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的對岸球迷 - 熱身賽&小馬淺談

avatar
关注

近年在CBA打球的台湾球员都属于即战力,选择小马就是需要养成,且养成难度不小,过往也有NCAA挑战CBA失败的例子,举例:上海(新疆)吴永盛,这也是对岸都不看好他站稳CBA的原因。

这几场热身赛心得:团队防守很积极也有上强度,但细节还需要做得更好。后场球员对持球者进行压迫,面对挡拆经常漏掉弱侧底角的射手。另外小马的横移太慢了,他弱侧防守太内缩了,应该往肘区站一点,经常为了协防或包夹而漏掉底角的人。看得出来教练团有意减少他扑出外线,但前提是做好换防和协防,才能弥补他横移的不足,这很考验他的防守站位。小马还有一个坏习惯,被突破后应该用身体去对抗,而不是伸手从后面捞球犯规。

这几场团队外线手感不好,后场还需要一名指挥官,后卫叫挡拆的时机也很差,跟中锋的默契也不好,挡拆或短挡拆还会卡到彼此... 后卫分球也很犹豫,经常外线底角空位没传,或者突破没吸引到防守者就分球,进而导致传球失误。小马和队友的默契还没建立好,比赛中很多无球跑动队友都没能传进去,他经常会帮队友做无球掩护,但有几球队友似乎没反应过来,导致进攻空间拉不开。

榜眼签选择他就是看上他的潜力,他具备一定的持球能力和投射能力。这些技术都不用从头练,该有的技能包也都有,能否顺利转换到CBA,只能看他的适应(对抗)能力了。

从热身赛看得出来他的球商和视野都不错,持球也能做动作,唯独对抗真的太差,横移速度比想像中的慢。进攻部分需要果断一点,投篮要减少出手英雄球。投射方面相信他很快就能调整回来,否则留给他的机会和时间真的不会太多。

小马这球员心气很好,打球斗性也很强,这点是双面刃。但能肯定的是这份斗性能帮助他更快适应CBA。本来就不是即战力,有耐心点给他一些时间,新人赛季打完再来讨论水不水吧。

发布于中国台湾阅读 1243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冲冲360

· 河南

技术动作都没问题看他以前视频也是有篮子,高中是不是连中10个那种,还是有点东西的但是篮球就是一个对抗吃身体的运动,高强度下适应,要不然你更快更灵敏节奏好不然你就适应这种强度增重增肌对抗我看小马自己也意识到这点了,看他ins上说自己好不容易增重两公斤结果肠胃炎拉没了又。。。。发现缺点没问题,关键是怎么改正!!

亮了(16)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1362287072

· 上海

视野还需要加强 为什么大家喜欢3号位有持球能力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3号位,只要能突进去队友空挡都会很多 这两球他只要传出去就是大空挡,很可惜最后他没有传最后这球就不错,一个突分直接把对面4号位带开,队友一个三分空挡 再慢慢适应吧,先把三分找回来

亮了(7)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