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铁不成钢——妄图长生不老拿男童命根炼丹的大明鲁王朱檀

avatar
关注

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初七日,明太祖朱元璋举行隆重的典礼,在南京册封自己的儿子和一个侄孙为藩王,其中年龄最小的名叫朱檀,是他的第十个儿子,此时年仅两个月,为此朱元璋不得让朱檀的保姆抱着朱檀接受册封行礼,由此朱檀成为明朝受封年龄最小的皇子。

按理说皇子受封为藩王不急于一时,等到朱檀长大一些在进行册封也没有问题,但是为什么朱元璋如此着急册封朱檀为王呢?朱檀年仅两个月,在当时能不能长大成人都不一定,何必此时进行分封。



其实朱元璋如此早的册封朱檀,第一个原因是朱元璋爱子心切,要知道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极端贫穷的佃户家庭,在他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兄弟姐妹都死了,最后只剩下了大嫂姐夫侄子侄女外甥这五个亲人,因此朱元璋十分渴望自己家庭美满,故此他当了皇帝,自然要让自己的儿子分享自己的幸福,不想让自己的家人再受自己当年的苦;第二个原因则是明确地位,朱元璋早早就确立自己的长子朱标为自己的继承人,是大明太子,他现在分封诸王,就是确定他们的地位,明确他们都是朱标的臣子,避免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拉帮结派投靠皇子争夺皇位;最后一个原因则是稳定外戚功臣,朱檀的母亲郭宁妃家族不简单,当年朱元璋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路过郭家,郭宁妃的父亲郭山甫据说有“识人”本领,一眼看中了朱元璋,认为朱元璋使能够成大事的人,“公相贵不可言。”因此主动将女儿嫁给朱元璋,要知道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有妻子妾室了,郭宁妃嫁给朱元璋也是做妾,这个结果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贫苦百姓几乎都不会主动同意,但是郭山甫主动让女儿给朱元璋做妾,并且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部跟随朱元璋去打天下,没想到最后郭山甫居然成功了,朱元璋当了皇帝,郭山甫被追封为公爵,两个儿子都因为战功被封为侯爵,成为了明朝少有的功臣家族,作为外戚功臣最害怕的就是自己在宫中的姐妹失宠而影响家族,朱元璋册封朱檀就是告诉他们,自己并没有冷落郭宁妃,始终没有忘记你们的功劳。

朱檀在这次册封大典上被封为鲁王,这个王号注定了朱檀未来的封地是山东,朱元璋之所以封朱檀为鲁王,有着自己的打算。



朱元璋没有上过学,完全是靠着自学成才,靠着厮杀打天下,他十分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以后还要文治,同时朱家世代佃农没有出过有学问的人,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个遗憾,现在自己有条件了,他迫切的想要培养出一个大学者来壮大朱家门楣,其他儿子都长大了已经成型,不好教育了,因此他把这个希望寄托在朱檀身上,山东是孔子的老家,文化气息浓厚,因此他决定把朱檀派往山东,让他在那里受到熏陶,日后成为从文的方面辅佐朱标。

朱檀身体很健康,没有像他的九哥赵王朱玘那样夭折,在宫中成长起来,并且为人谦虚,对人有礼,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简直就是一个标准读书人。这让朱元璋很高兴,认为自己的设想没有错误,朱檀是可造之才,于是朱元璋决定让朱檀就藩,前往山东近距离学习,以方便成才。当然让朱檀一个人孤零零的自己去封地,显得很凄凉,为此朱元璋决定让朱檀结婚,鲁王妃选择了老朋友功臣汤和的女儿,然后让小两口去了兖州,可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在不到两年里,这个温顺乖巧的儿子闯下了多大的货,让朱元璋目瞪口呆,最后顿足捶胸,留下恨铁不成钢的遗憾。



朱檀就藩这年是洪武十八年,他刚刚十五岁,正是叛逆好玩的年纪,之前在南京有着威严的父亲和母亲还有森严的礼法管着,他是行动不得。现在辞别父母离开南京,无人管束,他终于知道皇宫之外的天地了,因此他马上抛弃了在南京时的温文尔雅的做派,开始了自己的荒唐人生。朱檀的封地为兖州,这里靠近曲阜,儒家气息浓厚,但是朱檀到了这里丝毫不理会孔孟之道,大玩特玩,将兖州弄得乌烟瘴气,本来如果他这样玩闹还说得过去,毕竟他这个年纪正是好玩的时候,等过一阵朱元璋知道了管教一番也就过去了。可是朱檀这个时候突然感到了人生苦短无趣,毕竟人的生命有限,迟早得死,要是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这样一来实在对不起自己皇子的身份,最好能够长生不老,这样就能长久的享乐下去。

朱檀把自己的想法和妻子一说,没想到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汤王妃马上赞同,于是夫妻两个志同道合开始了祈求长生的道路。

于是一批批的鲁王府官员被派出去到各地寻找长生之法,一批批道士和尚术士被请入鲁王府,整个鲁王府成了大道场,朱檀夫妻两个成天焚香诵经,烧炼“仙丹”。但是朱檀始终没有找到长生之法,最后不知怎么找到一个江湖术士,从而闯下大祸。



这个江湖术士表示他们夫妻两个的求长生之法不对,自然无法长生,他有长生之法只是极为困难。

朱檀夫妻此刻已经急红了眼,连忙问怎么才能长生。江湖术士表示只有抓拿男童,然后阉割以此炼丹才行。其实这个术士就是信口胡诌骗取钱财,他可能认为不管什么人也不可能残忍的干这事,既然下不去手自然无法验证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没想到这个方法一说出来朱檀夫妻大喜,他们还以为多难的事,这点事还是很容易办到的。

由于朱檀地位崇高,是兖州的土皇帝,因此他派出自己的护卫到处抓人,而且只抓小孩,弄得昔日安宁的兖州顿时成了人间地狱,无数人家为了自保纷纷出逃,鲁王成了吃人恶魔。

兖州乱了套,身在南京的朱元璋自然知道,他马上去调查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很快就调查出来了就是鲁王干的,他抓人炼丹引起的



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大怒,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个儿子就离开自己这么短时间居然会变成这个样子,气得他大骂朱檀夫妻,死罪难逃,甚至于气的表示要凌迟了鲁王妃。十六日,鲁,至无礼,其妃当凌迟处死。这等拨东西,一日着内官召回宫来凌迟了。如何将民间十岁、七八岁将在宫中玩耍,三五日才方将出。阉为火者,怒及当境人民。此夫妻二人,死不可逃。又将军家营里小孩儿拿入宫中,有放的,有不放的,吓得军家小孩儿见火者去,都藏在床下。如此教人难过。这夫妻两个,死罪绝不可逃,合当凌迟信国公女。

朱元璋马上让人赶往兖州将朱檀夫妻抓了回来,看着昔日爱子如此不成器,朱元璋是又怒又恨,怒的是他身为皇子亲王居然有如此荒唐行为,恨的是他不学好,居然饵金石药,枉费自己对他的希望。



朱元璋此刻想杀了朱檀解气,可是却怎么也下不去手,毕竟是亲儿子,经过思考他还是饶了朱檀一命,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下令对朱檀施以“髡刑”,就是要把朱檀全身的毛发全部剔去,这在古代可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甚至于重于死刑,因为这个刑罚侮辱性极强,被施以这种刑罚基本上也就没脸见人了。



朱檀逃过一死,但是汤王妃没这个运气了,朱元璋虽然顾及脸面没有凌迟儿媳妇,但是下令其自尽。

在处罚完儿子儿媳后,朱元璋看到了老部下汤和,突然感到一阵伤心,这夫妻两个犯错,自己饶了儿子却把人家闺女杀了,这实在不讲道理,于是他决定让汤和的次女嫁给朱檀,让他继续延续皇亲国戚的荣耀。

在处罚完儿子后,朱元璋让这夫妻两个回兖州,并且警告他们绝不能再犯,否则严惩不贷。

朱元璋本以为有这次教训,朱檀至少老实了,可是没想到他随后接到了朱檀的死讯。



原来朱檀根本没有理会父亲的警告,他还在坚持自己的长生不老梦想,甚至认为自己要是就此放弃就对不起自己死去的妻子,因此回到兖州后,夜以继日的吃着他认为的“仙丹”,对于这一点,新的鲁王妃面对姐姐的惨死,自然不敢再参与,但是她也不敢劝说朱檀,只能坐视朱檀进一步摧残自己的身体。

这些所谓的“仙丹”都是一些剧毒的化学制品,长期吃对身体损伤严重,很快积蓄在朱檀体内的毒发作了,朱檀突然双目失明,“饵金石药,毒发伤目”,按理说这已经是警告了,如果他就此停手,或许能保住性命,做给盲人至少比死了强,可是朱檀偏偏一根筋,一条路跑到黑,他反而认为知己就要成功了,还继续吃,最后在洪武二十二年毒发身亡,年仅二十岁,成为明朝朱元璋成年儿子最早去世的,也是最年轻去世的。

朱檀的死讯报道南京,朱元璋简直不敢相信朱檀的死,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儿子居然是这样的死法,他压根就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结果丢掉了性命。朱元璋气的大骂这个儿子荒唐,虽然朱元璋生气,但是他还是让礼部按照正常礼节准备朱檀的葬礼,不过在制定朱檀谥号的时候礼部官员犯了难,朱檀的谥号该怎么办?给个恶谥,人家毕竟是皇帝儿子,而且吃丹药毒死的说出去不好听,给个好的谥号也说不出去。



不过朱元璋一直痛惜这个儿子不学好,他是恨铁不成钢,下令按实际给恶谥,于是亲自下令赐给朱檀“荒”的谥号,并下令其他儿子引以为戒。呜呼!父子,天性也。谥法,公议也。朕于尔亲虽父子,讵得以私恩废公义?今特谥尔曰荒,昭示冥漠,用戒方来。

朱元璋规定亲王无嗣封国直接撤销,朱檀虽然二十岁就死了,可是他留下了一个儿子,他的一个侧室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朱肇煇,这个时候刚刚一岁,有了儿子自然不能撤销藩国。于是朱元璋下令让这个孙子继承鲁王爵位。

谁也没想到鲁王短暂的一生荒唐到底,没干好事,但是他的后人人丁兴旺,一直传承到了明朝灭亡,成为少有坚决不投降清朝,誓死捍卫大明的藩王。他的儿子朱肇煇活了七十九岁,历经朱元璋、建文帝、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九朝,成为明朝藩王里少有的长寿亲王,这是朱元璋还有当时人们没想到的。



转自今日头条— 逆流的鱼 L


https://m.toutiao.com/is/rLhYeHk/

发布于广东阅读 2178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