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众测》丨团队鞋直接内卷,安踏疯了———安踏狂潮4 评测

avatar
关注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看过一次安踏的要疯赛事,一点不夸张的说,到了临酷暑的7月就有种想要到球场一起“疯”的冲动。今年要疯6.0赛事计划前往80座中国城市,寻找“要疯球员”,最终,将于每位代表自己城市的“篮球疯人”相聚总决赛,争夺冠军。


安踏中底版图又添一位重量级鞋款:全掌安踏氮科技中底的低帮款篮球鞋——安踏狂潮4,疯起云涌配色的配置与性价比拉满,借着要疯6.0赛事强势登场。


狂潮4设计灵感来源于原始掠食者——鳄鱼,夸张的线条,大面积波浪TPU侧面支撑,酷似牙齿的鞋带系统,有点凶猛的味道。外观萝卜白菜,咱们各有所爱,然而,实战性能究竟如何,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鞋盒,比起前作常规掀开式鞋盒,狂潮4直接采用篮球鞋中高端鞋款才有的抽屉鞋盒。


抽屉鞋盒内部与外部是狂潮4的设计与数据图,这买鞋还送设计图,这个够大气!

关于尺码,安踏 狂潮4尺码正常,全掌内靴的缘故,可能初上脚鞋带第一次调整会有点紧,但是还是建议按照自己平时的尺码购买,我平时NIKE 43码 275 内长,这款按照安踏尺码选择43码内长270就正好。

初上手:重量正好;鞋舌内嵌小圆环颇有意思;广告疯起云涌配色的缘故,后跟过于吸睛,导致本来后跟海绵填充够饱(性)满(感),显得非常性(饱)感(满);中底超临界氮科技捏久了容易上瘾;碳板确实香,加了保护膜的碳板更香!

上称,43码单只裸鞋左脚为400.8克,单只裸鞋右脚为397.4克。

对比手边的比较优秀实战鞋:

安踏 KT7- 约455克(43码),

安踏 狂潮3 约428克(43码),

李宁利刃2 约480克(43.5码),

李宁 音速9 TD 约420克(43.5码),

乔丹体育 毒牙Ⅰ代-PRO 约403克(43码),

乔丹体育风刃2约388克(43码),

Adidas D Rose 11  约418克(42.5码),

Air Jordan 35 DNA 约413克(43码),

Nike Freak 2 约387克(43码),

Air Jordan 36 黑红 约373克(43码)

Nike Hyperdunk X  约367克(43码),

Air Jordan One Take 3  黑白 约321克(43码)


作为一双低帮鞋款,重量约在400克以下,个人觉得较轻或者正常,但是比起前作狂潮3在同43码的基础上整整轻了28克。

要疯6.0狂潮4 鞋面采用高强度纱线编织成的动形线组鞋面科技,随着运动鞋面弯曲受力变化而变化。环鞋头热熔保护的同时内侧用到合成革,保证内侧强度的同时软硬结合,提高舒适度。

要疯6.0狂潮4不仅有独立防侧翻角,而且在外底外延面积上也比较客观,加上外侧全包的异性TPU,防侧翻在硬件上没有什么纰漏,而有的评测达人反映狂潮4防侧翻角区域“卷边”,本文后面的实战测评会分享自己这部分的情感受:

要疯6.0狂潮4搭载安踏顶级的中底科技——全掌安踏氮科技中底,能量回归率达82.6%,再加上大块热固异形碳板,这个中底配置确实内卷的有点猛了,非常期待实战表现。


要疯6.0狂潮4鞋垫与狂潮3的鞋垫分别是XD168与XD-168型,从外观上肉眼无法区别,只是狂潮4鞋垫略软于狂潮3鞋垫,而狂潮3鞋垫略弹于狂潮4鞋垫,不排除狂潮3鞋垫一年后老化的情况。

要疯6.0狂潮4的鞋带采用圆鞋带,之前对这种鞋带有误解,现在个人很喜欢这种鞋带。

这种鞋带传统系法容易松开,分享伊恩系法(也叫伊恩结),简单又牢固,系法正确的话,全场无松开的水平。

收到鞋后直奔室内球馆(考虑到外侧“卷边”的测试,计划先到室内球馆实战并测试,让外底磨损降到最低,以免影响外场实战测试),一干就是三个小时,当时不觉得累,回来才觉得疲惫;由于这个时候华北地区比较热了,隔日选择凌晨5点去旁边大学城塑胶外场鏖战至8点左右,最后选择隔日傍晚去水泥场感受一下耐磨属性,前后共实战三次,室内、塑胶和水泥各一次,累计接近八个小时实战,个人对这双鞋的感受:


雷达图简评:


总评:8.9875(满分10分)


缓震性:


要疯6.0狂潮4的中底科技搭载全掌安踏氮科技,能量回归率达82.6%,无论缓震还是回弹都非常优秀。室内实战三个小时那场,全程舒适,不觉得累,次日才有疲惫感,然而膝盖没有一点不适感,无酸疼,再次肯定一下全掌安踏氮科技。


只是个人觉得鞋垫略厚,没有把全掌安踏氮科技更全面得发挥出来,可以换双薄一点的垫,来更好感受氮科技带来的缓震与回弹的乐趣。如果有狂潮4 PRO,那么狂潮4 PRO在中底上的升级空间就很有限了。


保护性


鞋头:环鞋头热熔保护的同时内侧用到合成革,保证内侧强度的同时软硬结合。

鞋面:高强度纱线编织成的动形线组鞋面科技,运动过程中不仅贴合而且支撑性不错。

防侧翻:不仅有独立防侧翻角,而且在外底外延面积上也比较客观,加上外侧全包的异性TPU,防侧翻在硬件上没有什么纰漏,下面亲测一下鞋子外侧所谓的“卷边”情况:

右脚:

左脚:

通过本人多次测试,用慢镜头录制与反复观看,再结合体感觉得:卷边的情况确实有,但是就个人体重与打法而言,对实际防侧翻效果没有决定性影响,换句话就是:我这个级别的身体素质防侧翻还是比较稳的,只是防侧翻角有点软。

后跟处:侧向TPU向上延伸,提供后跟更多的支撑与稳定性。

抗扭:中足热固异形碳板托盘状,拖住中足部分并充当抗扭作用,比前作条状碳板实际效果要好很多,而且在异形碳板表面有条外底材料可充当碳板的自身保护,有骑自行车经验的朋友肯定有体会,这条外底在骑自行车时对碳板的保护,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碳板被刮花了。


透气性:

鞋面采用高强度纱线编织成的动形线组科技,外侧安踏“疯”字隐藏其中,内侧部分合成革大孔冲压,透气最好要属鞋头,采用全掌弹性内靴设计;气性其次是整条鞋舌,外侧与内侧由于鞋带系统不同程度遮盖,其实两边透气性差不多,最重要是低帮设计,在华北初夏室内24度左右,实战过后鞋内正常潮热,透气性还不错,整体透气中等偏上的水平。


耐磨性:

安踏的水泥克星科技,足以为外场鞋保驾护航。经过室内、塑胶外场和水泥多种场地的测试,这次水泥克星调教的有些偏软,室内场地正常拔丝,室外塑胶后磨损肉眼可以见,水泥场地实战过后发力点磨损稍显突出,但仍在合理程度范围内。总之,耐磨接近优秀级别,场地任意,但尽量减少粗糙水泥地的使用。


舒适性与包裹性:


本人正常脚背,微微扁平足,全掌弹性内靴设计,包裹性非常的好,贴合感十足,同时期几乎没有全掌内靴设计的鞋款了,狂潮4全掌内靴出现的很应景,从舒适度到包裹性,妥妥的优秀级别以上。鞋带适度松开同样适配一般的高脚背朋友,脚背较高的建议专柜试穿;贴合后跟内置内衬小枕头提供包裹与舒适,加上贴合跟腱的后跟设计在运动中非常舒适。


抓地性:

狂潮4的水泥克星大底不仅耐磨不错,抓地力非常优秀。

外底纹路:人字纹为基础,横纵方向的回旋镖纹路布局,在后跟最易消耗部分由安踏的LOGO补强的设计实属点睛之笔。纹路布局较为稀疏,纹路就较为粗犷,加上本身硬度偏软,在破旧掉渣的塑胶外场,实际抓地力非常优秀。加上前掌内侧水泥克星外底材料上翻,为极限变相党提供内侧抓地力。


启动性:

狂潮4前后落差不大,龙骨落差不到8MM(数据来自快传体育),侧向异形TPU包裹状态下的全掌氮科技中底启动起来很踏实的感觉,加上能量回归率达82.6%,启动没有任何问题。



总结:

尺码不偏,全掌安踏氮科技与全掌内靴设计把缓震性、回弹性和包裹性都拉到顶级水平,单单配置与性能就已经内卷得很厉害了,就个人而言,如果换个薄一点的鞋垫体验会更加极致。价钱方面,新款广告疯起云涌配色就开6折,性价比很高,安踏要疯赛事确实刮起了一股内卷的飓风,推荐给小前锋与各类后卫。

优惠券链接

https://s.click.taobao.com/Z06H3Xu


结语:

在要疯赛事前几期,我个人觉得是通过赛事推荐狂潮系列鞋款,随着狂潮系列的成功,加上当家科技氮气发泡的加持,赛事与鞋子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特点,有点相得益彰的效果,特别是那个热血的口号:热爱是平等的,这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给整个要疯赛事与狂潮系列注入了灵魂,与众多喜爱篮球的草根大众群体产生共鸣,特别燃!

希望要疯系列赛事一直办下去,越办越好,也希望安踏为篮球爱好者们提供更强更具性价比的球鞋,希望每个夏季不见不散,疯起来,燃起来!


——END——

发布于河北阅读 82386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CCCP127

· 浙江

反正我是学乖了,新品初上市的时候恰饭最多,还是等冷静下看看第一批真正的用户怎么说….

亮了(281)
查看回复(1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木木说鞋

· 北京

这鞋,设计师不让批评,我不配穿,谁爱买谁买

亮了(91)
查看回复(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