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已死?迟到的2021年华语乐坛top30专辑(21-30)
前景概要:虎扑音乐区经常出现华语乐坛已死之类的言论,作为音乐爱好者想给华语乐坛正名一下,恰好疫情在家坐牢,就整理了去年发行的国内专辑/ep/精选集。jrs都喜欢排历史地位,所以我就做了个榜单,希望大家能多关注国内的好音乐。
手动链接
https://bbs.hupu.com/53538424.html?share_from=kqapptop30 13月终了《和你蛮像一只》
整专音形式糅杂气质统一,歌词和编曲都很怪异很解构,有点惊艳。
top29 曾轶可《burning》
器乐和人声处理很明显的意在营造出“曾轶可式“的氛围,每首单曲拿出来听都很好,但是整专都如此略显重复。在这张专辑之前,对曾轶可的印象还是“七月份的尾巴”和稀烂的唱功,听完这张又听了曾的前几专,不得不说很高质高产,尤其是编曲对比大部分流行音乐可以说是降维打击了。
top28 发梦茱莉《发梦茱莉》
非常先锋的音乐尝试,大量的采样拼贴,兼具趣味性、文学性、批判性、音乐性。但听这种“鬼畜”音乐,最好还是得配合vj,现场体验非常好(今年还有巡演);但是由于“常规音乐”部分偏少,耳机里听起来不够耐听。此外,发梦茱莉的三个乐手,也都涉足实验/即兴场景,在北京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他们的演出,水平很高。
top27 潘岱静《jade 玉观音》
柏林实验厂牌PAN出品的电子专辑,p4k7.4,工业/氛围/实验/噪音,开大音量听就完事了。
潘岱静目前在欧洲的实验音乐场景已经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了,但是在国内受文化土壤的限制好像鲜为人知。在安利两个我喜欢的同样现居海外的华裔女性声音艺术家:李亦蕾、otay:onni。
top26 胡德夫《最后的猎人》
71岁高龄的胡德夫先生的新专,让人感受到来自民族的最原始的力量,很美好,很感动。
top25 6501/邓博宇/木推瓜/五条人/红领巾/响马/IZ/发光曲线/老丹/梅卡德尔/李铁桥《badhead 4》
时隔多年,badhead厂牌终于又发合辑了,专辑来自2019年上海超级草莓音乐节badhead舞台的现场录音,偏实验/噪音/即兴向的摇滚,现场专对比录音室更有原始的粗粝感,此种类型的音乐确实更适合现场。
这张专辑网上听不到,想要听的朋友建议80大洋购买实体,实在想听但没钱的,可以私聊我,我翻录下来了。
top24 李剑鸿《山雾》
李剑鸿老师的新专,音乐类型是硬件噪音,差不多同时还发了一张极简氛围专辑《院子里的回授》,个人还是更喜欢这张。这张国内平台也听不到,可以从bandcamp平台或购买实体听。
“一陣山雨一陣涼 —— 我喜歡這種潮濕的,涼颼颼的體感。不是冷,是那種山林里清涼的空氣吸入肺部後,又迅速擴散到全身的舒暢感。感覺自己就是一株渾身沾滿水氣的大葉狼萁。”——来自专辑介绍。
top23 睡前谈话《睡前谈话demo》
日式迷幻
top22 cold dew《欲欲》
台湾民歌+迷幻
top21 丘瑙底河《杜撰集demo》
由于前面三张都属于迷幻摇滚,所以就一并介绍了。睡前谈话是那种律动感更强的迷幻,但也有非常氛围的部分。Cold dew作为一支台湾乐队,和大陆迷幻乐队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巧妙融合了台湾的民歌元素,他们吉他噪音足够野性,把画面铺陈的很完美,人声处理也恰到好处,美中不足的是段落的衔接不够自然。丘瑙底河,21世纪10年代末的即兴迷幻摇滚乐队,伪佛经生产者,西域故事编造者,外国器乐演奏员,试图复现在即兴中的高光时刻,时常失手,正如你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丘瑙底河。(他们的乐队介绍是最契合他们音乐的)
迷幻摇滚有特别多种类:老迷幻(lsd);德式泡菜迷幻;日式前卫迷幻;新迷幻等等(网上查的,不一定准确)。这一批中国迷幻乐队的主要特征可能是佛系,大部分乐队丢没发表过正式专辑,不巡演、不演音乐节,他们只会出现在诸如“三角迷幻祭”的迷幻拼盘,以及各种小规模的即兴场景。他们一头扎进中国迷幻音乐的死胡同,我认为他们是先锋,可能只是他们的时代还没到,在n年后,国内独立音乐会从现在这种dreampop、postpunk主导的市场,转向迷幻也说不准。
最后在安利几支优秀的国内迷幻乐队吧:水门汀、粗糙影像、尔杨、地藏、海豚踢、sha!、酸鲁磨、推骨牌的人、实验小学、dope purple、阿鸣。
评选规则:完全按照个人喜好(不会参考传唱度,每位音乐人只选一张),大部分专辑我至少听了一遍,并逐一打分。
参选清单:内音乐人去年的录音室专辑/现场专辑/ep/精选集,共300+张,风格不包含说唱和重型(原因是听的不多,选出来怕挨喷)
地球上第一个emo男孩
· 江苏我也是一直认为华语音乐还是有良心的,在音乐区能看到这种帖子简直虎躯一震,我去年只听了大概200张专辑,楼主的排名里有些也没听过,我觉得眼光也要投放到独立音乐圈上的
李锦楼主
也无所谓了,万一有人听呢,而且我发的里面也有不少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