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你真的了解中国男篮吗?

avatar
关注

从19年男篮世界杯到如今亚洲杯止步8强,中国男篮四个字仿佛已经变成“遗憾”的代名词,憾从何来?因为球迷们不相信拥有在中国传播度极高的篮球竟挑不出一位挑大梁者,球迷们更不相信我泱泱大国竟然要败给亚洲小国。


一切的遗憾都源自于“我觉得你应该怎样;我觉得你这场必须赢;我觉得你这场不该输。”

究其原因还是太少有人真正关注中国篮球了,赢一场吹上天输一场口诛笔伐的现状已经屡见不鲜,那我们究竟是一只怎么样的队伍?


讲到国家队,就不得不提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联赛(CBA)”

2017年,姚明接过中国篮球改革的接力棒,姚明从中国篮球最高峰的代表一下子坐到了主席的位置上,让人们更多的是媒体也带着放大镜一般的目光去从未来中国男篮包括cba的点点滴滴去来与“姚明”二字挂上钩。“增量改革”是姚明对中国篮球改革的第一步,也就是不着急出结果,而是要把“中国篮球”这块蛋糕做大,去加更多的料去尽可能烘培更久。

引入市场、提升联赛价值,这些举措其实这些年我们是看在眼里的,cba比之前好看了,收视率就是具体表现,拿本赛季为例,本赛季第一轮比赛自2021年10月16日开始,单就中央5电视端统计的数据,截至4月13日,首重播观众规模超3.8亿,这还不包括更加便捷的手机网页资源观看无法统计的观众量,我试着换了一种思维,如果我们把时间调回姚明改革初期,也就是2017年,我试着在百度去搜索2017年关于cba收视率的新闻,得到的结果是广东队和辽宁队比赛以0.71%的收视率高居CCTV5首位,而如今,根据CSM全国网数据,今年4月12日cba季后赛半决赛收视份额3.67%,创2021年9月以来单场篮球比赛收视新高,带动CCTV-5收视份额相比前一天增长111%。4月13日,CBA季后赛继续半决赛的争夺,广厦108-93击败上海,比赛收视份额3.34%,两场比赛观众规模超5400万。当你走到大街小巷,站在野球场打篮球,年轻一代讨论的不再是欧文杜兰特去了哪里,而变成了王岚嵚荣获状元时,cba的改革就已经成功了。

姚明使资本介入cba为其注入活力,大家都看在眼里,而且效果显著,大家逐渐爱看cba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体育比赛是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如果cba不能让观者满意,人们也会很自然的去选择替代品观看,因为从一个频道切换到另一个频道只需要手指一点罢了,怎么留住,“人”是关键因素,2017年,也正是姚明改革元年,北京男篮的“首钢篮球雏鹰计划”,已经将9位小球员送往美国打球:曾凡博、范依铭、吴勇豪、贺加贝、董旭茁、郭禹超、江鑫、许然、薛传哲,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很多名字,他们在成长,他们终将成为中国篮球事业的中坚力量,但也需要我们寄予时间和期待。

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我们有了更加商业化运作的联赛我们有了更优秀的储备力量,那为什么中国男篮近几年被称为最糟糕的时代呢?联赛的好坏和国家队有着密切联系,而且是正向关系,从杜锋此次选人方面很清晰的看出国家队大名单为季后赛四强队伍的核心力量,同样国家队的战绩也会影响联赛的市场,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是微妙的,前面讲到联赛需要资本和市场去运作,但国家队,作为我国篮球实力的巅峰水平自然需要联赛作为平台去进行形象的投射与放大,同样,国家队的市场权益也需要联赛为依托去体现。

今年,中国篮球人给予了我们很多惊喜,曾凡博冲击NBA虽然失败但至少在那一段时间里给予了国人无限期待和自豪;周琦在NBL的赛场上化身东方长城无不让我们拍案叫绝;张镇麟、曾凡博和郭昊文参与了夏季联赛;这些种种事件都刺激着我们内心那颗热爱中国男篮的心脏,也会试着去畅想如果把他们组到一起中国队崛起指日可待。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这是所有球迷的确有的心理,这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底气,我们不应该去过分纠结国家队阵容不齐整的情况下输给韩国、输给黎巴嫩的懊恼,更不必过分抓住中国男篮止步亚洲杯八强这件事不放,因为我们的体量和未来是和这些国家不在一个档次的,如果你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那对于我们而言,真正需要我们去学习的就只有像如欧洲、澳大利亚、美国等传统篮球强国。

中国男篮也是一个整体,你把某几个人从这个整体里割裂开来去批评,去“游街”都是一点无益于中国男篮进步的行为,当年阿联说我们的一些年轻球员应该承受得起球迷的失望,但并非是说我们应该把他们同中国男篮割裂开来。如果每次输了球我们都指名点姓,我们永远都无法进步。


就像在男篮世界杯失利后记者问姚明谁要负责姚明斩钉截铁的一句:我!一样,失败了有人站出来担责大家觉得理所应当,更有甚者还会讥讽姚明的改革失败,那如果那一年中国队赢了呢?那名记者再次发问,只不过这次是在一片欢笑声中:主席你好,你觉得中国男篮这次胜利最应该感谢谁呢?如果姚明这时候说我,那你就会觉得很怪,甚至都会变成低情商发言的代表,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在脑海中接受了失败必须针对到某个人的这样具体设定。

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体育强国“体教结合”的训练方式,是先进的管理、训练理念,改革的阵痛期我们已经体会到了,但我真的很不想看到一遇到挫折便有人大呼“改来改去还不如以前!”那岂不是中国篮球人从2017年开始励精图治五六载还是原地踏步走?


那缺在什么方面呢?打黎巴嫩61.3%的罚球命中率,中国男篮在亚洲杯场均罚球命中率仅为64.8%,排在八强球队的最后一位,这是基本功的问题,其次观看中国男篮比赛最大的观感便是进攻不流畅缺少运动战得分,这是技战术与对抗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牛角战术打出来就是三后卫在外线传来传去,而且经常出现控球者停球找人的尴尬局面?因为就是内线和侧翼掩护挂不住人,对方一挤一绕就过去了,无法形成有效的挡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球员对抗强度不够。

我们不针对单个球员,我们看到的是这支队伍所呈现的竞技状态并不像一支成熟的队伍,甚至不如在自己联赛里表现得好,这与技战术安排和球员磨合程度有关,但失望终究成为了我们赛后最大的讨论基调。


国家队的建设是系统工程,在训练保障、运动保险、形象包装、媒体推广等方面都应当去同步提升,就像姚明所说的“改革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得踏踏实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变好,我们的青年才俊在美国接受着最好的篮球技术,而且近些年涌现了越来越多让人惊喜的球员,我们应该让球员有获得感有荣誉感,就像姚明在火箭球衣退役仪式上看着自己高悬起来的球衣心里会想到“这段故事关于我和我的队友还有那段无可替代的荣誉”。

我们没那么好,但我们也没那么差,好在我们一直在努力,因为我们相信过程。

篮球场中国男篮现状
发布于山东阅读 35102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筑梦红枫JIE

· 福建

我觉得最不理解的是杜锋,胡明轩一整年联赛拉垮,能带着打首发?连续几场比赛持续拉垮,竟然在生死战中出战了35分钟,全队最高。看了二十几年的比赛,没见过哪一个正常的主教练会有这样的操作。打得越烂上得越多,长见识。如果中国篮球是人情事故或者是利益交换,离男足越来越近了。

亮了(745)
查看回复(18)
回复
discusser-avatar

Easymoney952

· 湖南

中国队 加油[祈祷]

亮了(351)
查看回复(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