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大图书馆事件:“小仙女”污蔑男生不成,反被降维打击
近日,北工大拟录取研究生左某娴发表仇男言论被举报,后疑似被取消录取。消息一出,全网兄弟一片欢腾,称该事件打败了女权不可战胜的神话,被誉为“反女权史上的斯大林格勒”。
临近岁末,在各大高校的“小仙女”持续上分的过程中,又一里程碑事件映入大众眼帘。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事件——
9月8日,南农大一女生在图书馆,突然怀疑被旁座男生“凝视”,语无伦次地向女同伴疯狂输出;
9月9日,该女生在学校表白墙发布“小作文”叙述当日经过,全篇充满臆断式语句;
9月10日,当事男生发布长篇文字,全文理性客观、旁征博引、言辞亲和,对女生言论形成降维打击。
女生至今沉默。
首先,谈谈女生发布的这篇“小作文”,给她本人定个性。这又是一起典型的被迫害妄想导致的纠纷,且和以往的“被摸腚”、“被插队”、“被耳机占座”、“被占电梯”、“被强奸”等自知是在污蔑的污蔑不同,当事女生坚定认为自己是对的,因为只涉及“被看”,感受高于事实,而女生又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她敢于发布“小作文”的原因。
当然,她和以往的高校“小仙女”不同,她非常清楚打拳会带来的反噬风险,也因此,她在最后一段明确地表达“没有女生打拳”以及“有些男生装作女生打拳”,拉一踩一,同时扩大范围推此即彼,引导读者切身感受,最后升华为“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的权利”。
有一说一,她的最后一段比以往的“小仙女”水平高多了,但这依然掩盖不住她与她们属于一丘之貉的事实。
她的“小作文”,全篇充斥着臆断、猜测、感觉、情绪式语句,以及博取同情的词汇,诸如“害怕”、“不舒服”、“愤怒”、“恶心”等,绝口不提有什么根据、有什么证明。同时,还少不了一些女权式金句,比如“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眼神”、“就像是在看待一个玩物”、“女生分得清普通的看、瞟和恶意的盯着”等等,甚至“小作文”的最后还在不停地致歉、解释。
显然,这位女生迫切地希望不要被误解为“女拳”,同时打着“女权”的旗帜“维护己身权益”。我们曾说过,认为女权不等于女拳、有意或无意地被女权带偏的女性,一样是女权分子。
这一点在该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个妄想,一篇作文,一次污蔑。她的思考、言语、行为效果,和女权分子完全一致——跑起来、叫起来都像鸡,难道不就是真的鸡?因此,当事女生是女权分子,只是还没完全泯灭人性。
其次,谈谈对本事件的态度。最初的舆论一度批评当事男生,全然不顾挑起本事件的是当事女生。明明是她主观臆断,最先把男生挂到网上,却因处于女性群体、女大学生群体的双重保护之列而带有天然正义。大量女性配合评论,质问男生为什么不敢第一时间站出来反驳。
让别人“第一时间”为自己辩解,本就是强人所难,毕竟不是谁都每天都那么闲的看表白墙,文章也说了自己很忙。更何况,当事男生并没有做出诸如“凝视”、“视奸”等行为,他当然不会想到自己会被人挂,女生挂他的时候也没有“第一时间”提醒他被挂,还是靠男生同学提醒。另一方面看,使用“第一时间”这种虽无赖、但无害的托辞,意味着女权分子的话术已几近枯竭,这是一件好事。
总的来看,当事男生无疑是无辜的,当事女生无疑是突发受迫害妄想,加之女权思想奴役、没有自知之明,导致了这场闹剧。但这场闹剧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半身,因为男生回复了一篇长文。
第三,谈谈男生后续发布的长文,也为我们的事业总结一些经验教训。感谢南农大表白墙此次并未偏袒,我们得以在1v1的公平对决下,见识到当事男生的绝地反击,也意味着如果资源相同,我们是可以碾压女权分子的。
从内容上来讲,就像许多网友讲的,男生的肚子里是有点东西的,他的文章已经完全超出文章本身,突破了狭隘的性别特权,直达哲思深处。既自证了清白,又调侃了女生的妄想胡言。从考研词汇到诗词曲调、从社资书籍到教员著述、从哲学理论到名人名言,每一次旁征博引都充满了调侃和自嘲,字里行间充满幽默和亲和,从不直接diss当事女生,却又总能不失分寸的直击女生要害。
此篇雄文,直接把握了这场对线的节奏,使得网上一众女权分子的词汇中,只有一个无可奈何的“阴阳怪气”。这像不像无理可讲的女性,最后一记“你什么态度”的终招?还是那句话,她们急了。
再说说文章的结构,当事女生的“小作文”虽然全篇臆断,但她居然分段了,还分了层次,语句也算是前后搭配,这和以往的“小作文”很不一样,至少能让人看懂。而男生的长文却几乎没分几段,许多对女生形成降维打击的金句,夹杂在大段文字中并不明显,会显著削弱内容的能量,这是我们日后对线应当避免的。
在更多的时候,我们不达当事男生的文字水平,平台也不会给予我们和女性平等的发言权。因此,面对此类事件,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更多的是要讲究一个“简”字——不要幻想“一战定乾坤”——在做到逻辑合理、语句流畅、调动情绪的前提下,切忌长篇大论,而是学习女权分子常用的抱团式发言,不停地把短篇重复、重复、再重复。
此外还有这个段落,自“但防备自卫之心至于如此地步”到“把眼睛牢牢地盯在书本、手机和大地上”。这一段堪称绝杀,把男生前述的意思重新精简表述,同时仍不忘以调侃的语气继续反击。且看:
“但防备自卫之心至于如此地步,不知是对什么没自信,但我觉得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对自己的如花容貌是极为自信的……以色示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绝”表明“自己长什么逼样,心里没点数么”;
“我不想因为自己个人的问题而污名化一个堂堂正正、光光明明的座位和桌子”表明“你们别又双叒叕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我们的谈论和笑只是关于我们自己的趣事”表明“你丫自作多情”;
“自己面临的毕业极其发展重要得多”表面“你丫主次不分”;
“倘若106天后的考试你落榜了,那我务必是要担责任的”表明“你丫考不上别赖我,不过我觉得你很可能考不上”;
“二位那么善于揣测,考研英语阅读应该错了不少吧,做阅读可不能过度揣测的”表明“就你们那点水平,不赶紧好好看书,还整天妄想有的没的”;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我们不得不感叹,同一所高校的学生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什么是绝杀?这就是绝杀!
第四,基于该事件,谈谈“男性凝视”。
无独有偶,湖南湘潭大学近日也发生了类似事件——外校一女生违规借来本校的卡进入图书馆,在室外温度42°的情况下因其一人“怕冷”而关掉图书馆空调,同时污蔑旁边一男生“视奸”她,并喊来十个本校男生为她助阵,结果发现这位女生来自外校。据悉,被诬蔑的男生曾挂科数门,在图书馆学习期间全部补齐,且英语六级达到了550分的水平。
这两起事件都提及了有关“看”和“想”的一类词——凝视、视奸、意淫。法律规定公民在公共区域看什么、想什么,都是绝对的个人自由。而不自由的恰恰在于,在公共区域的每个人都应保持行为的得体。这一点,那些有受迫害妄想的女权分子屡屡违反,却还打着“我可以骚,你不可以扰”的旗号。
而南农大事件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聊天记录里,当事女生说“就我们那桌还有一个妹妹,就很乖,也不打扮,就常规的t恤裤子这种,他就不带看的”——这意味着,不管当事女生有没有真的衣不得体,她至少认为自己是“不乖”的,而她也清楚,她的“不乖”或多或少地导致了男生的“凝视”。
下面,我脱离本事件谈谈“男性凝视”本身。这是女权分子的另一套说辞,她们掌握着“男性凝视”的定义权。而事实上,“男性凝视”的实质是“流氓凝视”和“穷鬼/丑男凝视”,前者占小部分,后者占大部分。反抗流氓凝视理所应当,但她们往往把“穷鬼”和“丑男”自动划归流氓。就像网友说的,看她们两眼的如果是个帅哥,恐怕她们都原地排L了。
有趣的是,经常把“男性凝视”挂在嘴边的女性,常常标榜“女性的美是给自己看的,不取悦任何人”。但根据长期的观察经验,这样的说辞显然与她们使用的“感情”和“合适”二词如出一辙。她们的实际行为难以否认——女性打扮自己确实不是取悦所有人,但一定取悦部分人。
最后,我们审视一下越来越多见于高校的此类事件。一方面是媒体对“小仙女”的报道多见于高校,但另一方面,确实是女性作妖的概率会随着平台的升级而增加。
这不免会引发思考——在她们对(原生)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个人贡献都几乎为零的情况下,继续提供与她们的素质完全不匹配的资源,让她们用以制造纠纷、声索特权,真的合理吗?
MasTerXavi
· 浙江星巴克啊扎西
· 重庆毋庸置疑的一点:在文采、逻辑、素质方面薄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