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图文分析】申京会成为第二个约老师吗?
这个最近似乎是一个热点问题,很多人都觉得申京会是第二个约老师,看完本文告诉你答案.
最近许多人"经典"丢两场数据图会说申京比约老师第二个赛季好
不进行任何的分析就直接申京是"约老师第二"
首先约老师是15-16赛季进入的联盟
17-18赛季开始成为掘金的核心也就是职业生涯第三赛季
约老师变为核心有2个重要的因素:1.时间点&人员配置 2.打法特点
不可否认约老师很强,但是约老师能成为*建队核心*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天时地利人和
1.时间点&人员配置
为何说时间点是关键呢?
15-16赛季(约老师第一赛季)
当时有一位看似可以培养成主力中锋的球员努尔基奇(已经进入掘金2年)受到伤病困扰,
赛季仅仅出场32场并且仅有3场首发 而约基奇赛季出场80场并获得55次首发并且三位中锋当中获得上场时间最久.
当时掘金的内线采用的是"平均上场主义---主要轮换的6位锋线中锋上场时间分别为 25.3分钟/21.7分钟/17.1分钟/17.6分钟/21.7分钟/18分钟/14.5分钟(也就是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主力或者长期占据位置大量的时间)"
同时作为新秀约基奇交出了令人惊喜的答卷.
21.7分钟贡献 10分 7篮板 51.2%命中率 33.33%的三分命中率 场均三分出手1.1次
以下为15/16掘金人员配置
核心人选:加里纳利
毫无疑问,当时加里纳利算是球队的"准老大"---上场时间最多 得分最多(19.5分)
之所以称为准老大,也就是一位进入联盟8年并且年龄为28岁的球员在无限开火权的情况下也达不到20分的平均分,所以加里纳利仅算是"准老大"
球队状况:对于一个核心的需求是非常急迫的
==========================================================
16-17赛季(约老师第二赛季)在经历了新秀约基奇的惊喜以及努尔基奇的伤病困扰,在常规赛进行45场后掘金决定交易努尔基奇正式扶正,约老师开始确定当上了首发中锋(与申京同步 第二赛季成为首发)
上场时间上升至27.9分钟(↑ 6.2) 贡献 16.7分(↑ 6.7) 9.8篮板(↑ 2.8) 57.8%命中率(↑ 7.6%) 32.4%的三分命中率(↓0.93%) ---场均三分出手↑ 0.8次 达到1.9次
16-17掘金人员配置
加里纳利问题: 伤病(仅出席63场)并且 掘金给予了6个赛季的耐心仍然无法培养成为球队核心,休赛季交易到了快船已经排除在建队核心之外
核心人选:威尔森钱德勒;哈里斯;约基奇
威尔森钱德勒问题:作为球队第六人存在(77场登场 33次首发)
哈里斯问题:伤病(仅出席57场)
"矮子里边选高个"最健康 加里纳利离开后得分第一的约老师会成为建队核心的候选人之一并且主力与出场因素还是作为建队核心的最适合人选
球队状况:核心3选1看起来约老师最合适
==========================================================
17-18赛季(约老师第三赛季)---确立核心的赛季
上场时间上升至32.6分钟(↑ 4.7) 贡献 18.5分(↑1.8) 10.7篮板(↑ 0.9) 49.9%命中率(↓7.9%) 39.6%的三分命中率(↑ 7.2%)---场均三分出手↑ 1.8次 达到3.9次
威尔森 钱德勒问题: 调整成为首发后平均分下降5.7分 已经退出核心人选列表赛季后交易至76人
核心人选:穆雷;哈里斯;约基奇
哈里斯问题:伤病(仅出席67场)
穆雷问题:仅为进入联盟第二年并且得分助攻都低于约基奇
最终正式确立约基奇作为球队核心---经历3个赛季的矮子选高个(没有一个绝对优势的核心人选)
并且当赛季得分/篮板/助攻 约老师都为全队第一
在确立约老师成为核心后,其实从第三赛季开始就已经围绕着约老师建队,选的更多是3D射手群+苦力内线+有经验老将加以辅佐
最终2020-21首次获得MVP 从确认核心到MVP花了4年时间围绕建队
==========================================================
小结:约老师成为建队核心在时间点上是有很大的机会,也就是常说的"乱世造英雄""矮子选高个"他自己也有实力抓住了机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1.管理层的果断:果断交易走不适合作为核心的球员避免阻碍潜在核心的发展 (第二年交易走加里纳利第三年交易走威尔森钱德勒)
2.竞争者的问题:约老师的竞争者不是伤病原因(加里纳利 努尔基奇 哈里斯)就是能力不足(威尔森钱德勒调整首发后得分下降)并未有一个真正同等级或者比他好的现有球队核心潜在人选与其竞争
3.个人能力:个人能力十足 第三赛季就得分/篮板/助攻全队第一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这个是硬实力的体现
========================================================
反观申京
1.个人数据方面
20.7分钟贡献 10分 7篮板 51.2%命中率 33.33%的三分命中率 场均三分出手1.1次
上场时间上升至26.6分钟(↑ 5.9) 贡献 15.4分(↑ 5.8) 9篮板(↑ 3.6) 54.2%命中率(↓3.6%) 32.4%的三分命中率(↓3.7%) ---场均三分出手↓0.5次为1.1次
需要认可的一点:的确有提高了
但是仔细研究数据对比上个赛季7.3次的出手到这个赛季转正 变成正印中锋的情况下出手变为10.5次并且三分出手数下降的情况下: 理应命中率提高才对,因为三分出手减少但是总出手加多,以申京的主打持球内线攻击篮筐的风格,总体命中率应该会更高.
说正题吧 以当前成长来说:对比约老师的成长之路
至少目前来看火箭的阵容搭配以及明年大概率又会迎来一位高顺位的新秀 他肯定不是像约老师那样第二赛季就成为围绕建队的核心之一
围绕格林;波特;甚至史密斯 伊森建队看起来都会更好
因为不论静态天赋(身高臂展手掌大小)也好 动态天赋(跑跳启动能力 弹速 脚步移动)也罢 这些都是欧洲球员完全没法相比的
为何 围绕*建队核心*这个词这么重要?后边会说
==========================================================
2.打法特点
a.球商&串联属性
提到约老师就不能不提到他的球商
至于球商是什么?其实就是打球的智商-----就是直接影响着你做出判断的球场思维逻辑,例如什么时候该传球;什么时候该单打
约老师从第一赛季开始打的其实就是一个组织中锋
他第一赛季的球权使用率为19.9% 第二赛季23.5% 第三赛季24.2%
名词解释:球权使用率(Usage Percentage):是指一名球员在比赛中占所使用的球队战术的百分比
简单来说从第一赛季开始约老师处理的球权数站全队球权数越来越高了 有更多球在手了 并且球队的战术执行需要他在场才能够有效的执行
约老师对于球队的回馈是带来了个人助攻率的提高
他第一赛季的助攻率为18.1% 第二赛季28.8% 第三赛季29.6%
名词解释:助攻率(Assist Percentage),球员在场时,队友受其助攻的命中数占所有命中数的比例
简单来说约老师对于球队整体影响越来越大,队友的得分更加依赖着他的组织进攻
作为一个"轴""组织中锋""*建队核心*"不能只是个人数据的提高而是对于团队更有帮助让球队因为他的存在剩余的队员变得更好,才能达到球队更好的最终目的.
反观申京
22%与22.2%的球权使用率基本持平
但是助攻率从19.1%降为14.7% 简单来说 他上场时间提高了 反而队友依赖他的助攻更少了,直观来说就是增加上场时间后,他给团队的串联助攻作用反而减小了 看到的秒传经常昙花一现 是漂亮美丽 但是不代表稳定串联组织与助攻队友
就单纯从组织串联属性来说,目前申京并未达到上场时间增加能送给队友更多助攻的的效果
但从组织属性方面,申京和约老师完全不同
==========================================================
b.小球时代必备技能:更远的射程
帕特莱利曾在30多年前就预言了 小球时代的来临 ":未来篮球将是由5个身高203-206左右的球员组成 篮球场上位置模糊化将会不断加剧,未来篮球将属于5个身高2米左右的摇摆人" 简单来说上场的球员尺寸变小了.直到勇士通过"小球"获得冠军也才相似印证了这个预言.
而小球时代代表着 后卫尺寸更大 内线尺寸更小 场上摇摆人会更多 脚步会更快 防守轮转也会更快
这也让传统内线没有了市场,"内线蓝领化"无疑是今几年大家都有听过的问题.而对于内线球员来说:没有射程的内线注定会蓝领苦力化 因为这样对于球队的战术会有更大的空间不再像过去一样一个大内线往一蹲往死里凿
"魔球"理论也提到过 60%的篮下命中率=40%的三分命中率,50%的中距离=33%的三分命中率,但中距离50命中率太难了 而60%的篮下命中率往往出现在身体动态天赋爆炸的黑人运动员身上,通过2次进攻或空接来达成,而纯粹靠内线脚步的内线达到这样的结果是很难的. 也就 为什么现在擅长中投的内线越来越少 因为33%的三分比50%中距离更加好练而且得分更高
并且简单的数字问题3>2.比分落后时 3分会比2分追分更快
并且联盟现在大多数使用的防守政策为 3-2联防或者2-3联防 基本再强的背打内线遇见了联防系统也会显得挣扎 当然字母哥除外.同时采用联防的坏处在于攻方突破者被2位球员联合防守后外线必然放空一位球员. 而没有射程的球员必然会成为联防系统"放空"的首选
约老师
第一赛季的三分命中率为33.3% 第二赛季32.4% 第三赛季39.6%
第一赛季的三分出手数为1.1次 第二赛季1.9 次 第三赛季3.7次
他在顺应着联盟的潮流越投越多 越投越好
而反观申京
第一赛季的三分命中率为24.8% 第二赛季21.1%
第一赛季的三分出手数为1.6次 第二赛季1.1 次
越投越少 越打越不喜欢投3分
一旦把申京作为*建队核心*那么被联防后没有惊人的爆发力突破撕破内线,缺助攻率也难以让人满意就会出现"凿不进去也分不出来"的 情况.并且从2015年开始没有任何一直冠军球队的绝对核心FMVP是一位内线 即使猛龙 也是卡哇伊 或者在迪士尼的园区 最后获得FMVP的也是LBJ
==========================================================
为何反复提起*建队核心*这个词?
因为这个词是全文的核心,也是申京是否能成为第二个约老师的核心词
大多数JR觉得申京是约老师第二的基础原因为以下,JR们习惯于找相似点:
a.欧洲白人运动能力都不强
b.脚步都不算快
c.在内线属于"动脑子"球员,用进攻技巧与脚步去弥补爆发力不足的天然劣势
d.都不属于高顺位选秀,而约老师成为了MVP欧洲白人内线的标杆
这些都没错
不同就在于*建队核心*这4个字
约老师是一位个人能力顶级的球员,不单是个人的数据更关键的是约老师给团队的作用十分巨大
以至于团队可以通过交易+签约去补足约老师动态不足的弱点
球队可以选择排出的阵容 减少持球点 多加防守属性去最大程度补足约老师的动态上限问题
举个例子
目前掘金队伍大多都是有3D无球属性比较高的队员 内线搭档也是可以不用持球的切入型内线
这些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发挥约老师威胁的角色球员.联合前边说的助攻率 球权使用率. 只要是约老师在场球队会更加依赖他的战术执行力与组织能力.也会让球队变得更好
而反观火箭
数据告诉我们 申京还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
简单来说目前的能力来说 没有任何一支队伍会围绕他建队 或者通过交易去补足他的动态不足.即使围绕建队因为助攻率不高的原因也没有办法达到围绕他从而让队友整体变好
而动态的不足缺没有整个防守体系帮忙补足会导致以下防守脚步的问题 以后将会无限放大
直接一些:各位JR 愿意为了培养申京让波特格林史密斯以及明年的高顺位新秀都让出球权去辅佐申京吗?因为动态天赋(移动脚步慢+弹速不快--并不是弹跳不高)的原因. 如果他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需要搭配阵容的所有人都会去为他补差补漏. 目前波特格林防守不算是好的 加鲁巴大黑又没稳定的远程投射 小史密斯力量对抗还不行 整个火箭阵容除了EASON(或许还有小马丁)剩下的都需要整个洗牌包括将明年的高顺位选秀新秀角色化
==========================================================
综上所述
1.时间不对(并非没有核心人选) 2.人员配置也不合适(无法完全为了达到补足申京的不足去签约与交易) 3.打法特点(小球时代无三分并且目前没展现串联属性许多助攻更像灵光一现)
这些都注定目前的申京没办法成为第二位约老师也没有办法让全联盟任何一支队伍围绕他建队
因为重用的代价就是需要许多队友角色化去补足先天动态的不足
约老师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必然结果 还是个人能力+客观条件的结合 的结果
明年就是第三赛季 火箭也不可能围绕申京去建队去补足他的缺陷
当然作为火箭球迷还是希望他能更好能帮助球队 可长远来看他的不足是需要整个阵容去针对性的弥补.回到现实 多分理性
小球时代 约老师是MVP 但也只有一个约老师成为了MVP并且还未获得总冠军
现在核心没确定也就是人人是核心
如果确立申京核心
那格林 波特 史密斯 马丁 就赶紧交易走吧别互相耽误 他们都需要球权并且 防守方面自己都没优秀到处理自己的对位球员更加不可能去帮申京补他的脚步慢爆发力不足的问题
并且看得明白都知道小球时代内线作为核心建队剩下的球员的大多"角色化"因为球权会更多给到 内线 球队整体进攻 速度也会下降 与提速小球的当代理念是想逆的
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打 4out 1in 的好的无球队员
确立了核心就多交易来角色球员来针对核心球员的不足进行建队
希望大家一切安好.喷子我也会直接喷出去

兰陵大魔王
· 天津先说防守端,还是以防挡拆为例。大部分时间,申京遇掩护就沉退,经常用Contain,也就是蹲坑。而约基奇,他经常用的是Hedge,也就是大延误。约基奇早期完全是防守端的负累,追蛋公开批评过他,后来五花肉严格控制体重,努力使自己的脚步跟上外线球员,加强与队友之间的沟通,现在他防挡拆的效果优于联盟80%的球员。是约基奇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防守端的成就,追蛋公开承认五花肉的防守表现,而不是单纯依靠所谓的防守体系。火箭也有自己的防守体系,和雄鹿一样,在联防的基础上不停的换防补防协防,申京也用过Switch换防或者Blitzing快速包夹。所谓的防御体系只不过是外因,球员自己努力才是内因。至于进攻端,五花肉最大的优势就是“技术的全面性”,他啥都会而且还精,本赛季长两分命中率达到惊人的92%以上,他曾经单打戈贝尔,离远了就投,离进了就突,各种进攻手段层出不穷,拿了47分,“技术的全面性”才是申京和约基奇之间本质上的差距。正因为约基奇一对一能把对手打死,效率奇高,掘金才围绕他制定战术,放弃大量的挡拆,让其他球员围着五花肉交叉跑动。对手之所以包夹约基奇,一个是防止他单打,一个是破坏他发动战术,从源头开始掐,只不过掐不住罢了。“技术的全面性”是申京靠拢约基奇的必由之路,他有这个本事,就是火箭的核心基石。不然只能做内线终结点。

兰陵大魔王
· 天津就战术层面来说,火箭的防守策略绝大部分时间都没问题。例如打勇士,库里自身速度本就很快,投射又准,防守人只能靠前贴着他,库里基本就是先加速再降速,用身体把防守人挡在身后,根本防不住。火箭用Blitzing(快速包夹)对付库里和汤普森(他投的太准了),放弃其他人,也就是很多人说的“两杯毒药二选一”,本质上是库里利用自身的攻击力为队友创造出空位投篮的机会,而队友又在分担库里被包夹的压力。掘金和勇士的套路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他俩都可以不打挡拆。戈登有时候出工不出力,而火箭这些年轻人才20岁,没有经验,慢慢练就行了。约基奇打爆谁都不稀奇,他能用外线技术锤爆所有内线球员,根本拦不住