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活打死亲爹的大明楚王世子朱英燿

avatar
关注

明太祖朱元璋白手起家,从一个四处流浪的和尚一跃成为大明皇帝后,为了保住自己好不容易的来的天下,想尽了种种办法,甚至不惜背上“残暴”的骂名大肆诛杀当年追随自己的开国功臣。

虽然朱元璋杀人毫不眨眼,但是因为幼年的家庭悲剧,他对自己的子孙舐犊情深,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不再受自己当年的罪,吃自己受过的苦,他给子孙们制定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套福利政策,让子孙们不用任何努力就可以获得富足的生活,甚至于不惜违反法律,对那些犯下大错的子孙法外施恩。



朱元璋的这套宗室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明朝后来的皇帝。明朝的宗室在皇帝的庇佑之下飞速的发展,由于人数众多,良莠不齐,虽然也出现了一些能人雅士和贤王,但是大多是一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而且由于国家财力有限,粮饷经常不到位,并且宗室犯法不受地方官府管理,大多成为一方恶霸。而皇帝对于宗室,只要不谋反,大多从轻处理,因此各地的宗室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无人敢管。

不过到了嘉靖年间湖北传来消息一位郡王被皇帝下令赐死,这位郡王名叫朱显休,他成了少有的被皇帝赐死的宗室,不过朱显休被赐死一点也不冤,甚至可以说是罪有应得。

朱显休是明朝第一代楚王朱桢的五世孙,他这一支始祖是朱桢的第五子朱孟炜,因为排行靠后,这才无缘楚王王位,不过由于他是楚王的儿子,按照官降一级的规定,应该被封为郡王,于是在永乐二年被封为崇阳王。



朱孟炜被封为郡王,并没有什么不满,他也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机会成为楚王,于是心安理得的享受起郡王的各项待遇,此后两代崇阳王都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一直到了第四代崇阳王终于出事了。

第四代崇阳王就是朱显休,其实严格来说他是第三代,因为他的父亲端隐王并没有等来王位就去世了,朱显休直接继承了爷爷的王位随后追封父亲为王。

本来按照朱元璋的规定,身为郡王的朱显休,每年的俸禄是两千石,而且还有朝廷的各种赏赐,因此朱显休的生活应该过得优哉游哉才是,可是朱显休却过得不好。

为什么郡王过得不好呢?第一朱元璋规定的福利只是账面数字,具体操作掌握在皇帝手中,皇帝可以凭借自己的好恶随意调整,基本上当时的藩王领取的俸禄都名不符实,只少不多,而且作为关系日渐疏远的朱显休更加不会被皇帝重视;第二朝廷对这个名不符实也管控很严时常拖欠;第三朱显休作为郡王要受到楚王的管理,而这个时候的楚王名叫朱显榕,他和朱显休是同族兄弟。不过这个朱显榕是个贪得无厌的主,根本就不顾同族兄弟之间的感情,在武昌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横征暴敛,就连朱显休他们这些宗室的粮饷都克扣,弄得天怒人怨。



朱显休没有办法,只能卑躬屈膝的去求朱显榕,溜须拍马无所不用其极,只为求得朱显榕的赏赐。本来这对一个郡王来说是很羞耻的事,但是时间长了,朱显休的心态也发生变化,他认为当走狗没什么不好的。虽然背后被人骂,但是自己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因此越发的讨好朱显榕,时间一长他就成了朱显榕得力干将,帮着朱显榕在武昌为非作歹,甚至于比朱显榕更加积极,他还联络了其他族人包括奉国将军朱荣湑、镇国中尉朱显榉等人组成了一个宗室小集团,以此来巩固自己在朱显榕心中第一手下的印象。

朱显榕身为太祖之后,朝廷大藩,净干些为非作歹的事这实在是太丢脸,因此楚宗室奉国将军朱显桍实在看不过去了。他虽然爵位低,但是为人正直,不忍心祖宗的好名声就比败坏下去,因此多次劝谏朱显榕。

可是朱显榕堂堂楚王怎么会接受一个小小奉国将军的指责,因此多次辱骂责打朱显桍。



朱显桍是在忍无可忍,于是跑到了北京“告御状”。结果石沉大海,朝廷的看法和朱显榕一样,你一个小小奉国将军凭什么控告楚王,是不是觊觎楚王的王位,而且身为宗室按规定不准离开封地,你居然跑到北京是何居心?于是朱显桍被训斥一番赶回了武昌,交给朱显榕严厉看管。

朱显榕很生气,居然敢告自己,这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幸好落到了自己手里,于是朱显榕更是对朱显桍进行打击报复,并且放纵手下朱显休等人对朱显桍百般羞辱。



朱显桍是弱势群体,根本无力反抗楚王一伙,可是他又不甘心就这样承认失败,尽管上次朝廷拒绝了他,可是他对朝廷并没有丧失信心,于是他决定再次去北京“告御状”。 “复欲赴京”

朱显桍这次去告御状完全是秘密的,但是朱显桍是楚王重点关注目标,“头号刁民”,他的一举一动怎么会逃脱朱显榕还有朱显休等人的关注。

不过朱显榕倒是无所谓,毕竟他知道朱显桍能量太低,就算去北京也闹不出多大浪头,动不了自己,但是朱显休等人却不这样认为。

朱显休发现了朱显桍动身离开武昌后,他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作为楚王的头号马仔,他认为朱显榕最痛恨朱显桍,如果自己借这个机会把朱显桍除掉,为楚王拔掉眼中钉,那么自己一定会得到朱显榕格外的奖赏,因此他马上叫来朱荣湑等人,在查明了朱显桍走哪条路后,前往埋伏,然后等待朱显桍出现,众人一涌而出将朱显桍活活打死,之后跑回武昌楚王府躲避。“乱击立死”



一片忠心的朱显桍作为宗室就这样光天化日被人打死在大路之上,这自然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他的儿子朱英民早就知道自己的父亲和楚王等人不和,他多方搜集证据想要给父亲伸冤,可是换来的居然是“数年不得白”,根本没人理会,因为这个时候武昌是楚王朱显榕的天下,没有人会为了一个低级宗室的命去得罪楚王,而依附于楚王的朱显休自然没有没事,依然仗势在武昌耀武扬威。

可是朱显休怎么也没想到他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因为他的靠山倒了。朱显榕虽然胡作非为,无人敢惹,但是有一个人朱显榕始终无法驯服,这个人就是他的儿子楚世子朱英燿。

朱显榕不喜欢朱英燿,朱英燿也不把父亲放在眼里,他长期在楚王府里胡作非为,骄奢淫逸,惹得朱显榕大怒,意图废掉朱英燿。而朱英燿惧怕被废,最后决定铤而走险,弑父抢夺王位,反正只要控制武昌,千里之外的皇帝也不知道自己这里会发生什么。



主意一定,朱英燿马上实施,他在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十八宴请父亲,起先想要毒死父亲,但是朱显榕觉得饭菜不好没有多吃,最后朱英燿等不及了,下令手下将朱显榕带走活活打死。

杀死父亲后,朱英燿开始善后工作,他派人将武昌城里各支郡王叫到楚王府,表示父亲朱显榕中风而死,要他们承认这个结果,然后共同保举朱英燿继任楚王。



朱显休长年跟随在朱显榕身边,他十分清楚朱显榕一向身体康健,根本就没有患病的迹象,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中风?况且朱显榕就算中风死了,只要正常上报就行,要他们这些郡王确认什么?朱英燿作为世子,继承王位只是时间问题,为什么这个时候急不可耐的要他们这些郡王保举?他突然想起朱英燿长期和朱显榕不和,难道朱英燿弑父了?所以才会这样急切的要他们这些王爷作保。确实这个时候朱显榕的随从朱贵已经逃了出去前往湖广地方衙门告发,朱英燿已经走投无路,他必须赶在地方官上奏朝廷前了解此事。

朱显休一想到这里再看看朱英燿凶恶的嘴脸,顿时吓坏了,这个时候通山王朱英炊坚决反对朱英燿,使得朱英燿大怒,随后朱英炊被带走了。看到这一幕,朱显休决定保命,马上同意了朱英燿的请求,向朝廷上书表示朱显榕确系病死,要求朱英燿继承楚王王位。英耀惧,具疏奏辨,且逼崇阳王显休为保奏。



然而这件事并不能按照朱英燿和朱显休设想的那样发展,朱英炊逃了出去马上向朝廷上奏朱英燿弑父的情况。朝廷接到了不同的奏报,湖广地方和朱英炊上奏楚世子弑父,楚王府和朱显休上奏楚王病死。

看到截然不同的奏报,嘉靖帝很生气马上排除专案组前往武昌调查。结果不出所料,事实摆在了眼前,朱英燿被抓回北京处死,朱显休也吃了瓜落,不过皇帝念他没有参与其中而且是被逼迫的只是革去了他俸禄十分之三作为惩罚。

诏遣中官及驸马都尉邬景和、侍郎喻茂坚往讯。英耀辞服。诏逮入京。是年九月,告太庙,伏诛,焚尸扬灰。悉诛其党,革显休禄十之三。



本来就这样就没事了,朱显休没了靠山,从此只能低调生活了,但是朱显休当年太过于高调耀武扬威,得罪的人太多,最终在朱显榕死后没几年倒了大霉。

早就对朱显休不满的武冈王还有一百四十多位楚藩宗室认为落水狗不打白不打,趁这个机会报仇,毕竟朱显休当初太不是东西了,于是集体上奏表示当年奉国将军朱显桍的死就是朱显休等人干的。

朝廷接到举报后,很是重视,毕竟当年朱显桍被人活活打死在大路上,这让皇帝很是气愤,于是嘉靖马上派司礼监太监黄锦、刑部右侍郎傅烱、锦衣卫指挥佥事鲍瓒等人前往武昌调查,最后证明朱显槐等人举报完全属实。嘉靖帝不能容忍这种事发生,为了警告教育其他宗室,他下令崇阳王朱显休自尽,其余党羽朱荣湑、朱显榉等人全部革爵被禁锢于高墙。愍王遇变摄国武罔王显槐暨各宗仪百四十人发其状抚按官以闻诏司礼监太监黄锦刑部右侍郎傅炯锦衣卫指挥佥事鲍瓒往按其事悉实狱具法司议覆以请得旨显休欧死从兄罪恶深重令抚按会同该府官勒令自尽荣湑显榉显櫐禁锢高墙余悉如议



朱显休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为虎作伥的一生,他成了少有的被赐死的明朝宗室,而传承了一百五十年的崇阳王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转自今日头条 作者:逆流的鱼L

发布于辽宁阅读 4806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电竞瑶神

· 黑龙江

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亮了(0)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