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篮球场上,岂能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

avatar
关注

“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这个有趣的情节发生在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当中,男主角的糊涂妈拿着前朝的尚方宝剑,要斩本朝的官,于是产生了笑料。


而在一段时间当中,网络中在评价篮球比赛的时候,竟然也出现了这样的情节。

因为郭艾伦在2016年的奥运会的比赛当中,打出了场均10.2分,4.8次助攻的数据,于是有一些人便看不过去这样的数据了,那怎么办呢?于是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套路,开始试图拉低郭艾伦的影响力和作用,场均的10.2分被污蔑为是大比分输球刷分的,甚至统计了一个所谓的在分差多少分之后郭艾伦得了多少分,试问,难道球队在落后的时候,教练让球员上场,是不是就不可以得分了?只要有得分,就是刷的?是不是在大比分落后的时候,就不可以进攻了?那岂不是输得更多了?得分高被污蔑为是刷分,那么他的场均4.8次助攻也很高,想把这个数据的价值拉低,似乎就需要做一些“工作”了,于是,我们就在网络当中看到了一个所谓“郭艾伦16年奥运会助攻高是因为助攻规则修改了”的说法,这个谣言在我之前的《篮球谣言》和《论》系列都已经进行过辟谣和解析了,如果有兴趣的球迷可以重新看一下。

链接如下:

《篮球谣言系列之(1)---16年奥运会上的助攻规则真的改变了?》

https://bbs.hupu.com/33507654.html

论--郭艾伦16年奥运会助攻数高是因为助攻规则修改的言论是怎么产生的?

https://bbs.hupu.com/39712314.html


以上的两篇文章对于所谓的“助攻规则修改说”做了完整的解析。

今天,就以这个话题,来做一次有趣的问题解析,我们就用一次“前朝的剑,来斩一次本朝的官”。

有一个谣言,就是以下几个比赛当中截取的gif图,如果按照12年版本的助攻规则解释,就不算助攻。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把2012年的助攻规则和2016年助攻规则都完整的翻译出来(手动打字,如果有错误,欢迎指正,以便我做修改)。



从上面的两个版本的规则解释当中,我们能够非常清楚的看到,其实在规则的解释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在范例当中,16年的版本当中的范例相较于12年版本的更加细化,为的是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述什么样的传球为助攻,以便让数据统计员更容易理解。

其实对于助攻这项数据统计来说,它是一项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很大的数据,需要一名数据统计员要有非常好的对于规则的理解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以下几个16年的助攻范例,看看我们以12年版本的规则,这是不是一个好的助攻传球。

以上几个范例当中,除了王哲林的一次背打得分,其他均为郭艾伦的突破传球创造的机会,我们来看一下在12年的版本当中,有没有适用的规则解释,如下。

从上面的进攻当中,我们能够非常清楚的看到,进攻球员在接到传球之后,是以进攻篮筐为意图的,而且在接球之后是一个连贯的进攻动作,其中12年版本当中,适用的解释如下。


然而有一些不懂篮球规则的人要纠结于下面的一段话,如下


其实这个解释当中关于运球的问题是不适用于这些截图所表示的情况的。因为这条解释针对的是半场的直接上篮,简单理解就是打反击的过程当中如果前面有防守球员,进攻球员是通过运球过掉了防守人,那么则不算助攻,并不是gif范例当中所表示的情况。

其实,当我们把完整的规则解释认真的读一遍,只要是稍微有一点篮球实战经验的球迷,都能很容易的理解什么样的传球算做一次助攻。

而且,还有最主要一点。有部分球迷做gif截图,说哪一个传球是不是助攻的依据是所谓的国际篮联官网的一个实时的一个比赛过程的历史记录,里面说出现了一次助攻,他便以此为依据作为标准选择截图,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比赛当中哪一次传球算助攻,最后判断的依据是最后官方的数据统计表,以及比赛录像。

以当年“刘炜的赛季助攻王数据造假事件”为例,当年上海队主场为了让刘炜获得一次赛季助攻王,于是在临场比赛做数据统计的时候,给刘炜的助攻数据做假,后来被媒体发现,最后中国篮协就是根据技术台所给出的技术统计表和比赛录像进行比对,发现数据造假了,于是取消了刘炜的助攻数据,最后的赛季助攻王由胡雪峰获得。

所以,如果想判断比赛当中哪一次传球被统计为助攻,最重要的一项资料就是比赛当中的技术统计表,而不是所谓的官网比赛实时数据。

如果以“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官”这么奇葩的方式,那么我们也可以做这样一个仿写。

国际篮联在2010年的世锦赛之后,延长了3分线的距离,由原来的6.25米延长到了现在的6.75米,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2010年世锦赛当中的3分球得分理解为是现在的远距离的2分球呢?然后球员的场均得分就减少了?

其实这样用前朝的剑去斩本朝的官的奇葩想法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因为球员在比赛当中所体现的数据就是当时的比赛表现,就像我们现在不能用现在的观念去理解张伯伦的单场100分。而且,针对郭艾伦助攻高是因为助攻规则修改的谣言,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一定是一个造假针对球员的谣言。

我们只要把历届奥运会比赛的主力控卫的场均助攻数据都列出来,就能发现,为什么会有人造出这样的谣言了。

下面是历届奥运会当中,主力控卫的场均助攻数据。









我们从上面的数据当中,非常清楚的就能够看到,中国男篮历史上控卫球员在助攻榜上排名并非都是低的,助攻数据低只是存在于某一个阶段,最为明显的就是从2004年到2012年3届奥运会当中的数据。

如果按照某些人的逻辑,难道是只有刘炜作为主力控卫的时期,国际篮联才修改了助攻规则吗?这很显然是说不通的。

所以,对于某些谣言,我们只要有一个最基本的正确逻辑,是非常容易判断真假的。

同时,自己的手够勤快,再把完整的球员数据查一查,很多谣言很容易的就会不攻自破了。

而且,非常重要一点。球员的历史定位如何其实和这些所谓的单项数据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当球员的职业生涯结束,最终看的是球员生涯当中都获得过哪些个人荣誉,然后带队的成绩如何,最后才是他的数据纪录,而单项的数据,也仅仅是数据纪录当中的一部分。

以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评价一名球员的历史地位高,会说他获得了多少次MVP,多少次最佳阵容,多少次得分王等等,但是有谁会在评价球员的历史地位时说,某某球员在哪一场,或者哪几场比赛当中得了多少分的高分吗?如果是以当场比赛得高分论地位,那NBA的历史第一人就没有乔丹什么事了。


拿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官,那是一位糊涂的老太太才能干出来的事。真心支持和热爱篮球的球迷是不会那么业余,也没有那个闲功夫去造那样的谣,去做那么无聊的事的。


发布于辽宁阅读 2804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中投王

· 江苏

支持LZ。对于数据,我一向认为“定语越多,越不值钱”。例如,说场均得分就说场均得分,用不着加什么“赢球比赛……”、“落后时刻……”等等限定。凡是加各种限定的,都是有目的性的。

亮了(61)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狼的微笑311

戏曲大师章益生谢谢支持,如果在帖子当中看见了我提到的跨区的网络喷子也希望可以积极举报,一是净化辽宁专区的网络环境,二也是为了保护我们辽宁球迷自己的安全,如果因为回复类似这些人,从而被举报封禁就得不偿失了。收起

正解,我一直也是这么做的

亮了(26)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