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赛期苦咖啡】完结篇04-07后卫简介,中国篮球之殇
本次亚青赛在内线存在巨大优势情况下依然不敌韩国队,失误频发的蹩脚表现明显暴露了一个大问题,中国国内培养的后卫,无论是从控运技术,传球能力还是在投篮准确性甚至不如日韩校园后卫,论身体条件,论训练设施,难道日韩后卫比中国人更好吗,这个不能再拿身体素质不如黑人做遮羞布了。
本质上,国内青年比赛功利化倾向很严重,大量青年比赛充斥着反击,上篮,投篮大家都不好,效率低,那就压迫打反击好了。其中代表性的就是深圳青训,深圳青训的平均身体素质比大多数球队好,所以大量通过压迫反击在青年比赛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大比分领先对手,但是对于一队而言,不过是将大量好苗子变成了糙哥,从早期的李慕豪,沈梓捷到后来的孙浩钦这一批,到现在的马明坤,王浩然。这种其实应该算青训的反面典型,但是对于郑永刚这种青训教练来说,成绩出不就好了。可是培养出来的球员呢,往往缺少持球能力,因为反击只有跑的快,赶紧接球就好了,青年比赛对手弱可以,但是到了亚洲级别面对同级别的压迫和阵地战就如闷头苍蝇一般无所适从。
另外一种,就是目前新出现的倾向,可能是由于小篮球的开展,以大量没有身体天赋,却有相当早练球,在低年龄组比赛有即战力的大量后卫组成的低龄组球队,如省实,海亮,北大附中,明德这些球队以大量后卫组成,个子小但是速度快容易逼抢反击,也能在低龄组青训比赛打出巨大差距。但是从青训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不是说人多就好,比如十个李佳哲孙亚辉不如出一个赵维伦楔李永炜。当然这种某种意义上也扩大了选材面,但是我要说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最好选出后卫培养的重点人,减少后卫数量,给锋线乃至内线更多球权来锻炼。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起上一个应该更好解决,比如广东新的梯队似乎在身高选择上有了改进。
04:偰李永炜(清华附中) 刘泽希(江苏肯帝亚)张峻豪(厦大)李梓睿(石家庄二中)辛泽林(哈工大)
马明坤(深圳新世纪) 马志轩(青岛雄鹰) 孙亚辉(北京首钢)
04级没有优秀的控球者,唯一还凑合的指挥官马志轩是一个改年龄加174身高的天花板极低的后卫。
不过天赋最高的当然是裸足194上下的偰李永炜,目前也是拿到了波特兰大学offer,不过建议先当保底的,这学校挺喜欢招中国人,之前就找了范依铭。后卫拿offer比较难,希望四字弟弟好好加油,这位清华附中的后卫曾经留洋澳洲NBA学院,目前去了皇家盐湖城学院冲击NCAA。偰李永炜静态不错,是中国比较少的高得分后卫,不过运动能力相对一般,爆发力并非顶级,但速率还是够用的。因此,他通常更喜欢利用节奏和掩护来完成切入或者投篮。偰李永炜的技巧出色,节奏感良好,他的投射能力非常均衡出色,三分和中距离都有不错的水准,进攻手段丰富打球聪明,不过有时候也会短暂上头,防守端只能说凑合。他曾经短暂客串过控卫,不过他的传球准确性和组织能力不够作为控卫,明年世青赛希望他作为主力2号位人选招入。
刘泽希,裸足190的矮个得分后卫,同样不能打控卫,我说今年后卫选人不好就包括没带他,既然你没什么得分后卫人选,为啥要带没有自主进攻能力极其毛糙的马明坤和个子太矮也没组织能力的孙亚辉而不带刘泽希。实际上刘泽希和楔李永炜是04级即战力最强的后卫,刘泽希进攻手段全面多样,非常均衡,技巧丰富,节奏感不错。投射能力良好,有一定的三分球水平和持球进攻能力,学运会他和倪永康一起战胜了清华附中四少组成的北京队,全运会也有不错表现足以证明他的能力,当然他的身高略矮,缺少组织能力,运动能力不算突出也使得他的上限不算高。
马志轩以组织串联为主的改年龄矮后卫,04青训唯一合格指挥官,青岛u17夺冠后场核心,曾经也有不错的突破得分能力,有一手小抛投,不过174左右的裸高注定他只能更多转型传球,上限不高,马志轩传球串联意识不错,视野良好,速度快,灵活性出色,经常能钻进人堆喂饼和分球,防守端下手快,不过受限于身体,防守能力不足。
这次不带马志轩更可能是他有伤,不然国青组织也不会如此混乱,别说马志轩没天赋改年龄所以国青不带,实际上03国青当时就拉来马志轩控场后面才加石奎。而且国青教练也要成绩,原园不知道孙浩钦改年龄吗,一样让孙当他那届的核心。
同马志轩类似的由浙江稠州的王奕霖,也是一般的指挥官类型,可以参照我去年的介绍,因为他一年也没打啥比赛。
然后是校园篮球两位,张峻豪,李梓睿。这两位算是04校园控卫双雄,都在青年联赛有不错表现,张峻豪这次大家也看到了,有一定指挥官意识,内外线进攻也都有一点,但是受限于平庸的身体素质,个子不高对抗不强,发挥也容易波动,但是比起令人头疼的李佳哲等人已经算是矮子里面拔将军。李梓睿其实指挥官属性还不如张峻豪,他的优势视对抗更好一点,而且李梓睿有一手不错的中距离跳投,三分反而不怎么稳定,即使来了我觉得也不会改善国青后场多少。
辛泽林,顺便提一下,无球射手,类似于03的华科新生申谨文,特点还是以无球跑位和接球投篮为主,身体素质和突破能力并不突出,可以作为国青战术补充,但是也不是非要选不可。
现在说的后面这几个列出来说不是因为他们有天赋,而是本次亚青赛的反面典型
马明坤,深圳青训,裸足195左右的得分后卫,也能顶小前锋。去年我提到他的问题是只喜欢利用身体往里硬怼,只会打反击不会阵地战进攻,技术毛糙,一年下来毫无进步,一样的失误,一样的糙哥。
孙亚辉,裸足实际还不足180的矮个后卫,家里有钱,从小训练资源拉满还出国过,所以也不能说他没努力,残忍点说,他没多少篮球天赋,上限也就这样了。作为一个矮个后卫,在青年联赛还有不错的得分数据,但那是相对首钢梯队其他人更差他球权独揽的情况下,比如对去年夏天u17对阵青岛的比赛,上来一节就被对面打成垃圾时间,然后刷刷分,有啥参考价值呢?某些球迷不要看见自家球员就无脑护,孙亚辉努力能不能打上首钢替补再说,毕竟他之前的杨阿力比他身体条件更好,也有组织属性都尚且没机会,孙昊锋,栾利程身体素质不错都没上场机会。。。。何况他既没身体,作为超矮后卫没有球场视野,没有传球串联组织能力,空有一点青年联赛级别的得分能力,参考前山西队的席益民就这到这类球员的窘境。
此外,关于一些球员如东莞篮校去往厦大的矮个叶润峰,比关系户佟佳俊还菜的李佳哲其实也没啥介绍必要了。
05: 赵维伦(瓦雷泽) 刘金雨(广州龙狮)何佳轩(留加) 赵芮(四川金强)管子煜(清华附中)宋文浩(青岛国信)
去年我曾说,05后卫即战力最强的是赵维伦,赵芮和刘金雨,然而一年过去了,在海外的赵维伦持续进步,而刘金雨,赵芮可以说停滞不前。
赵维伦,简直是明年世青赛中国国青的救世主,他能来杨瀚森估计泪目了。留意的小赵在海外持续进步,一步一个脚印,在瓦雷泽梯队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并荣膺意大利新生代杯MVP,u19,u17双最佳阵容,毫无疑问,即使放在意大利,赵维伦也是同龄段顶级后卫,而相对于蹩脚的国内青训更不用说。
在0405级,对于核心后卫而言,赵维伦就是“the one,the only”(今年s赛主题),虽然身高仅有180出头,但是赵维伦的速度相当快,核心力量也不差,节奏感非常好,可以说,如果有廖三宁的身体静态条件,他对中国国家队来说就是完美的,可惜没有。赵维伦进攻手段丰富,突破,中距离,三分,急停跳投,转身跳投,进攻丰富程度比国内其他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主要国内这些后卫太弱太糙),组织串联也不错,长传较准,会打挡拆,会突破分球(虽然这也是控卫基本功,但是今年亚青赛这批多少都不会啊),防守端身体有劣势,但是敢对抗,下手切球快。但是整体来说,小赵的身体条件注定他很难冲击NBA级别的殿堂,而且也促成了他的高出手点跳投,这一投篮方式容易在高对抗下受体力防守强度等外界因素影响,希望小赵继续努力,奔着国家队迈进。
国内战力最强是刘金雨,他是裸足196左右的高个锋卫摇摆人,三分投的不错,运动能力也不错,在国内比赛得分能力很强,也经常反击得分,但就是我说的,国内水平低,是你抢断对面一直打反击,亚洲级别对面的后卫基本功都比你好,是他抢断你了,哪有那么多反击机会,所以这就导致了刘金雨本次亚青赛得分起伏,对手弱,他大杀四方,对手一强,他就经常隐身,归根到底青年比赛对手弱,过于依赖天赋打球,控运技术是根本不行,跟赵岩昊比,赵岩昊是才华横溢能持球的超级后卫,他在亚洲级别都只能做进攻终结点而不是发起点,还是运球不行,没法阵地战持球突破或者持球来寻找机会,组织能力和视野也欠缺,导致了本次的困境,虽然他比其他后卫好点,但是需要进步的还很多,在这样下去只会浪费天赋。
曾经广厦梯队的赵芮,他是不是因为性格行为被广厦开除我不关心,不过这也确实导致他一年来没什么进步。球场上他能主动指挥队友。身体上体格较壮,但体脂率偏高,裸足大概190左右,打控卫的话静态天赋还可以,目前更多是节奏运球来进行突破,得分手段比较多,突破三分都有,但是效率不高,弹跳较低,运动能力不突出,他的运控技术还不错,持球点较低,左右手都能控球,护球能力也不错。突破后能用抛投。整体来说他这种有年龄疑问的球员荒废不起,需要在四川好好努力。
管子煜,清华附中05级195左右的后卫,静态天赋和运动能力中规中矩,进攻手段比较多,但是精通的少,比起楔李永炜他缺少自己解决场上问题的能力,也无法作为组织者盘活球队,这也就导致了清华附中今年的翻车。整体来看,一个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特色的足尺寸2号位。
何佳轩,本来是旅美去了费尔奇学院,当时学院内测试裸足198,所以别拿自媒体数据说身高。然后去了加拿大,这但有点疑问,加拿大的篮球环境,比赛水平是远远不如美国的,顶级加拿大高中生都是去美国的,李弘权在加拿大24+13,去了美国也只能拿d1底部学校offer。何佳轩在国内是一双能卫,搭配大聪明李佳哲和刘金雨。他从小篮球,控运还算娴熟,不过他的臂展不够出色,头大占据一定身高,所以在海外的高水平情况下很难打上控卫,更多还是变成了无球端的终结点,去做一些接球投射,反击终结等。想看他海外比赛可以看redrbulk,他的运动能力还可以,移动速率出色,但是爆发力不是特别出色,没法在较强对手面前突破撕裂防线,三分球投篮出国后姿势和准确度有改进,在海外可能被练成锋卫摇摆人。
宋文浩,青岛新冒出的一个2米的锋卫摇摆人,有一定控运能力和持球能力,也有一定的传球视野,臂展一般,运动能力也不算出色,不过球场视野和大局观在这个身高还算不错,能在行进间指导如何去处理球,但是他的外线投射不稳定,需要好好练习。
06:杨溢(广东宏远)王厚远(江苏)从睿言(东师附中)06-07届何文炜等广东矮个后卫及李泽栋等海亮矮个后卫
06怎么说呢,没有兼具身体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后卫。
杨溢,06唯一一个指挥官广东宏远梯队176的矮个控卫,速度很快,反应能力也不错,组织意识和大局观有一些但还需要加强,外线投射有但不稳定,比起徐杰风格更偏向陈江华,当然,陈江华身体素质更爆炸。突破上篮和反击是他主要得分方式,传球比较有想象力。他的主要问题是能否开发出稳定的外线投射,这对于一个矮个子很重要,此外,他能否再长高还是未知数,目前的身体条件打CBA够了,更远就很难。
王厚远,江苏190左右的得分后卫,反击,突破都还不错,也有一点持球能力,但是外线投射方面还属于弱项。身体条件还可以,静态身形还不错,速率运动能力也还可以。
从睿言,吉林凯初的天赋球员,身高接近195上下,运动能力不错,能在比赛中快攻扣篮,但是肩宽一般,体格偏瘦。进攻手段也是突破反击为主,有一些外线投射。
剩下就是广东梯队和海亮众多的后卫,他们有的是07的,不过在这一块谈了,何文炜,顾泽谨,李泽栋,吴元极,黄嘉焱等等。他们都是个子也不高180出头,臂展不突出,运动能力不突出,啥都会一点,能投投篮也能突一下,能逼抢一下,当然还有北大附中也差不多,整体来说广东省实验这类球员最多也最好,然后呢,他们有几个能打职业我不评价,不知道方俊,朱芳雨要不要。
其实这就是在小篮球开展过程中,大量对篮球有兴趣,但身体素质平平没有职业天赋也很努力小球员的写照,以职业俱乐部训练水平,这类后卫可以大量一批又一批的复制出来,但是然后呢,是准备走CUBA还是如何,谁也不知道。
顺便提一嘴明德的王裕熙,185左右的矮个得分后卫,下盘粗壮,有不错的三分能力,但是身体素质着实一般,类似之前明德那些后卫的未来吧
07:杨竣熙(北布罗沃德高中)蓝逸朗(深圳体校)冯俞博(浙江广厦)
杨竣熙,裸足之前是191,还在继续长高过程中,杨竣熙的运动能力很好,在之前的蔡崇信选拔同样摸到了摸高器上限,作为一个二号位,身体素质突出,运动能力强,反击突破和投篮都会一点,但是技术层面谈不上精通,需要好好打磨,一块好材料,希望留美持续进步。
蓝逸朗深圳体校190上下的得分后卫,得分手段多,突破抛投都有,三分精准,但是运动能力也一般,速度倒还可以,整体来说有得分手潜质。
冯俞博,他和孙进宇都是广厦梯队外线的分手,当然孙得分能力更强,但是孙只有185,身体素质也不突出,因此上限难以预测,冯俞博相对来说更高一点,体格运动能力也更好一些,但是技术层面投射稳定性,持球能力还要好好练。
gxhns
· 中国香港目前的体制青训就是向张路老师说的足球问题一样,过早的掐尖,导致青训梯队的比赛变成几只强队年年组一队的大小王打你一队的JQK,强队靠身体本能天赋掌控雷电,何须钻研技术,弱队走过场年年挨虐,慢慢的资金投入和队伍都维持不了,基层规模越来越小。世界上凡是市场化做的好的流行性高的运动,过早的掐尖而放弃普及规模都是死路一条。
坤坤大侠
· 湖北估计跟生育率有很大关系 00只有90一半出生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