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起云涌【安踏狂潮4】众测--究竟是不是一双合格的“水桶鞋”

avatar
关注

首先非常感谢虎扑给了我这个机会去参与这次的狂潮4众测活动,从要疯3.0开始就有所关注安踏组织的要疯活动,因为当时印象很深的是我很喜欢的球员曹芳参加要疯活动的时候上脚了要疯3.0球鞋,当时是因为没吃到要疯3.0的颜值,所以也没有入手。

初识狂潮

后来看到了要疯4狂潮2,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张狂,真的是要疯了的感觉,极致疯狂的设计,加之令人无法拒绝的性价比,也是非常适合宽脚的一双鞋,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重了。在优化了一些前代的瑕疵之后,安踏推出了狂潮3,轻量化之后的狂潮3发生了质变,非常好穿的一双鞋,更加适合绝大多数的人穿着。后面推出的传承配色更是兼具情怀与颜值的优质配色,双十一我直接入手了狂潮3和狂潮3PRO的传承配色,唯一可惜的是我的宽脚没法很好的享受狂潮3PRO的豪华配置,最后也只能作罢。后来又买了速决5代,也是那个时候才发现,安踏的产品线绝对是百花齐放,众多的支线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安踏球鞋架构,无论你是什么体重和打法,总可以在其中找到一双适合你的球鞋。


就是在这万花丛中,总有几朵格外张狂的花,不拘一格的狂潮4横空出世。它的设计传承了狂潮系列一贯的个性张扬,但是在设计和用料上都发生了质的改变,我也趁此机会给大家带来这篇狂潮4的测评。

  • 开箱即见细节:

抽屉式鞋盒质感很足,鞋盒里面外侧印有那句经典Slogan“被记住的永远是疯子”,内侧印有狂潮4的“解密档案”;底部还印有狂潮4外底设计图,可以说是细节丰富,诚意满满,也足以证明狂潮系列在安踏产品线中的地位不太一般。

我个人的评测原则先是由点及面剖析每个模块的作用,再从整体上看这些模块的搭配如何。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模块是不会只为一个功能存在的,每一个出色的模块都会给球鞋的整体带来优化,但是相互搭配优秀的出色模块结合在一起,就会构成一双出色球鞋。然后是我个人的数据供大家参考:身高178cm;体重82kg;宽脚;正常足弓;略高脚背,打法偏分位,跑位切入,接球投篮,肋部接球进攻突破较多。

  • 饱受争议的大底:

传统异能水泥克星,大底调教的非常好,将防滑和耐磨做的很均衡,朝向不同方向的粗纹路大底兼具了极佳的防滑性能以及优秀的耐磨性能,在橡胶大底的调教上不服踏子哥是真不行。

其次就是前后掌都有很充足的加宽处理,前掌内侧也有鞋底的纹路上翻,因此,即便狂潮4采用了分掌式的设计,但是抓地面积却没有减少很多;加上极其靠谱的抓地力,不仅能牢牢得抓住地面,更能稳稳得落地,给了我满满的安全感。这种粗纹路还有一个好处,在平时走一些小石子路面的时候完全不会有石子卡进鞋底纹路里。

最后就是大家最关注的防侧翻环节,其实在狂潮3的身上就有着类似的问题,防侧翻角确实是偏软的,如果以一个非常极限的角度去用力的侧向蹬地,在加速猛蹬后防侧翻角确实会发生卷边的情况,直接卷到鞋底去。但是我那天测试了大概蹬了有七八次以后就感觉整个脚外侧就是木的,尽管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我也没有觉得我的脚会侧翻从而导致我重心不稳。其实是因为狂潮4不仅仅有着加宽的前后掌大底,更有着几乎包围鞋身的TPU支撑结构以及高强度鞋面构成的强力侧墙,所以即使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发生了卷边,但是在我实战的过程中并没有影响过我。(大一点的GIF图传不上去我真的裂开,兄弟们凑合看这个精简版的)

  • 环绕大半个鞋身的超大TPU:

狂潮4既然采用了低帮的设计,那么注定会在带来脚踝灵活性的同时牺牲了一定的保护性。所以它这次采用了环绕大半个鞋身的超大TPU来配合鞋面构成了强力侧墙。这里也可以看见防侧翻角都压平了以后其实整个鞋还是没有彻底崴出去,这其中也有着足踝锁定系统的功劳,我在后面会详细说明。在做动作的时候这道侧墙可以保证不会让你的脚很轻易的就飞出去了。这次用的环绕包围TPU无论是在防侧翻亦或是在控制中底氮科技缓震材料形变这两方面都做的都非常出色,后跟TPU的形状让我联想到了KT6后跟以山峦为灵感的TPU设计。

  • 豪华的全掌氮科技中底:

中底方面在前面说到的TPU包围限制下的全掌氮科技完全满足了我的缓震需求,82kg的体重在落地的时候没有感觉到震脚,打完球也没有膝盖酸痛等症状,在静态体验下能感觉到这次的调教还是比较韧的,软弹适中,没有软塌的感觉。

  • 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碳板:

狂潮4一改前几代的设计,狂潮4大胆的采用了分掌式设计,分掌式设计的核心就是力传导,那么用哪种材料来稳固中底同时还能平稳高效的过渡前后掌发力呢?安踏给出了满分答案:一块质感十足的异形碳板。优质材料配上出色的工艺,让狂潮4前后掌发力的过渡非常顺畅,搭配上微微翘起的前掌,带来了恰到好处的滚动感,发力跑动的时候明显会感觉到力量的传导很舒服。而且碳板上翻配合上TPU和氮科技缓震材料的上翻,在刚一上脚的时候就可以充分的体验到足弓处饱满的支撑,足弓的有力支撑带来的是更加稳定的脚踝位置,不会轻易的让脚踝内扣,也不会让我有扯到足底筋膜的感觉。

  • 眼前一亮的鞋面:

覆盖了几乎一半鞋身的MONO纱让整双鞋看上去充满了高级感,醒目的“疯”配合了动态鞋面科技呈现了别致的设计感,在鞋身多处体现了“4”的元素,鞋面上还印有主题词“热爱是平等的,这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让整双鞋的质感爆炸。

同时这次鞋面强度堪称无敌,这个皮革鞋面我直呼爷青回,在三代的网面后回到了皮革质感,很合我心意。动形线组鞋面科技可以很好地贴合脚面,在做动作的时候脚也不会在鞋里滑动,略高脚背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不会感觉到脚背有压迫感。

动态绑定的鞋带系统有一点小瑕疵就是原装鞋带的穿孔模式不能百分百的体验到动态绑定的作用,将鞋带穿孔模式变成从里往外的话就会好很多,拉紧鞋带就会更加方便。

同时在鞋面下的内靴材料充分填充了鞋面与脚之间空隙。在足踝锁定系统的一部分就隐藏在外层鞋面之下,通过调整黑色的二层鞋面可以充分锁定后跟。

  • 内靴设计和足踝锁定系统:

内靴的包裹感受非常好,因为我是宽脚,所以换了薄鞋垫,刚穿进去就感觉到了十分紧致的包裹感,非常充实的包裹住了脚的每个部分,简单体验了一下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会空出来。足踝锁定系统是由后跟港宝以及港宝延伸出来的一条和鞋带连接的绑带构成,拉紧鞋带配合上后跟的小枕头固定,实战中完全感觉不到后跟的晃动。

  • 整体感受:

上脚的第一感受就是内靴带来的扎实的包裹感,鞋脚一体性非常好,轻质的鞋身配上优秀的分掌式设计以及前掌的上翘设计,带来了良好的滚动感。其次就是丰满的全掌氮科技,十分令人惊喜,超临界发泡的氮科技这次调教的恰到好处,找到了14䨻的味道。

鞋子的各个模块之间的搭配非常完美,加宽大底+环绕TPU+足踝锁定系统让你的脚踝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碳板很好的过渡了前后掌之间的力传导加上前掌的上翘设计,滚动感十足;动态绑定鞋带系统+内靴,死死的包裹住了脚的每个部位

现在看来防侧翻角的问题最大,但是我在实战中没有遇到过我在侧向蹬地中有重心不稳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狂潮4在重心方面做的非常用心,无论是前后掌都有的大底加宽,还是环绕TPU和高强度鞋面组成的侧墙,再者是关键的足踝锁定系统,都再为穿着者的安全考虑。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是不那种在蹬地时纯用脚外侧来发力着地的话,大可不必太过于担心这个问题。

所以说,狂潮4是一双极具性价比的水桶鞋,实战性能十分均衡的它在同等价位鲜有敌手。适用人群非常广泛,鞋楦正常偏瘦;足弓支撑十分给力,高足弓也可以放心尝试;要注意的是宽脚高脚背的JR一定要先去实体店试一试再购买。

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这双安踏狂潮4的测评和购买建议,大家如果对这双鞋子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面评论,我一定会尽我所能的回答大家的问题。

以后会发布更多可读性装备类测评贴,希望大家多多推荐帖子、关注我,后面也会做这双狂潮4的长测,以及其他球鞋防侧翻角的横评,例如也被诟病防侧翻角很软的KT1PRO等。

运动装备安踏狂潮4实战球鞋要疯狂潮
发布于重庆阅读 23487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还睡不着觉

· 湖北

鞋带孔容易拉断吗

亮了(0)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