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的白金之星!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 OC首发评测

avatar
关注

注:本文已同步首发在NGA论坛,由于虎扑的排版真的不是很习惯,文档导入也有BUG,所以耽误了首发时间。。。。。。

前言

距离AMD上一次发布基于RDNA2架构的Radeon 6000系列显卡已经过去1年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期间作为竞争对手的NVIDIA先后推出了RTX 3080 Ti/RTX 3080 12G/RTX 3090Ti来丰富自身的产品线,而Intel的锐炬独显也跃跃欲试。时隔19个月,AMD也终于发布了作为RNDA2架构末期的新型号:Radeon 6650XT、Radeon 6750XT、Radeon 6950XT。本次测试的显卡为蓝宝石 RX 6750XT 超白金OC,作为我第一次使用的Radeon系列显卡,看一看它的表现到底如何。


外观

显卡的包装朴素,并且整个包装都没有显卡外观的照片。左下角除了标注12GB显存、PCIE4.0等显卡主要特征,还特地注明了1440P,也说明此卡定位就是专注于2K分辨率

背面则标注了显卡详细的规格:包括7nm GPU、GDDR6 显存以及3*DP+1*HDMI的接口,并支持8K的video stream视频输出

显卡尺寸为310 x 130 x 62.19mm,越肩设计。正面配备了标志性的蓝宝石NITRO+散热系统,2个10cm双滚珠轴承的飞翼轴流扇搭配1个9cm反向扇,这种正逆风扇设计可以避免三风扇之间的气流干扰,并让临近的风扇风流导向同一方向,加倍风压减少扰流,最大程度的将气流通过显卡两侧有规律排出。

显卡背板为尾部镂空设计的镁铝合金一体骨架,加大了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率。下方还有ARGB灯效光板用以点缀整张显卡。话说回来,镁铝合金的金属质感是真的强,光看着就舒服。

在镁铝合金背板的底部镂空开口处可以看到还有一个3针RGB同步接口,用于主板的光效一体同步。不过包装中并为附赠同步线,需要额外购买。

显卡供电接口为双8pin,配合PCIE提供的75W供电,最多可以给显卡提供375W电力支持。不过得益于台积电的7nm工艺和先进制程,Radeon 6000系列显卡的功耗要比同期Geforce系列低不少。

在显卡背板头部位置的BIOS SWITCH拨片。官方提供了3种BIOS:性能、静音和切换模式(设置此模式后可在蓝宝石官方软件TRIXX中进行软切换)。不过在显卡上并未标注3种模式对应的拨片位置,只在官方说明书中有提及。默认的性能模式可以将核心频率加速到2623MHz,一键起飞

显卡背板下方以及显卡侧面均有RGB灯效。显卡侧面以及背板开口的镂空开口均为不规则多边形,这种棱角分明的设计搭配镁铝合金的金属质感能显著提升显卡整体的科技感。

作为62mm厚度的三槽卡,蓝宝石 Radeon RX 6750XT超白金OC的整体尺寸不算小,装机过程中小机箱还是需要考虑显卡尺寸的兼容性。当然这种散热规模所带来温度控制想必会非常亮眼

拆解


显卡PCB的元器布局非常满,其中还给本身发热量并不大的GDDR6显存配备了独立的散热模组,其用料程度只能用奢华来形容了。

蓝宝石 Radeon RX 6750XT超白金OC的核心面积比同期NVIDIA的RTX 30系要小不少,并且芯片上面十分光滑,没有任何规格的标注。不过话说回来,厂商涂的硅脂感觉有点多啊。

显卡核心供电来自Vishay(威世)的 SiC649A Dr MOS,单颗最大电流60A。左下角的那颗PWM芯片为核心供电控制芯片,型号是Infineon(英飞凌)的 IR35217

显存供电同样来自于Vishay(威世)的 SiC632A Dr MOS,单颗最大电流50A(由于芯片贴片的方向不是一个朝向的,想要看清每个部件需要调转图片),上方的PWM芯片为显存供电控制芯片,来自ON Semiconductor(安森美)的NCP81022N。

说点题外的:由于矿难导致现在不少消费者在购买显卡的时候会担心自己精心挑选的显卡其实是在矿场高强度挖矿后的翻新产物,其风向越演愈烈甚至已经到了看金手指来识别矿卡的程度。本次评测的RX 6750XT作为一张尚未正式发布的新卡,其金手指已经有明显插拔痕迹——我想说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显卡出厂时肯定要做点亮测试来查看产品是否可以正常工作,所以就算想判断自己购买的否为矿卡也得根据事实来分辨。

散热部分也丝毫不含糊,5根6mm镀镍复合式热管搭配一体回流焊底座,鳍片也采用穿FIN工艺,看起来也很规整。搭配显存独立散热模组,其整体散热表现肯定不会差。

整个拆解部分还有点我自己想说的话:首先关于显卡供电这块,很多媒体以及评测人员基本靠数主板的电感数和DrMOS个数来决定,这是不对的。供电相数应该取决于电压调节模块(VRM)控制器实际的连接和工作的状态来决定,有部分供电还可能是并联运行,所以显卡的真实供电还需要真正了解VGA电路知识的专业人士才能看懂乃至分析其优劣。而其中一些电感、电容等物料的好坏还需要看综合调试的效果,跟类别没有必然的关系。换句话说,现在很多厂商也好媒体也好,特别喜欢以“供电”甚至“PCB堆料”作为产品的营销,而很多所谓的堆料手段不仅不会对性能、耐用度有什么益处,甚至还有不良影响。绝大部分普通用户(当然包括我在内)是完全不具备VGA电路知识基础的,根本无法从PCB的各类元器件来判断产品的优劣程度。那么这里仅个人愚见:作为普通消费者,可以只关注产品的实测效果(如温度、噪音、性能等),不要被各种营销带偏了。


测试部分

测试平台选用Intel Alder Lake平台,由Intel i7-12700K搭配 32G DDR4 4000 G1内存,在显卡测试过程中不让其他部件成为短板。

注:在测试一半的时候发现有极少游戏,尤其是老一点的游戏,开启SAM功能时会出现一些包括显存占用率、闪退等问题,不太确定是否因为厂商提供的测试版显卡驱动导致,当然也不排除主板BIOS问题(主板已更新最新BIOS),所以所有测试均在关闭主板SAM功能下进行测试。

然后我们看一下显卡规格可以得知,基本上RX 6750XT是在原版RX 6700XT的基础上增加了显存的速率,并提升部分核心频率。

目前最新版的GPU-Z并没有正确识出RX 6750 XT,显示为 RX 6700 XT。

在3DMARK传统性能下,其基于DirectX 12的Time Spy测试中,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超白金OC的跑分要比RTX 3060TI多16%, 而以4K分辨率为基准的Time Spy Extreme中,前者跑分仅比后者多9%;在基于DirectX 11的Fire Strike Extreme的测试中前者足足超过后者跑分达26%之多,同样以4K分辨率为基准的Fire Strike Ultra测试中这一差距降低到23%。很明显在传统性能下其差距已经拉开RTX 3060Ti一个身位,尤其以DirectX 11 API下,差距进一步扩大。然而在4K分辨率下两卡差距会缩小,猜测为显存位宽原因导致,不过显卡在包装盒上已经注明了1440P的字样,不难看出产品定位上RX 6750 XT就是一张为2K分辨率服务的显卡。而本身不具备独立光追单元的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超白金OC在光追测试Port Royal中分数也仅比RTX 3060Ti低9%,个人猜测即便拥有独立的光追单元,RTX 3060Ti的性能本身还是不太够,可能需要在顶级的A、N显卡评测中光追性能才会被拉开很大吧。但是即便两张卡的光追性能差距不大,但是并不代表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超白金OC就能在游戏的光追表现中与RTX 3060Ti旗鼓相当,因为想流畅运行光追游戏,DLSS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下面的游戏测试中仅做传统性能比较。

然后是游戏测试。因为很多游戏对于显卡品牌商的优化不同,有些单独为A卡进行优化,而有些N卡表现会好一些,所以在游戏选择方面尽量覆盖全主流平台,共有新老游戏16款。虽然显卡定位是2K分辨率,但是还有不少游戏在不开启极限特效的情况下依然可以4K分辨率下流畅游玩。所以测试时也加入4K分辨率供参考。另外,上文也提到Radeon系列显卡没有独立的光追单元,所以测试时仅测试游戏的传统性能。


在《刺客信条英灵殿》的游戏自带基准测试中,2K分辨率下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的平均帧率比RTX 3060TI多出17%,而在4K分辨率下这个差距缩短为7%。游戏测试时除非另有标注否则均为极限特效,后面测试不再赘述。

2K

4K


作为《看门狗》系列的第三代,《看门狗:军团》不负众望,到底是把这个IP玩死了。即便1代主角艾登皮尔斯在DLC中登场也没能拯救本作销量,且育碧官方也宣布停止游戏的后续维护,所以本来优化就不怎么样的游戏本体也彻底不再更新。在2K、4K分辨率下蓝宝石 RX 6750 XT 超白金OC的平均帧数均比RTX 3060Ti高出8%。但是值得注意一点是,即便是2K分辨率下,最高特效的《看门狗:军团》显存占用已经达到了8.43GB,对于只有8GB显存的RTX 3060Ti来讲压力着实不小,在4K分辨率下显存占用已经直奔10GB。所以即便顺利的通过了基准测试,但是在不可预见的复杂游戏场景中,RTX 3060Ti还是很大几率产生显存不足等问题,并伴随帧数波动较大等情况。

2K

4K

原本上文说过由于Radeon系列显卡没有独立的光追单元,所以本次测试中不会测试游戏的光追性能。但是有点好奇差距到底有多大,还是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光追测试。只是结果怎么说呢——首先RTX 3060Ti的显存只有8GB,原本在2K极限特效的情况下就已经爆了显存,所以光追自然不能开高,测试时只能把光追改为适量,但是即便如此显存也超过了传统性能下4K占用率。而在这开启少量光追特效的情况下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的帧数比RTX 3060Ti低9%左右。

2K,光追适量


接下来就是让不少玩家买到原价显卡的《赛博朋克2077》了,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我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在2K分辨率下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帧数比RTX 3060Ti高出12%左右,而在4K分辨率下两张卡的帧数表现同为30帧。想要流畅体验4K分辨率带来的震撼,则必须降低游戏特效了。

2K

4K


然后是本次测试中唯一一款Origin平台游戏《APEX》,这个平台真的是一言难尽,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如此的难用。下载游戏速度极慢,通过第三方软件修改CDN虽然可以有一丢丢的改善,但是相比其他平台差距还是很大。好在《APEX》的游戏质量还是足足的,虽然只是靠着《泰坦天降》的边角料做出来的大逃杀类网游,但是本身过硬的素质加上极佳的优化,一直保持不错的在线人数。不过测试的时候遇到了个小问题:游戏本身最高只支持144Hz,在网上找了几个修改最大FPS的方法均无法生效,而游戏优化又特别的好,在2K下两张显卡均能提供144FPS的稳定帧数,所以这里只测试4K分辨率的表现。在游戏中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的游戏帧数比RTX 3060Ti高出8%左右,而且即便是4K极限特效下,两张显卡均可以非常流畅的运行游戏。

4K


作为传奇制作人小岛秀夫及其工作室的第一款作品《死亡搁浅》的加强版(唔。。。也只能算是个加强版吧),《死亡搁浅导演剪辑版》相较原版的只是增加了一些载具、武器、运送装备,并未在画质上有过多调整。而2K和4K分辨率下的游戏帧数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均超过RTX 3060Ti 15%左右。

2K

4K


在《古墓丽影 暗影》自带的基准测试里,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的平均帧数比RTX 3060Ti高出9%。而4K分辨率下两者的差距被缩短到5%。但是即便如此,两张卡依然可以在4K满特效的情况下接近60帧流畅游玩。

2K

4K


作为联动之王的《堡垒之夜》,一直都是EPIC最强力的吸金作品。本身的游戏优化还是非常不错的,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的平均帧数在2K、4K分辨下均高出RTX 3060Ti 15%左右。只是游戏的默认的接口为DirectX 12,在游戏过程中如果不打算开启光追的话,完全可以在设置中将接口改成DirectX 11,这样Randeon系列显卡的优势会继续放大。

2K

4K


《无主之地3》作为一款披着FPS外衣的RPG游戏,独特的画风有趣的玩法被不少玩家津津乐道,当然对于我来讲最大的感触是那既接地气又传神的全中文配音(2077也是一样)。在游戏自带的基准测试中,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的平均帧数在2K、4K分辨下也同样高出RTX 3060Ti 15%左右

2K

4K


关于《荒野大镖客2救赎》就有点意思了,当然作为游戏来讲本身质量极高,跟著名的《GTA》系列一直都是R星的金字招牌。但是在实际测试的时候整整折腾了一天:首先蓝宝石RX 6750 XT无论如何都进不去游戏,就卡在R星平台那转圈,而RTX 3060Ti就没这个问题。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正版游戏的受害者。在逐个排除了STEAM版、EPIC版、3DM版均无法正常进入游戏后,我用尽毕生所学游走于百度、谷歌,把上面提供的解决办法全部都用了一遍,到最后甚至重装了系统,然而依旧无果。本来都要放弃测试这个游戏了,但是转念一想已经耽误了大半天了,如果不解决的话前面的时间岂不是都浪费了?直到最后我终于找到问题所在,也是我完全没想到的:在CPU本身附带集成显卡时,需要关闭集显后方可正常进入游戏。我不确定此问题在Ryzen平台上是否存在,但是目前Intel平台确实有这个毛病。如果有同样问题的小伙伴可以尝试关闭集显进入游戏。在游戏表现中,2K分辨率下两者差距仅有6%左右,而4K下差距扩大到19%。在显存这里可以看到,4K分辨率下显存占用已经超过8GB,所以猜测在4K差距巨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显存容量的原因。

2K

4K


《地平线:零之曙光》作为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出品的PS4护航大作,虽然是以移植的方式在3年后发布于PC平台,但是游戏的优化水平还是很高的,并且画面表现力也丝毫不逊于目前在售的3A大作。在游戏自带的基准测试中,2K分辨率下二者差距为6%左右,而在4K分辨率二者的帧数表现基本一致。

2K

4K


作为微软看家大作的《极限竞速:地平线5》的成功自不必多说,其发售甚至让很多本来对赛车游戏不感冒的玩家为之着迷。跟上面的零之曙光的帧数表现一样,在2K分辨下二者的差距也仅为5%左右,4K分辨下则完全一致。

2K

4K


《漫威银河护卫队》作为SE在去年才发布的动作冒险游戏,于今年3月份就进入了微软的XGPU中。游戏本身有点粉丝向,而且习惯了克里斯·帕拉特所扮演的星爵,游戏人物的外表看起来总觉得怪怪的。在游戏自带的基准测试中,RTX 3060Ti在本次测试中首次反超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 5%的游戏帧数,而4K分辨率下差距则被拉到到了8%。

2K

4K


《量子破碎》作为绿美迪娱乐于2016年发布的一款融合了美剧在内的第三人称FPS游戏,当然其作品的卖座程度可能并不及同为绿美迪制作的马克思佩恩、心灵杀手、控制等作品,但是并不妨碍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并且其画面放在6年后的今天依然能打。测试时关闭影像升级(功能是提高帧数但是画面变糊,有没有很熟悉?),在2K分辨率下,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被RTX 3060Ti超过近20%!不过经过查看硬件占用发现,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的显卡占用也才89%而已,而RTX 3060Ti则一直是满载状态。并且我经过跑动测试发现RX 6750 XT无论如何都无法跑满,一般显卡跑不满肯定是CPU瓶颈了,但是作为虽然谈不上顶级但还能算是高端的i7-12700K OC 5.1来讲感觉也不太可能(这游戏确实很吃CPU倒是事实),所以我初步猜测为官方提供的测试版驱动导致。但是不管如何结果就是如此,只能看后续发布正式驱动后再来看看表现了。4K分辨率下差距缩短到16%,但是RX 6750 XT依然是没跑满的状态。

2K

4K


《毁灭战士》初代从93年发布至今快30个年头了,作为老牌的硬派FPS代表,其最新作《毁灭战士:永恒》从发布之初口碑一直在线。而下面的测试就有点意思了,在2K分辨率下,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的游戏帧数被RTX 3060Ti超过10%左右,当然这很正常,测试开头就说了每个游戏对于不同显卡的优化侧重点不同,所以才挑出不同厂商不同平台的新老游戏进行测试。然而在4K分辨率下RTX 3060Ti由于爆显存直接不允许以最高画质下进行游戏。。。虽然前面也有爆显存的游戏存在,但是在游戏设置里就给直接禁止就有点意思了。

2K

4K


《彩虹六号:异种》作为口碑卖座双丰收的《彩虹六号:围攻》的续作,游戏玩法并未有太大突破,个人感觉这款游戏当作围攻的DLC发售可能口碑还会好一些。在2K分辨率下两款游戏帧数差距仅有2%,几乎相同。而4K分辨率下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的游戏帧数超过RTX3060 Ti 12%,差距被拉大。

2K

4K


毫无疑问《魔兽世界》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虽然近期暴雪丑闻让游戏蒙上一层阴影,但是丝毫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在以Direct X 12为基准的测试中,两款下款无论是2K还是4K分辨率均保持一致。

2K

4K


那么整理一下图表,大概可以看出:在基于目前官方提供的测试用驱动下,2K分辨率蓝宝石RX 6750 XT超白金OC大概超过RTX 3060Ti的传统游戏性能在10~15%左右,对于Radeon系列显卡优化较好的游戏差距能达到20%。反之一些对Geforce显卡有较好优化的(基本都基于DX12接口)游戏会被RTX 3060Ti追平甚至反超。而在4K分辨率下,有的游戏撑爆了RTX 3060Ti的8GB显存导致在实际游戏中可能需要降低特效来保证运行的流畅度;而蓝宝石RX 6750 XT 超白金OC得益于12GB显存的加持,在游戏中还未发现爆显存的情况。不过可能由于192bit的位宽限制,在对方显存吃紧的情况下也其并未与RTX 3060Ti拉开特别大的差距。

之后进行一下专业软件的渲染等性能测试。本身对于专业软件了解的不多,开始只准备了V-RAY和Blender的渲染Benchmark跑分。虽然早就听闻NVIDIA深耕专业领域多年,没想到第一个V-RAY就翻车了:V-RAY的渲染跑分是基于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指令集架构的,而CUDA是NVIDIA推出的运算平台,Radeon系列显卡无法进行跑分测试。所以最后只测试一下Blender的渲染跑分吧:RTX 3060Ti的Blender Benchmark分数超过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一倍多,看来在非游戏方面,Radeon确实弱于Geforce系列。


软件部分

首先AMD是有官方的显卡控制软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的,但是仅从个人角度来看其界面可能有点冗余复杂。所以我这里选用蓝宝石官方显卡控制软件TRIXX,可以超频、切换VBIOS、控制显卡灯效、风扇转速以及监控硬件占用率等常规操作自不必多说,主要还是软件整体的整洁度非常高,几乎所有的功能都能做到通俗易懂,软件体积也十分小巧。不过可能由于显卡还未正式发布,其最新的TRIXX还不能正确识别RX 6750 XT,显示为RX 6700 XT

全新的TRIXX BOOST技术可以在不同分辨率下按照百分比缩放,并同时可以开启Radeon图像锐化,来达到控制画面显示质量/性能的目的。说通俗一些就是用低分辨率处理图像,然后以高分辨率显示,用锐化技术让画面效果接近原分辨率。在以前这个功能为蓝宝石的专用技术而并非AMD自己提供。不知道后续AMD官方是否也加入了此功能。

最后测试一下显卡整体发热与功耗表现。前面说过对于不了解VGA电路知识的普通消费者不必刻意关注PCB的所谓的用料,但是在散热方面,堆料所带来的收益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想要散热优秀,无外乎是靠鳍片面积、热管数量、底座工艺以及显卡风扇来决胜负的。通过上述拆解也看到了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对于散热器方面下的功夫,那么通过FurMark 大概10分钟左右的烤机测试来看,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室温22℃下,在全满载核心频率为2500MHz+的同时,其核心温度一直在48摄氏度左右徘徊,散热表现完全符合预期。而性能模式下的TGP为230W,与官方提供的功耗相同。


后记

在测试几乎全部结束整理文档之时,官方又提供了新一版驱动,虽然同样为非正式版驱动,但是据说大幅提升了性能并修复了部分BUG。不过换驱动重跑测试就跟整体全部重来一遍没区别,所以本次测试的所有数据其实全部都是由官方提供的第一版驱动来进行测试的。众所周知AMD每次升级驱动都会有一些明显效果(或提升性能或修复BUG),甚至有一些显卡型号在发布很久之后还能依靠新的“鸡血”驱动带来一轮或性能或功能的大爆发,这也是在玩家群体里经常提到“AMD战未来”的由来。所以我还是有理由相信当配合RX 6X50 XT 系列显卡发售所推出的正式版驱动会带来更显著的性能提升。反观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得益于台积电7NM技术以及没有强上“大火炉”GDDR6X显存,其本身动辄2600MHz+的核心频率可核心与显存发热量却都不怎么高的情况下,还是给显卡配备了独立显存散热模组以及回流焊底座+大尺寸穿FIN鳍片,使其散热表现十分亮眼。尤其是这个镁铝合金一体骨架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本来镁铝合金就有密度小、硬度高、散热强以及抗磁等特点,并且金属质感非常棒,然而经我测试过、使用过的比RX 6750 XT市场定位还要高的Gefoce系列显卡,甚至本身属于品牌的旗舰卡情况下还有在用塑料背板的。更不用说热管直触、散热铜管不镀镍等“常规”操作。作为我第一次使用的Radeon系列显卡,蓝宝石 Radeon RX 6750 XT 超白金OC给我的第一印象足够令我满意,上面提到过分辨显卡性能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靠测试,但是起码它在我看得见并且还能分辨出好坏的情况下给足了用料。话说回产品:虽然显卡本身的定位就是主打2K分辨率下,但是凭借不弱的核心以及12GB的大显存还是可以胜任其在不追求极限特效情况下的4K分辨率游戏表现。话说回来有些极端的游戏在2K满特效下是都能吃到快10GB显存我之前是没想到的,真不知道今后的游戏会发展成什么样。最后,不管你是A卡的粉丝、想组3A平台的普通消费者还是坚定的N卡拥护者,厂商一家独大的日子相信你们都体验过,不止Radeon 6000系的发威 ,也希望后续的AMD RDNA3架构甚至Intel的锐炬Xe都能带来令人惊叹的强劲性能,给显卡市场注入更多活力,让各个厂商都能处于良性竞争循环中来。

以上



阅读 3225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