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瓜皮
· 广东他说的有道理,大家喜欢旧歌可能的确如他所说,有年代加成。我读书时,晚自习经常和女同桌一人一个耳机听歌。有一次听半岛铁盒这首歌。 当时我想学这首歌,就反复的播。她问我,能不能不要再听这首歌了,我问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一听这首歌的旋律,心里就会很难受。我现在每次在车里放这首歌的时候,“走廊灯关上,书包放”都能回想到当年那个画面,那种不可名状的淡淡的,属于青春期的莫名感伤,扑面而来。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代人已经长大,甚至已经老了。 我们对于爱情这件事的领悟和感受已经不同了。 我们已经过了“说不上为什么,我变得很主动”的年纪。我们已经可以从感情的伤痛中释然,但可惜的是周杰伦的歌曲却没有伴随我们成长。我反复说过,我并不是要求周杰伦一定要去写什么人文关怀,但是我需要对有一定深度的内容产生共鸣。哪怕是情歌也需要有更成熟的表达。不然即便还不错的旋律,我也无法反复播放告白气球、mojito。举个例子,林夕给陈奕迅写过一首歌词,叫《想哭》。 “当我想述说我们的乐多于苦........你却点了满桌我最爱的食物,介绍我看一本天文学的书”。表达得很含蓄,但却把旧情人相逢,我想回忆过去,女方却左顾而言他,尽量回避的场景刻画得极为深刻。这里不光有遗憾,还有我们对于遗憾的态度。感情中的细腻与微妙,全部传递出来。“天文学的书”是多么无关和遥远,这种表达的高超,在于留白了空间,让听众自己去感受。还在流浪里,“教堂的墙”又让你感受了什么呢?其实新专里,真的最好的,还是《等你下课》。那个路子和方向是对的。 学习更真诚更深刻的去叙事和表达。我觉得知乎上那个大V说得很好,四十多岁是很多歌手职业生涯的终点,也是很多歌手的起点。我更觉得,如果周杰伦这样的才华都会就此而掩埋,这个时代的你我,都是责任的。 少一点谩骂,也少一点吹捧。冷静克制的表达观点,带有鼓励的去表达期望。这张我不满意,但我依旧期待下一张。
优雅的dog肉
· 浙江有没有一种可能,对于不喜欢某首歌的人来说,你反复听一首歌几十次,对她是个折磨,她忍受这么久是因为喜欢你,但是你的反复重复生生将她的好感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