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明6》奇观:埃特曼安吉神庙
大家好啊,这里是肥狗,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艾特曼安吉神庙,该奇观的特性有些类似于佩特拉古城,而又因为针对的是沼泽地块,于是被玩家们亲切的称呼为“沼特拉”(大浴场也可以叫做泛滥特拉)。
“来吧,我们来建一座城
,城里有一座直达云霄的高塔,我们将因此扬名立万。”——《创世纪》11:4
科技:写作。
放置:沙漠泛滥平原、沼泽、草原泛滥平原、平原泛滥平原。
生产力消耗:
基准花费:220生产力。
游戏开始的时代如晚于以下时代,则移除:中世纪。
+2科技值。
摇滚音乐会提供的旅游业绩+1000。
帝国中的所有沼泽单元格+2科技值、+1生产力。此城市的所有泛滥平原单元格+1科技值、+1生产力。必须建在泛滥平原或沼泽上。
一句话评价埃特曼安吉神庙,这是一个极度依赖地图特点和文明特性以及万神殿的一个奇观。
为什么说它极度依赖地图特点呢?因为埃特曼安吉神庙建造后的提升针对的是城市内的泛滥以及全图的沼泽地形。然而,对于一般情况下直接选择开始游戏的玩家来说,游戏的地图往往是默认的盘古地图(游戏由两块不相连的大陆组成,文明平均分布在两个大路上),对于这个地图来说,除了南极极地边缘可能有着大量集中连片的湿地之外,其他位置沼泽数量相当有限且分散。这对于该奇观建造之后产生的长久收益造成了一定程度上负面影响,毕竟分城的建立不可能围绕着沼泽为核心来建立。
盘古地图下只有两块大陆的南极交界处有较多的沼泽地块
当然,开发组显然想到了这一情况,并且随着埃特曼安吉神庙DLC一起更新的还有一个新的地图类型,湿地地图。这张地图完美的契合了神庙对于沼泽地形的加成,在该地图建造完神庙就意味着你需要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在科技值起飞的情况下做完对应研究科技的尤里卡了。
湿地地图下大量成片的沼泽地块
说完了该奇观对地图的依赖,接下来说说它对万神殿和文明特性的依赖。首先是文明特性,对于神庙来说,对建造城市内所有泛滥平原地形+1科技值+1生产力的特征意味着你不可能让负责建造该奇观的城市远离泛滥平原。但这也变向意味着该城市会远离丘陵地形。对于一些需要与丘陵地形契合度较高的文明,比方说高卢和埃塞俄比亚就比较为难;反观对泛滥平原地形契合度较高的文明,比方说埃及(其实也不是对泛滥契合度高,就是对河流契合度高而已),在地图合适的情况下建造神庙就比较舒服。
而万神殿,则是对是否建造神庙这个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万神殿中有个特定的词条叫做“芦苇和沼泽地的夫人”,它能够将原本缺少生产力的沼泽和除了一般泛滥平原外的其他平原全部+2生产力,原本泛滥平原和沼泽就是粮食产量溢出但是缺少生产力的地块,建立在这种地块上的城市建造奇观原本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有了该词条,城市中的沼泽和泛滥地块就同时拥有了高粮食产出和高生产力,卧龙凤雏齐聚,取得神庙简直易如反掌。
不仅仅如此,对于“芦苇和沼泽地里的夫人”这一万神殿词条,AI选择的优先级并不是那么高(因为都在抢宗教移民),所以并不需要玩家去考虑抢词条的操作。但是,由于神庙这个奇观通过写作这一科技解锁,而对应的尤里卡仅仅需要发现另外一个文明即可,这大大降低了该奇观前置条件的难度,并且AI对该奇观的优先级相对较高,争夺该奇观还是需要一点取舍。
埃特曼安吉神庙是古巴比伦的金字形神塔,其上方拥有阶梯。部分学者认为,埃特曼安吉神庙可能是巴别塔故事的灵感来源。它最初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建造,在公元前689年遭到摧毁,后由尼布甲尼撒二世修复重建。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占领了巴比伦,并再次下令修复埃特曼安吉神庙。当他重回巴比伦时,发现建筑外观并无变化,于是决定将整个建筑推倒重建,但他在这道命令尚未完全执行时便一命呜呼。据称另一位王子想重建神庙,但自己却不慎滑倒,他因此大发雷霆,下令让大象将神庙的剩余部分全部拆除。
制图:ANTONIO M. GARCÍA DEL RÍO,3号为埃特曼安吉神庙。
烫嘴菠萝
· 江苏我咋没遇到过这个 哪个dlc吗?
爱新觉羅丶筐
· 四川沼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