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总决赛G6Q4复盘:1.五小对双塔 2.乔丹的封神三连击
写在正文前:阅读本篇前,建议先看笔者上一篇帖子《非法防守的取消终结了内线时代?》
三节结束,公牛61-66,落后于爵士5分。
第四节回来后,乔丹又是一次杀进内线,造成犯规。
这一球算是一种宣告。乔丹在上半场是一个有点划水的状态。他会将球交给队友,会在外线试投找手感,毕竟他也已经三十五岁了。第三节过了一半我们才看见集锦里飞天上篮的乔丹。这一次,他也是直杀篮下。我们应该能预想到,乔丹要搏命了。
爵士这边,斯托克顿和马龙还在场下休息,面对科尔,此时的主控埃斯利选择强打。
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此时是爵士最后的衔接段,也是爵士本节最危险的时段之一。公牛这边,皮蓬和哈伯都不在,科尔作为场上最弱的防守弱环,势必是要被攻击的点。爵士的两名球员借内线无球掩护往底线跑,成功把中路让了出来,助埃斯利打成。
既然爵士有针对,那么,公牛就一定要有回应策略。如果是现代篮球,公牛一定会让科尔去防守底线射手来保护他。但是,这是九十年代,是对抗>策略的年代。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幕。
科尔依旧领防埃斯利,而且在三分线外给了埃斯利一个动作大到可能会被吹犯规的对抗动作。接下来,埃斯利做了一个和上次进攻如出一辙的口袋运球后撤然后加速,但是这次科尔顶住了。
这就是那个崇尚对抗的年代,球队不会为了保护你而改变阵型,你要自己做出回应。
当然这球朗利也有一半的功劳,他看透了埃斯利想故技重施于是放弃底角上前包夹,做了一次赌博防守。当然,他赌赢了。
再让我们看看上个回合之前,公牛的进攻回合。你猜猜,是谁出手了投篮。
借用英文原声的解说:still Micheal Jordan!
在罗德曼有点节目效果的运气进球后,乔丹依旧选择单打。
没进。但我们知道他还会继续。
爵士这边,埃斯利选择和基夫做一次挡拆,基夫也很有节目效果的扣飞了。
这球让斯隆多少有点忍不住,换回了马龙。
马龙回来后低位策应莫里斯,助攻打进。之后公牛暂停。
这球我们可以注意一下乔丹的动向。在那个只能夹击持球人的年代,毫无疑问,乔丹是冲着马龙去的。马龙本意就没想单打,所以这次抢断就没有形成。我们知道,在乔丹的最后一投之前,正是乔丹对马龙的绝命抢断。这印证了那句话: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关于马龙的打法,建议大家看看我上一篇关于非法防守的文章。在这里简单提一下,马龙基本就是在低位一坐,选择单打或者策应。他作为轴是爵士的绝对进攻核心。马龙让我想起了恩比德:同样是高回合占有率,同样的高侵略性,同样的中投靓仔。
暂停回来。此时比赛还剩九分四十秒,乔丹回到了替补席,为最后的决战做最后的休息。皮蓬也终于从更衣室回到了场上。这个赛季,皮蓬因为腰伤打打停停,本场比赛更是三回更衣室。这一场的皮蓬在进攻端,特别是中远距离和持球突破威胁全失,库科奇成为了公牛除乔丹外的第二持球点。但是皮蓬在防守端还是可以做出贡献。
莱利曾经说过,未来篮球就将是五个身高两米左右的人的运动。现在的五外强队,例如快船基本就是这样。但是在二十多年前,公牛就已经开始了尝试。
公牛再次拿下朗利。此时公牛没有打大中锋,场上五人身高一米九到二米零三不等。
马龙和罗德曼又要正面对决。
但是这次,莫里斯和马龙做了一次掩护,库科奇指示罗德曼果断换防。库科奇的这次指挥应该是为了避免被直接被斯托克顿吊球打穿内线,他宁愿去换防马龙。
这个思想颇有无限换防的精髓,消除防守弱点让对方一对一,避免easy ball。我相信菲尔杰克逊应该是向球队传达过这个思想的。禅师现在以三角进攻闻名,而这场比赛公牛体现出的去掉大中锋的五锋阵容和一点点的无限换防思想,让我相信他也是一名防守大师。
这一球库科奇选择绕前,和罗德曼前后配合形成抢断。
接下来随着科尔的一次被抢断,乔丹走到了技术台边。此时,比赛还剩下八分三十秒。
按照乔丹的轮换时间,他应该不会这么早上场的。但是他不在的几个回合,公牛并没有得分进账。所以他要回来了。
在死球之前,科尔死命挂住了马龙,库科奇中了一记三分。别的不说,这球打得有点勇士的意思。而此时的科尔,扮演了伊戈达拉的角色。而库科奇其实在后三连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他是公牛第三好的持球人,特有的欧洲球员打法也总能让他在场上有神奇表现。这轮系列赛,他的作用更甚皮蓬。
值得一提的是,转播此时将镜头对准了乔丹。
神の嚼口香糖
此时面无表情的乔丹,只能用专注来形容。
爵士这边,打进打出打进打出,山顿打进一记二加一,比赛进入死球。
乔丹也回来了。娴熟的假动作,标志的吐舌头,杀进篮下造成犯规。
我们知道,乔丹前三节保留的体力,将会在剩余的时间倾泻而出。
死球之后,哈伯上场换下科尔。此时公牛留在场上的,是哈伯,乔丹,皮蓬,罗德曼和库科奇,五名锋线体型的球员,防守端除了库科奇外,都是能里能外的多位置防守者。其实比赛中,朗利一直是假首发的存在,他和温宁顿的存在更像现在快船的哈腾和祖巴茨,比赛中会打首发,特殊场景会重用。但就像快船的决胜阵容是五外,公牛的王牌是三巨头加哈伯加库科奇。
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这套阵容在如今很少被宣传。那可是九十年代,在那个双塔频繁的时期,公牛反而玩起了五小。最早玩死亡五小的是公牛,你敢信?
不过由于非法防守规则的存在,公牛五小拉开空间的能力无法体现出来。所以这套阵容的威力全部体现在防守端,进攻端则靠乔丹兜底。
爵士进攻,马龙低位不中。公牛进攻,马龙铁肘顶翻皮蓬,皮蓬起身后顺势掩护,乔丹抓住空隙后仰投进。
比赛还有六分四十秒,公牛74比73反超。
然而此时卡尔还在场上,爵士摆的是双塔。五小轮转得再快,也顶不住两个中锋体型的球员坐到低位。所以,公牛将侵略性拉满。
首先是哈伯和罗德曼两个一线防守人给足了对抗。其次,皮蓬在这次防守中负责卡尔,他利用卡尔两次不良站位(离持球人太近无法造成皮蓬非法防守)分别参与包夹了斯托克顿和马龙,并且形成了抢断。
然后乔丹中投不进,马龙禁区造犯规。比赛还有五分四十秒,爵士75比74领先。
乔丹借掩护后中投,被霍纳塞克识破后遭遇协防,不进。斯托克顿在推进中借卡尔掩护中投命中,爵士领先三分。
乔丹啊,如果这是在灌篮高手漫画里的话,他一定会被井上写出在内心和自己较劲的情节。的确,这几次出手有点偏执了。
随后乔丹交出球权,皮蓬内线吃霍纳塞克得手,得到了本场比赛八分中的最后两分。其实皮蓬和霍纳塞克这组对位本该是公牛这轮系列赛的优势,结果因为皮蓬的腰伤一直没能好好利用,反而把霍纳塞克藏住了,让他更好地参与协防。
接着马龙低位不中,罗德曼造成犯规二罚一中,双方77平。
下一回合,看看公牛这换防速度,真的很难不让人想起18年西决火勇大战的场景。
虽然霍纳塞克没打进,但是马龙拿到篮板,利用哈伯和罗德曼的沟通失误打进中投。
接下来哈伯打进了一粒运气球,双方再次打平。拉塞尔造犯规罚球,爵士81比79领先。比赛还剩三分二十秒。
乔丹再次利用无球掩护想要三分不中。此时乔丹,连续四投不中,体力应该出现了明显下滑。即使再怎么保留体力,对于三十五岁的乔丹来说,带着最后一舞的决绝奋战了一整个赛季,一个皮蓬受腰伤困扰,罗德曼状态下滑的赛季,终究是要燃尽他所有的能量。
但是
霍纳塞克太着急了。乔丹大长胳膊一挥把球抓了下来。一些写在历史上的传奇时刻,往往有着戏剧性的发展。这时候各种迹象都表明乔丹累了,公牛其他人不堪重用,爵士的势头要起来了。而这个抢断就像是日漫里主角的唯心时刻一样。
乔丹将功补过,神的剧本也要上演。
但在这之前,反派们还要体现出他们的强大,让故事更曲折些。
斯托克顿迎上落地的罗德曼,造成进攻犯规。
犹他双煞标志性挡拆,马龙中投再进,爵士领先四分。时间只还剩两分半。
此时解说还感叹了一句:Even superman apparently gets tired.
乔丹先明确一点,杀内线。连续四次外线投丢,这种情况下不能偏执到死。
先是强突拉塞尔造成犯规。
接下来三个回合,乔丹和斯托克顿分别投丢,乔丹再次造成犯规,比分追到83平,时间还有57秒。
马龙再次低位要球,皮蓬果断上前夹击,哈伯换到卡尔处。斯托克顿绕桩跑出空位,哈伯终究还是慢了一些。不得不说,马龙作为一名内线的视野是真的宽阔。
斯托克顿一击命中,这记三分本可以杀死比赛。乔丹五次远投全失,得分全靠搏命似的造罚球,疲态尽显。正如前面所言,超人也累了。
可惜乔丹不是超人,是()。
都铺垫成这样了,神的剧本可以开始了吗?
第一击 碾过拉塞尔打成快速两分
我们都应该注意到,这个回合科尔回来了。他被安排在右侧底角,这样乔丹在走右路突破的时候,就会遭遇到最少的刷卡协防。最终,乔丹靠速度快过拉塞尔半个身位,在卡尔的封盖前放进篮球。
时间还有37秒,公牛落后1分
第二击 包夹马龙成功断球
乔丹断马龙这一球,之前早有伏笔。马龙有着良好的传球意识,所以你不能在他接好球,队友落位后再试图断球。
乔丹就是看准了他接球的一瞬间,那一刻他就像是听到了一个声音:麦扣,放掉霍纳塞克,放掉霍纳塞克,放掉霍纳塞克。于是他上前包夹,大手一拍完成抢断。
乔丹:我想断你很久了
第三击 晃到拉塞尔中投杀死比赛
依旧是科尔站右底角,罗德曼一个从右往左的跑位带走卡尔,请出中路。
乔丹突破,拉回,跳投,命中
Chicago take the lead
神说:我可没有推人哦
而这三击,也是乔丹十余年职业生涯技术与经验的结合。
看他投进这一球之后的表情
依旧是波澜不惊。比赛没有结束,乔丹还是在极致的专注之中。
直到计时器归零之后,他才向世人比出五加一的手势,一声声霸气的欢呼,是封神的庆祝,是释然的咆哮,是最后一舞的绝唱。
至此,复盘结束了。
而最后的最后,我想写一些自己的想法。
这场比赛的复盘,是我迄今为止最用心的一篇。因为这场比赛年代久远,规则和技战术和如今都大有出入,而乔丹更是篮球之神,我不想因为自己水平不够而写错内容。说白了,我自认自己写这篇复盘是不够格的,所以在这之前我先去了解了非法防守,而且还写了篇科普贴先行预热。如果有错误欢迎指正。
最后希望大家多点赞关注,把自己的想法和想看的复盘写在评论区里,我下一次会挑评论区里亮最多的比赛写。谢谢支持。
nkyzcd
· 上海这跟规则没有关系,是防守选择问题。持球就能包夹,哪怕5夹1都没有问题,这个规则从来没有变过。乔丹在外线受到的包夹高于现在所有外线球员,只是这场比赛包夹比较少而已。在乔丹的总决赛对手里面,爵士是包夹乔丹比例最低的,50%出头,和96年总决赛超音速72%的包夹比例没法比。而整个98年总决赛的6场比赛里面,这场比赛的包夹比例是最低的。所以,这场比赛不能代表乔丹在总决赛受包夹的情况。
大明王朝阳
· 广东35岁,赛季全勤,最后一场87分自己拿45分,真正的攻防一体,得分是他,抢断是他,绝杀还是他,小说也不敢这样子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