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长文】男篮亚洲杯的一些碎碎念
距离男篮亚洲杯止步八强已经过去一阵子,心里有很多思绪难以理清,只能以碎碎念的形式从几个方面聊一聊感受。
1. 口罩之殇
细数本次亚洲杯失利的原因,我觉得疫情确实是首当其冲的。它造成的阵容变动,身体状态下降都是肉眼可见的。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点,疫情势必会使身体状态恢复更多占据赛会期间本就十分紧张的训练时间,使针对性布置和演练变得十分困难。从场上内容来看,男篮面对不同对手时没有很大的战术变通,更多通过换人和强调细节来扭转局势,相信跟这个是分不开的。
也是赶巧了,我本人在七月四号也感染了新冠,深知此轮病毒来势凶猛,症状严重。因此,对我个人而言,如果把失利总体归咎于疫情影响,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也不建议仅以此次表现评判男篮球员和教练的真实水平。
2. 畸形的阵容
即使排除疫情的影响,本次世预赛+亚洲杯的用人是存在问题的,主要分为两方面,在世预赛和亚洲杯是不同的问题。
在对战澳大利亚时,为了弥补外线身高不足,准备了周琦+沈梓杰的双塔来加强篮板,但是沈的进攻能力决定了他在这个位置上是很差的人选。打双塔的中锋技术要求很高,中投策应要相当水平才行,15年亚锦赛易建联周琦的搭档是非常优秀的双塔。近期的大家可以看看上次世预赛窗口期与日本第一场,胡金秋与周琦搭档双塔都干了什么: 第二顺位的篮下终结,中投以及利用身形在罚球线为周琦传出舒服的球。这三样,就算对日本,沈也是哪个都难干好。而且我有一点个人意见,双塔是一个主动求变打出优势的打法,利用巨大的篮下进攻优势把对方活活打死。如果是因为篮板劣势被动提高身高的原因打双塔,很难达到好的效果。从这一点来说,对日本打双塔非常正确,而对澳大利亚就很难说了。如果沿用打日本的打法,真正正确的选人应该是选一个穷人版胡金秋(范子铭),搭一个破产版(付豪、任俊威)做替补,这也是很直观的一个思维,当然这个已经不是双塔了。后来在场上,双塔阵容效果果然很差,很快的就变成了一大四小并用到最后,基本是白准备了。当然沈梓杰不是一无是处,他的护框和篮板在亚洲范围可以用一用的,作为周琦替补做好防守,进攻端靠外线带动吃饼就行了。
在世预赛时,由于阵容变动,沈梓杰缺席,双塔阵容彻底没了。但阴差阳错的三四五号位都勉强凑齐了两人轮换(顾全\小川,范子铭\付豪,周琦\大王),看上去比较齐整了(但后来没用上)。后卫还是多,看似百花齐放,实则问题很大,主要就是支配球能力不足。这个阵容周琦是绝对核心,攻防都是,而且周琦技能很全面,低位凿动起来打都擅长,与他的配合能力决定着中国队进攻的下限,上限就是三分开不开。与中锋配合就那么几种方式呗,挡拆、侧翼吊、高低位。因为实际应用的阵容没有正经三四号位,所以后两种基本就废了,就得看后卫的挡拆处理能力。
论与中锋的挡拆配合,从联赛来看大部分都是由小外完成,只有零星的几个球队后卫有大量此类处理球经验,门槛就是有优秀内线,国内后卫有球权,一只手都能数过来。辽宁郭艾伦赵继伟,跟大韩周琦练出来的; 广厦孙铭徽,跟大秋练出来的;还一个冷门的,高诗岩,在大师手下很陶汉林配合不错的。广东队三个后卫情况有点特殊,按道理跟阿联打那么多年应该有些经验的,但一是因为阿联在广东体系更多飘外线起一个拉空间的作用,再一个维姆斯和马尚发动挡拆威胁更大,所以此类技术锻炼不足。
综合下来我认为挡拆处理球能力郭艾伦>孙铭徽=赵继伟>赵睿>高诗岩>胡明轩>徐杰=姜伟泽=贺西宁。红色的是跟本不能打的。郭艾伦虽然一直被刻板印象为只会无脑突,但真的是国内挡拆持球第一人。经验上他与大韩阿联周琦这些不同类型的内线都有成功配合的经历,技术上他有别人都不具备的突到罚球线附近观察防守二次处理球的能力。这个技术除了赵继伟也会一点之外别人真的是从来不用,但在强对抗环境下是很重要的技术。孙铭徽跟赵继伟一个进攻威胁更大身体更好,一个意识和传球手法更好,总体我觉得差不多。赵睿主要是以突带传,能传出一些好球,但光论组织,阅读比赛能力和传球手法都一般。高诗岩支配球可以但投篮短板太短,容易被放,所以放到能打一打的人里最后一位。后面几个,胡明轩基本没有传球技术和意识,他最好把每次挡拆就当作一个单挡掩护自己攻就好了,想着传球就会失误率飙升,排在前面完全是因为身板还比较大,能护住球。徐杰其实很可惜的,我认为他有控卫的本能和清醒冷静的头脑,但受身体限制太大,要是能长高十厘米,在这个排名里至少在赵睿前面。姜伟泽贺西宁本来也不是干这个活儿的,就不说了。这样来看,前三名的持球手因疫情减员两名,第四位赵睿还是兼职的,战术组织不起来风险很大。马后炮来说,孙铭徽和赵睿都有自爆属性,每场爆一个另一个就得打满。结果对巴林两个都爆了,战术就基本停滞了。这样的背景下可能名单里贺西宁换高诗岩是一个比较好的决定。
另外一个点就是阿不都。我下面会讲,在杜锋的体系里面,周鹏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四号位。周鹏不能打的情况下,第二完美的就是阿不都,站四号位移动绝对不吃亏了,高度篮板护框优于客串的三号位,射术精湛,攻框稳健。所以不带他,我只能认为是有无法克服的伤病原因。
3. 杜锋的豪赌
杜峰毫无疑问是近几年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教练,能力也是最强的。他根据广东队特点量身打造的战术体系达成了三连冠的壮举,而且从上次窗口期带国家队打日本后广东队备战情况很差的事实来看,杜锋确实是教练团队的主要贡献者。杜锋的战术体系里,非常强调空间,压迫和反击速度。进攻端以超级小外的进攻威胁为支点,通过近乎全员的三分威胁拉开空间,辅以一些吸引防守注意之后比较鸡贼的传切战术。防守端,保持一个高大内线护框,其他位置强调移动,压迫,换防能力也很强。
在这个体系下,大伤前的易建联是完美的五号位,有CBA顶级的护框和无死角的投篮能力。周鹏是完美的四号位,进攻端能里能外,防守端尺寸和移动都不吃亏,甚至全占优。外线三号位雷打不动的马尚\维姆斯是战术支点, 一二号位则是黑白矮做一个轮换,完成一些过渡球和突击任务。这个阵容虽然名义上叫一大四小,跟矮小是不沾边的。在某些情况,甚至可以四号位派上任俊飞,维姆斯打二。去看看19-20总决赛,作为一个辽宁球迷,在得到金粉之前,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阵容。这样说来,杜锋是吃过锋线高大化的甜头的,是应该重视身材问题的。
由于杜锋身兼二职,我可以理解他没有精力完全从头打造国家队体系,尽可能应用现有成功经验是聪明的做法。但国家队能凑出的阵容相比于他的战术需求实在是不能匹配。首先在外线威胁上,没有一个人选能像外援一样作为支点,这个体系就塌了一半。另外他的体系在进攻端对于中锋的作用是弱化的,强如易建联,更多也只是拉开空。没篮的周琦更难融入,需要想想新办法。对日本打高低位其实是个好的尝试,但这次人员不允许了。
我感觉杜锋对于国家队的想法,相比于身材还是更看重移动和投射,防守端用阵容的伸缩性弥补高度问题,拼一个到位率,进攻端确保有足够的外线威胁,能力不够就人数凑,有点像今年半决赛打辽宁G3的思路。两个四号位移动能力达不到要求就坚决不要四号位。只要保证外线命中率拉开空间,里面周琦大王还不是随便打。但别忘了半决赛G3打那么好其实变阵还是被逼的,而且最后不是还没赢嘛。拉开空间还是得实实在在投进篮,一旦失准对方收缩起来没有预案就麻烦了,而这支中国队恰恰是真没有预案,可能是没时间,也可能是太自信。这种战术思想就是一场豪赌,很可惜,赌输了。
我对主教练下课持中立态度,说实话现在也没什么人愿意接。而且我相信杜锋如果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能力打造出最适合国家队人员配置的战术体系的,身兼数职是他最大的限制。如果国家队没有人事变动,我建议杜锋以国家队为重,在本奥运周期内辞去广东队主教练以及其他社会职务,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考察球员,因材施教上,相信他可以展示水平,扭转局势。
4. 迟来的杀手锏
说亚洲杯中国男篮完全没有预案其实不准确,在对阵黎巴嫩第四节,中国队变了一个二三联防,并一度扭转了十几分的劣势。这个联防看起来是特殊练过的,不仅是依托于周琦的护框优势,对于外线出的空挡轮转做的非常好。我在看了前几场小组赛之后觉得中国队应该加强外线防守轮转能力,尽最大努力保证中锋留在禁区里,通过这个联防其实做到了。在这个阶段,黎巴嫩始终没有找到稳定破解的方法,只能通过神仙球以及利用失误勉强续命。我觉得这个防守称之为杀手锏也不为过,很可能是为后面的比赛准备的,过早逼了出来,却一分钟都不想多用,第四节大概剩三分钟就换回盯人了。如果我们能早守多守一会儿,积累一些优势,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很难讲了。
5.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也是一个整理思绪的过程。细数这届国家队在经历了疫情侵袭,锋线真空,选人不当,战术不兼容等诸多问题,也能在一定时间内打出不错的内容,对阵本届强队黎巴嫩也是打到最后,距离四强甚至决赛也只有一步之遥。我没有任何愤怒和悲伤的感觉,甚至觉得充满希望。这些问题看起来不难解决,却肯定能给球队带来质变。愿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希望能快些转变为胜利的喜悦。
最后,大家讨论的很热烈的杜指导任人唯亲的问题,我认为所有都停留在捕风捉影的阶段,没什么可信度,也不该过多讨论。记得虎扑在13年输台北的时候,有一句话很令我感动,化用《茶馆》的经典台词,叫“我爱中国篮球,我怕他完了”。是啊,我爱中国篮球,我怕他完了,篮球问题都可以用篮球的方式解决,但如果主教练以一种徇私的方式开展工作,那么大约中国篮球的确完了。作为一个中国男篮的球迷,我是绝对不愿意相信这样的论调的。

坦诚中年
· 辽宁国家队没有超级球员,所以这个体系就没有效率,生搬硬套有点刻舟求剑的感觉。在用人上,本来应该针对现有的人员设计阵容和战术,然而却适得其反,要求球员来适应体系,削足适履,所以很多球员无法发挥实力。用人僵化,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该尽量发挥现有球员的长处,用体系的力量弥补球员的短处,在俱乐部将球员工具化,但是到了国家队,由于没有超级发动机,所以无法发挥各球员的长处,只能陷入个人单打强突强投,效率自然不高。失败也就顺理成章。

鳄鱼28楼主
总结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