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说】防侧翻角究竟卷不卷?----狂潮4
很高兴获得了狂潮4的众测资格,安踏要疯比赛的同名系列球鞋已经发布到了第四代,这种一年一度的赛事带球鞋的模式也是国内品牌中独树一帜的。狂潮3口碑提升巨大,同时还推出了狂潮3的进阶版狂潮3pro,而今年的狂潮4,更是把去年狂潮3pro上使用过的氮科技和碳板放到了自己身上,来了一次“升级”,实战水平究竟如何?
PS:此次众测的时间相对宽松,不仅在楼下格子橡胶地上打了两场,室内馆塑胶场地4V4半场两场,更是赶上本地的一个赛事,朋友队里缺人,临时被拉来打了场5v5,供大家参考。
外观
本次收到的是肉夹馍配色,本以为众测会发普通的首发色,没想到是限定的美食系列,还是非常惊喜的。卡其色的鞋身灵感应该是来自于烤的焦黄酥脆的馍饼,鞋身后半段的绿色图案以及内衬象征着肉夹馍内的尖椒和生菜,鞋头处与后跟处的小图案,一个是炖肉的香料(我猜的),一个是一团生菜,但这个东北大花棉袄的内衬我是是在想象不出来了...不过相比小烧烤、螺蛳粉这两个我更看不出来与美食有何关联的配色,肉夹馍总体还是点题明确的,而且实物的配色也很好看。总被大家吐槽鞋身臃肿的安踏,这回的狂潮4可以说是很修长了,整体鞋身的流畅度也很好,不过从狂潮3的中帮前锋鞋变成了低帮后卫鞋,适应人群也发生了改变,这个我们后面来说。
2.包裹性
狂潮4的不同配色使用了不同的鞋身材质,这双肉夹馍配色的是高强度纱线编织而成的鞋面,并且首次使用了“动行线组鞋面科技”。拿到实物,这就是近几年各大品牌都在使用的mono纱+热熔材质+合成革的搭配,鞋身中段还使用了一块额外的插片来提升包裹性,这个设计是不是很眼熟呢?当年LBJ9也使用过。一体式鞋舌与内靴项链,直接与内侧鞋面贴合。外侧整片的TPU在后跟处上翻,提升整体的稳定性。港宝硬度一般,后跟内衬有着额外的凸起设计。上脚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很紧,这是我今年穿过的包裹性最强的安踏篮球鞋。偏瘦的前掌和弹性一般的内靴使得这双鞋很挑脚,脚宽和高脚背的朋友一定要去线下试穿。脚型合适的情况下,舒适性是很不错的,鞋面的支撑性与贴合度都很好,同时鞋面强度非常优秀。鞋帮虽然不高但很跟脚,除了前掌外侧的TPU有点卡小脚趾外,整体的鞋面表现我很满意。没有了狂潮3广受好评的梭织软甲科技,透气性下降了不少,毕竟紧致的包裹和透气性不可兼得,20多℃的气温穿着还可以吧,中等水平。
3.缓震性
先说下我的体型,我目前187cm,100kg。
此次狂潮4直接使用了全掌氮科技+碳板的配置,而且并非填腹式的氮科技,而是和KT7,轻狂pro一样的全掌氮科技中底。安踏对氮科技从高中低款式的全面下放也是极具诚意的。中底氮科技的上方使用了一层活性炭海绵中底布,同时鞋垫有着一定的厚度,并且偏软。实际上脚而言,整体脚感偏软不弹,其实是鞋垫+活性炭中底布的功劳。全掌氮科技的中底前后掌的过渡也表现很好,前掌有着比较清晰的场地感,整体的缓震极限也很不错。没有延伸到前掌的碳板给了这双鞋很好的灵活性,同时实战多场后中底的衰减很低,脚感上并没有什么变化,根据KT7、轻狂pro的使用经验,中底的耐久性是很好的。
4.支撑性&抗扭转&防侧翻
往常的评测,这个部分几乎是一笔带过,但对于已经有了防侧翻角内卷问题的狂潮4,这点必须要展开说说。
先说支撑性与狂扭转,如上文所述,鞋面强度优秀且内笼空间不大,鞋面的支撑性表现非常不错,前掌内侧橡胶的上翻与外侧一片式TPU共同组成了中底的稳定系统,足弓处的碳纤维承托板面积不小,同时强度很高,在实战中的支撑性和抗扭转表现都很优秀。
防侧翻角的部分是在TPU下使用了一块延伸出来的橡胶,橡胶的硬度就是正常的硬度,所以静态测试中,是完全可以把这块橡胶卷进外底的。但是,在实战中,无论是进攻中的欧洲步、侧向后撤步,防守中的交叉步、横移,我完全没有遇到这个情况。关于这件事也和已购鞋的朋友讨论过,确实有遇到过实战中卷边的情况,具体发生在全场跑动回防中。根据我的分析,聊下我的结论:只有在脚横移或其他动作斜着落地时,有可能发生卷边的情况,进而有可能导致脚部扭伤,其他动作不会遇到这个问题。
5.抓地力和耐磨性
这次狂潮4的纹路换成了类似回旋镖的纹路,在塑胶地和室内的抓地力都很不错,新鞋摩擦地面有声。虽然是水泥克星外底,但耐磨性表现有点出乎意料,多场后有起毛和纹路上的最细密纹路磨平的情况。综合耐磨中上,但不如以前使用水泥克星大底的球鞋耐磨。
6.总评
老规矩,我自己当回课代表,把优缺点总结下:
优点:整体非常轻质,鞋脚一体性很棒,全新的鞋楦包裹性提升明显,鞋面强度很高。中底偏向后卫鞋调教,前后掌过渡自然,整体缓震极限不错,支撑性、抗扭转和抓地力表现都很不错;
缺点:前掌外侧TPU卡小脚趾,防侧翻角可能会出现的隐患,透气性一般,耐磨没有想象中好。
适合人群:比较全能,除了追求脚踝保护的内线朋友,各个位置都可以穿。
六_六六
· 陕西牛逼 学委
春季花生
· 新疆好帖,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