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年:语曰天汉,其称甚美
前情提要:楚怀王指派的讨秦西路军主帅砀郡长刘邦,在击败王离军、东郡尉军等秦军后,开始西征。在砀郡西,拿下陈留;在东郡、三川郡与砀郡交界处,打败秦将杨熊、赵贲;扫荡颍川郡后,攻三川郡,不利,于是向南打败南阳郡守吕齮,攻取南阳郡。随后攻破武关,在蛲关、蓝田打败秦军最后的抵抗力量。经过为期七个月、直线距离合计约1800公里、二十多战的西征,邦哥终于兵临秦国的心脏----首都咸阳。距离他完成楚人亡秦的终极梦想,只差最后一步。
汉元年(前206年)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强大最壮丽的王朝汉朝的启始之年,从此我不在标示对资治通鉴的引用,直接成文。
汉元年十月(秦汉之际,十月为一年岁首,每年的第一个月是十月,然后依次是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最后一个月是九月),大势已去的秦王子婴向兵临城下的砀郡长邦哥投降,曾经显赫一时的大秦帝国灭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数百年来,秦人施加在楚人头上的屈辱,犹如笼罩天空的阴霾,如今楚人也终于拨霾见日,扬眉吐气。
同时,邦哥的分头部队,未来的曲周侯郦商也率部越过旬关,攻下巴蜀、汉中。至此,整个关中的内史(后来分为渭南、河上、中地三郡)、上郡、陇西、北地,关中西南的巴郡、蜀郡、汉中,以及关外的南阳、颍川(韩王成)、东郡、砀郡,都落入邦哥的掌握。
邦哥继续发扬他宽容待人的长者作风,没有诛杀投降的秦王子婴,而是将其交给手下官员看管。随后,邦哥进入咸阳,对着梦想中的壮丽宫殿感慨赞叹一番后,封闭秦国财物宝库,退出咸阳,还军霸上,等待诸侯约定。未来的大汉王朝首相、酂侯萧何进入秦国丞相、御史府,将秦国的图书收归己有,从此萧何就掌握了天下的重要地理信息,邦哥在战略层面的将领调度将由萧何发起。
汉元年十一月,灭秦后状态神勇的砀郡长邦哥,使出了空前绝后的超级必杀技----“神速拉人流之约法三章”。如下: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且吾所以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要束耳。
即:
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首先,邦哥批评了一下秦国的苛法。秦国的严苛法令很多,邦哥挑选了与言论相关的“诽谤者族(诛),耦语(相对私语)者弃市”来说,说明他是一个重视言论的人。邦哥与他的好朋友颍阴侯夏侯婴,每次见面聊天,都得聊大半天;即便是碰到不认识的看门人、戍卒,他也能像和老朋友一样谈天。他的“神速拉人流”的特技,就是从聊天开始的。终邦哥的一生,他都坚持言论自由的原则,即便是羞辱之言和谋反之论。
其次,邦哥说明自己当关中王的正当性,我当关中王是与各个诸侯有约在先的。我应该是名正言顺的关中王。
再次,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体现了邦哥“等量报复”的法律精神。只约三章,悉去秦法,体现了邦哥宽容简明的执政理念。吏民安堵如故,说明法不追及既往。
最后,邦哥说明自己来的用意,我来是想为民除害,并不是想给大家找麻烦。驻军霸上,是等待诸侯来定约束。让秦国人民放心。
约法三章的影响,像清风一样传遍大地,转瞬间,曾经是楚国死敌的强大秦国,全境心悦诚服,秦民都希望邦哥做他们的王。换句话说,通过使用“神速拉人流之约法三章”这个超大范围的群体特技,邦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本来对他敌对的秦地人民拉入己方阵营。
同月,有人告诉砀郡长邦哥,上将军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带兵正往关中来,估计是来与你抢地盘的。邦哥听说这个消息,便使用他的另一个特技“大预言术”,获知:
1. 项羽确实是来抢地盘的;
2. 项羽所过多所残灭,他来关中后已经投靠自己的秦国人民就要倒霉了;
3. 项羽之前斩杀楚怀王所置上将军宋义,又违背楚怀王先入关破秦者为关中王的约定封章邯为雍王,下一步恐怕……
于是邦哥稍微征发关中兵,守函谷关,希望项羽能知难而退。
汉元年十一月,上将军项羽坑杀二十多万秦兵降卒于新安。
汉元年十二月,经过了五个月左右的时间,上将军项羽终于率领大军从恒水南的殷墟(秦三年七月章邯与项羽约降于此)走到了函谷关(从殷墟到新安,再从新安到函谷关,直线距离合计约300公里),看到关门紧闭,又听说砀郡长刘邦已经平定关中,大怒,于是攻破函谷关,来到戏水(位于咸阳东约40公里,为直线距离,以下同),想要进攻刘邦军。刘邦用张良的计谋,亲自来到鸿门(戏水附近),向上将军项羽道歉,解除嫌隙。鸿门宴相关事宜,具体可参考菜九段《千古谁识鸿门宴》:http://tieba.baidu.com/p/659301275。
随后,上将军项羽屠戮咸阳,诛杀子婴,放火焚烧宫室,洗劫秦国财宝和妇女。秦国人民大失所望。
汉元年十二月,上将军项羽还报楚怀王,请示关中的归属。楚怀王指示:按原来的约定(先入关破秦者在秦地称王)办。项羽不满,公然贬低楚怀王,说他没有资格主持约定。
汉元年正月,上将军项羽表面上尊楚怀王为义帝,实际上不听他的命令。
汉元年二月,上将军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占据薛郡、东郡、砀郡、陈郡、泗水、东海、会稽、庐江、南阳(按汉书补注王先谦的说法),共九郡。同时项羽与范增商量:“巴蜀道路艰险,秦国有罪的人都被迁到那里去。”于是项羽背弃楚怀王之前“先入关破秦者为关中王”的约定,封刘邦为汉王,占据巴郡、蜀郡、汉中共三郡四十一县。项羽又封投降的秦将章邯为雍王,占据北地、陇西和内史的一部分(后来的中地郡);董翳为翟王,占据上郡;司马欣为塞王,占据内史的一部分(后来的渭南和河上郡);三秦王占地共八十余县,项羽打算靠他们来对付汉王。
同时立为王的还有:楚将瑕丘人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赵将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原来齐王田建孙子田安为济北王;魏王豹为西魏王,都平阳;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齐将田都为齐王,都临菑;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为常山王。
砀郡长邦哥听说上将军项羽背约把自己迁到蜀汉,又封章邯等在关中为王来对付他,大怒。项羽主持分封,本来应该是代楚怀王行事,他却公然贬低楚怀王,背约,又占据楚怀王的地盘将其外放,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而邦哥在鸿门宴前本来掌握了秦地七郡和关外四郡,现在项羽只留给他最偏远的巴蜀汉中三郡(汉中还是通过张良贿赂来的),军队也从十万减为三万;关中已被项羽烧杀洗略,财宝美女都被抢走,但就连已经被蹂躏摧残的关中,项羽也不肯留给曾经的兄弟邦哥,而是给了曾经的敌人章邯等来对抗他,是可忍孰不可忍啊!于是邦哥集合手下,打算与项羽决一死战。未来十大名将中的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舞阳侯樊哙都怂恿他,一定要把项羽这个没义气的家伙拍死。
这个时候,生性谨慎,又因为收藏秦国图书知识大涨的首相萧何跳出来,说项羽人太多,打不过,而且汉中又被叫做“天汉”,(指天上的银河,更进一步象征浩瀚的宇宙)称呼很美,劝谏汉王暂时忍耐,到汉中称王,收用巴蜀,还定三秦。邦哥想想也是,自己才三万人,项羽的诸侯联军四十七万(本来的四十万加上从邦哥那里抢的七万),还有身为十大名将的章邯和项羽,敌强我弱;而且项羽军中楚人很多,楚人不但在诸侯人中战斗力最强,而且还是邦哥的老乡,目前项羽和楚怀王还没有完全撕破脸,暂时也不太好意思下手。也罢,那就再忍让一次,让天下人都知道是项羽对不起邦哥,让秦人知道自己与烧掠关中的项羽不是一路人。
汉元年四月,汉王邦哥率领三万人从戏下出发,前往自己的首都南郑。临走前愤愤不平的邦哥还随手用特技“神速拉人流”从项羽军中拉走了数万楚人和其他诸侯国人(未来的十大名将之一的楚王韩信也在其中)。邦哥从杜县南进入蚀中(子午谷),向汉中的驻所南郑行进。这时,张良向汉王告辞,想要回到韩国,汉王送他到褒中。张良建议汉王烧断褒斜谷的栈道,防止关中三秦军偷袭,并且以这个举动向项羽表示不想回到关中。汉王听从张良的建议,烧断褒斜谷的栈道。
虽然烧掉了褒斜谷的栈道,暂时摆脱了被三秦军偷袭的危险,但是,此时声望如日中天的西楚霸王项羽背约将汉王刘邦封到罪人流放之地的蜀汉,已经向天下显示了他对刘邦的排斥和敌意;三秦王,尤其是雍王章邯,对汉王这个身边的敌人虎视眈眈,他设置了蜀郡的郡守,彰示了想要吞并巴蜀的野心;同时,汉王到达南郑后,因为他的将领和士兵都是关东人,不想在汉中呆着,在路上逃亡的人很多,光是将军逃走的就有几十个。如果联系到后来与刘邦一样坚持“先入关破秦者为关中王”这个约定的楚怀王的下场,(项羽以楚怀王为义帝后,将他从彭城迁到长沙郴县,于是义帝的臣下就渐渐离开他;项羽又暗中命令九江王英布等,在路上袭击义帝,于是英布派将领袭击义帝,追到郴县把他杀死)可以说,此时汉王的处境,是相当不妙的。
回到关中,是汉军将士的心愿。当初,在得知项羽将自己迁到蜀汉后,邦哥大怒,想要进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都怂恿他。虽然萧何劝邦哥暂时忍耐,但他也认为应该还定三秦。到了南郑,未来的韩王信、楚王韩信都劝邦哥攻回关中。在本版的“天汉穹风--汉王还定三秦之战辨析”中按孙子的“知胜七道”分析了汉军与三秦军的胜算:
主孰有道:比较双方将士齐心的程度。汉军万众一心,三秦军人心不齐。汉军对三秦军有明显优势;
将孰有能:比较双方将领的军事能力。汉军主帅邦哥本身将兵能力明显不如三秦军主帅、十大名将之一的章邯,不过他善于将将,部下猛将如云,而章邯部将曾被项羽屠戮。估计双方应旗鼓相当;
天地孰得:天时、地利。由于地形崎岖,时间紧迫,天时、地利都对处于进攻方的汉军明显不利;
法令孰行:军中执法情况。汉军最早法度尚可后来也松弛了,三秦军记载不详,估计双方差不多;
兵众孰强:比较双方兵力。汉军估计兵力4~6万,三秦军估计十多万。三秦军较汉军有明显优势;
士卒孰练:比较士兵精锐程度。汉军估计大多为久战老兵,三秦军估计大多为留守新丁。汉军较三秦军有明显优势。
赏罚孰明:赏罚情况。两军均无财飨士,士未亲附不当罚,估计双方差不多(一样糟糕)。
总的来说,在“主孰有道”、“士卒孰练”这两条,估计汉军有明显优势,在“天地孰得”、“兵众孰强”这两条,估计三秦军有明显优势,在“将孰有能”、“法令孰行”、“赏罚孰明”这三条,估计差不多。由于在最重要的“主孰有道”这条,汉军有明显优势,因此对于进攻三秦而言,汉军较三秦军应该稍占上风。
在汉王邦哥发动向三秦军的攻势之前,丞相萧何又向邦哥推荐了被誉为“国士无双”的未来十大名将之一的韩信(以下称之为楚王韩信)。于是邦哥趁势又发动必杀技“神速拉人流之登坛拜将”(具体可参考本版“天汉穹风--汉王还定三秦之战辨析(拜将)”文),一个大招中还含有“使功不如使过”、“千金买骨”、“遣将不如激将”等小招,不但让汉王得到了韩信的心,而且还可能带来了安抚想要逃亡的人,激励将士的斗志等种种效果,一石数鸟,一举多得。
现在,我们盘点一下汉军还定三秦的阵容:
五大名将:平阳侯曹参(现为建成侯)、绛侯周勃(现为威武侯)、舞阳侯樊哙(现为临武侯)、颍阴侯灌婴(现号昌文君)、楚王韩信;
五大悍将:曲周侯郦商(现为信成侯)、鲁侯奚涓、汝阴侯夏侯婴(现为昭平侯)、信武侯靳歙(现为建武侯)、韩王信;
五大骑将:颍阴侯灌婴(既是骑将也是名将)、信武侯靳歙、阳陵侯傅宽、清阳侯王吸、阳都侯丁复;
神秘统帅:周吕侯吕泽。
未来兴汉十八功侯中除了宣平侯张耳(张敖)、安国侯王陵,其余十六人,包括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鲁侯奚涓、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阳陵侯傅宽、信武侯靳歙、棘蒲侯柴武、清阳侯王吸、广平侯薛欧、汾阴侯周昌、阳都侯丁复、曲城侯虫达都已经到齐,两韩信、神秘统帅周吕侯吕泽也在阵中,其中曹参、周勃、樊哙、郦商等都已拜将直接领军,靳歙、傅宽、王吸、丁复也已转为骑将统率骑兵,真可谓是史上最强的全明星阵容了。在汉王邦哥的带领下,汉军万众一心,磨刀霍霍,就要向关中发动进攻了,他们的对手是以天下第一名将雍王章邯为首的三秦军。
由于丞相酂侯萧何掌握了天下的地理资料,汉军虽然初入汉中,但对关中和汉中的总体地利,应该相当了解了。参考“天汉穹风--汉王还定三秦之战辨析(道路)”
https://tieba.baidu.com/p/5510383363?pid=116901731532&cid=0#116901731532
中的分析,从汉中到关中的蚀中道(子午谷)、傥骆道、褒斜道、故道、陇西诸道等多条道路中,由于故道有易于行军、出谷后利于进攻章邯军薄弱处且距离重要据点雍县近、符合汉军进攻的大方向等优点,是最适合汉王进攻关中的道路。陇西诸道、傥骆道、褒斜道、蚀中道等因为种种条件不如故道因而落选。
汉元年五月,汉王刘邦发动了必杀技“九天极速”,在离开关中仅一个月左右,就率领汉军,从汉中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出发,发动了向关中三秦军的进攻,这就是对汉军来说生死攸关的汉王还定三秦之战。该战的战略地图,可参考百度百科“还定三秦之战”。(http://baike.baidu.com/view/3586150.htm)
汉王还定三秦之战,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兵临陈仓:先锋曹参樊哙
汉王邦哥以已经拜将的建成侯曹参和临武侯樊哙作为汉军先锋,率部从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出发,首先向西北进攻盘踞在陇西郡和汉中郡交界的雍王章邯的部队。汉军曹参部攻下陇西郡的下辨县(今陕西省成县西北,南郑西北十点钟方向直线距离约150公里),樊哙部在白水(下辨县东,今陕西省徽县西南)北打败西县(今陕西省礼县东北约30公里)县丞。随后,曹参部折向东北,进入故道,攻陷故道县(南郑北约直线距离120公里,下辨东北两点钟方向直线距离约150公里),穿过大散关,进入关中平原,抵达渭水南岸,兵临陈仓县(故道县东北一点钟方向直线距离约30公里,在渭水北,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同时,雍王章邯也率领雍军赶到陈仓,与汉军隔渭水对峙。
点评:汉军进攻关中,功臣表上跟随汉王邦哥进入汉中的八十多个功侯,除了留守的酂侯萧何和已经跑路了的留侯张良,全部随军而出,可以说是倾巢出动。在这场必须要获胜的战役中,之前勇冠三军、屡立战功的建成侯曹参和临武侯樊哙作为汉军先锋,首先攻击陇西郡下辨县和白水北的雍军,扫荡雍军在汉中郡周边的实力。这应该是为了解除汉中侧翼的威胁,让汉军可以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进入关中。未来的平棘侯林执,应该也是在这一阶段的战役中,斩杀了雍王章邯所设置的蜀郡太守。
汉军攻破故道县后进入关中平原,想要度过渭水,反应迅速、善于组织杂兵的雍王章邯也敏锐地捕捉到了汉军动向,及时从首都废丘赶到陈仓,把汉军拦截在渭水以南,体现了天下第一名将应有的实力。不过由于汉王必杀技“九天极速”的威力,汉军行动如同电闪雷鸣一般,章邯应该没有预想到汉军四月才从咸阳附近的戏下出发,经子午谷去汉中,五月就已经兵出陈仓,而且张良和汉王“明烧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应该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三秦军,所以此时赶到陈仓的只有雍王章邯的部队,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的部队都没有来,应该说章邯来得还是比较仓促的。这也就是汉军的机会所在。在这个阶段汉军出战的主要是曹参部和樊哙部,三秦军出战的是雍王章邯部。
第二阶段:攻拔雍县:赵衍的指示
汉军和雍军在陈仓县隔渭水对峙。雍军封锁渭水,汉军一时无法渡河,于是汉王邦哥打算回军汉中。这时,刚从汉中跟随邦哥的未来的须昌侯赵衍跳出来,向邦哥指出了另一条可以渡过渭水的道路。于是汉军从赵衍指示的道路通过,绕过雍军的封锁,渡过渭水,与雍王章邯军主力会战于陈仓。章邯军被汉军击败,退走。临武侯樊哙部渡过汧水在雍县(陈仓县东北直线距离约30公里,今陕西省凤翔县南)南击败雍军的车骑部队,随即建成侯曹参部与樊哙部会攻雍县,樊哙身先士卒,攻破雍县。
点评:由于雍王章邯及时赶到陈仓布防,封锁了渭水,于是汉军一时无法渡河,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汉军在地利上的劣势了。从汉王邦哥想要回师汉中来看,这个劣势是有可能让汉军进攻关中直接无功而返的,如果汉军此时真的退还汉中,那么接下来一时不能入关的汉军就有可能坐困蜀汉,前景就不容乐观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熟悉汉中和关中地理的汉中人赵衍挺身而出,向邦哥指明了另一条章邯军没有严密设防的道路,让汉军得以渡过渭水,向章邯军展开攻势。汉雍陈仓之战,汉军将士蓄怨怀愤,万众一心,雍军仓促应战,无心死斗,于是汉军打败了雍军,迫使雍军后退。汉军随即渡过汧水,攻拔重镇雍县。
这个阶段的战斗结束后,可以说,在还定三秦之战中,汉军已经处于明显优势,这是因为:
1. 跟随汉王邦哥进入汉中的汉军将士本来就一心想要攻回关中,现在他们已经渡过陈仓险地深入敌境,那更是心怀必死众志成城;而三秦军不但原来就人心不齐,而且自战其地,更容易斗志散乱。
2. 汉军进攻关中是在汉元年的五月,此时正是冬小麦成熟的时节,号称“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应该粮食十分丰富;由于三秦军仓促应战,应该来不及坚壁清野;关中的人民对汉军也是很有好感,争着拿牛、羊、酒来犒劳汉军的场景可以想象,因此汉军可以得到充分的粮草补给。
3. 汉军攻拔雍地重镇、秦国旧都雍县,不但有了可供进退的战略支点,而且将章邯的雍国拦腰切断,把中地郡和陇西郡分割开来,让雍国首尾不能相顾。
总的来说,在这个阶段,汉军在“知胜七道”中“主孰有道”这条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天地孰得”这条从劣势转为优势。战前,汉军本来较三秦军只是略有优势,如今攻拔雍县后,已经变成了明显优势。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本来雍军扼守陈仓要道,是有可能将汉军封死在渭水以南的,胜败优劣,只在一线之间。天下第一名将章邯,终于还是因为准备不足有所疏忽,错过了封杀汉军的机会,汉军取得重大优势。
第三阶段:包围好畤:曹参野战章平
汉军占领雍县后,雍军主力后退到杜水以东,雍王章邯回到首都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县南),雍军中的二号人物,章邯的弟弟章平镇守好畤(废丘西北11点方向直线距离约40公里,今乾县东),与废丘互成犄角。汉军从雍县东进,建成侯曹参部和临武侯樊哙部合力攻下杜水西的斄县(雍县东南4点钟方向直线距离约70公里,废丘西面直线距离约40公里)。然后曹参部渡过杜水,在好畤县南面击败章平,将章平包围在好畤城中。樊哙攻城先登,斩县令、县丞各一人,斩首十一级,俘虏二十人。
点评:由于汉军突破雍军渭水防线,又趁势渡过汧水攻拔雍县,雍军在杜水以西已无险可守。面对来势汹汹,战斗力爆表的汉军,处于下风的雍军不得不退到杜水以东,打算依靠杜水和废丘、好畤等大城市进行防守。在砀郡长邦哥西征破秦的过程中,邦哥是攻破武关后,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秦国的心脏咸阳,灭秦。此时章邯可能判断汉军会直接进攻废丘,于是自己镇守废丘,让他的弟弟章邯镇守好畤,与废丘成犄角之势。汉军首先攻下杜水西的斄县,作为渡河的落脚点,然而并没有直接进攻废丘,而是先北上进攻好畤,打算先打断雍军的手脚,再攻击它的心脏。章平与汉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曹参部在好畤南野战,不敌,被迫退守好畤城,被曹参军包围。在这个阶段,我认为章邯的策略是引诱汉军渡过杜水直接进攻防守坚固的废丘,然后靠好畤与废丘的相互支持,先挡住汉军的正面攻势,等待友军赶来。同时伺机截断汉军后路,将汉军歼灭于杜水以东。在汉军的角度,反正是有进无退,一定要进攻进攻再进攻,直到完全打倒三秦军。不过汉军渡河后,却没有像当初灭秦那样直接进攻雍国的心脏废丘,而是先北上攻击废丘的犄角好畤,这应该出乎章邯的意料。在这个阶段,汉军作战的主力仍然是曹参部和樊哙部。
第四阶段:激战壤乡:曹参两破三秦
汉军第一次包围章平,并没有把好畤攻下,于是建成侯曹参军掉头向南,攻占位于渭水北岸,向东距离废丘约40公里的壤乡。此时除了雍王章邯的部队,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的部队也已经赶到,三秦军联合在一起,在壤乡附近与汉军展开了激战。汉军曹参部与三秦军在壤乡东与壤乡附近的高栎两次交战,击破三秦军。在壤乡东一战中,临武侯樊哙作为郎中骑将,率领骑兵击破三秦军的车骑部队。
点评:虽然与曹参军野战不利,不过章平军退守好畤城,还是顽强扛住了汉军的第一波攻势。同时,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的部队也已经与雍王章邯军会合,三秦军集结后,在人数上对汉军应该也会占据优势,在天下第一名将章邯的率领下,凭借好畤与废丘互相支援的防守体系,汉军仍然不能大意。毕竟在三秦军中,西楚霸王项羽的熟人吕马童在协助章平镇守好畤,也就是说三秦军应该得到了西楚军的直接支持,而且,关外项羽的势力近在南阳郡、颍川郡,不排除有入关救援三秦的可能。汉军对三秦军虽已占据明显优势,但如果不能迅速解决三秦军,稍微拖延,局势就有可能复杂化。此时,汉军发挥了自己善于机动的优势,南下首先攻占壤乡,在渭水以北,杜水以东取得了立足点。然后,汉军曹参部与三秦军在壤乡东和附近的高栎展开了交战。自汉军攻入关中以来,面对雍军,下故道,渡渭水,战陈仓、渡汧水、下雍斄、渡杜水、攻好畤,风驰电掣,势如破竹。这是三个秦王的部队第一次集结,共同与汉军对抗,此战胜败利钝,对战局关系十分重大。就在这万众瞩目的重要时刻,未来十大名将中最强最全面的曹参,果然不负众望,延续了之前连战连胜势不可挡的劲头,率部两次击败很可能是章邯率领的三秦联军,同时,与曹参一直共同作为汉军先锋的樊哙,也转为骑将,率领汉军的骑兵击败了三秦的车骑部队。三秦联军步骑均在野战失利,被迫后退。三秦军第一次可能的反扑就此瓦解。
第五阶段:攻拔好畤:周勃展露锋芒
在壤乡挫败了三秦联军后,汉军再度北上,进攻好畤。建成侯曹参率部包围好畤,汉军向好畤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对好畤的进攻异常艰苦,未来的襄平侯纪通临阵战死;威武侯周勃部率先进城,取得了攻破好畤的首功。雍军大败,章平从好畤逃走,雍军败兵逃向废丘,与章邯会合。项羽的故人,未来的中水侯吕马童也在好畤投降汉军。
点评:壤乡两战均以汉军胜利告终,三秦联军败退,不但未能将汉军打回杜水以西,而且也暂时失去了救援好畤的能力。于是汉军主力从壤乡北上,再度包围好畤城,发动进攻。这次进攻汉军应该是势在必取,汉军曹参部、周勃部同时出战,雍军拼死反抗,战况十分激烈,未来的襄平侯纪成甚至在好畤战死。未来刘邦所封的143个列侯中,在刘邦称帝前的统一战争中死亡的只有4个,分别是襄平侯纪成(攻章邯时战死于好畤)、鲁侯奚涓(平定诸侯时战死)、高景侯周苛(攻项羽时死于荥阳)、高梁侯郦食其(攻齐地时被烹杀),纪成是第一个战死的,后来刘邦称帝后,以他的儿子纪通继承了襄平侯的爵位。未来十大名将中最巧妙最可靠的周勃,也在此战中崭露头角,他最先攻入城内,在汉军大败雍军的好畤战役中取得头等功。在此役中投降汉军的项羽故人吕马童,应该是属于项羽布置在关中协助三秦军的西楚军。
雍军在好畤战败,章平逃走,雍军余部撤往废丘,在好畤协防的西楚军也很可能投降汉军。遭此重创,三秦军对汉军的兵力优势,应该已经大幅度消退。同时,壤乡和好畤的失陷,也使得三秦军在废丘以西、以北的地域,再也无险可守,雍军的心脏废丘,几乎已经完全赤裸地暴露在汉军的兵锋之下。汉军对三秦军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第六阶段:会战咸阳:名将曹参诞生
好畤战后,汉军乘势向东,发动了对咸阳(废丘东北两点钟方向约60公里,好畤东南三点半方向约80公里)的攻势。三秦军部署在咸阳附近的,是赵贲和内史保军。汉军建成侯曹参部、威武侯周勃部、临武侯樊哙部联手出击,打败赵贲和内史保,周勃再次取得首功。曹参军攻占咸阳,并镇守咸阳附近的景陵。章平率三秦联军进攻景陵,曹参坚守景陵23天,然后出动出击,大破三秦联军。汉王将关中的宁秦县赐予曹参作为封邑。
点评:汉军攻占好畤后,仍然没有直接进攻章邯镇守的废丘,而是继续向东进攻咸阳,决心斩断废丘与外部的最后一个联络点。这时邦哥的老熟人赵贲再次出现了,当初他在开封、洛阳两次与邦哥交战,都吃了败仗,这次面对已经拜将领兵的比邦哥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曹参、周勃和樊哙,也毫无悬念地失败了,从此消失于人海之中。在汉军三大将领对赵贲和内史保的联手作战中,周勃再度脱颖而出,取得了首功,不愧是用兵巧妙的将领。汉军攻占咸阳后,废丘南临渭水,西面的壤乡,北面的好畤,东面的咸阳,都落入汉军的掌握,废丘陷入了被四面包围的困境。为了给困守废丘的章邯一条对外的通道,三秦联军在章平的率领下,对咸阳发动了反扑,想要夺回咸阳。曹参军扼守咸阳附近的景陵,面对章平军的进攻,二十三天岿然不动,令三秦联军无法前进。然后,应该是抓住了三秦联军的破绽,果断出击,大破章平率领的三秦联军。
这是三秦军最后一次联手作战,此后,三秦联军便消弭无形了。应该是被曹参打得很惨,从此土崩瓦解了。为了表彰曹参在汉军还定三秦中的贡献,汉王将位于潼关附近的宁秦县(今陕西华阴县东)赐予曹参作为食邑。
汉军攻拔咸阳后,景陵一战曹参先坚守后出击,彻底打垮了三秦联军,断绝了废丘的外援,也标志着汉军第一个名将的诞生。至此,我们盘点一下秦汉之际十大名将(章邯、曹参、项羽、周勃、灌婴、项梁、韩信、彭越、樊哙、冒顿)中时间靠前的几位名将诞生的历程。
名将章邯:
外号:天下第一名将,最天才最高明。
战绩:戏水破周文,敖仓斩田臧,荥阳杀李归,陈县灭张楚,临济斩二王,定陶杀项梁。
成名战:戏水破周文。
必杀技:杂兵(率领没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部队),夜袭。
名将项梁:最讲政治最会练兵。
战绩:彭城破秦嘉,东阿破章邯,定陶破秦军。
成名战:东阿破章邯。
必杀技:并将。
名将项羽:
外号:最勇敢最彪悍。
战绩:巨鹿灭王离,漳水迫章邯。
成名战:巨鹿灭王离。
必杀技:破釜。
名将曹参:
外号:最强大最全面。
战绩:东阿破秦阵,雍丘斩李由,壤乡战三秦,景陵破章平。
成名战:景陵之战。
必杀技:破阵,强推(未来会出现)。
曹参是秦汉之际诞生的第四位名将(以后还有六位),也是汉军中的第一位名将(以后还有四位),无论对于汉军,还是对于他来说,这只是成就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第七阶段:扫荡内史:名将周勃崛起。
景陵之战,建成侯曹参大破章平率领的三秦联军,随后率军把雍王章邯包围在废丘。同时,威武侯周勃进攻中地郡北端的漆县(废丘西北十一点钟方向约100公里,今陕西彬县),攻击章平和姚卬的部队。接着周勃攻下中地郡西北端的汧县(雍县西北十点钟方向约70公里,废丘西北十点钟方向约150公里,今陕西陇县南)。然后与刚武侯樊哙合力攻下郿县(废丘西约70公里,今陕西眉县东),又攻下河上郡中部的频阳县(废丘东北约100公里)。最后,回军废丘,击破章邯军。
点评: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周勃的个人表演。咸阳战后,部分雍军在章平、姚卬的率领下,盘踞在中地郡北部,于是周勃向西北约80公里攻击漆县,将章平和姚卬打跑。然后,继续在内史郡(此时分为中地郡、河上郡和渭南郡,其中中地郡属雍王章邯,河上和渭南郡属塞王司马欣)进行扫荡。周勃向西前进约120公里,攻下中地郡西北角的汧县,然后又向东南约90公里,攻下郿县。至此,中地郡雍军除了废丘以外的残留据点,基本上被周勃风卷残云般扫光。
然后,周勃又向东北两点钟方向约160公里,来到塞王司马欣的河上郡,对塞王的地域进行打击,攻下频阳县。频阳县和郿县分别是秦国名将王翦和白起的老家,此时在周勃的扫荡中应声倒下。最后,周勃向西南约100公里,攻击废丘,击破章邯。在连续机动500多公里后,周勃再一次表现出色,取得了进攻废丘的首功。废丘之战和好畤之战有一点比较类似,那就是曹参负责包围,周勃负责作战。三秦军中最强的章邯和他的弟弟章平,在曹参的围观下与周勃交战,都被周勃打得落花流水。章平在好畤之战中直接丢掉了好畤,狼狈逃走;而废丘之战后,虽然废丘还没有马上被汉军攻下,但基本上章邯也已经丧失了出击的能力,被汉军死死地包围在废丘,陷入绝境。
将章邯最后反击的火焰掐灭的周勃,也继曹参之后,成为了汉军的第二位名将,如下:
名将周勃:
外号:最巧妙最可靠。
战绩:好畤破章平,咸阳破赵贲,废丘破章邯,功最高。
成名战:废丘破章邯。
必杀技:先功(在围观和群殴中总是能抢到先手,获得首功)
汉军两大名将曹参周勃,在联手攻破咸阳后,一个大破三秦,包围废丘,一个扫荡内史,击破章邯,将三秦联军和章邯最后的翻盘希望,彻底扼杀。此后,三秦联军分崩离析,各散东西;雍王章邯坐困废丘,四面楚歌。汉军取得胜势。此时,是汉元年的八月。
第八阶段:塞翟投降:小弟们的风采
汉军将雍王章邯包围在废丘后,汉军诸将也开始分头略地。昌文君灌婴向东渡过泾水,进入塞王司马欣的河上郡,攻克塞王的首都栎阳(废丘东北两点钟方向约90公里,今陕西富平县东南约20公里),塞王司马欣向灌婴投降,塞国灭亡,塞国的地盘河上郡和渭南郡纳入汉军的实力范畴。未来的阳都侯丁复和都昌侯朱轸也率领骑兵向发起了翟王董翳发动了攻势,董翳也向汉军投降,翟国灭亡,汉军占据翟地的上郡。塞王和翟王的投降也是在汉元年的八月,距离汉军最早离开南郑进攻三秦,大概三个月的时间。
点评:曹参周勃樊哙三位汉军中的老大哥联手,接连攻破雍县、壤乡、好畤、咸阳,包围废丘,把三秦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如鸟兽散,章平逃之夭夭,章邯也奄奄一息。在汉军老大哥连续胜利的鼓舞下,汉军的其他小弟们也开始不甘寂寞了。小弟中首先出手的应该是汉军中机动性最强的骑兵部队。未来十大名将中最迅猛最快速的的灌婴飞速渡过泾水,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直取塞国的心脏栎阳。三秦联军土崩瓦解,章平出走,章邯被围,现在连自己的首都也被攻陷,于是在三秦王中排名第二的塞王司马欣也就放弃了抵抗,向灌婴投降。汉军五大骑将中的丁复和朱轸,也没有给翟王董翳喘息的余地,以奔行如风的骑兵,迫使董翳投降。汉军的小弟们行动异常迅速,犹如电闪雷鸣一般,汉元年八月,章邯被围,汉军诸将分头略地,同月,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就向灌婴和丁复等投降。
眨眼之间,关中三王,已亡其二,关中六郡中的河上、渭南、上郡被汉军攻陷,雍地中核心的中地郡只剩下章邯的废丘苦苦支持,偏远的的陇西郡和北地郡虽然没有完全被汉军占领,但在三秦军近乎灰飞烟灭,汉军气势如虹的当下,失陷只是时间的问题。至此,汉军进攻三秦大局已定,胜势不可动摇。
汉元年五月到八月,汉军与三秦军在关中厮杀,与此同时:
五月,田荣听说项羽迁徙齐王田市于胶东,而立田都为齐王,大怒,率领齐兵迎击田都。田都败走投降西楚。
六月,田荣杀田市,自立为齐王。当时彭越在巨野,众万余人,无所统属。田荣给彭越将军印,命令他在梁地造反。
七月,彭越击杀济北王田安,田荣于是吞并三齐之地。
最初,项梁立韩国王族后裔公子韩成为韩王,张良为韩司徒。项羽因为张良跟随汉王刘邦,韩王成又没有功劳(感情颍川郡都是邦哥打下来的),于是就不派遣韩成回韩国。项羽带着韩成一起到彭城,七月,杀韩成。
当时张良正在巡行韩国,于是写信给项羽说:“汉王想要得到关中,他达到楚怀王的先入关中平定秦国就做关中王的约定就可以了,不敢继续向东前进的。”又把齐国的造反的文书交给项羽,说:“齐国和赵国打算联手消灭西楚”。于是项羽就无意向西救援三秦,而打算向北进攻齐地。
八月,项羽立郑昌为韩王;臧荼击杀燕王韩广于无终,占据燕地称王。
汉军五月出汉中攻雍地,八月围章邯,降二王,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风卷残云,横扫关中,取得了不可动摇的胜势。现在,我们来点评一下,在汉元年的汉军还定三秦之战中,双方的表现:
首先是汉军,作为几乎获胜的一方,有以下亮点:
汉军第一个亮点就是行动迅速。汉元年四月,诸侯从戏下出发,各自前往自己的封国。汉王刘邦也率领汉军从杜县南走蚀中道(子午谷)到南郑。从戏下到南郑,本来就要走很长的路程(从戏下到杜县经子午谷到南郑,路程超过500公里),而汉军到了南郑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整顿和部署,然而只一个月左右,在汉元年五月,汉军便离开南郑进攻关中。兵贵神速,未睹巧之久也,邦哥的行动速度快得不可思议,稍一转身,雷霆般的一击便已发出,我为此命名为“九天极速”。邦哥自秦二世年九月在沛县起事,至汉五年二月登帝位,率领沛县的一干贫苦兄弟,西征灭秦,还定三秦,收服诸侯,消灭西楚,从一个布衣逃犯而君临天下,政由一家,不过六年半时间,自天地创始从未有过,而且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远远凌驾于其他人。如此匪夷所思的速度,正是其特技“九天极速”巨大威力的反映。这也是君王中的君王、天才中的天才的未来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独步天下人力莫及的独特风范。
汉军的第二个亮点是战略得当。实际上在汉王入汉中之前,就已经与萧何商定,忍辱一时,前往汉中,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在进入汉中后,又听张良计谋,烧毁栈道,迷惑三秦;然后,在蚀中道(子午谷)、傥骆道、褒斜道、故道、陇西诸道中,选择了易于行军、出谷后利于进攻章邯军薄弱处、距离重要据点雍县近、符合汉军进攻的大方向的故道作为攻击方向,直出陈仓,可谓“明烧栈道,暗度陈仓”;在攻拔雍县,取得战略优势后,又攻拔斄县、渡过杜水,却虚晃一枪,没有直接进攻废丘,而是攻好畤、壤乡、咸阳,先把三秦的手脚打断,然后再给废丘当胸重重一击。在废丘打败章邯后,汉军一方面派主力包围废丘,一方面派骑兵部队飞速进攻塞地和翟地,仅在呼吸之间,便迫使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投降。整体战略严丝合缝,圆转自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堪称古今中外宏观战略的经典。
汉军第三个也是最关键的亮点是战力爆棚。再快的速度,再好的战略,没有战斗力保证,一切都是空谈。当初周文率领号称一百二十万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入关中,直抵戏下,似乎距离灭秦,只剩一步之遥,然而章邯遽然而起,率领一堆囚徒,大破周文,令其兵败身死。周文看似势不可挡的凌厉进攻,反而成就了章邯天下第一名将的威风。
不过在汉王还定三秦之战中,战斗力空前强大的汉军诸将就没有给以章邯为首的三秦任何机会。首先曹参樊哙作为先锋,一路攻故道、雍县、斄县,渡渭水、汧水、杜水,势不可挡;然后曹参在好畤南击破章平,樊哙攻城先登,把章平军打得只能龟缩好畤;接着面对三秦联军的反扑,曹参在壤乡、高栎两次大破三秦联军,樊哙也率骑兵击退了三秦的车骑部队,重重打击了三秦的野战能力;随后会攻好畤,纪通拼死作战牺牲生命,周勃率先入城,取得首功,迫使章平弃城而逃;然后曹参周勃樊哙联手,鏖战咸阳,击破赵贲和内史保军,周勃再次取得首功;曹参坚守景陵,面对以章平为首的三秦联军的进攻岿然不动,大破三秦联军,令其土崩瓦解烟消云散;周勃攻下漆县、汧县、郿县、频阳,横扫内史,又与曹参包围废丘,击破章邯军,彻底断绝了章邯出击的可能;灌婴、丁复、朱轸等骑兵将也趁热打铁,飞速进攻塞翟,迫使两王投降。至此,大局已定,章邯累战失利,坐守孤城,外无强援,陷入绝境。
在还定三秦之战中,汉军诸将面对以天下第一名将章邯为首的三秦,迅猛作战,气势如虹,将人多势众的三秦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在血与火的战斗中,还诞生了曹参和周勃两大名将。曹参周勃不但在战场上是勇不可挡,功高赫赫的名将,而且未来还出将入相,军政一把抓,为天汉王朝的经济发展和政局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天汉双雄(未来名将灌婴也会加入他们的序列,是为天汉三巨头)。邦哥“将将无双”的特技,就在此时,也熠熠生辉。
本来应该只是汉军略占上风的一场战役,只三个月左右,就变成了汉军凌驾性的几乎一面倒的胜势,汉军在还定三秦之战中的发挥,如同夜晚中遽然爆发的新星,照亮了没有月光的夜空,亮如白昼。
其次再来说说三秦军,作为濒临失败的一方,有以下失误:
三秦军最大的失误是行动迟缓。汉军一路攻故道、渡渭水、战陈仓、渡汧水、攻雍县、攻斄县、渡杜水、攻好畤、攻壤乡,一口气攻入三秦的核心腹地,直到此时,塞王和翟王的部队才姗姗来迟,与雍军会合,而之前一直只有章邯的雍军在与汉军作战。三秦军本来对汉军应该有很大的兵力优势(十多万对数万),结果因为塞王和翟王的迟缓,使这个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当然,换个角度说,汉王犹如长空闪电般的“九天极速”,以及防不胜防的“明烧栈道,暗度陈仓”,确实也是出人意表,难以逆料。不是我军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
作为三秦军的首脑,天下第一名将的雍王章邯,也有失误之处:
首先,在陈仓布置有疏漏。汉军出故道来到渭水南岸,雍王章邯能迅速反应,率军到陈仓,挡住了汉军渡过渭水的通道,是体现章邯实力的地方。按曾国藩的说法,用兵以渡水为最难,不只是渡长江大河,就算是偶然渡过刚能打湿车的水,几米宽的沟,也要再三审慎。这是因为害怕敌人半渡而击,将士们进退两难,背水没有归路,战败的士兵争先恐后抢船,人马踩踏溺水,这都是兵家大忌。所以,如果章邯在陈仓布置得当,完全有可能让汉王无隙可乘,心中忌惮不敢渡河,实际上汉王也几乎要放弃进攻退回汉中了。关键时刻,未来的须昌侯赵衍挺身而出,为汉王指出了一条章邯忽略的小道,汉军也就是从这条小道渡过了渭水,与章邯会战陈仓。这条不为人知的小道,赫然是汉军还定三秦的关键,胜败只在一线间。章邯一瞬间的疏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因为汉军实在来得太快太突然,面对“九天极速”的惊人威力,即便是天下第一名将,也难免措手不及露出破绽。
其次,章邯在好畤、废丘的防守策略有问题。章邯失去雍县、斄县后,主力退到杜水以东,不过在杜水以西,仍然有郿县、汧县等据点,虽然此时汉军明显优势,不过如果章邯能依靠好畤、废丘的相互支持,以及咸阳在好畤、废丘之后的支撑,暂时正面扛住汉军的攻势,在塞翟二王乃至关外诸侯(比如西楚霸王项羽)的协助下,并非没有将局势拖入僵持,甚至翻盘的可能。实际上好畤和废丘并不好攻,汉军第一次进攻章平驻守的好畤,虽有樊哙身先士卒,但也没有攻下,第二次虽然攻下来了,但也折损了未来的襄平侯纪通----刘邦后来大封功臣,列侯共143个,在他称帝前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死亡的,总共也就四个,纪通是第一个----可见汉军攻好畤的艰难。而汉军进攻章邯镇守的废丘更加困难,虽然汉元年八月汉军包围废丘,周勃进攻废丘,打败章邯获得首功,然而废丘还是坚持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汉二年----的六月,才被樊哙用以水灌城的办法攻破,换句话说,章邯在废丘坚守了长达十个月。
由此看来,在好畤、废丘的防守部署上,章邯的失误在于:
废丘作为雍国的首都,南临渭水,北面又有好畤作为犄角,东面有咸阳背后支持,应该比好畤更为坚固更容易防守。而好畤作为废丘----好畤----咸阳三角的突出部位,最靠近汉军的势力范围,应该是最容易被突破的。章邯如果失去好畤,废丘的西面和北面与关中的联系就被切断,只有东面与咸阳相连,加上南面是渭水,废丘将陷入三面被包围的窘境。同时,咸阳也暴露出来,处在汉军的直接打击范围内。相反,如果章邯失去废丘同时保住好畤,虽然丢掉自己的首都,政治上受影响很大,不过,一来好畤的北面和东面都没有被汉军控制,雍军进退的余地较大,二来汉军攻占废丘后,北面好畤,南临渭水,东向咸阳,汉军反而陷入了三秦军的三面包围之中,有被截断后路的危险。
总之,好畤相比废丘:
首先,好畤比废丘更容易被攻下;其次,好畤一旦被攻下,与废丘被攻下相比,从军事上看,对雍军更不利。
因此,对于章邯而言,坚守好畤,是比坚守废丘,更困难,也是更重要的任务。作为三秦军中乃至秦汉之际最高明最天才的将领,章邯应该自己亲自镇守好畤,同时让三秦军中仅次于他的弟弟章平镇守废丘,而不是反过来。相信以章邯天下第一名将的实力,汉军要想完全攻占好畤,将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好畤在侧翼的威胁,对于进攻废丘,也将大为投鼠忌器。
章邯为什么要亲自镇守废丘?也许是因为章邯发现不管是周文也好,刘邦也好,一旦攻入关中,采取的都是直接攻击首都,以求一击致命的模式。从而判断汉军的主攻方向是废丘,于是打算依靠废丘的坚固,用自己做饵引诱汉军顿兵坚城,屈力殚货,然后反戈一击----后来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相持时,采取的就是同样的策略。不料汉军将计就计,反而先攻与废丘互为犄角的好畤,打乱了章邯的战略部署。
好畤的失陷,使章邯的局势进一步恶化,几乎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接下来咸阳的陷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三秦联军的反扑被曹参大败,就此冰消瓦碎,更让章邯几乎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虽然章邯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困兽犹斗,在废丘负隅顽抗,但被周勃打败之后,再也不能复起。客观地说,章邯的两个失误,应该说并不算太严重,然而他的对手是发挥奇佳,如有神助的汉军,一点点的破绽就足以致命。
最初,由于秦国的暴政,天下的百姓,想要推翻秦国的,十家中就有八家。在漳水,章邯面对项羽率领的三十多万消灭王离后气势高涨的诸侯军,又因为赵高的缘故心存狐疑,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还坚持战斗了六个月的时间不后退,直到把项羽军逼到粮草不足,才挟众投降项羽,还被封为雍王。虽然失败,却非战之罪,而且犹自行有余力。而这次面对小宇宙熊熊燃烧的数万汉军,以章邯为首的十多万三秦军虽然竭尽全力,苦苦抵抗,还是一败再败,丢城失地,只在三个月左右,便退至底线,不可收拾。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秦汉之际名将的星空中,本来最大最亮的巨星章邯,现在已经星光黯淡,摇摇欲坠,与其同时,曹参和周勃这两颗巨星,正在西陲冉冉升起,光芒万丈。
汉元年八月,也就是汉元年的倒数第二个月,汉军在出师三个月后,风卷残云,横扫千军,在关中取得了对三秦军的胜势。接下来,再简单介绍一下次年汉军在关中的行动:
在陇西郡,威武侯周勃击破西县(废丘西约250公里,今陕西礼县东北约40公里)县丞,打败章邯军将领益己(史记曰盗巴),又攻下上邽县(废丘西约200公里,今陕西天水西约30公里);骑将建武侯靳歙也在陇西击破章平军,平定陇西六县。汉二年十一月,汉军攻拔陇西郡。
信成侯郦商击破章邯军将领于乌氏县(废丘西北十点半方向约220公里,雍县西北十一点方向约140公里,今陕西泾源北约40公里),击破周类军于栒邑县(废丘北约110公里,今陕西旬邑东北约20公里),击破苏驵军于泥阳县(废丘北约140公里,今陕西宁县东约30公里)。汉二年正月,郦商攻拔北地郡,擒章平。汉王把武城(废丘东约150公里,今陕西华阴西约20公里)六千户赏赐给郦商作为食邑。
陇西北地两郡,是秦国的骑兵产地,对于汉军五大骑将的灌婴、丁复、靳歙、傅宽、王吸来说,是个巨大的福音。至此,关中六郡中地、上郡、渭南、河上、陇西、北地,几乎全部掌握在汉军手中,塞翟二王投降,章平也被捉住,只有章邯还在废丘苦苦坚守。
汉二年六月,临武侯樊哙以水灌废丘,攻破废丘,章邯自杀。关中六郡完全平定,共八十余县。樊哙也由此跻身名将之列。这是秦汉十大名将中的第五位,汉军五大名将中的第三位。汉王还定三秦之战历时一年又一个月,到这里就完全落下了帷幕。此乃后话。
汉元年九月,汉王刘邦派未来的兴汉十八功侯中的广平侯薛欧、清阳侯王吸两位将军出武关,在未来的安国侯王陵发兵帮助下,想要通过南阳郡到沛县,迎接刘邦的老爹、老婆和孩子。西楚霸王项羽得知这个消息,发兵在陈郡的阳夏县,拦住了薛欧、王吸和王陵军。这为次年四月开始,汉五年十二月结束,历时两年又八个月的的汉与西楚之战,埋下了伏笔。
总结:汉元年,未来的天汉太祖高皇帝刘邦,连续施展自己“神速拉人流”、“大预言术”、“九天极速”、“将将无双”的特技,迫降子婴、约法三章、就任汉中、还定三秦,揭开了被誉为“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国恒以弱灭,而汉以强亡”的,充满了光荣和寂寥,童话般华丽的,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强大最壮丽的天汉王朝的序幕。从此,中国历史开始走向了布衣崛起的大一统王朝的正道,进入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螺旋上升的轨迹。这是汉朝、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关键的一年。
和风之力楼主
· 北京简要总结:“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国恒以弱灭,而汉以强亡”的,充满了光荣和寂寥,童话般华丽的,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强大最壮丽的天汉王朝的第一年。
yzs333
· 北京萧何大才,不愧功人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