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轻2022——它并不会讨好所有人

avatar
关注

当有一天正躺在家里的时候,刷到了超轻2022的发售消息。一瞬间,超轻10,追猎者,海盗,音速2,一个个熟悉的老朋友逐渐浮现在脑海里,回忆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十年之前。

它们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代人心中的白月光,超轻2022会成为这代孩子们心中的白月光吗?

轻量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先源自于赛车运动,其优势不难理解,重量轻了可以带来更好的操控性,相同的动力下能够产出更高的加速度。早在被广大鞋迷朋友们戏称为塑料鞋元年的2008年开始,各大品牌都纷纷摒弃了传统的皮质鞋面转而青睐于塑料鞋面的研发,超轻10也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成为了那个时代轻量化非常成功的产物,无论是市售的小标还是赞助版醒目的大标,其帅气的外观都深深吸引着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我,正当等着超轻系列的篮球鞋推出更加优秀的产品时,这个系列便戛然而止,然而这一等竟是十年之后的今天,没有一丝防备,它来了。不管是情怀使然还是对新鞋的好奇感,超轻2022的推出使得我对这一续作有着很高的期待。




首先作为续作,鞋子整体依旧致敬了超轻10的设计语言,流线型的鞋身充满着工业设计的美感,logo并没有直接摆上去,而是像全城10一样用线条进行了勾勒,感觉更加写意,虽说是高帮但是一点也不臃肿。

个人认为是实物较设计图来说还原度比较高的一款鞋了。既然这双鞋承载了情怀,那么一定要把细节这两字做到位。鞋子在许多细节方面都像是与前代在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

鞋帮处鞋带孔位置上刻有“TIME FLIES”[时光飞逝]

鞋舌上面的图案像是时钟,上面的12代表着超轻10诞生的年份,22则代表超轻2022推出的时间

鞋垫上面圆环形状的图案像是树木的年轮,十环代表着2012-2022这十年

前掌内侧英文字样表明鞋子身份

鞋子后跟外底上翻处的slogan:“In design we trust”[我们相信设计]



当然,致敬并不是这双鞋的全部使命,只是一双好的篮球鞋锦上添花的东西,放眼鞋子的整体,它继承了超轻家族一贯的风格——全塑料的鞋身加中段的碳纤维编织布,不同的是超轻2022使用了mono纱取代了超轻10的热熔材质,在致敬前代作品的同时也融入了这个时代最流行的中底镂空设计,与碳纤维布相接的就是鞋子中底采用尼龙12材质制成的的镂空支撑板,这两者是鞋子轻中有稳的关键。

当摸到鞋子实物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层mono纱+内层网眼的鞋面配置非常熟悉,我一想这不全城9V1.5的同款鞋面吗?拿出来一比较还真是。

超轻2022的鞋面

全城9V1.5的鞋面


相信穿过全城9V1.5的朋友心中应该对这双超轻2022的鞋面有点数了,有这款鞋子的朋友们可以拿出来比较一下,基本上一模一样。这种鞋面的优点就是轻质,稳固,透气,它的外层强度并不是如眼睛看到的那样弱不禁风,实际上它的强度很大,因为这种鞋面基本上没有延展度可言,所以它在前掌必须做的非常贴合脚面才行,不然的话锁定感堪称灾难。内层是一层网眼布+绒布的材质,绒布只有在前掌内里才有,防止脚趾在急停急起中不断冲击鞋面导致不适感。鞋头处就是常规操作了,打了一圈热熔压胶,对脚趾进行保护,但是纯白这个配色搭配这样材质的鞋面,外场星人劝退,我只能说打球带刀了。鞋身中部的碳纤维布并不是装饰品,这块虽然是固定死的,但是后,相较于其他位置,这部分是有一定的强度在的,系紧鞋带后两侧能感受到有硬挺的支撑。




一开始在我看来,这拱起的支撑板简直让我回想起AJ35的噩梦体验,好在上脚之后之前的顾虑就被打消了,这块支撑板实际上并没有弧度,它的底部是纯平的,只是在侧面做了上翻的护翼,支撑板的硬度也是不用去质疑的,尼龙12的物理性质决定了他在硬度上是绝对可以胜任的,鞋子的抗扭转和抗弯折能力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水平,用手进行大力弯折时,自然弯折点的位置恰好在跖骨下方,弯折点很自然,与此同时,鞋子的防外翻设计我认为也有着自己的想法,首先利用中底材料做了一个高侧墙,并且外延了很大一部分,其次外底的硬质橡胶做了一个防侧翻角,单看这个防侧翻设计,颇有Zoom Kobe V的风范。你可以去怀疑它是否真的轻质,但是你不要去怀疑它的稳定性.


本以为要抢戏的支撑板反而没有太多的存在感,反而是鞋子的鞋楦让我觉得有点过于收紧了。从去年的全城9开始,我就觉得李宁在鞋楦上做出了调整,以往我穿李宁的鞋子只需要按照美码US10(对应欧码43.5)购买即可,但是这双我穿44码才合适,我以为只是单纯内衬变厚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导致了我觉得鞋码偏小,但在我穿着了李宁22ss的产品诸如闪击8 全城10 幻影3等之后,才发现之前穿着的43.5码都会多多少少有点挤。在看到快传体育在《鞋楦战役之李宁篇》这篇文章之后找到了答案。在WOW8之前,李宁的篮球鞋产品采用了编号0912M系列的鞋楦,而在WOW8以及之后的产品中,它使用了编号1933M的全新鞋楦,这款鞋楦在前掌的宽度和围度都有了明显的收紧,从实际穿着中,它更适合窄脚以及正常的脚型去穿着,我认为在这方面来说,李宁有点矫枉过正了,许多优秀的篮球鞋也因为鞋型的问题劝退了宽脚的消费者,很不幸,超轻2022正是采用了1933M这款楦头,从实际穿着体验上说,鞋子中段和后段在穿着篮球袜的情况下包裹很舒适,但是在前掌鞋带最前端的位置,脚面觉得有挤压的不适感,不知道选大半码之后会不会好一点,但是不得不提的是,这双鞋鞋脚一体性真的非常非常好,希望宽脚的朋友可以在线下进行试穿后再进行购买,别因为鞋码的问题错过一双也许很适合你的好鞋。




想必看了这么多大家最关心的点仍然是超轻2022的中底配置到底怎么样,全掌lightfoam+前掌内嵌䨻的实际脚感怎么样?从我的实际穿着感受来说,与同配置的利刃2代相比,一些感受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的地方是单独从脚感上说,前掌䨻给你的体验并不如后跟的lightfoam直接,前掌䨻的存在感并不高,反而是后跟可以感受到明显的软弹。不同的地方是,两者比较起来,超轻2022的lightfoam调教的更加的弹,而利刃2的lightfoam给我的感受是偏软,回弹感受并不如超轻2022。整套中底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整,没有松散拖沓的感觉,虽然是高帮,但是我觉得更适合后卫打法的朋友穿着。

前掌开窗外露展示䨻材料

后掌开窗标注lightfoam

鞋子外底方面,刻纹非常深,这点我比较喜欢。鞋底纹路比较简单,并不复杂,但是也并没有偷懒都一律用人字纹,而是在前掌大脚趾跖骨发力的位置放置了一个同心圆,使球员在做转身等动作时更加流畅。围绕着同心圆向四周放射出人字纹的纹路,这样的好处是满足前掌做各个方向的急停动作,而后掌则统一采用了前后两个方向的人字纹路,并且不论是前掌内侧还是后跟,鞋底橡胶都做了上包,即使在极限条件下也保证鞋子不会丢失抓地。我找了小区附近经常打球的外场橡胶铺装球场,在进行简单的折返跑之后,鞋子的抓地性能十分稳健,至于耐久度来说,我认为比较深的刻纹,应该也能够支撑比较久的时间。

前掌的纹路不由得让我想到同时期的HYPERDUNK2013




看到这儿可能大家会问,超轻2022,这字你可是只字未提啊。别急呀,最重要的当然得压轴出场~


来人,关灯


只是看照片,相信大家已经领略到超轻2022有多轻了。我这双43.5码的单只重量在380g左右,不能说是轻如鸿毛,但肯定也是属于轻量化球鞋的T0梯队,在灯光下,整双鞋子仿佛照了X光一般,许多疑问也都解除了,我们可以看到鞋子把能去掉海绵填充的地方都舍弃了,尤其是后跟,只在脚踝以及跟腱处做了海绵填充。前掌䨻开窗处透过的光也使得前掌䨻感受不明显的问题有了答案,前掌䨻的厚度比较薄,应该是为了前掌的贴地感而牺牲了䨻的厚度。

超轻2022并不是一双能够满足所有人的好鞋,它更像是针对一部分人来说一件趁手的武器,至于许多朋友拿着同尺码的鞋子和超轻比重量,差的那小几十克的也就两枚硬币的重量,我想说的是,我们追逐球鞋难道只是单纯为了追逐轻量吗?如果是这样,那么0.8盎司的轻无敌就成了绝世好鞋了。我认为的轻量化好鞋应该是比较在轻量化的架构下维持一个综合性能的稳态,各方面平衡,轻量化突出,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切不可本末倒置。




超轻2022的推出我认为是李宁不断完善自己产品线的一种信号,毕竟有了同价位中底配置相同的利刃2在,超轻2022的推出更像是同门相戕,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能选择的选项又多了一个,针对不同打法的球员有了更加细化的球鞋选择,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毕竟在当年,真的没有像现在一样那么多的选择。

同时,作为球鞋爱好者,很高兴看到超轻系列再次归来的消息,很多人喜欢耐克,并不是说它的运动鞋真的多么好,而是品牌的历史沉淀和对以往产品的挖掘,不论是沿用以前的设计元素,还是说原汁原味的复刻,不会在意这款产品究竟是像Kobe系列一样脱销还是像LeBron系列最后流向折扣店6折依旧无人问津,更像是品牌和新老粉丝之间的互动。都说Nike比起做鞋子更会讲故事,照顾了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情怀,很高兴在今天,也能够看到国产品牌也有了自己的历史可以被挖掘,也有了自己的故事可讲,喂,别忘了驭帅至今已经出到14代了,今天把超轻拿出来做文章,明天会不会是驭帅呢...

发布于河南阅读 3664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南下列车

· 湖南

对镂空真的审美疲劳了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泡面王楼主

· 河南
南下列车对镂空真的审美疲劳了收起

人均镂空的时代[虎扑表情-手动狗头]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