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凯尔特人的进攻和雄鹿的转换,制衡与反制
第一战的失败让凯尔特人久违地尝到了进攻被死死限制的感觉。
而这一场斯玛特的缺阵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凯尔特人开场打出了一波15-3,无论最后结果如何,12分的分差是他们在第一场从未做到过的。
其中布朗拿到了7分,超过了他第一场的前三节得分总和。
如果说雄鹿的第一个暂停前,布朗体现出的是更坚决的抓转换和更好的空位把握(合理范围内的改变)
那暂停后的布朗则多少有些不讲道理了。
单挑晃倒阿伦的中距离。
还有面对字母的胯下拉回中距离。
如果不是霍乐迪和阿伦相继在罗威头上打进高难度终结,雄鹿在字母哥下场的这段时间很有可能直接溃了。
而雄鹿这边做出的回应是:
对塔图姆实行更疯狂的限制。。。
可能是抱着“布朗爆发我们不怕,怕的是如果分出注意力对付布朗,塔图姆再爆了我们可遭不住”的心思?
雄鹿给塔图姆制定的防守策略相当全面,豪华程度堪比第一轮凯尔特人给杜兰特制定的策略。
原则就是,在上线通过强延误(如果是大洛防出来)或夹击(如果是其他人防出来)直接掐死塔图姆通过挡拆发起进攻的尝试,(这一场甚至夹到了中线)
同时用top lock等对抗手段延误塔图姆的无球起手。
如果塔图姆不叫掩护,则小个卡死下盘逼突破,再用收缩护框。
雄鹿的防守资源配上这套策略自然是有效的:塔图姆上半场不过3-7拿10分球。除了一个空切偷鸡以外,两记运动战进球全是高难度三分。
但凯尔特人半场赢了25分。
字母上一场赛后说:“没有布置让凯尔特人多投三分”
但雄鹿摆出来的那一套“夹击防塔图姆的挡拆,收缩防塔图姆的突破”的防守架势,已经摆明了就是要考验凯尔特人的三分回应能力。
第一场凯尔特人投出了36%的三分命中率,看数据不算特别差,但考虑到空位质量以及在焦灼阶段三分命中率一度跌破30%,可以说凯尔特人完全没有回应上雄鹿。
加上布朗上一场完全迷失,造就的局面就是凯尔特人上一场进攻端拿雄鹿完全没办法。
而这场凯尔特人全队半场用65%的命中率投了20颗三分球,这就替塔图姆解了套了——一如上一场的字母。
而反过来,上一场雄鹿靠着反击刷了28分,比凯尔特人多了20分,堪称雄鹿的最强武器。
众所周知,反击这个东西,得先防下来才能刷起来。
这一场凯尔特人的进攻把握度不仅给自己的当家球星解了围,也在不经意间限制住了对手的主要武器。(G2雄鹿半场反击拿3分)
上一场的赛后曾经说过,凯尔特人的防守做得不差,只让雄鹿拿了101分而已——雄鹿可是光靠反击就拿了小30分。
这就意味着,凯尔特人对雄鹿阵地战的限制一直都是成功的。
更不用说,这一场凯尔特人还针对字母优化了防守布置:
第一场的策略是,夹击字母哥的低位,用换防+协防的方式防守字母哥的挡拆(无论字母哥做持球人还是掩护墙)
结果夹击开场就被连续惩罚,换防后字母哥也可以翻身投小个子。
然后第二场就改成了,低位不夹击,而是用dig的方式来协防,就像这样:
以及,其他人打挡拆全换防,一旦小个和字母哥打挡拆就drop不换防——保证对位字母哥的体型
塔图姆享受的中式全套堪称奢华,字母哥面对的泰式全套也足够丰富——半场12投拿5分,被限制的不轻。
当然,67%的三分命中率自然不会是常态。
下半场的凯尔特人三分开始回落,与此同时雄鹿开始打进那些半转换的进攻——和第一场一样。
比分从20开外慢慢拉近,相信这也在意料之内,没有人会期待凯尔特人一整场都能投进三分,也不会有人觉得卫冕冠军会就此放弃。
拉锯战打了半节,有意思的事情来了。
字母哥用连续两次单吃罗威宣告了他为什么是联盟顶级球员——策略上破不了,那就以力破之。
罗威已然退一步防了,但字母哥还是一个跨步拿到了身位。
一如上一场的第四节字母哥亲手浇灭了凯尔特人反击的火焰,这一场看起来他也要亲手掀起反击的浪潮。
但这一次,强行挣脱枷锁的不止字母,对面的塔图姆也用一记杜式强投(塔图姆基本所有的得分都很杜兰特),和一记侧翼背身单打回应上了字母的力拔山兮。
有了这两球,加上之前格威续上的三分球,凯尔特人重新站稳了脚跟。
第四节在字母哥和塔图姆相继重新回来以后,两队宣告进入决战时刻。
进入决战时刻后的雄鹿是率先做出变化的一方。
在防守端,字母哥打五号位后被频繁拉出来防守塔图姆的挡拆,这一次,雄鹿没有选择夹击,而是让字母换防塔图姆
进攻端,同样是由于字母哥打5,雄鹿利用凯尔特人防字母挡拆不换防这一点连续用外线借字母的掩护突破得手,而防守字母的格威显然没法担任护框的角色。
靠着字母哥站中锋位的杀招五小,雄鹿一度追到过接近10分。
但一如第三节,这一场凯尔特人的王牌再次站出来回应了。
第四节塔图姆遭到的夹击相对少了很多,原因有二:
一是字母哥打五后不怕塔图姆单挑字母哥,没必要付出夹击后露出空位的代价。
二是塔图姆不再频繁选择从弧顶开始持球启动挡拆,而更多的是在高位背身要球后直接攻击小个。
而字母打五号位的问题就显露出来了,凯尔特人收官阶段用霍福德打五,霍福德拉到底角(也是他唯一可靠的三分点)后,字母不得不扩出去,这时候雄鹿剩余的四名后卫球员是没法护框的。
(包括他切入后又绕出去接球投三分那球,字母作为唯一高度不得不护框,一个犹豫就给了塔图姆机会)
而防守塔图姆的马修斯的任务一向都是卡死塔图姆的下盘,不给直接拔,请他往里走(这一点他做的很好)。现在猛的要让他全面守住塔图姆显然是不现实的。
于是塔图姆第四节3-5,10分3个助攻,效率爆表。
这就是博弈。
和上一场字母哥连续高光带走凯尔特人一样,塔图姆和格威的三分连发也扑灭了雄鹿的最后一次反击。
109-86,扳回一城。
比赛说完,说说别的。
1. 布朗的上半场高光自然是无比亮眼,但那些中距离单打并不算作凯尔特人计划内的分数。第一场他的表现无比糟糕,第二场他的表现则远远超出预期。这两种表现都不可能是常态。实际上,布朗在这轮系列赛里在进攻端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可靠的弱侧接应手,同时吃下一定量的单打球权。只要布朗能稳定做好这两件事,凯尔特人就能保底。
1. 雄鹿和凯尔特人对于锁死对手的头号球星都很有心得。但这两位都有一点空子可钻,这点空子也恰恰是两队的胜利之匙,或者说的直白一点:命门。
对于雄鹿来说,由于字母在技术上的局限性,他很难通过策略的改变或是打法的转变来“绕开”凯尔特人设下的陷阱。
当然,字母超班的身体天赋使得他总能在阵地战敲下一些保底的分数(比如连续强打罗威和霍福德),但字母最大的武器,也是凯尔特人完全没办法完美应对的进攻方式,就是刷反击,无论是直接一条龙的标准反击,还是半转换利用凯尔特人防守重心的偏移给队友创造机会,只要在开放环境下,凯尔特人很难拦下字母哥。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塔图姆可以靠杜兰特式的得分偶尔强行冲破夹击,但说到底塔图姆目前还没有巅峰杜兰特的投射能力。而相比字母超群的身体素质,塔图姆同样有“空子”可钻:
一是他可以有更多的起手方式。比如第一第二节连续pin down 切出打无球,或是第四节连续高位背身要球。
二是他吸引夹击后已经能够做到稳定分球,只要凯尔特人的外线能把握住机会,惩罚雄鹿的夹击,那雄鹿同样头疼。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很有意思的局面:
凯尔特人只要自己三分投的开,则自家核心就舒服,同时进攻把握强对手就不容易刷反击,顺便还限制了对面的核心。
而雄鹿只要等凯尔特人投不进,那自家核心打得汪洋恣意,同时也可以更加激进地限制对手的核心。
美妙的互相制衡关系。输赢完全看自己的发挥。
大菠萝12345楼主
· 慕尼黑651398
· 伊利诺斯其实这场双方的调整还是挺有意思的开场你凯靠转移球来制裁三高 下半场开始时雄鹿上五小 字母领防+放空小白来增加换防能力然后你凯时不时控制小白犯规数量 靠上鸭王来惩罚衔接段对面面对5-out时不得已的放空最后对面整起了“人人都是米文远”的活 让侧翼射手找字母打挡拆 我们如果drop就直接攻框 如果换就让字母找两个后卫 打急的时候甚至对上杰伦和兔子都直接低位强攻不管怎么说 对面少了米德尔顿 总归是相当于猜拳时不准出布 少一张牌的话得需要很精细的调整和足够强大的执行力才能不落下风在找到破三高的方法之后 还是得延续转移球+无球跑动的方针 争取在米德尔顿回来前建立起系列赛领先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