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逝世37周年:人在江湖,当然身不由己啦
作为蜚声中外的武侠小说作家,古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创造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武侠世界。37年前的今天,他的溘然长逝,让许多粉丝抱头痛哭,仿佛离去的不只是古龙,还有他们的精神世界。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彼时香港金庸风头正盛,已经连续写出《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等作品,而岛内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等前辈又横压一时,就像现在的香港影坛一样,整天刘古张,新人是看不到一点出路,对于新入行的古龙来说,只能先模仿才能生活得下去的样子,所以古龙早期的作品尚未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就连他自己都说:我自己在开始写武侠小说时,就几乎是在拼命模仿金庸先生,写了十年后,在写《名剑风流》《绝代双骄》时,还是在模仿金庸先生。
每一个反传统、反原教旨的事物出现的时候,都会遭受不可预料的阻碍。1974年,古龙写《天涯·明月·刀》,报纸连载被中途叫停,作品里反传统的写法,令读者表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纷纷要退货(当时武侠小说作品一般是连载在报纸上,或者发布非常薄的单行本)。
对于这一变故,古龙心里早有准备,他说:“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不是能给读者一点‘新’的感受,我只知道我是在尽力朝这个方向走。”
尽管这成了他“最痛苦、受挫折最大的一本小说”,但天才终究是天才,模仿他人终无法登上山巅,金庸等人已经把这套路走到了尽头,那我何不另辟蹊径呢?武侠小说中的另一座高峰拔地而起,险峻异常。
《阿飞正传》里张国荣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 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古龙就是这种鸟。
这种无边的寂寞感,可能现在很多独自在外打拼的独居青年们感触会更深,但他绝不把这种寂寞看成人生的坎坷,他甘心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去与这种寂寞和解。
好酒、好色、好文字。深懂营销道理的古龙极擅写开头,拿着前几章文字,后头还没影呢,就敢去找出版商,要到预付的稿费后,就玩失踪去花天酒地,让出版商拿着精彩的开头破口大骂,找不到他人就只能找别人代笔,就好像《剑玄录》,古龙就写了十章,后面的全是出版商的儿子温玉代笔。
没钱就去赚,有钱就花光,或许也不失为一种处世之道。
谁说英雄寂寞,我们的英雄就是欢乐的!
这是古龙小说《欢乐英雄》里的最后一句话,这也是古龙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同样是笔者的最爱,因为深刻的友情和善良,也因为这本书写出了世界上最讨人喜欢的一种情感:对一切的事物都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看过的朋友自然知道我在说什么,没看过的那就强烈推荐去看了,绝对不会令你失望。
江湖和人生,不只有打打杀杀,不只有请客吃饭,也不只有声色犬马和快意恩仇,潇潇洒洒,轰轰烈烈,安安稳稳,平平淡淡,都是生活独一无二的样子。
“一个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究竟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通常都由他自己决定。”
人在江湖,当然身不由己啦,但如果你想要看到独属于自己的美景,也只有自己去攀登才能看到。
喜欢抓圆的
· 广东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蔑为文晒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 杜甫
新世界05
· 山西好文👍!同时对古龙和吴宇森,杜琪峰颇为喜爱,总在想是否有共通之处,私以为自己是被作品中相对侧重男人之间的兄弟情谊而打动,再者就是人物相对鲜活真实,没有模版化,有血有肉,优缺点都会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