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帖:虎扑上绝大部分人根本不懂围棋,更不懂ai算法
在另一个亮帖围棋是不是被ai毁掉的帖子里,出现了大量常识性错误的亮帖,让人瞠目结舌。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下一些基本常识。
1,围棋的变化是不是被ai算尽了?
没有。如果ai真的用穷举法算出了围棋的所有变化,那就意味着出现了某种必胜下法,围棋必须像五子棋一样修改规则,不然完全无法用于竞技比赛了。事实上围棋由于有打劫的存在,总变化数趋近于无穷大,从理论角度也无法穷举。
2,现在的围棋ai用的是不是穷举法?
不是。穷举法在几十年前围棋软件刚开发的时候使用过,效果非常差,我小时候玩过的手谈这类围棋软件用的就是穷举法,在小棋盘上还有一定的水平(但绝对不高,也就是k级)。放到19路大棋盘那就是搞笑的,稍微学过一段时间的小朋友都能吊打穷举法ai。
围棋ai的第一次腾飞得益于蒙特卡洛算法。简而言之就是人为输入一些人类理解中的常用招法,把这些招法作为ai优先计算的选项。其中日本的zen是上一代ai中的佼佼者,在12年左右已经达到了业5-6的水平,和职业没法比,但和业余棋手可以下。
3,围棋ai是不是限定了现代棋手的开局招法?
不是。实际上ai出来之前,职业比赛中的布局套路就不多。80-90年代黑棋的小林流,中国流,迷你中国流都风靡一时,白棋下二连星比例极高。到2010年前后五六年时间,中国流布局盛行到了最巅峰,任何比赛都有,真是下到要吐了,孟泰龄甚至提议办一个不允许下中国流的比赛。阿法狗出世前的最后几年,星无忧角和错小目无忧角成为主流。ai时代到来后,点三三成为流行。但前几手棋的变化选择反而是比以前要多的,至少没有任何一种布局可以称之为主流。只要不脱离ai的大致框架,怎么下都是可以的。
4,只要死记硬背ai招法就能成为高手?
不行。如果围棋只靠死记硬背,那最强大脑的人应该转行下围棋。有一定棋力的爱好者应该都懂,学一个招法是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不然对方一个变招,你又不会应了。所以像申真谞这种被戏称为申工智能的,绝不是只靠记忆力强,而是经过和ai的长期训练,充分理解ai的棋才能在前半盘下出高重合度的对局。另外,ai招法也就布局阶段可以模仿,后半盘还是得靠计算和判断这种硬实力。千古无同局,任何一盘棋的后半盘都是千变万化完全不同的。
5,那柯洁为什么就不学习ai?
柯洁当然也学习ai,而且柯洁作为唯二通过正式大赛和阿法狗对战的人类棋手。他学习ai的时间比大多数棋手都要早。那为什么柯洁会在直播中说ai让围棋无聊这种话呢?一方面是这两年柯洁有点进入瓶颈期的感觉,这个阶段每个棋手都会有。另一方面如果你真的研究过柯洁的棋,你会发现柯洁是个想法很多的棋手,就和他的性格一样,非常外放而且敢说。如果出现自己想下的棋和ai胜率更高的选点二选一时,他往往还是会选自己想下的棋。柯洁现在的棋风是偏向先捞后洗的,而ai的首选往往是更中庸均衡的,但未必好掌握。通俗点来说,版本强势英雄和自己的绝活应该选哪个的问题。而且柯洁这几次大赛输的棋也不是输在前半盘没模仿ai,而是中盘阶段太缩了,犹犹豫豫完全没有巅峰期那种灵动果断的样子。
6,ai会不会使得棋手的棋风变得千篇一律?
不会。首先很多棋手在ai时代前就没有明确的棋风,本来就是均衡型的。其次,前面也说了人最多能模仿ai前期布局的招法,后半盘还是得靠自己。柯洁和朴廷桓现在下出来的还是完全不同的围棋。
年龄和性格对棋风影响更大,小林光一年轻时也走的攻杀路线,后来走了取地实用路线后才出了成绩。加藤正夫以前更是号称天煞星,完全的力战型,晚年变成了半目加藤。反过来的也有,常昊早年是很本格的棋手,后来被韩流压制太久,发现没有力量还是不行,在生涯后期破茧成蝶,应氏杯决赛血战崔哲瀚拿下生涯首冠,后面又两胜克星李昌镐再拿两冠。
7,点三三是不是ai必胜下法?
不是。相比传统的挂角,点三三在胜率上其实没有上升。只是实地对于人类更好掌握。在阿法狗之前,点三三人类也下,只是人类判断不出最后那下扳粘的盈亏。
8,ai时代是不是降低了围棋的观赏性?
其实你现在翻出一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围棋杂志,比如新民围棋,里面大部分对局都比现在简单的多,布局之后就铺地板,然后很早就开始收官了,很多棋都没什么复杂的战斗。到新世纪后,暴力围棋崛起,力量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后盘作战复杂激烈程度大幅上升。ai时代后,还演变出了芈刀这种新式复杂定式。而且真的到了非常复杂的后半盘,以及非常接近的半目收官战。ai也是算不清楚的。胜率会出现来回大幅波动。
9,ai是否真的影响了围棋项目的发展?
围棋本来就是个小众项目。正相反李世石柯洁大战阿法狗的那几年,围棋的热度反而迎来了一个高峰。围棋培训业那几年非常火爆,围棋比赛也增加了不少。
最近三年围棋热度确实是在走下坡路,但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疫情。这几年围棋比赛大幅减少,特别是二三线棋手经常无棋可下。世界大赛也都是线上赛,赞助商兴致也提不起来,除了几个长期举办的传统赛事。前几年新兴出来的比赛基本都停办了。
ironbag
· 上海人和人的妙手和人和ai的妙手是不一样的,人和人打的时候有心理战术,人一定会有失误,没有不犯失误的人,人与人之间有的时候的妙手只是一步险棋,比如诸葛亮对司马懿的空城计,如果司马懿是ai,那空城计就成不了,那难道说空城计算不上真正的妙手吗?我看未必,正因为诸葛亮了解司马懿,所以才用此计,是历史上都罕见的妙手,但是在ai面前就不是,ai会告诉诸葛亮弃卒保车是最稳妥的方法
今日我就要带佢走
· 广东我不懂围棋,也不懂算法,百分百胜率AI的出现是否真的毁了围棋另说,其实这中间包含了一个问题,就是AI是“好老师”还是“好工具”。我理解中的好老师是拓展思维的,由一条路引申到无数的路,而好工具是方便到达终点的,从多条路中找到最便捷的一条。当然,目前来说路是无限的,AI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基于当前情况找到最便捷到达终点的一条路,AI没有经历过所有的情况,但在任何情况都总能找到这么一条路,那AI的思路对棋手来说就有很大的参考借鉴意义。这种借鉴参考,是模仿还是学习?恐怕很难准确地描述这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