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机构评价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只能说一般,编曲拉垮

avatar
关注

从音乐性上说,周杰伦的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是什么水平?


作者:哎呀君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3314561/answer/2576491086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和多年前一样,有多少好评,就有多少质疑。

先说结论吧:这张专辑无论是纵向和杰伦自己比,还是横向放在整体的乐坛环境中比,都只能说一般。但这可能的确也是现阶段的杰伦能做到的最好了。

这张专辑的优点在于:

1、大部分歌曲的主歌写作水准在线,有几首可说优秀;2、很多歌曲的曲风有以前的感觉,从情怀的角度讲是更容易引起共鸣的,也有一些对自己过往作品致敬的小彩蛋。

缺点在于:

1、编曲配器的音色太旧了,歌曲质地单薄,甚至有几首歌像是demo;2、从作曲的角度讲,这次最大的短板是副歌的写作,大部分歌曲都过于平淡了。以前的杰伦也会有这个问题,但这次更加明显;3、杰伦的唱,的确是肉眼可见地下滑了。

接下来我会尽可能地对这11+1首歌进行分析,具体来说一下亮点和问题。

1、intro+最伟大的作品

发行当天我们哎呀音乐的百里老师就写过相关文章了,更具体地分析大家可以看百里老师的这篇文章:扒谱分析!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是什么水平?

我个人觉得intro+前奏还有间奏都还是比较惊艳的,两段主歌写作也都还可以。

副歌是弱环。


写作手法是比较简单的下行模进,且几乎没有节奏律动上的变化。旋律本身有记忆点,但可听性一般,如果当做riff可能更好,单独作为副歌就有点撑不起整首歌。

两遍就结束也还是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最后再来一遍副歌,再搭上一段周杰伦的说唱也许能更完整一些。

配器中的钢琴质感比较不错,虽然也是midi,但是相对于其他几首歌明显能听出来的塑料感配器已经好了太多。响应的则是鼓组音色有些粗糙。

简单来说,作曲尚可,编曲(相对于专辑中其他歌曲)加分。

2、《还在流浪

这张专辑中作曲最好的两首歌之一(另一首是《红颜如霜》),可惜被demo级的编配拖了后腿导致成品质量大大减分。

这首歌是杰伦为数不多的86拍歌曲之一。另外两首86拍是《上海1943》和《天台的月光》,都是冷门但质量较高的作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还在流浪》有《上海1943》的感觉。

仅从作曲的节奏律动设计上讲,《还在流浪》甚至比《上海1943》还要更胜一筹。后者基本是遵循着86固定好的“咚次次嗒次次”的律动往里面填充旋律,而《还在流浪》则是把节奏律动进一步分割,加入了更多的律动处理,把八分音符分割成16分、附点+十六分、过渡段最后一句的弱起等等,都让节奏灵活了很多:


副歌写作也是在这张里难得不拖后腿的,能够明显听出来主歌——过渡段——副歌的张力变化,有一个向高处的延伸趋势。

曲子本身的旋律性也不错,间奏的几处转音挺有灵性的,有早期杰伦的创作感觉。和弦运用也有亮点。主副歌走向都是1345或1645,这里用4级小代替原本的5级,配着对应的歌词看,有种褪色老照片的感觉。

好,曲的好说完了,接下来吐槽编曲制作。

为什么这么好的曲子,制作却是那么粗糙呢?


开头的钢琴音色简直好像回到了20年前《八度空间》那个时期,好像还混合了一点midi吉他的感觉,假得也太明显了。明明上一首《最伟大的作品》中的钢琴还是挺有质感的啊。难不成杰伦想要这种形式的“复古”?

整首歌层次感也不鲜明,间奏过后的第二遍主副歌和第一遍好像是完全一样的分解和弦+鼓点,副歌进了个电吉他吧,连贝斯好像都没听到,完全就是个demo级的成品。

本身这首曲子的两遍主副歌就已经没什么变化了,编曲再不加入一些新的东西丰富内容,就会显得四平八稳没有惊喜,听完整首歌和只听一遍没什么区别了。

人声电音化反倒成了亮点,吸取了以前作品的经验后,这次没有电得太过,至少听起来还是蛮舒服的。

对于周杰伦这个级别的音乐人来说,不应该没有好的音源,用这么糙的着实是埋没了这首好曲子。

3、《说好不哭

和五月天阿信的合作虽然算是打情怀牌,但作品本身的质量还可以。

主歌主要使用2、3两个音组成乐句。23323的旋律线,在杰伦近几年的作品中比较常见,如《算什么男人》的第一句:32323 232323;《爱情废柴》的第一句:323 23232323……具体到这首《说好不哭》,它的听感比《算什么男人》和《爱情废柴》都要好,更加入耳、抓人,是可以在第一遍听的时候,就能留下记忆点的旋律。

两段主歌在节奏律动的设计上稍微有些变化。

第一行是第一段主歌,第二行是第二段。变化之处在于将结尾不再落在下一小节的重拍上,而是直接落在前一小节的弱拍上(见红色);之后的旋律线,也和前面产生了变化;两处三连音的使用,让节奏感进一步强化(见蓝色);旋律线中的音符更加密集,较好地推动歌曲进入到高潮。

副歌节奏设计有亮点,几个先现音的设计让律动灵活了起来。但旋律性是短板,没有什么起伏张力。这么一看这张专辑副歌平淡这个隐患从那时候就埋下了。

和弦设计是亮点。这首歌用到了很多变化色彩来营造“说好不哭”的隐忍和克制的情绪,整体基调偏黯淡,常常在小和弦与大和弦之间游离,情绪的变化很鲜明。

比如主歌第二句“活~我都是听别人说”前两拍用到7级的半减七和弦来代替原本的2级,色彩低迷下去随后又接3大七,好像把坏情绪赶走,随后下一句又接5级小,色彩又迷离黯淡起来。

整首歌好几处都是用大小和弦(同时也是调外和弦)的反复切换,来塑造情绪的反复起落,契合了这首歌的主题。

编曲无功无过,传统的钢琴弦乐情歌编配,音色质感还好。

整首歌算是专辑里中等偏上的水准之作。

4、《红颜如霜》

和《还在流浪》一样,被塑料感的编曲拖了后腿的底子优秀的曲子。

相信大家能够听得出这首歌曲和以往抒情中国风的不同。

这首歌的速度大致在70左右,我们可以选取一首同样是70左右速度的慢抒情中国风——就《东风破》吧,来对比下,看看这次杰伦的中国风写作有哪些变化。


可以从蓝线部分很明显地看出来,《红颜如霜》的节奏设计更多是以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干,而以往的慢板抒情则多以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为主。时值几乎缩短了一倍。

这个节奏律动的设计其实更趋近于R&B,事实上这首歌的风格也的确是以R&B为基底的。

旋律方面,则是传统+创新。

传统的部分是仍然以传统的五声阶谱写,自然有中国风的韵味在其中。除此之外还用到了中国风的标志性转音(红框部分),也大大强化了中国风的曲调感觉。

创新的部分在于,这次的连续同度音很多,主歌的222223、副歌的233333,而以往的中国风抒情则更多是在邻音间的反复上下行。这让副歌的旋律有了更多的倾诉感,虽然也是没有太大的起伏,但能够感觉出旋律设计上的明显不同。

曲子本身的旋律性很好。昨晚初听的时候就觉得是一首挺不错的曲子,今天多听了几遍越来越香,是一首值得反复品评的佳作。

所以……为什么这首也要用那些塑料感十足的中国风民乐音源呢?

真的很可惜,如果实录的话质感有可能是质的飞跃。

5、《不爱我就拉倒》

这首的确是比较普通的作品,可说的不多。

不光是歌词的问题,曲子本身也没什么太大的亮点,不好听也不难听。但如果放在这张专辑里,这首的副歌反倒是没有太大问题的。间奏的旋律说唱也还好。

专辑里的版本由于统一的母带处理,听上去是要比18年放出的单曲版要悦耳的。

6、《Mojito》

很棒,无论是作曲还是作品质感都属上乘。

虽然也有副歌不太鲜明的问题,但是旋律质量很好。

第二遍加入的说唱段落也是亮点。虽然是周杰伦玩了很多年的东西,但每次听到还是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7、《错过的烟火》

全程用6415写出来的作品。主歌和过渡段还可以,副歌一直用同一个节奏型在写,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问题:重复感太强。

这种手法当然也可以用,小柯老师就爱这么写,用好了也很惊艳。但这对于旋律的要求就很高了,如果旋律写得不出彩就会显得很呆板,这首……很遗憾,属于后者。

8、《等你下课》

作曲挺不错,在两段不同的主歌、副歌都进行了节奏微调,这是在《暗号》当中也使用过的手法。

当然旋律性肯定是比不上《暗号》了,但也不难听,很流畅,整体还是挺舒服的,很适合反复循环。

编曲中加入的三味线是亮点,带来了一些日式风情,也让这首歌和一般的情歌有了区分度。

9、《粉色海洋》

比《错过的烟火》更明显的副歌平淡的典型。

主歌真的挺出色,无论是节奏设计还是旋律谱写,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部分。可惜,相应的副歌部分也确实是真没什么特点。

10、《倒影》

很典型的早期写作手法,连曲风都是。

也是主歌尚可,副歌给人很强烈的鸡肋感和以往老歌的拼贴感。4536走向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是简单模进的手法对于周杰伦这样的创作者来说还是太初级了,而且旋律本身也并不出色,这样其实无形中放大了副歌平淡的听感。

11、《我是如此相信》

这首歌周杰伦的旋律写作本身没有太大问题,只是不适合这种恢宏大气的编配阵势。

虽然音高变化鲜明,但由于整首歌每个段落的音程关系基本都是一样的,而且重复的乐句太多,还是感觉不到层次变化,简单说就是副歌气势不够。这点和《龙战骑士》、《跨时代》对比一下,会感受得更直观。

所以用这首曲配这个编配,感觉其实有些不伦不类,无论是周杰伦的旋律谱写还是他的唱,都撑不住这个宏大的编曲。

放老歌进去是否属于凑数?


说完了专辑里的作品,再来说说大家一个不太能接受的点,那就是这张专辑放了5首以前的单曲,很多人觉得有凑数、划水之嫌。

但我不这么觉得。放老歌反而是现在这个时代对于作品负责的明智做法。

现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一个对传统10首歌的专辑并不友好的时代。很多人很可能连一首完整的歌可能都不愿意花时间听完,更何况一下子听完一张10首歌的专辑。这种听歌模式就会导致很多好作品是有可能被埋没的。

所以先发出几首单曲最大程度地曝光,等到出专辑的时候,再把剩下的几首歌放出来,这种做法是有利于作品传播最大化的做法,这点无可厚非。

何况这5首老歌,除了《拉倒》和《相信》,其他3首也并不差。

真要说放老歌进去有什么问题,其实问题不在于歌曲本身,而是可能不符合专辑的核心概念。

但话说回来了,周杰伦自从07年的《我很忙》开始,除了10年的《跨时代》,其他专辑也都没有什么概念,都是优秀作品集,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

但无论如何,放老歌进专辑,在当下这个时代来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是无可厚非的。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谈一点作品以外的东西。

我知道现在的乐坛环境整体是比较低迷,所以大家对于优秀的音乐人有着较高的期待,期待他们能够创造出好作品,满足大家的欣赏需求。

因此,周杰伦这种级别的创作者,得到的期待必定也是最高的。

但我想说的是,周杰伦他和你我一样,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人,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是人就不可能逃得开一般的发展规律。

创作者创作能力下降是再正常不过的常态。中国有那么多的创作者,也包括国外的,有几个在后期还能一直像前期一样源源不断佳作频出的?又有多少是惊艳了一下子然后又泯然众人的?

周杰伦连自己带给别人的总共可能写了有几百首曲了,这其中可能好听的要以百位数来计(可能也是流行乐坛为数不多好听的歌能以百位数来计的)。经过这么多首歌的反复榨取,他的灵感、他的创造才华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没有任何人可以永远一直站在巅峰的。

也许你在不满,等了6年本以为是又一张《范特西》,最起码也是个《跨时代》吧,实在不行也得比上一张《床边故事》好点吧?结果最后一看只是个能和《十二新作》勉强持平的作品。但我听到的,是创作能力不复巅峰的周杰伦依然还是写出了《最伟大的作品》、《还在流浪》、《红颜如霜》、《Mojito》这些还算不错的作品。

也许你在抱怨,新作达不到你对于自己心中周杰伦的预期,但这也许真的是现阶段的他能做到的最好了。

且听且珍惜吧。

音乐圈如何评价周杰伦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音乐教育机构评价最伟大的作品最伟大的作品
发布于广东阅读 36169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1472553009

· 山西

虽然观点会有不认同的地方,但这种评价的语气和方式,是完全可以让人接受的。这才像是真正乐评人

亮了(1061)
查看回复(1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手闲脚痒QYQ

· 浙江
秋山心響舔臭脚的人太多了就飘了…为啥专辑后期拉胯。自己做老板了呗。谁都说不了他了。编曲想用谁用谁。词曲也是,全是自己的跟屁虫,那帮食客有几个是有真本事的…收起

当老板前后的品味,看专辑封面就很直观

亮了(255)
查看回复(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