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校招三方/两方协议毁约需要支付违约金吗?能减免吗?

avatar
关注

1、两方/三方违约需不需要支付违约金:法律上来讲,需要支付违约金。

2、为啥HR要搞个两方:学生三方还没发下来,又要有个合同约定。学生觉得企业给我留了岗位,企业不想让学生再考虑别家,所以签订两方。

3、为啥HR要设置违约金条款:降低学生毁约概率,让学生能更慎重选择,谨防成为备胎。

4、违约金多少合理:

①多钱:一般企业设置的违约金是2-5K,法律上无明确金额限制,但一般不支持高于1个月薪资的违约金。

②能砍价吗:一般违约金数额都是统一规定好的,不会因为个别人修改,且砍价会明显向HR表示出你有极大毁约可能。

5、怎么减少/免除赔偿:

①找个体面的理由和企业协商免除,如改变就业城市、想再考研一年、家里给安排国企之类的,尽量别耿直地说贵司垃圾或者有更好的选择,怎么体面怎么来(HR一般都是知道学生大概率说谎但也不深究毕竟没什么意义)。部分企业HR会直接免除赔偿,毕竟企业不是靠违约金来挣钱的,只是单纯的想留人。

大招:请求辅导员或就业老师和企业HR协商沟通,表明你的经济条件不佳或一些客观合理的原因,HR一般还是会给学校老师面子的,毕竟身份不一样且要和学校保持良好关系。

③更大招:如果不需要新三方,只是单纯的不想去该公司又不想支付违约金,入职1天离职也不是不可以…

考公、考研需要赔偿吗:如果三方协议有明确说明考公/考研被录取不用赔偿违约金,那无需赔偿。无明确说明,或说明考公/考研被录取也需要赔偿的,仍需赔偿违约金。

6、不交违约金会如何:

①99%的HR会不了了之,即直接免除,或各种形式催交无果后,直接放弃索取赔偿。因为法律上企业只能通过法院诉讼程序索取赔偿,过程麻烦且缓慢,大公司有法务部还会接手搞搞,小公司连个法务都没,更不会费劲要几千块。

②1%的HR会索要赔偿,尤其是大公司居多,最差的结果就是企业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觉得违约金过高的同学(例如开口10000违约金这种),拖到诉讼也没什么,一般法院都会支持适当减免违约金,几千合理即可。

③注意:和企业产生不愉快的违约金纠纷后,要做好永久不被该公司录用的准备;不解决违约金事宜,拿不到新三方哦。

7、三方协议毁约流程:

①三方已全部签订完毕的,毁约需公司退给你公司方的那份三方协议,你再向学校申领新的三方。

②三方协议未签署完毕的(例如:有一方未盖章/签字),视为未签订三方协议,直接以签错、三方丢失等理由找学校申领新三方。

③如果无法拿到新三方,又想入职新公司,可以和新公司HR沟通。因为三方签订其实也不是必备流程,最重要的是毕业了能来就职,可以和新公司HR协商签订两方不要三方了,直接表明因为原公司不肯三方毁约,无法提供新三方。一般中小企业HR会同意的,只有部分大企业,严格要求必须具备三方。

8、企业违约需要支付违约金吗:

①付不付:要支付!各位同学!不管你签的二方/三方有没有规定违约金条款,企业单方毁约都是应支付违约金的。

②怎么付:企业一般不会主动支付违约金,且你催要也不会支付,一方面很多同学甚至HR都缺少法律知识,更多是因为有恃无恐,因为诉诸法院索要违约金很麻烦。那法院怎么判呢?以过往判决实例来看,企业都是需要酌情支付违约金。

③付多少:没有明确规定,看了一些判例,一般有明确规定学生应付违约金的,企业支付同等数额违约金。无明确规定的,法院根据给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酌情判决,你可以理解为3-5K吧。(顺带一提:如果毕业生确能举证证明其受到的损失大于违约金的,则用人单位承担的赔偿责任将可能超过约定的违约金,具体还看法官怎么判了)

④我的建议:如果企业很恶心发生违约行为,你又不想麻烦,可以先和HR沟通,发函明确说明对你产生的损失和赔偿要求,教教他们法律知识,要求支付赔偿;拒不支付的,再上诉法院,法院一般会先给企业发函,企业看你来真的了,一般会和你私下协商撤诉,你要到合理赔偿后,撤诉。

9、企业角度:

①招聘成本:企业招聘一名合适的候选人需要付出人力和财力的代价,尤其是大企业,全国校招跑一遍,差旅费、宣传费、招聘平台合作费、候选人跟进维护,大小都是要花钱花精力的,更别提招聘狗HR们。

②人才流失:企业校招都有招聘计划人数,比如好不容易招了20个,后面又违约跑了5个,那这5个坑谁来填呢,其他的优秀的求职者已经被企业拒了或者已签别家,这时候再去做校招补录,麻烦且未必有合适人选。

③众所周知,企业毁约是少数,学生毁约是常态。如果非要毁约,还是希望各位同学能尽早告知HR,因为尽早知道学生毁约,就能尽早开始补录工作。

10、学生角度:

①择优:人常说,择业比就业重要,好的选择对应届生来说真的太太太重要了!前脚刚慎重地签了三方,后脚来了明显更好的,择优是人之常情。

②劣势角度:虽然任意一方违约法律上都是需要支付赔偿金,但因为很麻烦,企业和学生很少有诉诸法律的。但企业违约不闹到诉诸法律,可谓没有任何成本损失,说裁员就裁应届生了。而学生却会因为不支付违约金被扣押三方,以至于错过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这个角度,学生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③法律意识:学生的法律意识,甚至是各方面的职场常识都不具备,而企业却明显有经验的多。各环节多少有点“欺负”孩子年幼无知的意味在里面,往往很多公司和HR都缺少对同学们的基本“尊重”,以及,人性层面的理解和关爱。

文笔欠佳敬请见谅,总而言之,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校招季不怀畏惧、不被欺骗,找到心仪的工作。也希望大家能更慎重的作出择业的选择。

发布于陕西阅读 2439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Zemo2023

· 北京
政清人和总结一下,1.能签两方就别签三方,两方随便毁顶多赔钱就行,毁三方不光赔钱还占毁约名额,毁了第一次就不能再毁第二次了。2.企业逼签三方,就以疫情、流程等原因一直拖,拖到不能再拖为止,因为你拖的这段时间可能会收到更好的offer。3.两方别轻易毁,大不了拖到入职的时候赔钱鸽掉它,即便收到更好offer,也别急着毁兜底offer,因为企业有可能毁offer甚至毁三方的。4.求职是个信息战,先对自己有个预期,能拿什么档次的offer,然后多查查哪些企业有毁三方、裁应届生等不良历史。收起

不是反驳就是补充一下。互联网公司方面。1.两方不具有法律效益,hr问你要你让他滚就行了,没见过哪家正规hr还来要两方的钱的。2.毁三方的少,目前中大厂里好像就京东22年有过,裁应届是都有过(包括不限于,调部门(面的是核心部门,来了让你去边缘,比如百度大搜调到网盘,京东零售去科技),要么卡试用期(提前告知你试用期过不了),要么直接解约。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争取n+1的,不过也没多少钱相当于1.5个月

亮了(6)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