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哪些努力,韩国成长为“发达国家”?
朴正熙时代:朴正熙主政初期,韩国是个比较纯粹的农业国,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工业体系。经过18年的发展,韩国实现了工业化和经济腾飞,人均GDP从1961年的约93美元增长到1979年的约1783美元(中国大陆2005年人均GDP约1753美元) ,被称为“汉江奇迹”。
1、确立经济开发计划:重用经济实务专家,韩国经过4次五年计划踏进了产业化时代;
2、出口导向战略:引进外资推进工业化和培育出口产业 ,提出“贸易立国”和“出口第一主义”;
3、确立电子兴国:批准电子工业综合五年计划,韩国电子产业突飞猛进,电视机和收音机、集成电路 、聚光器、录音机、显像管等跃升为韩国主要出口产品。韩国被认为是赶上了“电子兴国”的末班车;
4、投资重化工业:改造工业结构,扩大产业基础,走上了同时振兴造船、电子、机械、钢铁、汽车、石化、原子能等技术密集型核心产业的道路,“重化工业立国”的战略极大推动了韩国的工业化;
5、建设高速公路:推动“国土开发”,兴建基础设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设京釜高速公路,韩国京釜高速公路是在一无经验、二 无技术的情况下,完全凭借实干精神建成的朴正熙的杰作,被韩国人称为“祖国近代化和经济开发的象征”;
6、扩大劳务出口:扩大劳务出口与对外工程承包来确保外汇收入、缓解就业压力,朴正熙称他们的辛苦是“为子孙后代打下繁荣的根基”;
7、实现粮食自给:开发粮食新品种,改良完成“ 统一稻”,通过四大江流域综合开发构筑的农业生产基础完成“绿色革命”,让韩国摆脱了延续数千年的饥饿;
8、开展新村运动:大力帮助引导人们改善农村环境,给予技术和经济支持,并引进竞争机制,让村与村进行竞争,这就是“勤勉、自助、协同”的新村运动精神中的自助。屋顶改成石板瓦,农村道路加宽,路边种树,村里建会馆、仓库和畜舍,还架设了电线和电话线。这是培养农民竞争力和自生能力的运动;
9、不断打击腐败:全盘否定李承晚政权的“腐败、堕落、胡作非为”,建立起了严厉的监查制度。中央设监查院,地方设监察室,实行责任包干,除了公开监察还有暗中监察。后掀起一场名为“庶政刷新运动”的反腐运动,运动覆盖了所有的政府部门、所有的行政环节。运动对腐败的态度坚决彻底,甚至可以说是苛刻严历。由于朴正熙的严厉、认真、强硬的个性,这个运动并没有走过场,而是不折不扣地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取得了相当的效果。
全斗焕时代:韩国经济基本上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国民收入比之前翻了两番以上,成为国际公认的“新兴工业国家”。1987年,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15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极大丰富。人均GDP从1980年的约1715美元增长到1987年的约3554美元(中国大陆2008年人均GDP约3468美元),全斗焕时期被称为“檀君以来最大景气”。
1、执行第5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国际市场影响,韩国经济陷入停顿。全斗焕展开了以提高市场效能与稳定和稳定经济为目标的调整,将朴正熙时代政府主导的经济政策改为以市场为中心,同时抓住增长、物价和国际收支。第5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1982—1986年)要求以社会经济的“安定、效率、均衡”为总目标,调整投资方向,把重点由以往扩大生产规模为主转移到合理化、节能等技术改造和改善企业素质上来,并加强对农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援,全斗焕推行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政策,计划所设定的指标如期实现。全斗焕实现了国际收支扭亏为盈,失业率不断下降,经济结构也有明显改善;
2、全力稳定物价:全斗焕在面临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情况后,力图在一两年内将通胀率从近30%降到5%,因而采取了紧缩财政预算、公用事业费价格管制和利率抑制政策等措施,促成物价趋于长期稳定。1980年通货膨胀率还是28.7%,而1982年便降为7.2%,1983年后一直保持在4%以下;
3、重视科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斗焕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对大有“第二个日本”之势的韩国抱有戒心,引进技术的策略难以维系。全斗焕将发展重点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多次强调“技术立国”的方针,并开始实施韩国第一个自主开发先进技术的政府科技计划,设立“特定研究开发事业费”,重点开发战略产业技术,涉及的领域有半导体、计算机、系统技术、机械工业高级化、材料技术、资源能源利用技术、遗传工程、精细化工、高分子、原子能利用、海洋开发、宇宙开发、标准计量以及环境工程。全斗焕选择了数百家民营企业,从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援,使它们成为技术密集型的新产业。“技术立国”由此成为韩国的一大国策,并传承了下去。韩国能成为互联网和电子产业的强国,就始于全斗焕时代的宽带通信网络的建设;
4、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民生:①全斗焕时期,韩国的电力、交通、市容市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汉城(今首尔)的江南区,在全斗焕时期由荒草遍地发展为城市中心;②韩国在各领域方面欣欣向荣,失业率屡创新低,大学生不愁找不到工作。全斗焕强制推行最低工资法,并监管得当,韩国民众的收入差距和劳资关系迅速改善,基尼系数低至0.2,贫富差距与北欧国家相当。据统计,全斗焕时代,有超过80%的韩国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③经济发展带来房价飙升,全斗焕不顾各方反对,实施全国房产信息联网,从根本上遏制房产投机行为。韩国80年代,一个一般的产业工人,平均基本工作5年,就能在市区买一套房子。④取消了近37年的宵禁政策,韩国文化事业开始进入大发展时代,现在风靡世界的韩流就是从全斗焕时代开始的;
5、促进经济自由化:全斗焕实施开始由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式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向“民间主导”的经济体制过渡的各项政策:①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善民间企业体制。除不宜私营、公共性质明显的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私营化,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以防止大企业集团过分扩张,限制不正常的交易行为及不正当的共同行动,促进公正自由竞争。与此相配合,全斗焕又相继制定了制定了发展、扶植中小企业、鼓励发展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一系列法律;②进行价格改革。全斗焕取消了体现政府广泛干预价格的法律政策,韩国有关工资的问题自此几乎完全由民间企业劳资双方协商解决,并且取消了涉及限制物价的其他一些法令、法规,容许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大部分商品依照市场供求关系自行调整;③开展金融改革。全斗焕取消了对储蓄银行信贷管理的直接控制,开始通过调整准备金比例、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活动等方式进行间接调控。全斗焕还取消了商业银行政策贷款的一系列优惠条件,例如1984年10月,银行获准在10%-11.5%的弹性幅度内收取贷款利息;④实现进口自由化措施。缓和与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和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率,多次推进资本自由化,例如1987年4月制造业资本自由化率达到97.5%,造成了近于完全自由化程度的投资环境。
天元突破的西蒙
· 四川有的人如果吃第五个包子就饱了,他绝不会念前面四个的好。
tcly
· 江苏朴正熙确实是半岛百年一遇的猛人,能抓住时代的机会飞速发展,错过当时那个时期机会可能再也不会有了。韩国人的吃苦耐劳也是少不了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