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张伯苓,南开大学创立者,中国奥运篮球先驱者
1895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中国篮球的发展,如今已走过了127个年头。
中国篮球127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诸多传奇前辈为中国篮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中国篮球运动不断前行。
在2022年,中国篮球名人堂正式建立,在首届中国篮球名人堂中,张伯苓等15位中国篮球前辈直接入堂,成为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
今天我们在这里,为大家介绍2022年中国篮球名人堂“特别致敬”人物张伯苓先生的故事。
张伯苓,名寿春,字伯苓。杰出的爱国教育家,创办南开系列学校,推行新式教育,尤其重视体育,是最早在中国宣传并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家,也是中国最早、最具影响力的篮球运动推广者之一,对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下面是一些关于张伯苓先生的故事与事迹,读完它们,你也会对张老对于篮球的贡献,有更深刻的感触。
1904年,张伯苓创立天津南开中学,此时距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不过9年时间。
在当时,南开中学的学生不过千余名,但光是体育训练场地就有48个,其中篮球场最多,竟达到15个之多。球迷朋友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初高中时学校中有多少个篮球场,再类比一下百年前的南开中学,就知道这样的体育设施储备是怎样一个概念。
与此同时,他还在南开中学中建立各类大大小小的体育俱乐部与运动队,组织各类体育比赛,让学校之内的体育之风盛行。
据当时的记载,南开中学内的体育运动队与体育赛事数不胜数,各班间有班级运动会,各年级间有年级运动会,还有各寝室的运动会、师生运动会。根据1935年的统计,南开的体育团队一共有182个,篮球队有50个之多。
我们熟悉的周恩来总理,在南开中学就读时,也参加了班级的“勇”字篮球队与“勇”字排球队,并以主力队员的身份,率队获得过运动会的冠军。
与此同时,他还对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有硬性的规定,张伯苓在任时规定,下午四点为学校统一的运动时间,每天下午四点,每名学生都要准时前往操场,进行自由的体育运动,且每周都要上满至少3小时的体育课。
在那个体育运动意识匮乏的年代,是张伯苓先生的大力推进与传播,让人们第一次意识到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也在青少年的心中,种下了“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种子。
我们都知道,美国NCAA有“密歇根五虎”,但南开大学的“南开五虎”,曾经在国内与国际上也都是享誉盛名。
1919年,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并聘请了大家所熟知的“中国篮球之父”董守义作为南开篮球队的主教练。
在此之后,南开篮球队也进入了一段相当辉煌的时期,在国内的各大运动会上横扫千军,几乎包揽了所有篮球赛的冠军。
1922-24年间,南开篮球队先是在华北区连战连捷,于一方树立威名:
1922年,董守义带领南开篮球队获得天津学校联合运动会冠军,南开篮球队初露峥嵘;
1923年,南开大学队横扫多支强敌,夺得第10届华北运动会篮球赛冠军;
1924年,南开篮球队所向披靡,轻松获得天津市篮球赛冠军。
五年后的1929年,兵强马壮,实力达到顶峰的南开篮球队,在第五届华北篮球赛高级组比赛中,战胜无数强敌成功问鼎。在那一年里,南开篮球队也是彻底来到了他们的全盛时期。
华北篮球赛夺冠之后,南开队受邀访沪参加国际篮球邀请赛,在那一次大赛中,由张伯苓率领,董守义执教的南开篮球队更是连战连捷,尤其是先后战胜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篮球队以及菲律宾圣提托马斯大学冠军队等等来访的国外强队,让中国篮球队的威名远扬。
返回天津之后,张伯苓特制“为国争光”银质奖章一枚,镌明:“战胜沪江、西青、匹滋堡及菲大纪念”,并以南开学校师生名义赠教练董守义惠存。
再后,南开篮球队远赴东北进行交流,也是以全胜战绩凯旋回归。
在那一年里,南开篮球队在全国乃至海外名声大振,以唐宝垄为首的5名球员也获得了为后人熟知的“南开五虎”的美名。
在那些年里,是张伯苓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着校园篮球队的建立与发展,最终让百姓都知道有一支“南开五虎”,也为篮球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相信在热爱体育运动的体育迷中,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刘长春当年能够参加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站上奥运赛场的首位中国人,离不开张伯苓先生在背后的推动与争取。
早在1907年,张伯苓就曾在公开场合呼吁中国参与奥运会,并在此后的数年内,不懈地在国内传播奥林匹克文化。
最终在1932年,在张伯苓等人的不断的奔走与争取之下,中国第一次派出刘长春、宋君复两人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奥林匹克的参赛选手之中,终于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与此同时,中国篮球能够参与进奥运会中,也离不开张伯苓的选拔与支持。
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将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张老立即为中国争取了一个参赛的名额,并率董守义选拔队员,组建中国篮球队参加奥运会。
这支男子篮球队后来在奥运会第一循环的比赛中战胜了欧洲强队法国队,也成为了中国奥运史上的一个亮点。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曾三次参加奥运会,其中两次都有篮球队的参与,张伯苓先生的积极推动,与之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
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男篮晋级八强,中国女篮跻身四强,不仅实现了张伯苓百年前的奥运梦,也实现了他执着的篮球梦。
没有前人的铺路,就没有如今的光明与坦途。
没有张老先生在百年前的努力与奔走,没有他兴建体育运动队、大力推广体育运动的种种举措,就没有当今中国体育事业的辉煌,也没有如今中国篮球的发展。
希望我们在享受当下的同时,也能够铭记那些伟人的贡献,是他们造就了我们的今天。
此后我们还会带来数期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的人物故事,让我们下一期再见。
注: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中国篮球协会
感觉丰富的毛巾
· 广东张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寿春,字伯苓,天津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 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受教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桑代克等人。 张伯苓是南开大学创办人之一,1919年至1948年出任南开大学校长。1948年6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
南开詹姆斯
· 山东我给我们自己的校长顶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