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传奇:德国战车的进攻晴雨表,“二娃”穆勒还能续写射手传奇吗?

avatar
关注

德国足坛从来不缺好的射手,视进球如草芥的盖德-穆勒、“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世界杯个人进球纪录保持者克洛泽等等,但是像托马斯-穆勒这类型的球员却并不多见,出任二前锋的他总是能够进球助攻一肩挑,于无声处听惊雷。

穆勒年少成名,在拜仁的青年队踢出名堂后被提拔进一线队,职业生涯的处子赛季就斩获19粒进球和10次助攻的两双成绩。如此出色的表现也使得穆勒很快就进入了德国队主帅勒夫的视野,并在21岁那年就开启了自己的世界杯之旅。

【2010年南非世界杯】

2010年夏天的穆勒,只踢过一个赛季的职业足球,却成为了那支德国队,那届世界杯最耀眼的球星之一,斩获世界杯亚军、世界杯金靴、世界杯最佳新人、世界杯银球奖等诸多荣誉。

故事要从小组赛首轮对阵澳大利亚队的比赛开始说起。勒夫以新老结合的方式摆出了4-2-3-1的首发阵容,其中穆勒出现在右边前卫的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穆勒承担了很多回防的任务,勒夫希望通过穆勒带来的活力帮助力量和身板相对较弱的右后卫拉姆。而拉姆出色的传接技术和推进能力,对盘带能力和速度并不突出的穆勒也是很好的帮助。

不过,最先让穆勒绽放光芒的还是他那极为出众的处理球意识。第6分钟,就在克洛泽打丢单刀后,皮球弹到了穆勒身前,对于一位首次参加世界杯的前锋来说,大多数球员都会不管不顾抡一脚先,即使角度很小也有破门的机会。但是年轻的穆勒却十分冷静,他在接到球后就立即送出了向点球点附近的传中,帮助队友完成了更有威胁的射门。

第7分钟,穆勒与队友短暂换位后在中路完成插身后的任务,并在接到队友的直塞球后第一时间选择了倒三角回传门前,虽然中路的克洛泽错失了皮球,但是后点的波多尔斯基却因为这记传球收获了本届世界杯的第一粒进球。如此冷静的球风和团队意识,也难怪勒夫会如此信任这个年轻人。

在打破僵局之后,德国队很快就将比赛纳入了自己的节奏,之后又打进三粒进球,以4-0的比分迎来了开门红。值得一提的是在第67分钟,波多尔斯基投桃报李助攻穆勒得分,而穆勒即使是在获得关键射门机会时,也没有冲动,没有停止思考,迅速选择了扣球过人这一最佳选项,完成破门。

不过,德国人却在小组赛的第二场迎来了硬骨头塞尔维亚队,这支球队拥有科拉罗夫、维迪奇、苏博蒂奇和伊万诺维奇组成的全明星防线,再加上克拉西奇和斯坦科维奇这些中前场的名将,显然并不好惹。


在这场比赛中,塞尔维亚队的防守组织得极为严密,克洛泽甚至因为拼抢过于激烈在上半场就吃到了两张黄牌,被罚出场,德国队就此在小组赛里失去了进攻的桥头堡。面对同样来自欧洲的对手,德国队在身高和冲击力等方面都不具备明显优势,反而是underdog的塞尔维亚队发扬了巴尔干足球敢打敢拼的精神特质,由日基奇和约万诺维奇在门前完成头球摆渡后的接力破门,打进了本场比赛的唯一一粒进球。

事实上,德国队并非没有机会,可惜的是波多尔斯基在12码前遗憾地错失了点球良机。要知道,以钢铁意志和心理素质闻名的德国人在世界杯赛场上的点球命中率一直很高,波多尔斯基的丢点也从侧面证明了德国队球员被塞尔维亚队防得失去了以往的冷静。不过从后来的历程来看,也正是因为这场失利让勒夫的德国队变得更加清醒。

小组赛第三轮,面对此前两场比赛保持不败的加纳队,德国队迅速调整了心态,加纳队的严防死守让德国队迟迟没能收获急需的进球,但在拉姆和施魏因斯泰格等核心球员的带领下,他们还是能够摒弃浮躁,坚持沉下心去踢自己擅长的足球。

这样的努力在第60分钟迎来了回报,穆勒和拉姆在边路的控球吸引了加纳队的防守注意力,以至于本队的弧顶漏出了巨大的空当都没有发现,而此时的穆勒却精准地用传球找到了这个空当,助攻队友远射得分,这粒进球可以说是对坚持边中结合、不急不躁的德国队一个最好的褒奖。1-0的比分也最终保持到了终场,德国队以两胜一负的战绩,占据小组头名昂首出线。

在1/8决赛中,德国队迎来了自己的宿敌之一英格兰队,堪称16强战中最受关注的焦点战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对这场比赛最深刻的印象或许还是兰帕德的那件“门线疑案”,可惜的是那个时候并没有VAR这种辅助裁判的工具。

抛开争议不谈,即使英格兰队打入了扳平的进球,德国队也还有神勇的穆勒。第67分钟,穆勒利用对手角球进攻投入大量兵力的良机,发动了一次极具德国特色的闪击战,从冷静发起反击到果断终结比赛悬念,这位年轻的德国前锋只用了12秒。也正是凭借着这粒进球,穆勒摧毁了英格兰人继续争胜的信心,三分钟后又是凭借一粒快速反击进球将比分锁定在了4-1。

在有惊无险地战胜老对手英格兰队后,德国队迎来了马拉多纳带领的阿根廷队。但是,穆勒的出色状态却是拦也拦不住,比赛刚开始三分钟就凭借一次定位球破门将比赛纳入了德国队的节奏。此后,德国队凭借领先优势踢起了自己非常擅长的防守反击战术,从容不迫地以4-0的比分赢下了这场强强对决。

令人遗憾的是,兴奋的穆勒在第35分钟吃到了一张黄牌,这将使得他在半决赛前累积黄牌停赛,也为后来德国队的失利埋下了隐患。失去了穆勒的克洛泽在前场独木难支,反而是西班牙队在全场机会不多的情况下,由矮小的普约尔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头球破门,整届世界杯攻击力最强的德国队在失去了他们的金靴穆勒后,无奈出局。

【2014年巴西世界杯】

四年后,德国队卷土重来,此时的穆勒早已不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星,手握欧冠冠军的他已经是世界足坛最出色的球员之一了。但是,相比于四年前,德国队的阵容还是有所变化,后防线排出了四名中卫的首发,而队长拉姆则因为瓜迪奥拉在俱乐部的改造,改踢后腰。前场方面,老将克洛泽不再具备场场首发的体能,穆勒和格策更多地出现在了箭头的位置上——德国队几乎是个四中卫的无锋阵!

令笔者意外的是,这种极端的布阵居然在小组赛首场对阵葡萄牙队的比赛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格策在小组赛的强度的确具备一定的伪九号的实力,他在第9分钟的造点同样是德国队传统边中结合的精华所在。

与四年前对阵阿根廷队类似,上来就取得领先的德国队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他们的快速反击比四年前运用得更加纯熟。特别是当佩佩在与穆勒的拼抢后因挑衅被直红罚下之后,10人应战的葡萄牙队再也无力回天。

只不过,没有前锋这种事可以一次侥幸但不可能多次侥幸。强如四年前的西班牙,他们也需要用上进球率不高的托雷斯,因为前锋并不是只有进球的功能,他的存在能够压住后卫线,帮助前锋身后的进攻手制造更多的空间。

于是,当德国队在第二场比赛中被加纳2-1反超后,老将克洛泽披挂登场了。两分钟之后,克洛泽在角球进攻中破门得分,帮助德国队拿到了珍贵的一个积分。

也正是因为这场鏖战,勒夫重新正视了克洛泽的价值。包括第三场对阵美国队的比赛,克洛泽也是在下半场刚开始的时候就替补登场,有前锋给予对方后卫压力,穆勒才有机会在身后创造更多的机会。

只看进球,我们或许理解不了克洛泽对于穆勒的意义,但是中锋或突前前锋几乎就是二前锋的生命线,有他们顶在前面,穆勒才可以将自己的才华肆意挥洒出来。

在对阵阿尔及利亚队的1/8决赛中,勒夫在上半场比赛态势不够好的情况下,再次祭出“半场换前锋”这一招,许尔勒替补格策登场。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许尔勒也具备很多前锋的素质,比中场出身的格策更能给对手施压,但是相比于前辈克洛泽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许尔勒替补登场后主要是待在阵型偏右的位置,通过上图这种斜插的方式来威胁禁区。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给球队的进攻带来更多层次,也能在适当的时候与穆勒形成换位——比如加时赛的进球。

第92分钟,当德国队中场断球时,穆勒处于拉边的状态,此时中路负责包抄的正是内收的许尔勒,他的机敏跑位和出众的前锋嗅觉搭配穆勒导演般的传球帮助德国队完成了制胜一击。虽然两队在终场前再次各入一球,但德国人还是以一个进球的优势笑到了最后。

在经历了对阵阿尔及利亚队的惊险后,勒夫面对强大的法国队丝毫不敢怠慢,做出了本届世界杯以来最正确的两个决定——拉姆回归右后卫,克洛泽出任首发中锋。有意思的是,这两个选择基本上可以说是围绕着球队的前场核心穆勒展开的。

克洛泽的首发,意味着穆勒在前锋身后有了更多的自由度。拉姆回归右后卫则是简化了后场边路的推进过程,他的技术和带球能够让德国队从边路迅速完成守转攻的转换。在他们两人的助力下,穆勒可以在中路支配球路,也可以在边路充当边路支点帮助队友吸引防守,也可以从边路斜插威胁禁区。

在这场比赛中,虽然是由胡梅尔斯的致胜头球帮助德国队挺进半决赛的,但是克洛泽-穆勒-拉姆的组合依然创造了不少的威胁。其中,又以上半场这次疑似造点最为出众,若不是裁判心慈手软放过了德比希,德国队在第23分钟的时候就有希望杀死比赛的悬念了。

对阵东道主巴西队的半决赛,堪称本届淘汰赛最不具备强度的比赛,德国人在上半场就轻松打进了5粒进球,让乘兴而来的巴西球迷们败兴而归。这场大胜之后,德国队顺利与老对手阿根廷会师决赛。

2014年7月14日,马拉卡纳球场迎来了两位昔日的王者争夺大力神杯,其中德国历史上曾三次赢得桂冠,但上次夺冠却是24年前。而阿根廷队更是阔别大力神28年之久,作为南美足球的两大招牌之一,他们迫切需要在梅西的带领下重新走向世界之巅。

足球世界中有过这样一句话“决赛自古无名局”,这句话既是对的也不全对。在2014年世界杯决赛中,双方为了不率先丢球而努力相互限制,导致有威胁的射门并不多,但是笔者并不会认为这场比赛不是名局。

特别是阿根廷队,他们一改四年前的形象,开始注重防守与反击,其中拉维奇在上半场的表现更是堪称天人。但是,或许是有伤病拖累,或许是上半场拼过头了,拉维奇在半场结束的时候就被主帅换下——导致梅西的左侧少了一个具备爆发力的冲刺点。

德国队这边,穆勒在阿根廷队密集且有层次的中路防守中没有找到太多好机会,反而是通过几次拉边处理球让对手有些顾此失彼。

这也是穆勒的错位优势,拉到边路后穆勒的力量可以压制边后卫,灵活性和技术能力足以晃开跟防的中后卫。

还记得我们在文章开篇处讲的吗?穆勒除了自己能够得分外,还非常擅长助攻队友得分,他的团队意识和分球时机都相当出众。穆勒在下半场还剩10分钟时的这记传球就十分敏锐地发现了阿根廷队禁区中的漏洞,如果禁区内不是默特萨克接球而是一名进攻手接球,德国队至少能够获得一次近距离的射门机会来终结比赛吧。

故事的最后大家也都很清楚了:金童格策替补登场后在加时赛接许尔勒的传中打进致胜进球,帮助德国队历史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高峰之后必有低谷,但是令足坛感到意外的是,从1998年世界杯冠军法国队开始,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队先后再次之后的卫冕征程中小组赛出局,20多年来只有巴西队以及本届世界杯的法国幸免于这个“魔咒”。

事实上,德国队2018年世界杯的分组抽签结果从赛前来看是相对容易的小组,然而他们却意外地收获一胜两负的成绩,排名小组第四出局。其中,穆勒的表现也是糟糕透顶,前两届世界杯打进10球的他竟然一分未得。

究其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方面是穆勒近几个赛季在俱乐部的经历并不够顺利,特别是在安切洛蒂和科瓦奇这两位教练手下,穆勒经历了职业生涯最挣扎的时刻,而他的糟糕状态也因此带到了世界杯。另一方面,德国队整体水准呈现断崖式下滑,不光是克洛泽的退役让德国队再也没有了好前锋,拉姆、施魏因斯泰格、许尔勒等人的功成身退也让球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维尔纳、德拉克斯勒、鲁迪之流完全不具备踢球队首发的实力。四年前的功臣克罗斯、赫迪拉、胡梅尔斯、博阿滕等人在四年间也经历了很多伤病和超负荷的比赛,时间老人让他们不再充满活力。可以说,败走俄罗斯既是意外,也是必然。

【结语】

从目前已经进行的两场小组赛来看,穆勒虽然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但是身体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滑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德国队进攻的晴雨表,穆勒在前两场比赛中颗粒未收,而德国队也只取得一平一负的成绩,排名小组垫底,出线形势十分严峻。

值得一提的是,菲尔克鲁格作为德国队阵中唯一一名正统中锋,在第二场对阵西班牙队的生死大战中替补登场打进一球,帮助德国战车避免了提前出局的尴尬命运。结合我们此前提到过的穆勒需要中锋的特点,菲尔克鲁格是否有希望在第三场小组赛中首发登场呢?穆勒能否在中锋的掩护下再次绽放光芒?让我们拭目以待。

足球话题区伊本万利
发布于广东阅读 9464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一个好仁

· 江西

前面放个大中锋,二娃才有用,现在的情况是,前面放了大中锋,二娃也不再是影锋位置唯一选择了,四年前本是最后续写传奇的机会。

亮了(123)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Tudent

· 浙江

就国家队贡献来说,穆勒可以说比现役百分之90的球员都强吧

亮了(65)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