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知乎杜峰评价郭艾伦事件的高赞
作者:路人7949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1450737/answer/2559453814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郭艾伦一直以攻带传。只有进攻端先打出状态,比赛的能量和激情才会释放。用郭艾伦,要鼓励他进攻,尤其外线出手要有信心。
面对国际强队,郭艾伦如果投射状态没出来,只靠突破撕不开防线。投射有一搭没一搭,吃状态的。
德安东尼执教的球队,三分都很准,这与德安东尼的减法哲学有关。三分线有了机会坚决投,投不进无所谓。不敢投,马上换下。水平不够的球员,想得越多,发挥越差。
郭艾伦,典型双能卫,优点是比赛的侵略性与激情。当郭艾伦进攻端连续得分,蹦跳、吼叫、捶打胸膛,能带动全队的气势。进攻开了,郭艾伦所有表现都会提升。
感觉来了,后撤步三分也能进。
让郭艾伦即想着进攻又想着传球,只会影响他发挥。他水平没那么强,专心做好自己擅长的就够。
带了那么多后卫,没人能通吃天下,那就轮流上。澳大利亚只是二队,大可以让郭艾伦替补,等澳大利亚体能下降再突击;或者打第六人。
但只要让郭艾伦上场,给他的任务要明确:攻。乃至全队通过战术帮他得分。
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当年硬性规定,前六次进攻,球必须找到拉塞尔。拉塞尔防守型中锋,但,进攻端的参与感会提高拉塞尔比赛的积极性。
有些球员的自我调整能力没那么好,需要教练想办法帮助他们进入最佳状态。多数后卫打快攻,篮下没人,乐于给跟进队友传球,自己拿个助攻——郭艾伦,前几个球,要“命令他”自己上。
他这把刀,得见血,要不然,一整场别扭。
郭艾伦打了这么多年了,全国球迷对他的优缺点知根知底。当年宫鲁鸣指导怪他不传球,我不赞同。他的问题是国际比赛遇到强队只靠突破撕开不了防线,而小个快速后卫必备的破阵地利器“急停跳投”没有。他进攻不够强,与此同时,国家队教练始终在压制他的天性。强烈的情绪,郭艾伦的优点和缺点。他不是不能传球,但他传球的方式区别于正统的组织后卫——拿足球来类比,他接近于伊涅斯塔,带球突破、突破、突破、吸引足够多防守、突然送出刀子球,而非控场大师们那种风格。
他只习惯于送出直接威胁性传球。可,进攻打不开,他哪儿找得到这种机会呢?
哪怕打澳大利亚二队,中国想赢,得指望郭艾伦“爆种”。面对澳大利亚,他没办法一个人把状态调动出来。
我这种野球手,打顺了,遇到校队水准的,也能搏一搏。概率小。
郭艾伦打国际比赛,和我打野球情况相似。我个子矮,但爱冲篮下肉搏;一旦进攻手风不顺,全场低迷,哪儿不挨哪儿;如果打顺了,中投也有了,连续胯下三分也来了。有时候准得自己都惊讶,“今儿怎么准了”,投一个有一个。
说白了,中远投自信心不够,特别吃状态。
面对澳大利亚,中国只有两个自主得分点:郭艾伦和赵睿。杜峰的责任,不是指责郭艾伦“为什么不像纳什那么打球”;真想博,得琢磨如何让“郭艾伦进入状态”。
当年,大姚打NBA,有一个现象:开局如果中投连着进,一场按不住。可,如果手风不顺,一场回不来。部分NBA球队的策略便是:凶狠的对姚明犯规,从第一秒就不让他进入比赛。
大姚打国际比赛,绝对实力突出,调整得过来。
郭艾伦呢,打国际比赛,信心最足的是突破,可澳大利亚,哪怕二队,也能按住他突破。一个,是给他下死命令,教练站出来,帮他做减法,“别传球、别迟疑,三分线,有机会,投。”再一个,调整上场时间。马刺的波波维奇强调整体战术,妖刀吉诺比利,持球核心,与波波维奇的战术理念不完全匹配。波波维奇让吉诺比利打超级第六人。
马刺的替补阵容能力不够,一板一眼打战术也没用。超级第六人,不管哪个位置,最重要的是“自主持球进攻能力”,其他球员全力防守,进攻靠超六解决。
首发阵容全力与澳大利亚肉搏。等澳大利亚换替补,养精蓄锐的郭艾伦上去。
未必能博出来。
这都博不出来,教练也没办法了。
那就只能用广东三少了。
杜锋作为主教练,批评郭艾伦,职责范围之内。不过,首先,批评的内容是“反篮球”的。郭艾伦以攻带传的双能卫。让他分享球?他没有突出的跑动接球投射能力和空位投射能力。他只能在自己的节奏中打球,属于持球型。哈维是哈维,伊涅斯塔是伊涅斯塔。他能力不够强,这是实话,但,“马不是鹿”,指鹿为马,跟马和鹿都没关系。他是这个类型,教练要用,就得按这个类型的特点来用。弓兵不冲锋。骑兵不防守。
郭艾伦一直是双能卫。乔丹,得分王,乔丹任何时候输球,都不是因为“不会传球”,是因为他“无法高效破阵”。91年总决赛第一场,公牛输了,乔丹了30分,送出10以上助攻,还是输了。媒体说,“乔丹不如魔术师,乔丹只知道自己得分,魔术师却能盘活全队。”
第二场公牛赢了。是因为乔丹一夜间学会分享球吗?乔丹全场80%命中率,30分。
——按杜峰教练的这种总结方式,第二场,公牛还得输。
骂郭艾伦“只知道在弱队面前得分,面对澳大利亚能不能雄起一把”,我没意见。
皮蓬每场比赛前孤独的坐着,设法让自己愤怒。带着愤怒入场,乔丹教给他的秘诀。
郭艾伦,是我国极少数能通过愤怒提高比赛水准的球员。
骂他没事儿,可你骂他的目的是让他学会分享球?
除此之外,杜峰没有针对郭艾伦的使用设计战术。波波维奇那么强调团队篮球的人,也没想过指鹿为马、改变吉诺比利的球风。郭艾伦在CBA任何一支球队都是绝对首发,打国际比赛,部分场次,可以安排他打超级第六人。超级第六人,比如库科奇、吉诺比利、奥多姆,都是穷人版持球核心。
希腊队当年整体打法突出。斯潘诺里斯,持球核心打法,在希腊,打超级第六人。
杜峰作为职业教练,“超级第六人”的意义是什么,不可能不知道吧?
顶尖对话,哪支球队的阵容,都没奢侈到“替补阵容还能打出整体战术”,让自主进攻能力突出的球员打超级第六人,有奇效。
但,任务要明确。
郭艾伦全场16投3中。
状态糟糕透顶。
如果杜锋安排他打超六,他第一节六分钟左右上场,第一节结束,数据应该是“10投0中”。这个数据表明杜峰的战术没有问题。
澳大利亚只是二队。
替补阵容也这么牛?郭艾伦上去,要么利用澳大利亚替补阵容的时间差高效率得分,搞个10投7中,要么,郭艾伦状态水平不够,搞个10投0中;但,作为超六,球权必然集中。
只要节奏正确,第一节的各种损耗,后面三节,填补得回来。超级第六人的数据,一向过山车。要么超水,要么炸裂。
赵睿、郭艾伦,谁打超六都行。但只要使用超六战术,就要球权集中。
让郭艾伦打超六,看他能不能吃掉澳大利亚二队的替补——有这样的安排,郭少爷没打出来,起码我觉得“杜峰尽力了”。
德拉维多瓦是打过总决赛防过库里的老球皮,进攻能力没那么突出,防守不能小看。让广东三少和他正面消耗。
郭艾伦突澳大利亚替补。
上场之前跟他说好,“你能不能争口气?”
杜峰选择在新闻发布会批评郭艾伦“不分享球”。这说明杜锋作为广东主教练,兼职国家队主教练,处理辽宁队和广东队球员的关系时,有压力。
毕竟,辽宁是冠军。
杜峰的篮球哲学,偏向欧洲;不止一次公开诟病郭艾伦,可,上一年,辽宁夺冠了。这导致杜峰不那么敢于“直接批判郭艾伦球风类型”。
郭艾伦在国家队的问题是不分享球吗?
他进攻不够强。
攻不动澳大利亚。
——08奥运,美国对希腊,科比上半场表现糟糕。安东尼刺激他,“你老了,油箱里还有油吗?”下半场科比20分。
——安东尼得意的回忆这段往事:他了解科比,故意按下科比的开关。
杜峰的愤怒是什么?
杜峰想要按下郭艾伦什么开关?
输给了澳大利亚,下一场对台湾省,不正好刺激郭艾伦,激活我国历史第一双能卫进攻端的嗜血?
“打澳大利亚你得不了分,打台湾省,得到30分前,我不会让你休息一分钟。”
高手是如何执教的?
菲尔杰克逊空降湖人之前,奥尼尔在湖人队,已度过两年时间。所有人都在诟病奥尼尔,“只知道得分。一场比分得个2、30分轻松,可,能盘活全队吗?垃圾伐。”
——奥尼尔连续两年被横扫。
菲尔空降,如何让奥尼尔领悟“团队的秘诀”?
在菲尔执教期间,奥尼尔季后赛的使用率达到历史峰值。
他一场比赛得到30分赢不了,可,湖人三连冠期间,他可能场均40分。
“把该死的球给奥尼尔。”
当全世界都觉得,奥尼尔要学会传球,菲尔杰克逊教给湖人全队一条法律:
“会给奥尼尔传球。”
奥尼尔的使用率飙升,倒逼其他球队不惜代价的围剿奥尼尔;此时,奥尼尔开始传球了。
——按杜峰的哲学,奥尼尔该传球!
菲尔想法不同。
首先,姐姐要救妹妹。
全队狂怒的给进攻效率最高的奥尼尔传球,让他30分40分50分的砍下去,倒逼其他球队绝望包夹奥尼尔;这才轮到奥尼尔传球。
菲尔杰克逊之前,人人都觉得,“奥尼尔数据够牛了,只是赢不了,赢不了的原因就是不够团队。”
在菲尔手下,奥尼尔的数据“井喷”。
人人都觉得,“郭艾伦要学会传球。”
——当你这么认为,直接反对国家队招入郭艾伦好了。
菲尔杰克逊拯救了湖人:他极限提升了奥尼尔的进攻比例。
拯救大兵郭艾伦,第一步“全队学会给郭艾伦传球”。
他可能不配中国队这么做:那就永远不要再招募他。
红色通缉令
· 广东左脚算一次,右脚算一次。这不还少算了两次
在摸鱼
· 北京哪来的24次?其余13次是你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