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可以这么嘴硬,什么辩日辩斗斯人是人
我承认一开始看到这种议论,下意识里也反应是辩日,斯人。但是看到下面贴出来的教材,再细细想下,也确实承认自己记忆出错了。辩日,是受到了网络段子的影响;斯人,大概是因为自己是广东人,从小看香港影剧,里面台词往往用斯人,所以接触这句名言,也是在荧幕早于在教材。回想当时学到课文,确实曾经惊讶于文里原词是“是人”。
这些都是小事,争执于斯人是人,也不过是记忆来源不同导致的。但是没想到,仅“教材里的是斯人(辩日)或是人(辩斗)”这一个议题,在茫茫多的图片证据下,还是有那么多人只凭记忆里,记得,周围人也是,甚至在别人贴出他提到的那版教材截图的情况下,他还在嘴硬。服了。
玄者施丹
· 河南确切的说,是01年之后才正式推行“一纲多本”政策,放开了各地教材的出版和实行。不过在之前有过一个长达十年的教材改革试验,即所谓的“八套半”教材:1.人教版“五四制”、“六三制”两套教材(这两套是面向全国的实验性教材);2.北师大版“五四制”一套教材(主要针对“五四学制”);3.华南师范大学版“六三制”教材(俗称沿海版,面向沿海教育发达地区),主要在广东、福建试点;4.西南师范大学版“六三制”教材(俗称内地版,面向西部教育薄弱地区),主要在四川、云南、海南、贵州试点;5.河北教委编写的小学教材(即“八套半”中的那个“半”);6.上海、浙江针对本省特点编写的本地区试用教材;7.八所师范大学联合计划编写的一套教材(半途而废)。85年提出了“一纲多本”的设想,86年颁布了文件,88年制定了规划方案,选定了试点开始编写,90年左右开始试验,92年教材审定,分别在94年、97年各试验全部通过审核。但因为是试验,所以试点极少。只谈初中的话,试点最多的是人教版,也只在全国500多个初中进行了试点推行,其他教材的试点更少。97年之后部分省份嗅到了可能会放开教材出版的气息,开始着手编撰自己的教材,包括苏教版(看过一篇文章介绍了当年苏教版教材的诞生,江苏省很有魄力),但全面使用也是在01年国家政策颁布后开始的,实际上03年对各省份编写教材的审定工作才完成。也就是说03年以前99%的人学的都是人教版,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地方教材,只有“八套半”所涉及的实验点的少数中的少数人用过地方教材。
万人景仰韩天尊
· 辽宁人教版官方声明所有版本都是是人,网上能找到从六十年代到现在的人教版和苏教沪教浙教鄂教北师大十几个版本都是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