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泡泡2,穿上它征战夏日吧!

avatar
关注

主打透气耐磨、为夏日水泥地而生的鞋款,在今夏更新到了第二代,今天给大家带来这双安踏夏季发售的新款球鞋:水泥泡泡2的开箱分享和打球初体验。此次测评是有幸被品牌方翻牌参与了众测活动,经过1小时练习磨合+4小时组局实战后,跟大家唠一唠新款水泥泡泡2的实战感受。

先报一下个人数据:身高174,体重78公斤,脚宽10.8cm,脚长27.2cm,宽长比0.39,属于稍宽的脚型,脚背正常偏高,试穿利拉德3压脚背的水平。打球以跑位和投篮为主,不算暴力,暂时还没遇到过缓震一脚踩穿的鞋。

老规矩,直接进入喜闻乐见的打分环节:


1.【颜值细节】6

水泥泡泡2整体鞋型较为流畅。为了保证十足的透气,鞋面没有过多的装饰,走的是简约风。相较前作,线条更加清晰凌厉。网眼面积相较上一代也有更大的进步。

我收到的鞋款配色叫做果冻上“蓝”,鞋身由浅蓝、粉、米白和黄色点缀,确实是有几分小时候吃的“喜只狼”果冻的感觉,夏日里看起来比较清爽。

鞋面的亮点有二,一是鞋带孔一圈位置使用了麂皮材料,延续前作麂皮元素,摸起来颇有质感,给网纱鞋面材料增添了一点特色。二是标志性的A-FLASHBUBBLE泡泡图案,在脚后跟处放置了一个气囊,呼应泡泡名称,童心十足。

唯一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后跟的位置,由于内靴和外侧鞋面采取了分离式设计,导致了后跟着地时,两侧会有鼓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感,也增加了沙石进入鞋仓的风险。

综合权衡,外观给到6分。


2.【舒适度】7分

前面提到,lz脚偏宽,在鞋里塞进毛巾袜的话,要穿内长270以上的鞋子才不会顶脚趾或者夹脚。安踏篮球鞋43码再往上就是44.5码,内长275正好。穿上厚袜子,左右不晃动,鞋头尚有活动空间。我本身就喜欢鞋头有点松动的鞋子,所以感觉舒适度不错。

水泥泡泡2的鞋楦没有特别收窄,基本不用担心挤脚。鞋头脚趾部位也有点活动空间,急停不顶脚。

脚后跟为了轻量化和透气处理,没有使用小枕头或者厚泡棉来锁定脚跟,显得略为单薄。不过也没有发生掉脚跟的问题,所以说,要做到防掉跟,结构真的比材料重要。

内衬材料很柔和,穿薄一些的袜子也不担心磨脚。

不过我发现领到的鞋子左右脚鞋面弯折点似乎不太一样,左脚框起的位置出现了弯折点,而右脚同样位置是没有弯折的。直接结果就是,左脚这个弯折点存在一点压脚趾的现象,而右脚鞋面就没有压脚趾。这应该不是普遍现象,磨合开了估计就能适应。

总的来说,舒适度基本符合预期,给个7分。


3.【缓震&响应】8

水泥泡泡搭载了全掌A-FLASHBUBBLE中底科技,这款科技我是第一次上脚,不过也体验到了安踏缓震熟悉的味道。什么味?先卖个关子。

缓震严格意义上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减震,缓冲压力,二是回弹,提供推力。就减震层面来说,水泥泡泡2的表现绝对及格以上。全掌A-FLASHBUBBLE中底科技脚感绵密,提供类似于踩在棉花糖上的感觉。前掌薄后跟厚,初上脚会感觉略硬,只是因为没有踩开。穿着十多分钟后,柔软的感觉逐渐显现,起跳下落时中底对冲力的吸收到位,正常走路时缓震的感觉越发明显。

优良的缓震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厚实的鞋垫,是和KT6低帮的鞋垫一样的。

在回弹这个层面,水泥泡泡2的表现同样不俗。重力下压之后,A-FLASHBUBBLE材料能产生助推感,避免了“只软不弹”的缓震尴尬,减少卸力。经过查阅资料得知,A-FLASHBUBBLE中底科技比普通EVA的回弹性能提升了10%,达到60.2%,球鞋中底有66万个泡泡气囊提供缓震,有点像氮气发泡的感觉,所以缓震+回弹的成绩单还比较令人满意。

前面提到,我感觉到水泥泡泡2的缓震似曾相识,那相似的感觉就是狂潮3EDGE缓震。诚然,两款鞋子的科技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提供了类似的感觉,就是主打柔软。水泥地硬,不像自带缓震的木地板,缓震做软一些,挺好的。

篮球鞋需要经受多次起落冲击,如果中底科技的抗压性能不理想,也就是衰减快的话,外露的材料很快就会出现褶皱,内里也会在发力点踩出一个窝。而水泥泡泡2的中底抗压性能尚佳,官方宣传是说比普通EVA增强了10%,实际体验呢也是OK5小时穿着下来褶皱不明显。

2.5cm的前掌材料其实不算太厚,不过因为其脚感较软,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场地感,缓震到推进的时间略长,所以响应能力属于中等水平,适合养生出汗局使用。总的来说这个环节给到比较满意的8分。


4.【防侧翻】7

比较意外的是,水泥泡泡2没有在前掌做突出的防侧翻角设计,近乎垂直的前掌侧墙和跑鞋还有几分相似。虽然防侧翻不明显,但前掌仍然是有做加宽处理的。从动图可以看到,鞋款不是那种一侧就崴的崴脚神器。需要一定的角度才能崴下去,只是容错率并不算十分高。

侧墙也出现了安踏近期鞋款常见的A-SHOCK stablizer稳定系统,类似的架构也在狂潮3上有出现过,不过狂潮3是在前掌外侧上翻做支撑,而水泥泡泡2代则是在足弓延伸到后跟处做文章。外侧的TPU对抵抗侧翻起到不错的作用。

实战过程中,圆润的前掌提供的脚感确实比较像跑鞋,这也带来一个好处就是:灵活。没有过多的外延,可以还原正常奔跑的感觉,避免过多的外延绊倒双脚。所以防侧翻给到7分,良好水平。


5.【抗扭性】9

从鞋子内侧看, A-SHOCK stablizer稳定系统也延伸到足弓,从官网拆解件能看出,足弓支撑和脚外侧、脚后跟TPU连在了一起,带来一体式的抗扭效果。

稳定系统从中足延伸到后跟,很好地承托了脚跟,避免剧烈移动引发扭伤。

动图眼见为实,前掌弯折点正常,除此之外,A-SHOCK stablizer稳定系统覆盖的中足以后位置可以说是纹丝不动,很稳当,抗扭表现可以当之无愧地获得9分。


6.【耐磨度】8

水泥泡泡2为外场而生,自然搭载了全外底水泥克星耐磨橡胶。无论是硬度还是厚度,都属上乘。

鞋底纹路由方块颗粒组成,厚度可观,不过由于方块的边缘各自露出,穿着过程中会优先磨耗,当这些颗粒方正的角被磨掉,方块与方块之间就能连成一条平滑的线,到那个时候就和人字纹差不多了。

随着健身设施的完善升级,在我住所的附近已经找不到那种纯粹的水泥地面,更多的是村里最常见的石子沥青地或者铺胶地板,对鞋子的耐磨挑战不及水泥地。所以水泥泡泡2代的鞋底寿命达到1-2年也大概率不成问题。

经过5小时的穿着,脚后跟外侧这一磨损重灾区轻微起毛,耐磨性尚且过关。最终耐磨情况,仍有待数月的长测才能看出,所以耐磨表现暂时能给到8分。


7.【抓地力】7

完全没有磨合的新鞋,因为鞋底过于光滑,刚下地时会有一种打滑的感觉。穿着半小时后,鞋底变得粗糙,可以呈现出动图里的抓地效果。

鞋底分区呈现出不同方向的纹路,对抓地有一定的帮助。近两年似乎不少品牌都喜欢在鞋底根据发力热点图设计不规则纹路,比如闪击8、锋刺等,安踏多年来积累了充足的力学数据,同样有能力完成发力纹路的分区设置。

前掌部分,外侧的纹路是更加细密,保证了横向抓地的稳定。脚尖位置纹路横置,纵向蹬地更省力。

在我打球的场地,灰尘较多,偶有球友会有打滑的情况。我穿水泥泡泡2,抓地也和以往穿的球鞋差不多,没有特别极致,也没有十分拉胯,差强人意,7分。


8.【包裹性】7

在鞋面科技百家争鸣的时代,包裹和轻质已不再是厂家以及消费者的选择难题,更多情况下能做到“我全都要”。同样地,水泥泡泡2高强度透明网纱材料的鞋面,比较好地平衡了包裹和轻质透气的属性,鞋面轻盈而不失刚性,足见安踏在科技研发上的功底。

侧向蹬地的时候鞋面能兜住双脚,包裹性很过关。

束紧鞋带,脚在鞋子里不会感到勒着,也不会晃动,中规中矩。美中不足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43与44.5码的长度设计跨度较大,脚踝部分的包裹会比较松,两侧鞋面也会鼓起,设计上还有些改进空间。

9.【重量】7分

透气的鞋面帮助实现轻量化,单就鞋面来说算是轻质。不过总的来看,鞋子并没有十分的轻便,可能是因为全掌的A-FLASHBUBBLE中底密度较大,增加了整只鞋的重量。不过在极致的性价比面前,重量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况且水泥泡泡2的重量属性也不是致命伤。重量属性及格以上,给到7分。


10.【透气】10分

打球自然是会出汗的,尤其在夏天,但一双透气的鞋子能延缓袜子被汗水浸透的速度,从而减少与双足的摩擦以免磨出水泡。水泥泡泡2既然为夏季而生,透气性自然不会落后。鞋面透明网纱极其通爽,真正自带通风系统。

甚至于内靴的网眼也是肉眼可见。

后跟港宝在偏下的位置,所以后跟鞋面也可以做得比较透。出汗先湿脚跟的情况有望得到解决。

打光能直观看到整双鞋的透气能力,十分夸张。

在室内通风条件好/有空调的球馆,网纱材料的鞋面通透轻薄,能加速带走双脚热量;而在室外场地,水泥泡泡2的鞋面能做到不添堵,亦即不额外增加鞋内的温度,已经是十分可贵的了。唯一一个10分项给到鞋面透气性。


【总分】75.6分

总结来说,水泥泡泡2是一双属性很均衡,透气很能打的球鞋,在我所测的球鞋当中得分属于中上。柔软的A-FLASHBUBBLE中底感受与其针对外场的定位遥相呼应,轻质透气的鞋面也符合夏日实战的需求。鞋款发售价549,推荐想入手的xd618拿下作为日常训练口粮鞋。

再说回品牌本身,当安踏有足够的能力研发出KT7这样的顶级旗舰,鞋楦模具、生产工艺都日趋成熟,这时推出更多高性价比的团队鞋款,让有不同实战强度的买家能各取所需,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马上就是618吧,我觉得大家可以蹲一波优惠了!

还是那句,我永踏!

发布于广东阅读 58269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e5wn1234

· 上海

不错的,久违的测评贴

亮了(25)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汉水桥王肉肉

· 湖北

亮了(11)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