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代酷睿13700K性能测试报告,这次升级真滴猛
13代Raptor Lake有3个重要的升级点,1、频率提升;2、缓存提升;3、核心规模提升。以i7为例:
12700K单核睿频5.0,全P核睿频4.7,全E核睿频3.6,二级缓存12MB,三级缓存25MB
13700K单核睿频5.4,全P核睿频5.3,E核睿频,二级缓存24MB,三级缓存30MB
可以看到13代整体的规格提升是非常明显的,Intel 7的工艺进一步提升,给13代酷睿带来了频率的明显进步,全核睿频几乎和单核睿频相同,这是前所未见的。
以往的处理器升级路线是什么?提高一下频率,提高一下IPC。这次在P核规模不变的情况下,i5-13600K增加4个E核,i7-13700K系列增加4个E核,而i9-13900K更是增加8个E核!整体核心规模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升级。
同时,13代酷睿在L2和L3缓存上也获得进步,P核缓存由1.25MB提升至2MB,E核缓存提升至1MB,使得i7系列L2缓存直接翻倍至24MB,L3缓存达到30MB。整体再通过环形总线连接,
主板选择Z790系列
13代酷睿最好的座驾,仍然是Z790主板。一方面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另一方面,intel对于Z790芯片组进行了较为不错的升级。
Z790芯片组Pcie4.0的通道数量增加到20,更好的支持WiFi6E,并且通过13代酷睿优化后的内存提升,在Z790芯片组BUFF支持下获得更好的性能表现。
如果实在介意,考虑目前仍然能打的Z690芯片组也是OK的。
那么13代在核心规格、频率以及缓存设计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要了解它的性能,就需要做出相对完善的测试。
首先我们来看13700K的综合性能如何。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
处理器: i7-13700K
主板:微星Z790刀锋钛
内存:英睿达铂胜3600 C16 16G×2
固态硬盘:三星PM9A1 2T
显卡:铭瑄RTX3080Ti
散热器:利民冰封聚境360水冷
搭建这样的平台,可能比较有争议的就是内存的选择。在这里我并没有选择D5,而是仍然坚持D4。一方面D4成熟的性能,对于目前的用户使用仍然不存在瓶颈;另一方面优秀D5的高价也是不可忽视,我更希望搭建实用的平台而不是高屋建瓴。
生产力测试
由于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同,我们尽可能的进行多维度测试,相对准确的获得i7-13700K实际性能表现。在这里,我准备以下测试项目,整体覆盖日常使用和生产力办公,测试3次取平均值。
CPU-Z
R23
V-Ray
3DMark CPU profile
3DMark time spy
PCMARK10
Crossmark
X264 FHD
X265 FHD
7-ZIP
Pugetbench PS
Pugetbench PR
游戏测试
游戏测试自然是必不可少,我同时对几款目前较为流行的游戏进行了FPS测试
LOL
DOTA2
CSGO
APEX
PUBG
地平线5
赛博朋克2077
荒野大镖客2
处理器功耗、散热
13700K满载功耗接近260W,测试环境气温为12℃,手里的利民360水冷限制82℃。
以13700K的规格+频率提升来说,仅仅只比上一代i7-12700K功耗提高30W左右,13代酷睿的表现真的非常值得期待。一般来说非生产力用户选择双塔风冷散热即可。
作为经典软件,CPU-Z提供的处理器性能跑分几乎是每个用户都熟知的项目。
在CPU-Z中,i7-13700K单核得分871.8,全核心得分12646.2,相当强悍。
R23
Cinebench R23是基于C4D的渲染测试,以SSE为主,在众多的处理器测试中都会有它的身影,大家可以很轻松的通过R23基准测试对比,了解处理器的性能。
3次测试下来,i7-13700K多线程平均分高达30316,8P+8E的核心规格提升下,i7-13700K的渲染能力有了极强的BUFF,单线程分数也达到了2105.7。
V-Ray
拥有相当用户基础的V-Ray渲染,其基准测试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3次测试中,V-RAY平均分21385.7,依然惊人!
3DMARK两项测试
主要还是针对游戏环境的测试,3DMARK内置了游戏场景测试,其中Time Spy基于DX12
Time Spy中,i7-13700K获得了19524的平均分,而在CPU profile中,i7-13700K最大线程平均分12895.6
PCMARK10
相当经典的基准测试软件,通过对日常表格、文件、视频通信等办公会遇到的各类综合场景,给出了一个标准相对统一的测试环境。
在3次测试中,i7-13700K平均分9093,以i7-13700K的水准来说,办公基准测试其实可以忽略了。
Crossmark
同样是办公性能测试的Crossmark,通过后台模拟办公和日常使用环境,对电脑性能进行评估,综合得分2422
X264 FHD benchmark
完全针对CPU编解码的测试程序,i7-13700K平均FPS 119.3
X265 FHD benchmark
同上,X265采用更新的编解码测试,i7-13700K平均时间为28.97s,FPS 86.29。这两项测试对于摄影工作者还是有重要参考意义的。
7-ZIP
近年来非常流行的解压缩程序,内置的基准测试可以很好的调用CPU线程。
由于7ZIP执行压缩测试,生成大量随机访问,所以该项测试对于内存和缓存的敏感度极高。除非是同平台对比,否则通过广泛的测试对比很难精准的了解i7-13700K的性能表现。
i7-13700K在3次测试中的平均分140.883
Puget PS
近年来相当流行的PS基准测试,由于PS是完全调用处理器核心的程序,多数处理器在这项测试中拉不开差距,i7-13700K平均得分1548
Puget PR
由于PR可以完全调用处理器的多核心线程,考验i7-13700K整数运算的时候到了
由于市面上游戏太多,我只能例举目前较为主流的游戏进行测试,其中LOL、DOTA2和CSGO都是老游戏了,对于CPU的性能更为依赖。而为了测试准确,我同时测试了1920×1080P最低特效及2560×1440分辨率最高特效,供大家参考
LOL大乱斗后期团战4分钟录像
DOTA比赛后期团战3分钟录像
CSGO创意社区benchmark
PUBG游戏录像4分钟
APEX射击场60秒扫射
赛博朋克2077基准测试
地平线5基准测试
荒野大镖客2基准测试
简单放几个截图
其中CSGO帧数实在太高,单独放出来,我简单进行了整理。在1080P最低画质下帧数为943.2,2K最高画质943.2。
CSGO测试结果:
其余游戏测试结果:
简单总结
整体测试下来,相信对i7-13700K的大致性能已经心里有谱,在核心规格+频率+缓存3重升级的情况下,i7-13700K的性能真的太强。无论是游戏爱好者、日常工作,或者是专业的创意工作者,i7-13700K都有着极为强劲的性能支持,满足多领域全方位的需求。
超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很多用户对于超频都有种感觉很厉害的印象。但是在当下,超频对于绝大多数用户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光说不练假把式,在这里我用i7-13700K演示更直接。
为了方便测试,在这里使用intel官方开发的软件XTU进行超频,这款软件虽然是全英文,但操作对于新手超频来说,其实极为友好,基本可以说完成了傻瓜式操作,不再需要BIOS中繁琐的操作,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找相关教程。
首先需要知道,超频是因U而异的,对于CPU的体质非常挑剔。我手里这块i7-13700K体质相对一般,尝试超频后,只能稳定在全P核5.7GHz、E核4.4GHz,继续提高频率测试游戏或者生产力,均会产生错误退出程序 。
超频后的i7-13700K,CPU-Z多线程分数达到了13453,提升约6.4%,单核分数930.5,提升约6%。
那么超频后实际性能表现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在这里我直接用PR视频导出进行对比,为了尽可能的还原真实差距,「利用杜比视界4K原片制作10分钟时长视频,关闭GPU硬件加速,其余设置默认进行导出」
默频状态下,导出时间为1190秒左右;
超频状态下,导出时间为1118秒左右;
经过计算得知,超频后的i7-13700K节约时间刚好在6%左右,和CPU-Z的跑分差距一般无二,这样的提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降压
超频的概念似乎是提升性能,但降压其实也属于超频中优化处理器性能的重要操作。所以在测试i7-13700K时,我同样进行了降压测试。利用XTU软件调节CPU电压的功能后,这块i7-13700K默频满载的功耗仅为224W,这是什么概念?
I7-12700K的就可以轻松达到224W!这也从侧面反映出13代酷睿的下潜能力,一样的功耗,强的出奇的性能。并且功耗的降低,也同样为用户带来更宽裕的散热空间选择
降压后的i7-13700K通过R23跑出的分数和之前一般无二
好了,以上就是目前对于i7-13700K的性能测试和个人理解,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得好好玩玩手里这块U,我的脑海里仍然有一些想法需要验证。
大聪明有理想楼主
· 安徽那没办法…有钱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