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的升级】安踏C37 3.0体验感受
虎扑众测,国际惯例,感谢虎扑&安踏!
个人穿着体验分享,仅供参考
省流总结:C37 3.0是一双具有一定潮流穿搭属性,更偏向于通勤,适配度非常高的城市通勤慢跑鞋。
下面就详细聊下这双C37 3.0
首先:安踏目前核心的氮科技,在跑鞋矩阵的全面开花,下放,让更多消费者能“花小钱办大事”,加上马上快到的“双十一”大促,踏子真的能处。这双C37 3.0就得益于氮气科技的加持,让原本“傻软”的C37得到了恰到好处的提升,宣传语是“软的刚刚好”,我个人感觉是软弹结合的恰到好处。
外观&鞋面:
从外观上看,还是能看到C37系列的影子,算是有一定的传承,同时也加入了“大Logo”的设计语言,整体线条过渡流畅,视觉平衡感不错,因此在穿搭属性上也比上代有个加强,日常通勤搭配完全可以拿捏。个人觉得白色的更好看。
鞋面采用的是双层的网纱材质,兼顾了强度与透气性,通过区域的热压补强,也提升了一点支撑性。鞋面的透气程度决定了C37 3.0不适合冬天穿着,其他季节都能应对。
鞋舌采用的是分体式结构,鞋带系统也是目前比较多见的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后跟的港宝非常的“坚固”,强度堪比篮球鞋,大幅提高了后跟的稳定性
尺码&鞋楦
C37 3.0的尺码属于正常尺码,因为鞋面偏薄,因此会感觉到偏大个0.5码,这也在接受范围,作为一双定位于通勤慢跑鞋,C37 3.0的适配度非常高,无论脚再宽,脚背再高,都可以轻松驾驭,单只43码重量在330g,也符合其定位。
中底的升级!
先来看下鞋垫,C37 3.0的鞋垫也是采用了超临界发泡工艺的鞋垫,提升了耐久度,降低了重量。
在鞋垫的下面,还有一层发泡材料的中底布
C37 3.0的核心产品力无疑集中在这块全新结构的中底上
C37 3.0采用了类似竞速跑鞋的“三明治”中底结构(少了块碳板)上层为C37材料,中层为氮气超临界发泡,前掌区域几乎都是氮气科技,后掌则是C37+氮气的组合,因此,脚感体验是前掌软弹,后掌软的感觉,上脚C37 3.0时,让我想起了曾经的通勤鞋脚感王者“EQT Boost”,脚感真的很哇塞。日常通勤/跑动中的缓震表现也比较出色,体重越大踩着越软弹,总体感受是软>弹,是在完全可以接受的舒适范围内的软弹。
从中底到外底,外底纹路的抓地力集中在了前掌区域,橡胶厚度给的也很足,耐磨应该不会差
既然是一双通勤慢跑鞋,能不能跑,还得跑了才知道。
在跑步过程中,鞋面的动态贴合表现也一般,前掌会感觉到比较空。厚实的双层中底,缓震无需担心,鞋子的整体重心会相对升高,影响稳定性。
得益于前掌的氮气科技加持,如果你是前掌跑法的跑者,C37 3.0的前掌还是能给到不错的反馈,提点速度也是可以的,不过由于缺乏中底的支撑,跑久了还是会感到泄力,如果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内,10KM以内跑圈或者路跑完全可以胜任。
如果你是后掌跑法的跑者,后掌的泄力感很足,即便后跟的港宝做的那么硬,但依旧感觉缺乏支稳定性,后掌结构的镂空,让一次落地都会有下陷感,跑步体验不是很好,当然速度放慢点还是可以的。
个人感觉C37 3.0的慢跑鞋属性还是要小于通勤属性,跑步场景要是偶尔健身房或者跑个圈还是足以应付的,如果要把它作为一双慢跑训练鞋的话,还是建议考虑安踏的其他款式,比如柏油路霸或者骇浪GT。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安踏C37 3.0的体验感受,正好马上就要双十一了,安踏活动力度也是相当的大,凑单情况下C37 3.0可以做到300左右,性价比就很高了,嘎嘎香。
金州拉文来啦
· 河南平常学校跑个两三公里锻炼的话买哪个跑鞋比较好
木四
· 山东求教正常钩子跑鞋43这双选小半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