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踏足山巅,国产球鞋曾经的王者——PEAK
马上就要到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了,如果让你列一个2022年国产球鞋top5榜单,你会选择哪些球鞋,韦德之道10、KT8、BIG 3 3.0、lin 2 se......可选的球鞋很多。暂且不论这个榜单的排名标准,但似乎无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列这个榜单,如实战性能、颜值、质感等,你都很难将匹克的任意一双球鞋放进去,但如果你8年前问我这个问题,我的榜单里一定有匹克的闪电一代与帕克一代。
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视角来说,8年前的我还在读初中,那时候的网购还没现在这么发达便利,我穿的鞋子基本上都是我妈带我去店里买的。在实体店买的话,耐克阿迪就不考虑了,一个字——贵,剩下的选择只有国产运动品牌,于是便一家店一家店挨个逛。
鸿星尔克?他家那会儿没有篮球鞋。
361?篮球鞋是有,但配色和设计过于花里胡哨,看着像童鞋。(361那时候应该是刚跟还在森林狼的乐福签约)
李宁?也有篮球鞋,看着也不错,但有点贵,再去别家看看。(我家住在县城,那时候小县城里的李宁店铺是不会摆放驭帅的)
安踏?丑...
最后来到了匹克。我仍然记得当时一推开门,进入匹克不大的店铺时一眼看到那双纯白色的闪电一代那种惊艳感。再加之刚逛完其他国产店铺都没看到心仪的鞋子带来的同行衬托,我几乎是一眼就看定了那双闪电一代,好了就它了。
说实话,从现在往回看,我初中那时候和同龄人打球,基本上没啥强度、没啥对抗,那时候根本不关注实战性能什么的,闪电一代吸引我的只有颜值。类似漆皮那样发亮的鞋头与鞋身,鞋身上分布着三角形的透气网纱,点睛之笔是鞋头外侧黑色的帕克签名,一个字——帅。
这还真不是我吹,对比一下同时期其他国产品牌的篮球鞋就知道闪电1太能打了。(另一个能打的是李宁)
至于闪电一代的性能,站在当时的我的角度来说,一个词——舒服,远超同时期其他品牌篮球鞋的舒服。闪电一代的中底用的是当时匹克的当家科技——三级缓震,并且鞋底有个三角形的开窗。说句题外话,我其实到现在都不知道匹克的三级缓震是个什么东西...感觉更像是为一个外形比较酷的普通中底做的一种营销?而舒服的感觉更多来自于匹克的当家鞋垫——厚厚的硅胶鞋垫.....(闪电一代用的是不是硅胶鞋垫我记不清了,但后来的帕克2代、帕克3代用的是硅胶鞋垫,脚感还行,但换成普通鞋垫之后,硬如板砖)
回到正题,当时外界是这么评价闪电一代的:
专业球鞋网站《SOLE》认为这款球鞋在耐磨、缓震、保护等方面都做到了极致,足以媲美任何品牌的旗舰球鞋,是sneaker界的新明星。
北美著名球鞋媒体Counterkicks评价闪电一代为“最令人惊喜的球鞋”,并且闪电一代位列其评选的2013年度10佳球鞋。这是中国品牌首次入选这个榜单。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最新公布的《全国大型零售企业级消费品市场2013年度监测报告》中,匹克篮球鞋以9.84%的市场综合占有率位列同行业第一,自2008年至2013年连续第6年蝉联此殊荣。说匹克是当年国产篮球鞋的一哥,一点都不过分。紧接着匹克正式发布了帕克的第一代签名球鞋——帕克一代,我记得当时打球的学生里,我看到的穿的最多的国产球鞋就是帕克一代,一是穿的人多,二是这双鞋上匹克logo的摆放很显眼,离的很远一眼就能看到那个大大的三角形。而且帕克一代的实战性能也很优秀。
个人认为,闪电一代和帕克一代是匹克篮球鞋的巅峰,无论是从产品力还是市场表现来看,这两双鞋都经受住了考验。然后,匹克跌下神坛的故事就开始了。
其实我并不知道匹克最近这些年做了什么样的战略部署,暂时也懒地去了解,在这只是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感受。
接下来的几年,匹克陆续发布了帕克系列和闪电系列的续作,我个人购入了帕克二代、帕克三代、闪电二代,这些球鞋的性能和颜值都不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闪电二代,是当时少有的外观呈流线型、有速度感的国产球鞋。不过这时候我也发现了匹克第一个问题,尺码不准,并且这个问题一直延续至今。当时闪电二代我是网上购入的,按我平时穿其他运动鞋的码数,结果买回来之后试穿,明显偏大一码,只能无奈换货。
然后就是闪电3代,个人觉得闪电3的外形变得稍微有点臃肿,不太喜欢。同时期李宁发布了后来可以称之为现象级产品的篮球鞋——音速3。
之后的闪电系列和帕克系列我就没咋关注过了,这两个系列似乎也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匹克的其他系列差不多也是同样的境遇,速鹰、猛兽等,甚至是口碑很不错的霍华德系列,后来也没了踪影。
2019年匹克发布了帕克正代的最后一款——帕克7,闪电的数字系列也早已换了新名字——闪电2019。帕克7和闪电2019是态极科技在篮球鞋上的第一次尝试,抱着尝鲜的心态我觉得我应该购入一双我曾经最喜欢的球鞋的续续续续续作,但隔壁的那双鞋好像更让人有购买的欲望——闪击6。于是,有限的预算下,我买了更好看的闪击6,即使它更贵一些。嗷,如果闪电系列不改名的话,闪电2019应该就是闪电6了吧(2022年发布了闪电9代,倒推),只不过现在的“闪电6”和隔壁的闪击6已经不在一个level了。
再然后,匹克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现象级产品,只不过是以拖鞋的形态。距离中学时代几年后的大学时代,我又看到了不少同龄人的脚上穿着大三角logo的匹克鞋子,正如几年前我在中学时看到的一样,而这次的三角形则更大。我想,接下来就是篮球鞋了吧。
几个月后的双十一,闪现1发售。为了省点钱,我是在2020年才购入的闪现1(警告配色,水晶底),怎么说呢,够软,但是外底在学校的塑胶地上会打滑,并且那块防侧翻角在横移时很容易卷过去,而且那块态极中底占据了整只鞋很大的重量,明显感觉到重,打全场力竭时就更加明显。整体感觉还行,毕竟这才是第一代,我觉得我可以期待一下闪现2。
在那之后,我就再没买过匹克的篮球鞋,因为后来其他几家国产品牌新出的产品带给我的吸引远打过了对闪现2的期待,全城9、闪击7、AG1......
“ 在2020年运动品牌的市占率榜单上,耐克以25.6%的数据高居榜首,阿迪达斯紧随其后为17.4%,国内品牌安踏以15.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李宁、特步和361度分别为6.7%、4.7%和2.6%。匹克并未跻身其中。”
再之后就是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匹克的天猫旗舰店的那点折扣相比其他品牌几乎没有任何吸引力,打折最猛的还是3年前的闪现1。甚至前两天178的闪现3我都没啥购买欲望,为何不买更便宜的AG1呢?
我觉得对很多人来说,总有那么一两双鞋是你看了第一眼之后就想买的,就是那种我才不管它的性能如何,我就是喜欢这鞋的外观,也许是真心喜欢,也许是冲动消费,但近几年匹克的球鞋让我产生冲动消费的频率远低于其他国产品牌。
我买球鞋基本上只看颜值,篮球鞋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个人的观点是只要功能上没特别大的硬伤(抓地翻车),我都可以穿,至于鞋子硬一些还是软一些、轻一点还是重一点,都对我的运动表现没那么大的影响,而匹克这些年的球鞋外观设计实在是太拉了。
所以从我的路人视角来看,在篮球鞋领域,匹克这些年(尤其是球鞋外观设计)基本上是原地踏步,短短一两代产品的时间,李宁和安踏就赶了上来,直到现在把匹克远远甩在身后,而且这两年特步和361也强势崛起,匹克在有了态极武装之后不能打吗?也不对,不是匹克不能打,是其他品牌太能打了,准确来说,匹克不是跌下神坛,而是被挤下神坛。
对于这些年匹克在国内篮球鞋市场的表现,我只能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码字不易,如果你觉得写的还不错的话,希望点个推荐点个关注支持一下,部分数据可能有误,欢迎指正(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无力吐槽Levant
· 广东别吧曾经也不觉得有王者过啊
史蒂芬嘉文
· 广东匹克 太拉了 小时候读书看到匹克请的NBA明星个定个 巴蒂尔 帕克 霍华德 基德 阿泰斯特 当时觉得好牛逼 可是那时候就是喜欢安踏 在我那个小县城 我觉得有双安踏是很有面子的事 穿匹克的人就是不多 再到现在 匹克的设计真的太拉了 读高中开始穿nike ad 工作以后穿的就是李宁安踏361 在篮球鞋方面 无论是产品力还是设计 个人认为匹克真的落后其他国产品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