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个历史纪录片】《海昏侯》豆瓣评分8.6

avatar
关注

考古历史纪录片《海昏侯》共分为3集,其中,第一,第二集大部分篇幅为考古有关的真实镜头,最后一集是介绍刘贺短暂的一生,每集约47分钟。

南昌海魂侯墓的发掘工作始于2011年,纪录片《海魂侯》可视为考古领域对其的最终定论。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有三最: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

海魂侯墓出土文物1万余件,包括刻有刘贺名字的玉印、重达120公斤的麟趾金、金饼和金板,是中国汉墓考古史上最完整、最集中的黄金文物发掘,被西方认为是“多金大汉王朝”的充分体现。

除了让人看花眼的黄金,墓中还发现了失传1800年之久的《齐论语》竹简、以及《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等多部典籍:

海昏侯墓墓主刘贺为汉武帝之孙,是第一代海昏侯,也是西汉历史上第九个皇帝和第二代昌邑王。墓中出土文物大部分是刘贺及其父刘髆在汉武帝时期积攒的财富。刘贺去世后,海昏侯国被废除,所有这些带有王侯标志的财富,全部埋进他的墓葬。


一直以来,可能在大多数人的记忆当中,考古记录片都是单调且无聊的,没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稀奇古怪的生物,像上面介绍的那样,能多看两眼奇珍异宝都算是意外之喜。

但是该片以悬疑片的手法加上严谨详实的考证,重要节点还搭配历史剧短片,将南昌海昏侯墓现场考古发掘与刘贺短暂的一生紧密结合,让观众在了解一段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和成果的同时,对墓主人海昏侯刘贺神秘的一生有所了解。

史料中的海昏侯刘贺,是个完完全全的负面形象,他不学无术,顽劣荒淫,18岁天上掉馅饼,被选做皇帝,从山东昌邑来到长安。但仅仅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

据《汉书》记载,他被废的原因是:“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简单翻译就是他在位二十七天内,干了1127件坏事,罪名包括沉迷于女色,任用旧臣等等,平均一天干40件,这么一看还是有点敬业的。

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权臣拥立又被废掉的皇帝,一生短短33年,经历了王、帝、侯的剧变。

18岁的他,并非不学无术之徒,来到皇帝的位置,他也有自己的远大抱负。无奈霍光的势力过于强大,过于冲动的刘贺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野心,锋芒过盛,导致还没有在长安站稳脚跟,就被霍光废掉,说到底,霍光只不过是想找一个傀儡罢了。


纪录片最后还提到了刘贺的继任刘询,并把他的成功归因于性格的差异。面对同样嚣张跋扈,一手遮天的霍光,刘贺年少气盛,过于锋芒,但刘询虽然“芒刺在背”,但却懂得隐忍,懂得卧薪尝胆。其实我在想,也许两个人的性格、天资并无太大差异,只是刘贺的遭遇给刘询很好地上了一课。有时候,比起先来,后到者是幸运的,他从失败中学到了不少的教训,同时等到了合适的时机——霍光病死,霍家在朝廷中的势力才能被诛除。


整体来看,纪录片除了展示墓葬发掘、文物介绍的部分,基本上就是辛德勇先生《海昏候刘贺》和《海昏侯新论》两本书内容的概括或缩写,纪录片算是历史科普,两本书则是学术专著,互相参看,西汉中期历史也就基本明了,整体评分7.5分。


关注话题历史纪录片,每周一篇历史纪录片点评!


历史区历史纪录片
发布于上海阅读 5487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教授布影帝

· 江苏

刘贺作为一个我还在幼儿园时期就知道的皇帝,注意我知道刘贺还在曹孙刘之前,为什么我知道,完全是因为太多的借口太多的理由,为了爱情我也背叛了所有。

亮了(121)
查看回复(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你管我是谁呀

· 辽宁
Ѷ刘病己 不是更出名吗?收起

这破名字我一直以为虚构的

亮了(34)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