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日记】安踏 KT8 实战测评——我愿意为她写一篇五千字的情书(超详细!)
这次测评的实战鞋是安踏的KT8
【外观部分】
KT8这次的外观设计可以说是和6代7代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了,非常的美式
鞋舌做了三层闪卡处理,除了“ANTA”字样以外,还有两层是表明了汤普森的选秀年份和顺位
这次的鞋盒完全摒弃了中国风,鞋面表面是克莱的船划破海面的图案
鞋盒里面的底部也有KT8整双鞋的完整配置图
【实战表现】
目前穿着这双KT8实战了5次,场地均为不算粗糙的室内贴皮球场,强度还行不算小,跑动比较频繁的那种
KT8这鞋的实战性能确实是很牛批,真的是一双极少能让我在实战时非常苛刻的一个劲只想着找她的缺点的鞋(寻思着不然到时写测评时全篇都是夸,未免也太像软文了吧),并且她的两代前作KT6和KT7那坚如钢盔稳如磐石般的个人特征已经深入人心,仅仅靠着这两双鞋似乎大家已经把KT系列给彻底定性了,在我第三次实战穿着完KT8之后就产生了极强烈的分享欲,就像发现了一双从未被人挖掘出来的小众实战好鞋,当时真的恨不得下了场坐边上直接把测评给码了
先简单撂句话“仅保留了6代和7代部分特征,其他方面大改变,不出意外能进TOP10”,嘿,你别不信,具体牛批在哪里请听我下面娓娓道来~
【重量】
44码单只重量439克,作为对比,前作KT7是456克,KT8仅仅只比KT7轻了17克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数据时还是有点诧异的,因为KT8在实战时给我的“相对更轻质”的体感远不止十几克那么少,我记得去年我穿着KT7实战时会觉得有点沉不是很想跑,而如今穿着KT8实战时,虽然必然不会把它与“轻盈”这种词汇联系在一起,但绝对不沉!或者说我在实战时从来没有哪怕一秒钟觉得她的重量会成为我的累赘
【外底表现】
抓地:
KT8的外底起实际作用的表层纹路是由前后掌各一组的从内向外的同心圆构成,前后组合起来相当于是数字“8”,也算是8代的设计元素之一
外底橡胶材质和前两代大差不差,都是那种偏软并且用手指搓起来有一点粘的材质
抓地在我目前实战的这个场地上表现的没有任何问题,“恰到好处”稳得很,是那种可以让我放一百个心肆意妄为去做任何我想做的动作的抓地
在灰多的室外塑胶地以及有灰的和没灰的室内木地板上的抓地表现目前无从而知,后续会在长测贴里写出
是的!KT8将成为历史上第一双我会单独为她写两篇测评的实战鞋!(因为我深深的爱着她!)
耐磨:
嗯……KT8的耐磨说实话让我有点头疼,第一次实战完后掌外侧就有了非常明显的起毛,我强迫症受不了把那些起毛给拔干净了,结果第二次实战完又是磨起了一堆(上面的后掌磨损图是我在第二次实战完之后拍的,总计时长5小时左右吧,而且这图已经是我简单拔过毛之后才拍的……)……后续依旧是如此,这样的情况和KD12如出一辙,KD12的耐磨性你们用哪三个字形容来着?我不忍心当面和KT8说,兄弟们在评论区替我说了吧,并代我转达:亲爱的八代目子,即使你很XPC,我依然发自内心的爱着你!
【中底表现】
全掌的氮科技缓震材料,改良过的氮科技缓震鞋垫
在其他鞋款上可以当做主要缓震材料的FLASHEDGE在KT8上只能当做额外的中底填充,并且如上图所示,这块A-FLASHEDGE在前掌是做挖空处理的而后掌是铺满的
后掌还有一段弧形的负责吸震的SMART S.A.M
做前叉处理的全掌碳板,中足还有一块内外都做了大幅度上翻的抗扭片
KT8作为安踏篮球鞋里目前的第一旗舰款,这次的账面配置可以说是天花板级别的了
后掌:
说到中底后掌,我想先拿KT1 PRO来做对比,两者都是外包填充材料里面加氮科技材料,只是氮科技材料的使用面积以及放置方式略有不同
KT1 PRO的氮科技材料周围的填充材料具体是什么官方并没有做任何说明,而KT8上明确写明了是A-FLASHEDGE,但两者无论是用手摸上去的质感还是摁压时的软弹度甚至是实战完之后出现的褶皱程度,都是如出一辙,我严重怀疑这俩就是同一个东西
刚拿到KT8时,我在家里穿着走了几步,感觉有一点钝钝的并不是特别的活跃,但不是偏硬的那种钝,而是非常直接的向我传达了一个信息:只是走走路而已就想追到我?我才懒得理你,来点实际行动带我去实战吧,我有无限的缓震空间等着你去开发磨合,到时再把真实的我给你
当晚我就穿着她去实战了,由于是新鞋第一次上脚因此我选择了提前一个半小时到球馆先自己热身,做了一小时比较充分且全力的持球终结练习之后,整个后掌的软弹感逐渐清晰了起来,并且在之后的几次实战里也一直稳定维持着这种脚感,没有减弱也没有再大幅度提升
整个开发磨合的进程比我预想中要来的快得多,就像……就像我只是带她去吃了一次饭逛了一次公园还没正式表白呢她就对我喊出了“我愿意!”
果然,女生在意的大都只是仪式感~
再详细说一下KT8后掌在磨合开之后的具体感受吧
KT1 PRO的中底脚感穿过的兄弟应该都知道,真的很爽,我在之前的测评里称它为国产篮球鞋最强!
而KT8后掌脚感的软弹风格和KT1 PRO是非常相像的,两者后掌的重心也几乎是一致的
但由于KT8后掌中间还叠加了一层几乎全覆盖的硬质碳板层,外加弧形SMART S.A.M吸震材料(这玩意是真的有用的),就导致了她脚感层面的软弹度大概只有KT1 PRO的75%吧
其实KT8后掌脚感和其他绝大多数的球鞋比起来已经是非常爽的了,一晚上实战过后,我拍着她的肩膀安慰道:别哭啦!75%已经很棒啦!输给KT1 PRO咱不丢脸昂!
但也正由于是硬质碳板层和SMART S.A.M材料的存在,KT8后掌的缓震极限就做的非常非常得棒了
首先KT8的后掌缓震极限对于我这种180斤的大体重来说是完全够用的,无论我做什么动作用多大的力去踩后跟都不会觉得踩到底踩穿了
其次以往有部分被我形容成“缓震极限高”的球鞋,往往是通过一味的增加材料厚度来达到这个效果的,就会造成虽然我踩不穿它但过大的厚度就会造成支撑不足不够稳定的后果,而KT8我依旧会用“恰到好处”这个词来形容,缓震极限和后掌支撑性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平衡,近一年内市面上所有的实战鞋我个人认为是无出其右的
关于后掌,再提一个相比较前作KT7可以说是“小改变大提升”的优点,KT7的后掌不知道各位穿过之后是什么感觉,反正给我的感觉就是KT7后掌外包TPU加内外两条硬度堪比碳板的侧墙加固条的设计会非常限制我足部后半部分的运动状态,我只有踩在正中间那一块才是舒适的,但凡往侧边踩那么一点点就会很膈应,对,就是有那么哪怕一点点倾斜角度KT7都不允许我去做,实在是太稳了!
但很显然在篮球这项各个方向移动极其频繁的运动中,这样子去做限制去做保护并不是最合理的一个状态
而KT8这次是直接把后掌所有的枷锁统统除去,然后把内外侧都做了明显的加宽
去除掉外包TPU以及侧墙加固条带来的好处就是整个后掌的软弹脚感的覆盖面积就比KT7大了很多,并且每个点脚感都很统一,无论我是直线跑动时踩在正中间还是做一些斜向移动时带一点倾斜角度踩下去,都很舒服很自然
加宽的设计保证了KT8后掌的稳定性依旧很强劲,无论我的脚从哪个角度踩下去都能得到一个很完整的着力点
果然,一段完美且长久的爱情的前提必然是给对方适当的空间,爱是包容而非限制~
其实KT8上的这个“小改变”我个人觉得是整双鞋上最大的优点,KT7的设计似乎让它在大家心中活成了一双五号位内线专属鞋,而KT8的适配性大大增加,可以说是除了追求极致灵活的小后卫以外所有位置都合适!
前掌:
前掌的脚感嘛,情况和后掌类似,差不多也是KT1 PRO的75%,重心也基本和KT1 PRO一致,控制的蛮合理,依旧是除了那些追求极致贴地感的后卫以外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合适
关于前掌,还是想小小吹一波关于KT8在追求“稳定”这一点上做的一个细节设计
KT8的前掌内侧有做一定程度的加宽,甚至还做了个和一般球鞋常用于前掌外侧防侧翻类似的弧度设计!
前掌内侧做加宽的设计我们在前几年的阿迪球鞋上会多次见到,基本都会做的非常明显幅度非常大,稳确实是非常稳,但也确实会变得拖沓让灵活性大打折扣
而KT8的内侧加宽的幅度真的恰到好处啊!(第三次用了,确实是词穷了)稳定是非常稳定的,拖沓也是完全不拖沓的
这个我这辈子第一次见的“前掌内侧防侧翻”设计啊,其实在实战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里作用都不是太明显(或者说给我体感上的反馈不明显),但在某些情况下,我确确实实的能感受到加宽且带有一定弧度的中底材料受到挤压后顺着那个弧度向上包向内推的那种支撑感,就闪击8前掌外侧防侧翻的那种感觉,你们懂吧,很类似,这种感觉竟然有一天会出现在一双球鞋的前掌内侧,我从未曾设想过,很奇妙哈哈哈
KT8内置的前叉碳板前端的两个“叉”并没有做成比较常见的向外侧扩展的形状,而是做成了笔直向前的“水果叉”形状
我这5场球打的都是半场,大范围直线跑动的次数并不多,KT8内置“笔直”前叉碳板带来的推进感在半场局里表现的并没有那些“外扩”前叉碳板那么明显
但我在赛前自己热身时,经常会去做一些持球全场全速推进再上篮的练习来增加当天晚上对球的熟悉度,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内置碳板带来的推进感还是比较明显的,有已经穿着KT8打过全场局的兄弟也可以在评论区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哈
抗扭和足弓支撑:
全掌异形碳板加足弓大面积抗扭片的组合,关于抗扭我能说啥?
足弓抗扭片内侧上翻的幅度做到了和外侧完全一致,关于足弓支撑我能说啥?
话说回来,如果抗扭和足弓支撑有问题,那她还能叫KT正代吗?
【鞋面部分】
先扯几个零零散散的点
尺码正常不偏,我平时耐克44李宁43.5,这双KT8依旧和这两年大部分的安踏篮球鞋一样选正码44就合适
内衬舒适度没问题,挺顺滑的也没有出现任何卡脚或者压小脚趾的情况
透气性放在秋天这个季节穿正合适,鞋身中段内外侧那一堆小孔是真实有效的不是附于表面的假把式,整个鞋舌除开上脚拉紧鞋带之后会往外翘的大舌头以外的区域,真的就薄薄的一层全是透气孔,下面没有任何填充,凑近了看甚至是可以看清楚我今天穿的袜子是啥颜色
包裹:
KT8在我第一次实战时,后四分之三也就是有鞋带覆盖的区域,包裹是正常略紧非常舒适的一个状态
但整个前掌也就是没有鞋带的那块区域,包裹好的有点过头了
无论是上下还是左右没有一丝多余的空间,完全贴合在我前掌四周,并且KT8鞋面强度极高,这就导致我的足部在前掌完全无法动弹,甚至想做一下脚趾扣地的动作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一次实战时这个有点“变态”的前掌包裹体验其实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的
但还好,我和KT8恋爱过程中关于前掌包裹这一点的磨合期时间很短,从第三次实战开始,前掌的包裹体验没那么“变态”了,主要原因在于起初强度极高的鞋面在前两次总计大概5小时的实战之后稍微变软了一些,更适合我的体重和足部力量以及平时实战的强度了,再结合上面提到的鞋面极高的贴合度,因此截止到目前发帖的这个时间点,KT8前掌的包裹体验除开前两场磨合的实战,其余时间堪称“完美”
鞋面支撑:
KT8全鞋面用的都是SPEED FIBER材料,虽然和KT7的鞋面是同一种材料,但表现形式还是略有不同的
KT8鞋面的强度就这么形容吧,区里大伙应该都挺喜欢13䨻CJ1用的那种编织鞋面的吧?觉得那种鞋面强度很高,支撑性很棒
KT8鞋面上这些聚酯纤维线的粗细程度、排布方式和覆盖密度与那两位的鞋面基本一致,那两位的编织鞋面用的有点像纺织线KT8用的是硬质塑料线,先不争论孰强孰弱吧,但这几位的鞋面强度绝对是在同一档的,都是T1级别
KT8前掌的侧向支撑和防侧翻一点毛病也没有,本身KT8前掌的重心又不算高,再加上如此强劲的鞋面强度,就算KT8把前掌外侧弧度做成直角也不会出啥大问题~更何况KT8前掌外侧依旧是做了中底材料的上包和外底防侧翻角的延伸
当然了,KT8这个鞋面的强度后续会不会下降还得多次实战后才能得出定论
可切换高低帮:
最后再来聊一聊KT8上大家最好奇的也是KT8这次着重宣传的一个点,可切换的高低帮设计
绝大多数兄弟应该都相对会更喜欢低帮状态下KT8的颜值吧,我也不例外,你看,这一大组未实战前的“定妆照”我拍的全是低帮状态,甚至没给高帮状态拍过哪怕一张哈哈哈
但事实就是低帮状态下我根本穿不来!第一次实战就发现问题很大!
低帮模式会比高帮模式少一个顶端的鞋带孔,问题就出在这儿,也就是说原本应该排第二的鞋带孔到了低帮模式下就成了第一个也就是最后需要打结的那个鞋带孔,拉紧鞋带之后的感觉就很诡异,正常的球鞋最后一组鞋带拉紧打完结之后带来的束缚感肯定是出现在脚脖子那一块的是吧,但KT8低帮模式我拉紧鞋带打完结之后那种束缚感竟然出现在了脚背上……就和你平时穿一双低帮鞋结果没用最上端鞋带孔才串到从上往下数的第二组就直接系鞋带了的那种感觉一模一样
我就会感觉脚脖子一周完完全全是空的,没有任何的绑缚感,再加上KT8的后跟内衬也没有做额外的小枕头设计,就会导致脚脖子前端和后端都是松的
而且低帮状态下最上面的两组鞋带会堆积在一起,算上最后打的那个结,总共是6段鞋带挤在一起
鞋带如果完全拉紧吧,走个路都能把我勒到哭,不完全拉紧吧,后面又会明显掉后跟…
如果你非要选低帮模式,那勒脚背和掉后跟你自己选一个受着吧,反正我两个都受不了,我选择改变我最初的审美改用高帮模式~
改成高帮模式之后,上翻的内外两段其实绝大部分位置和我的脚踝都是完全分离不贴合的,就新增加的那个鞋带孔周围那一小圈是完全贴合住脚踝的,也就是说虽然改成了高帮模式,但实际上我穿在脚上的依旧是一双纯粹的低帮鞋,只不过鞋帮前端的高度稍微增加了1cm罢了
虽然只是增加了那么一小块区域的贴合,但实际体验相较于低帮模式来说真的是改善了巨多!!
首先因为增加了一个鞋带孔,原本堆积在一起的鞋带会被很合理的分散开,完全拉紧之后也不会勒脚背
其次因为鞋带孔位置的升高,鞋带系统回归正常,回到了常规的鞋带最后是绑缚在脚脖子周围的感觉,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完全不会掉后跟了
最后一点,由于鞋带系统恢复正常,KT8的鞋帮原本就拥有的很不错的支撑性得以激活,尤其是内侧,在我做一些横向急停的动作时,内侧鞋帮前端那一块的支撑感会非常强烈
最后说明一下,以上这么一大篇测评里的所有观点和结论都是在高帮模式下得出的~
【总结】
缺点就俩
外底不耐磨,低帮模式比较鸡肋容易帮倒忙
其他全是优点!
适配人群的范围大大提高,如果说6代7代的定位偏向五号位内线的话,那KT8的定位就是锋卫摇摆人,而且是更偏后卫的那种
抓地表现、前后掌的缓震极限、前掌重心统统都可以用“恰到好处”来形容
前掌包裹极佳,磨合开之后完美!鞋面强度T1档!
在做到了以上几点的同时,KT8还完美继承了前作“极具稳定”的特征
KT8的综合实力绝对是能排进年度TOP10的(现在已经10月份了,这个FLAG应该是不会翻车了的哈哈哈)
真心建议各位兄弟有机会趁着十一假期去踏子的专柜试试KT8,因为她真的是一双值得你为她专门开车去体验一番的实战好鞋!
码字不易 走过路过的兄弟如果觉得这篇内容还OK的话麻烦点个推荐+关注再走啊~
哈登年夜饭倒立都夺冠
· 陕西登子来支持了
Hersrich楼主
· 浙江关于高低帮模式的优缺点可能文字版说不太清,又录了个视频找补一下(熬完夜之后录的 口条不是很清楚 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