轻球员,比如丹尼斯·劳(DennisLow,曼联传奇),比如雷·威尔逊(RayWilson,66年英格兰夺取世界杯时的主力后卫)。
尽管高层对球队非常支持,但球队建设也就是二流:安菲尔德和梅尔伍德训练基地可以说是残垣断壁;总监没完没了插手首发阵容;转会预算很少能提前到位。
以穿越者的眼光,我们敬仰、爱戴香克利,知道他怎样改变了利物浦;但当时的人们,没谁把他当成救世主。在1961年升级失败后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股东协会主席SollyIsenwater对香克利提出了质疑,觉得他让球队“松懈了”。董事会发起了弹劾主帅的投票;另一边,安菲尔德的平均上座率也从香克利之前的4万,降到了3万以下。
但香克利扭转了局面。
1962年,香克利49岁
距离上一次冲甲失败后仅仅一年,利物浦升级成功。
在队内,香克利有几位得力干将:靴室成员佩斯利、费根(JoeFagan)、贝内特(ReubenBennett)。得益于这几位红军传奇的支持,也得益于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香克利彻彻底底地改变了利物浦。
从食堂到青训基地,从更衣室到球场,从球迷团队到一线队员,“他的个性渗透了球队的各个细枝末节”(凯文基冈语)。
他不止改变了成绩,他更注入了骄傲、纪律、忠诚、不知疲倦的工作准则。
他迅速引援,激活了一大批新鲜血液;与此同时,他毫不留情,开除了24名“让利物浦论与平庸”的球员。
他让队内的每个人都坚信,利物浦是世界上更棒的球队——虽然当时的公认是,红军甚至不是利物浦市内最好的球队。
自那以后,利物浦再没有离开过顶级联赛。
1964年-1970年,香克利51-57岁
1964年,升级两年后,利物浦赢得了队史第6次英甲冠军;
1965年,利物浦2-1战胜利兹联,夺得队史第一次足总杯冠军;
1966年,他们拿了第7次。
英甲时代,利物浦共夺得18次联赛冠军;第二名阿森纳10次。哪怕去掉香克利之前的5次,红军也是毫无疑问的英甲霸主。可以说,香克利奠基的,是一支英格兰的宇宙队。
在利物浦市那些心属红色的人们心中,他们有了一个神。
15岁加盟、25岁就当队长的“安菲尔德铁人”汤米·史密斯说:“香克利对我就像是父亲一般”。在1960年签约利物浦前不久,史密斯的父亲病故,香克利真真切切地照料了他。
这句话,我们在今天的克洛普身上也无数次听到;而在当时的利物浦更衣室,这种父子般的关系也很寻常。
1970年,21岁的前锋托沙克从卡迪夫转会而来。他说自从见到香克利的第一面开始,香克利就震撼了他。
(译者注:约翰·托沙克JohnTochack,72-77年间代表利物浦夺得3次英甲冠军,2次欧洲联盟杯冠军;退役后,1989-90赛季率领皇马夺得西甲联赛冠军,并创下单赛季进107球的西甲记录,直到2012年才被打破。)
执教威尔士期间,托沙克接受采访,评价香克利:“没有谁、没有哪一方面不受他的影响。他满怀信念。他对自己、对俱乐部都设定了严格的标准。他给每个人上了发条。人人都听说过他说的‘足球高于生死’,他是真的那么想的。他给每个人灌输了一个思想钢印:为利物浦踢球有多么重要,为这一群人踢球是多么光荣。我们也是真的那么相信的。”
1970年-1974年,香克利57-61岁
又一个10年快要结束,香克利彻底改变了球队。他的建队核心是战功卓越的青训成员和饥肠辘辘的无名小卒,比如凯文·基冈和雷·克莱门司,都是他从低级别球队挖掘而来。
(译者注:凯文基冈KevinKeegan就不必过多介绍,红军球迷一定听过他的鼎鼎大名。雷·克莱门司RayClemence可以称得上是队史第一门将,为利物浦出场665次,335场零封。)
(图左:凯文·基冈;图右:雷·克莱门斯)
60年代晚期,香克利签下的小个子中场BrianHall说:“他挑人的时候,就想看到他自己:干劲十足、只想赢、只想踢球。如果你是这么个人,那就够了。”
在73年第3次赢得联赛后,这一年的红军险些卫冕、屈居亚军。但在足总杯决赛,他们3-0完胜纽卡,比赛完全是一边倒的局面。
终场哨响,一位利物浦球迷冲入场内,扑倒在香克利脚边,只为了能够亲吻他的鞋。他并不知道,他心中的神,已经结束了自己在利物浦的最后一场比赛。
来源:BillShankly:Life,deathandfootball|Liverpool|TheGuardian
原作者:JamesCorbett
东城1998
· 广西毫无疑问的利物浦第一人
zzdexter
致敬,红军精神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