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三个亮点和两大槽点
在看电影前我没有看任何剧情介绍和影评,唯一的认知是两个主演和“撤侨”的主题,所以在意识到这是一部“外交文官”主导的撤侨行动以后,一方面是对于这种撤侨的“旧瓶”主题里还能有什么样的“新酒”而期待,因为《逃离德黑兰》、《战狼2》、《红海行动》 在撤侨主题上已经珠玉在前,另一方面是对完全由中国外交官主导的撤侨行动能够如何演绎出电影波折情节的好奇,因为《摩加迪沙》也有了韩国式外交官撤侨的大获成功的案例。
影片结束,可以看到电影完整的铺陈了两大段撤侨的故事,基于张译“宗大伟”的核心角色塑造了大大小小的细节点与高潮点。同时,整部影片虽然有不少一波三折,但缺少了推动一波三折的剧情自洽、以及一波三折后的情绪抒发。
以下是我认为这部影片中的三个亮点与两大槽点:
亮点一:始终聚焦重要的少数人
电影很好的抓住了撤侨类电影的核心,那就是聚焦于“落下队伍的但同样重要的少数人”,因为从国家层面出发,每一个人的安全才构成了撤侨行动的成功与否,国家不会放弃每一个持有中国护照的中国公民。宗大伟的三次逆行,第一次逆行聚焦点在边境的大批人员撤离,第二次逆行聚焦点在拯救交战区的白婳、同时拯救了一大群流落集市的同胞,第三次逆行聚焦点是去救擅自离队的刘明辉等人。三次逆行层层递进,推动了整部影片的波澜转折,这是一个亮点。
亮点二:张译的演绎
张译的三次逆行,把这个宗大伟这个武力值为零的外交领保人员角色的无奈和勇敢饰演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是一个人撑起了这部两个多小时的“冗长”电影。
他在废墟里随手捡到的《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在后续的情节里作为另一条暗线,用蒙太奇式的镜头组合描绘了撤侨路上另一条暗线;
沙漠行军无奈与成朗的无语,把所剩无几的水一口饮尽时,下意识抿住从嘴角漏出来的水;
在第一次俄罗斯转盘游戏时的胆怯、第二次吓得呕吐,这些生而为人与生俱来的懦弱与恐惧,张译都很好的演绎了出来。现在豆瓣评分7.5,至少有7分是他撑起来的吧。
亮点三:“万里归途”的特殊含义
“万里归途”这个电影名我认为也取的很好,除了字面上“历经万里而撤侨成功”的含义含义,还有永远也到不了遥远的无归途的含义。
电影情感抒发的重要节点之一,一定有司机瓦迪尔说的这句:“我到了迪拉特就不走了,那里是我的家乡”,对于他来说,万里归途无非是青山埋忠骨、马革裹尸还,我不认为他不知道家乡路上有种族敌人,他或许早就知道这是一条不归途、但他还是选择走向这条唯一的“归途”,即使终点是天堂。
对于边境官哈桑而言,他守着侨民归途的隘口,同时也守着自己的家园的最后一里路,他背后是就是归途,代表着的是政变中坚持到最后的代表国家的忠良。
最后对于章宁来说,“万路归途”太过遥远了,甚至没到主线剧情就杀青了,这也是槽点之一,这么重要的角色这么早的领盒饭,然后让成朗这个不是那么正面的角色从头走到尾,不是很能理解。
槽点一:刻意的“内部反派”
电影除了阻碍撤侨的反政府武装,最大的阻力是来自于成朗的乳臭未干以及刘明辉等人的不听指挥,后者我认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表现出求生的反抗无可厚非,但是前者的大篇幅的意气用事和用“我认为是对的”这样的处理来刻意制造出宗大伟撤侨的阻碍,这样无异于“节外生枝”。
在看电影时,旁边的小朋友吐槽影片前期成朗拍视频被拦后的爆炸:“果然是主角,这一炸都没死”,确实没死,甚至连四六分的发型都没乱,这是成朗整部电影的缩影。
成朗一路上一直在纠缠要不要提前告诉他们到了迪拉特也没有救援这一件事,但这有意义吗,用自己的意气用事质疑经验丰富的老外交官,最后穿着防弹衣被打晕前的台词是:“我要给大家宣布一件事情,迪拉特…”,所以在这种生死攸关的节骨眼上,未经确认的噩耗是可以用“宣布”来光荣地说出来的。
所以,我觉得除了王俊凯的演技受到批评以外,这个角色的定位和存在的意义,实在是需要好好斟酌。最后带着大家走到迪拉特是非他不可吗?并不是,还有白婳在。最后走到迪拉特救了一百二十多个人是他的功劳吗?不是,他只是遵守了这个他曾经嗤之以鼻的决定,谈何功劳。
不过最后的彩蛋确实很有意思,这个彩蛋或许想告诉我们,他这个角色能够存在并且最后还能开玩笑式的吹牛,可能是因为他有个“好爹”。编剧可能不是存心想坑王俊凯,反正这个结果属实是不太好的。
槽点二:过于压制的情绪抒发
我始终难以理解,一个在全国新闻上都播报了的、在紧张组织撤侨的外交官,家里还有这么一个无理取闹的妻子。宗大伟第一次撤侨成功后,打的一通电话不是老婆的关心,而是一直在道歉自己的耽误,耽误了给孩子上户口、给孩子想名字这些家长里短,先不提这些事出不出戏,我觉得导演是想要表达外交官万里离家照顾不到家里还需要冒生命危险的伟大,但妻子那边表现出来的是充满了怨念和PUA的态度。如果因为买了个错误尺寸的婴儿床、自己搬不动耍脾气还能理解,但影片最后宗大伟回到家抱孩子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吐槽他不洗手就抱孩子、然后老婆一脸抱怨的想要抱抱?而不是关心他顺利回国了,fine
这个是整部电影情感抒发压制的体现,我们只能从帮助我们撤侨的司机瓦迪尔和边境官哈桑身上找到感动未免有些“饮鸩止渴”,我们撤的自己侨除了路上惹麻烦以外,没有什么情感抒发的载体。章宁除外,因为他早早的领了盒饭。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立意不错的电影、也找对了张译这个主角,但电影想表达的情节太多,一段撤侨不够、返回去再撤一次,再撤一次路上又回头救不听指挥的少数人,虽然有更多的情节,但想表达的太多最后反而虎头蛇尾。这部电影如果能压缩在90分钟里把一段撤侨的故事讲的更加精炼和紧扣人心、精简不必要的人员,那从这类撤侨主题的电影的角度来说或许是更好的。
但作为献礼片和新人培养片而言,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愿得一仁心
· 福建其他说的都不错,但万茜那边我觉得没啥大问题吧,演出了一个外交官家属对老公整天身处战区的担忧,怀孕妻子对老公没法及时回来的抱怨,还有得知老公安全时候的如释重负,最后回国不洗手是亲戚说的,要抱抱表现的是老夫老妻间的小情趣吧,很多老夫老妻的爱确实是这么别扭的XP,不多的出场时间里一个外刚内柔的外交官家属形象展现地还是不错的。成朗才确实是。。。我本来一开始看前面期待的是老章老宗互相飙戏,顺便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教育小年轻成长,结果果然还是太天真了。就这膈应的戏份还不如把死的换成成郎,用小年轻的遗憾和热血激下老宗跟着老章踏上征途呢,对演员对剧情都好,不过编剧肯定是不敢把流量在开头写死的
林少
· 广西太真实了,发型都没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